北洋新军阀 第814节

这些好歹还强点,有点军旅经验,可收拢那些市井子弟,就是彻彻底底的无赖了,哪怕穿上盔甲,也不像个兵,点将台上,史可法下令击鼓,新来的复社士子或者士子们的江湖朋友军官是竭尽全力的呼喊集结,可是十分钟了,两万人到现在居然连个方阵都没摆出来,看的史可法也实在是眉头紧缩。

还好,就在这功夫,复社带来的第二个好处又显露了出来,张溥虽然是个政治投机客,可他有点及时雨宋江的一面,那就是讲义气!江湖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认识一些,军营门口,一声响雷般的嘶吼猛地压下了军营中的繁乱。

“江阴人阎应元奉盟主之命,携乡党特来从军,还望大学士收留!”

听着这嘶吼,史可法简直的黑脸露红光,亢奋的撇下了部队居然是快步迎了出去,辕门口,一个头戴璞头,身穿官差皂府服,脸上虬髯微张,高大的不想个这个时代南人的黑大汉背着口大刀,威风凛凛的站在最前面,紧跟着后头,几千个年轻壮丁虽然穿着土布花衣,甚至不少还赤着脚,手里拎着的还是锄头棒子,可这些人精气神儿一看,就比军营中那些实打实的军爷们强了不知多少倍。

“拜见大学士!”

轰然一声,带着麾下乡党,阎应元推金山倒玉柱那样轰然的跪倒下,惊的史可法也是赶忙疾走两步,猛地将他拽了起来,口中还不住的说着:“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礼节行毕,抬头张望着这些江阴子弟,史可法终于又是老大开怀的一捋胡须,终于露出了了个笑脸来

“得壮士所助!吾事成已!”

有了阎应元的江阴兵加入,史可法的这支西征队伍,也终于算是成形了,八月十九,在城门上钱谦益,高弘图等一系列的东林大佬面色阴郁的目送中,这支部队浩浩荡荡开离了京师,逆着长江,直奔着九江而去,那儿,有着刘宗敏的五十万大军在等着他!

可不管这场战斗结果如何,闯军东征的影响,在整个江南已经是扩散开了,东林党托古改制,将社会分割成一个个犹如蜂巢那样的封建大庄园,恶果也显露了出来。

不是所有世家老爷都不怕死!这头左良玉全军覆没的消息一传开,整个江南都引起了极大的恐慌,身处乡下的这些大庄园主立刻带着自己的亲眷携带着家财脚底抹油开溜,大一点的直奔南京而去,小一点的则是就近县城一躲,好歹有个城墙保护来躲避即将来到的战乱。

可他们一走了之倒好,哪家的土地上不营生着几万篷奴,老爷们怕死,底下小民不怕啊?再加上早就对这种封建庄园的剥削不满了,前脚老爷们一逃,后脚整个村落,整个市镇的人也跟着逃散起来,形成了一股股犹如崇祯年间毁灭天下的恐怖流民潮。

此时整个南明王朝上下已经是人心惶惶了,阴郁总兵地方官没力量,也没心思去管这些流民。

不过和崇祯年间又有不同,北方的流民是无处可去,无处就食,只能流到哪里抢到哪里,这些江南的流民可不一样,他们可以去“大城市”打工!

静谧的西湖畔在临近秋收,是再一次又热闹了起来,就跟后世大型人才招聘会那样,最大的东印度公司,下面又兴起的各个小铺子,工坊,无不是在湖畔拉起了横幅来,拼命地呐喊着。

“包吃包住了!五险一金!还有双休!”

“节假日双薪,工资按月给,绝不拖欠了!”

“招工了!招工了!”

