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81节

李信低头道:“中郎将放心,卑职一定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叶璘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好好干,过几年调你回来做郎将。”

“多谢中郎将。”

叶璘从衣袖里取出一份花名册,放在李信手里,淡然道:“这是这两百个人的点卯名单,你以后自己负责点卯,记得每天太阳落山之前派人把点卯的名单送回羽林卫,交给长史勘核,不然发响的时候,可就没有你们了。”

李信把这份名单收进了袖子里,对着叶璘低头道:“卑职知道了。”

“好了,你们去罢。”

李信点了点头,带着这两百个少年人,离开了羽林卫大营,朝着清河公主府的方向走去。

从朝廷下令修建清河公主府,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而已,本来这么大的工程,最少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可是这座公主府并不是平地起建的,而是朝廷征买了几个大户人家的宅子,然后由工部的人出面改建,修成了这么一座公主府。

再加上这位清河公主的胞兄,还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工部的官员做事自然用心,短短两个月时间,一座富丽堂皇的公主府,就出现在了大通坊里。

大通坊本来就没什么大富大贵之人,骤然多了这么一座公主府,顿时就成了大通坊的“地标建筑”。

这就是皇权的魅力所在了。

李信走在最前面,带着两百个羽林卫浩浩荡荡赶到了清河公主府门口,此时这座公主府还没有完全竣工,还有几个工部的官员在四下巡视有没有什么错漏之处,几个匠人在大门口给门柱刷漆。

李信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沈刚。

这个人,已经成为了李信在羽林卫的死忠,这一次李信“自立门户”,自然是要带他出来的。

只不过这家伙从前只是一个大头兵,暂时还没办法给他升职,只能带在身边听用。

“沈刚,你去敲门。”

沈刚低着头,恭恭敬敬的去了。

李信又回头看向身后的两个哨官,开口道:“二位带着兄弟们在这里等着,我先进去看一下具体的情况,咱们再商议如何布置。”

入驻清河公主府听起来简单,但是羽林卫具体的住处,以及防卫工作如何进行,都需要提前安排,因此李信要先进去,跟那位九公主沟通一下。

哨官就是羽林卫里的百夫长,能做到这个级别的,年龄都比李信大上不少,这两个哨官年纪小的也有二十六七岁了,年纪大的已经超过三十岁,因此李信这个少年人,对他们还是颇为客气的。

两个哨官都躬身抱拳。

“卑职遵命。”

李信摇了摇头,迈步朝着清河公主府走去。

此时,沈刚已经敲门回来了,弯身对李信说道:“李校尉,公主殿下好像还没有入住进来,卑职敲门无人应答。”

李信皱了皱眉头,刚说话,瞥眼看到了高大的公主府门里,走出了一男一女两个人。

男子身材高大,一身黑色衣裳。

女子一身青衣,气呼呼的看着李信。

“李信,我先前就说了让你等着,现在,你可落到本公主手里了!”

第88章 煮茶论时势

前些日子,李信诈出了小九公主的身份,有些惹恼了她,当时这位九公主就扬言让李信等着,到现在没过多久,李信还真就沦落到她手底下了。

李大校尉无奈的摇了摇头:“卑职羽林卫校尉李信,见过魏王殿下,清河公主。”

李信是这二百人的头目,他一行礼,这两百个人自然跟着行礼,只不过没有训练过,声音并不是很齐整。

九公主面带愠色,恼怒的看了一眼李信。

魏王殿下倒是呵呵一笑:“本王只是来看看这公主府弄得怎么样了,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必管我。”

说着,他对李信招了招手,笑眯眯的说道:“李校尉,本王有些事跟你商量,咱们里面说话?”

姬温这话说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却让李信身后的这两百个人同时对自己的这个少年上司刮目相看。

这是谁?这是当朝的魏王殿下,超一品的亲王,能让皇子开口邀请,足见自家这个小校尉的背景之大。

这当中有不少人,就因为姬温的这一句话,更加坚定了跟随李信的想法。

李信低头道:“殿下,卑职等以后要在公主府里当差,容卑职安排一下正事,再与殿下说话。”

魏王殿下愣了愣,随即洒然一笑:“公事要紧,李校尉且忙。”

李信低头抱拳,然后转身看向自己身后两百个少年。

“左右分成两排站好,每排一百人。”

因为他们这一支校尉营,暂时要做清河公主府的亲兵,所以这两百个人,暂时都要住进公主府里,李信用了一个时辰,把这两百个羽林卫安排好住处,然后又跟两个哨官商量好了具体的轮值流程。

因为前世是一个公司的小领导,排班这种事是李信最熟悉的活,很快就把这两百个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两百个人分两班轮值,每个人每月休沐四天。

安排好了差不多的事情之后,李信便挥了挥手。

“这公主府暂时还没完工,且放你们一天休沐,后天早上卯时正,在这里集合点卯,迟到者按羽林卫规矩处置!”

两百个少年听到休沐两个字,顿时眼前一亮,齐刷刷的回答道:“是!”

李信挥了挥手:“都散了罢。”

两百个少年人,闻言顿时散了去。

一身黑衣裳的七皇子姬温,就站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着李信忙活,等李信忙活完了之后,他才笑呵呵的拍手道:“看不出信哥儿还是一个当官的好手,不说别的,就说刚才的人事安排,京城里就没有几个官员及得上信哥儿。”

废话,这都是前世积累下来的剥削经验,最大程度合理压榨员工劳动力,肯定比这个时代的官员高明…

古时候衙门里,大多都是磨洋工的多,有时候一个职位能挂好几个人吃空响,底层的人事安排很是松散。

这倒不是因为古人比后世的人蠢笨,而是因为信息不透明,上层无法形成对底层的监管,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效率”这个说法,因此底层的吏治十分不好。

毕竟在这个时代,上下完全不透明,政令隔个一两层都会懈怠,更何况从上到下不知道多少层,不可能有什么效率可言。

首节 上一节 81/1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