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震惊了诸天万界 第462节

不敢说都跑掉,起码一半的兵力是可以逃过去的。

毕竟大秦的兵马也不是很多。

不可能将每一条山道都封锁住。

甚至做不到每一座城池都布防。

毕竟,这不是大秦的国境。

这里对秦军来说,也是陌生的地区。

“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想没有想过,倭金联军为什么要做得这么绝,将沿途的李氏高丽人都杀绝了!”戚继光问向众人。

众人到是能回答上一二来,无非是封锁消息,获得补给,然后不给秦军获得补给的机会。

俗称坚壁清野。

戚继光微微摇头道:“你们说得都对,但是不全对!”

对又不全对。

众人更迷惑了。

戚继光道:“你们就没有想过,倭金联军是否会伏击我们!”

“兵不厌诈,倭金联军想要北上,最怕不是北上的各道封锁线,他们不怕李信的水师,也不怕陈平的东部大路大军。

因为这些只是迟缓他们北上的时间,消耗他们更多的炮灰而已。”

“他们最怕的是跟在后面的我们,我们才是咬住他们主力的威胁。一但解决了我们,他们的真正精锐主力便可以从容的北上。”

“而且他们的兵力也够来完全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

戚继光深知道努尔哈赤乃是后金的开国之君,行事作风彪悍果断。

在配合神原康政的狠辣歹毒。

一定会设计一个圈套,等着自己钻进去。

然后四面杀出,给与秦军一个重创痛击。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尤其是在蛮夷部族来说,他们更擅长进攻,而不是防守。

一味的逃跑突围,定然不是上策。

这也正是戚继光担心的一点。

没有李氏高丽人提供消息。

对倭金联军的信息就一无所知。

慕容伯功成身退得太早了。

这使得他戚继光有点被动了。

伏击!

这是众人前面所没有设想的。

倭人跟后金人被包围在了李氏高丽半岛上,除了突围,别有没的选择。

没想到,他们还可以伏击,可以反打。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

现在被戚继光说开出来,众将不觉得有一种冷汗从后背冒出之感。

如果没有防备,真的被倭金联军主力伏击一次,怕是要完蛋。

“如此,这般如何是好!”有人忧心忡忡道:“我们总不能因为害怕被埋伏而放弃追击吧!”

其它人也道:“是呀,这只是一种可能,万一倭金联军一心只想跑,我们畏手畏脚,岂不是放跑了敌人!”

“这事,麻烦就麻烦在我们不知道倭金联军的消息,无从提前做好应对!”

“那些李氏高丽人呢,他们熟悉地理,让他们先到前面去探路吧。这样……即使额埋伏,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不会因此耽误追击!”

“这个想法不错,我觉得可行!”众人七嘴八舌,最后都觉得这个损招还行。

不过目光最后都投向了戚继光。

他首肯才行。

戚继光拧眉摇头:“这不行,李氏高丽的义军很可能查不到有用的消息,他们不敢太接近倭金的主力,至多在与其小队相遇之后就会被打回来。”

李氏高丽的义军也不是傻子。

相反都是人精,一个个都想主宰李氏高丽半岛上的一切。

无不想着将队伍发展壮大,好等赶走倭人跟后金之后,捞取政治成本,为以后立足李氏高丽半岛做准备。

他们可不会真正的诚心帮秦军绞杀倭金联军。

毕竟义军普通的士兵会热血冲动,那些上位者,头领们更看重利益。

死嗑后倭金联军,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他们不会效死命的。

戚继光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

所以他道:“为了打破这点屏障,为我军获取最真实的有用信息,我决定组建六支精锐侦查小队。

每队八百人,以火器弓弩兵为主力。

三小队成品字形,沿着大道东西两翼搜寻侦查。

一但发现倭金小队,我军中小队视情况进攻或是撤退,或是召集附近的两支小队协助消灭敌兵!”

“除了收集消息,我还会派人联络李信方面,让他们将重兵向德川与香山附近秘密埋伏,让陈平他们向耀德方向秘密埋伏,消灭倭金主力的战场,不在新坪、谷山。

而在金大湖!”

金大湖,乃是大同江的最上游,更是大同江的水源来源地。

那是一片天然的内陆大湖泊。

这里四周山高林密,适合隐藏大军。

即使是倭金联军派出几万的侦查兵,也无法将这一片探查干净。

而且这是倭金联军北上突围的中部路线,必过之地。

同时,等倭金联军跋山涉水跑到这里,估计粮食早就吃完了,武器也早就砍山伐路砍钝了。

体力也经过一山又一山的险阻消耗得疲惫不堪。

唯一的利器火枪可能也应为在大山里受潮,许多的火药无法使用。

火炮更不用说,早就丢弃了,不然是没办法赶路的。

不过在到达这里之前,戚继光有预感,需要跟倭金联军打一次伏击与反伏击的战役!

第449章 五元帅五大将

大秦!

咸阳宫别殿!

在没有文官插手的情况下。

皇家军的将领们,经过累功统计,或是评议,以及自推争取,终于商量出了一个子丑寅卯。

始皇威严的龙目扫过去,然后坐定首位,这才道:“既然商量出来了,那便念念吧,看看诸卿之中,还是否有异议的地方!”

章邯站起来先向始皇恭礼,这才面向众将道:“第一位入列元帅原大将军蒙恬!”

蒙恬是元帅,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管是忠心还是功劳,或是能力,以及始皇对他的信任,都是首屈一指的。

没有任何人有意见。

哪怕是与他政见不合者,也不会质疑反驳。

所以章邯接着念道:“第二位入列元帅通武侯王贲将军!”

王贲,子承父业,军旅多年,从小就跟着王翦从军效忠皇室。

然后又跟着一起攻灭六国,建立无上功勋。

功绩只在王翦之下。

在王翦不能评选元帅的情况之下,被评为元帅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点也没有人反对。

毕竟王家军太强了,原来的军中众将,半数出自王家挥下。

始皇也没有出声,右手放在案桌上,轻轻的敲击了一下,那意思仿佛在催章邯继续。

所以章邯不敢耽搁,又道:“第三位入列元帅者乃为杨端和将军!”

杨端和曾两次攻魏国,一次攻赵国,在加上戍守边关多年,跟着蒙恬北击匈奴。

然后又在居庸关大破东胡,剿灭旧燕叛军,从入伍开始,一生从未打过败仗。

列入元帅,并不为过。

“第四位入列元帅者为辛胜将军,第五位入列元帅者为武信侯冯毋择!”

辛胜受秦王政派遣,作为副帅与王翦一同攻灭燕国。

武信侯冯毋择同样参加了灭七国之战,而且每战必成,是最为可靠的统帅将领之一。

此五人受封元帅,都是灭过六国,又平过上次的六国叛军,还参国过其它大大小小的开疆扩土之战。

在加上年龄大,资格老。

所以都被评为了元帅。

这事本就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争议最大,且急夺最为激烈的当属十大将跟十六中将。

元帅什么的,估计也就是蒙恬能在外统兵征伐,其它人,大部分可能调回国都养老。

而大将跟中将,手下才是实权,又有上升空间。

这才是血气的军中将领们争先想获取的。

“既然有五人入元帅,说明我大秦人才济济,日后或可增至六人,八人,十人!”

始皇稍微提了提,吊足了众将的胃口,然后看了一眼章邯。

章邯授意后立即道:“十大将,第一位入列者章邯!”

十大将第一个就是章邯自己。

首节 上一节 462/5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