这场风波本来就是毛珏导演的,在杭州,宁波,泉州福州等大城市,东印度公司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业主们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粮食,衣服,什么的屯了不知道多少,这头,一个个江南流民满心忐忑的逃难到这些沿海大港,那头,就直接被傻乎乎的签上合同扒拉着发下来的罐头,穿着洗完澡后发下来的新衣服,直接被推上了南下的帆船。

现在的东南亚就是个聚宝盆,偌大的吕宋,刚刚收复的台湾,硕大的婆罗洲,温暖肥沃的土地就是白捡的,还有各种名贵的香料矿脉,只要有人去开发,银子简直就跟下雨那样哗啦啦的往脑门上砸,能招一个人就多一分收益,简直跟捡钱那样!利益的趋势下,一个个“黑心”老板庄园主也是竭尽全力的向海外输出着人口,一条条装满出海打工流民的大帆船,沉甸甸的向着东南就扬帆而去。

海的另一边,每天就守在港口边上,看着一船船的明人涌入,自己的城市也迅速丰盈起来,黄得功那张老脸,也是情不自禁的乐开了花儿。

“这是真正的开疆拓土了!!!”

第七百零六章.威胁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自降临人间那天起,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血与肮脏的东西。

说的真是没错!

整个江南被搅和进了巨大的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大地主大门阀的血泪里,构筑起了北明马尼拉的繁华。

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说的是这没错!七月间,每个月开始,超过五万人涌入马尼拉,那些被屠杀,被驱赶进深山打游击的西班牙农场主庄园旋即就被后来的汉人所填满了,这儿根本没有冬天一说,虽然已经是深秋,可是刚从大明过来,正是表现欲望强烈的时候,本来已经枯萎的差不过了的甘蔗半个多月时间,又被他们重新栽种上了绿油油的新苗。

而且吕宋群岛对于西班牙人来说算得上绝对的地广人稀,他们只占据水利光照交通条件都最好的位置建设甘蔗园,挨着甘蔗园附近,还有大片的荒地没人去耕种。

反正地多,总督府的士兵是故意怂恿和暗地推动,各个种植园主为了把人留住,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也任由这些被忽悠来的流民偷偷开垦,在一个个勤劳的锄头挥动下,大地被开出来了一个又一个绿油油的补丁。

经济要发展,又怎么能少的了道路建设?被运送到吕宋岛最多的南朝流民,则是直接被东印度公司组成了修路大军。

可怜的吕宋半岛在南太平洋海风中荡漾了不知道多少年,如今却是倒了霉一股股浓郁的黑烟冲天而起,辽东精炼,两吨重的大坩埚在来自山西煤矿的精良燃煤灼烧下,向半空中冒着滚滚黑烟,眼看着坩埚烧的差不多了,几个东印度公司的工头呼和着叫嚷中,十几个工人咬牙切齿的叫嚷着拉动都烫手了的铁链子,空气中,惊人的难闻气息下,一股股焦黑粘稠的液体流淌了出来,浇撒在了成堆的碎石头上。

这些玩意是来自四川广元的黑矿,换一个后世比较熟悉的名称,又叫沥青。说实话,毛珏印象里,这玩意都是后世石油工业才能炼出来的产物,唯一听说过点天然的,也就是美国中央公园的沥青湖,他是真没想到,天然沥青大明尽然也有。

这玩意发现的也颇为传奇,这头张献忠以人口换取军粮,这其中就有在龙元山派大军扫荡俘获的当地豪强。

能当上豪强,脑瓜子肯定比一般篷好使,欲望也大,别的赎买的川民被分配到国企里,不用当奴隶,还有工资可拿,一个个乐的不行,这豪强则是一点儿也乐不起来他哪儿摘过棉花蹬过缝纫机?于是乎心眼一活,这豪强把从家里带出来的黑矿就献给担任陕西军务一把手的文孟,表示这玩意很值钱,愿意为摄政王他老人家去经营。

奈何,文孟不识货,看着黑不溜秋还亮晶晶的玩意也没太往心里去,直接给点银子把那个豪强打发了。

古代奠定西魏的鲜卑豪强独孤信有着一面十八面体,用煤晶石打造的印信,这头毛珏登基,文孟没啥送的,就把那快沥青黑矿翻出来,也有学有样雕了个十八面印当做礼物,送给毛珏来表达忠心。

在京师打开礼物盒子,被这熟悉的味道呛了一鼻子,毛珏惊奇的一拍大腿,这不沥青嘛?这玩意的价值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为此还命令工部组织考察团特别去四川龙元山考察了一番,回来后,北明多了个四川黑矿进口公司与张献忠的贸易也多了一个大项目。

别的作用都不说,这玩意修路上就比混凝土快捷多了!趁着液体没有冷却凝固,热的浑身大汗,光着膀子的工人急促的用铁锹把化了的沥青和碎石混杂在一起,然后扑到已经用碾子压平的路面上,这头再用碾子压一遍,等着沥青一冷却,一条笔直漂亮的柏油马路就扑就了出来。

这头干的热火朝天,那头却是忽然一阵铃铛的叮当叮当作响的传过来,紧跟着匹白马拉着辆四轮马车呼哧呼哧的小跑过来。

这玩意在江南也不罕见了,可毕竟是有钱人才能坐的起的,负责修路的工人们还是习惯性的向边上躲开一条道路,可走着走着,忽然间车帘子被掀开,露出一张西蕃人的脸来,一下子,本来平静的修路队哗啦一下子变得骚动起来,工人们兴奋的拿着锄头,棒子把马车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你们干什么?造反吗?”

这马车级别不低,居然还有总督府骑兵保护,一看这一幕,明显感觉到面上无光,护卫的骑兵队长恼火的拔出枪来大声喝着。

“哎呦,不好意思,没看到军爷您!这不官府悬赏西班牙食人蛮吗?看到蛮子,弟兄们情不自禁就激动了下!”

到现在,大明依旧没有放过吕宋的西班牙人,向土人以及大明移民悬赏,缉拿到一个,赏银三十两,在大明,十年也赚不上三十两,哪怕是在马尼拉,也得两三年工资了,也难怪一帮子养路工人犹如见了宝那样。

听着工头儿悻悻然的解释,这京师军团出身的骑兵立马是把南北歧视发挥了个淋漓尽致,得意洋洋的又一脸不屑的教训着。

“棒槌!没见识的南蛮!爷儿今个就教教你们,西蕃也是分许多种的,那种西班牙蕃是和咱们一样黑头发黑眼睛,矮墩矮墩的,像这种红头发大鼻梁像大马猴似的,这是荷兰蕃子,还有金头发或者棕头发,鹰钩鼻子的是鹰吉利蕃那是最好的西蕃,咱们皇上都欣赏他们!记清楚了,下次要是闹了好蕃子,还得劳烦爷来找你们!”

“还不快给爷让道儿?”

护卫骑兵队长一瞪眼睛,一群养路工人赶忙是躲在了队伍的两边儿上,毕恭毕敬的恭送着,目送几个骑兵护着马车一道向总督府走去,几个年轻人还真在那儿背着黑头发红头发好蕃子坏蕃子,几个年纪大的则是收了笑脸酸溜溜的朝地上吐口唾沫。

“北侉子,神气什么啊?万岁爷祖籍还是咱们南面这边的的,瞧不起谁啊!”

南人北人在这儿相互地域黑,什么南蛮子北侉子,最郁闷的,却莫过于坐在马车里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公使,十七人股东大会的代表柯恩爵士,因为双方好歹把对方当做同类,可就没把他当然,真的全然一副看马猴子的神情,这样自诩为文明中心,走哪儿都是高高在上的柯恩分外的难受。

重新把马车帘子挂上,柯恩也忍不住用荷兰俚语叫骂一句。

“愚蠢的东方猴子!”

不过更令他糟心的还不是明人对他的鄙视,而是明人的数量!

西班牙人殖民东印度快一百年了,整个吕宋殖民地是西班牙帝国发展数一数二的殖民地了,总人口多少?不到十万,而且还在与大明的血腥搏杀中几乎损失殆尽。大明殖民吕宋多长时间?五个月!现在看这个数量,这个人口数量恐怕已经不止十万,照这个发展趋势下去,用不了多久,明人恐怕就会超过当地土人数量,成为东印度实打实的第一大族了。

首节 上一节 814/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