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第21节

听到王景弘如此说,沈万三判断他是见到皇帝驾临,不敢贪了,于是借口说是自己贡献给朝廷的。而沈万三也当场审时度势,没有揭穿王景弘的‘阴谋’。

揭穿王景弘贪腐,绝对是在找死。

“沈万三,是这样的吗?”朱元璋问道。

“是,是,是。”沈万三连连点头,“王大人说的对,五千万两白银,是草民敬献给朝廷的!”

第四十八章 皇上真的做到了?

“好了,咱知道你的忠心了。”朱元璋道,“其实在刚刚听到这件案子的时候,咱就知道必定与你无关。因为你沈万三一直都是忠君爱国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资助咱修建城墙了。”

“陛下真乃草民的知己啊!”沈万三听到皇帝一开始就信任自己,感动的差点流下泪来。

不停的磕头,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感激。

“另外,告示的事情,咱已经知道了。”朱元璋又道,“应天府衙贴出的那张告示,对你的名声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咱觉得像你这样忠君爱国的商贾,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因此咱在来的路上,给你写了一幅字帮你洗刷冤屈。现在咱就把这幅字赏给你。”

一名太监闻言,走到沈万三面前,把一副卷轴递了过去。

“谢陛下隆恩。”沈万三立刻从地上爬了起来,打开了卷轴,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爱国商人。

噗通一声。

他又重重的跪下了。

双手捧着字幅:“草民感谢陛下的厚赐,陛下国事繁忙,却还在处处为草民着想……”眼眶中含着热泪:“陛下的皇恩浩荡,真是千古未见。草民沈万三,叩谢龙恩啦!”

有了皇帝亲赐的这四个字,他通敌卖国的罪名便不攻自破。

而且他把这四个字装裱好,做成金匾挂起来,就是店铺的金字招牌。

看到沈万三对自己感激涕零的样子,朱元璋的感觉爽极了。

这种割韭菜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果然和秦先生说情况的一样,他不但没有怨恨咱,反而对咱感激涕零。”朱元璋心中说道,“他这一苗长势最好的韭菜,在感谢农夫没有将他连根拔起,在感激农夫事后还给它浇水。”

“上次他曾提出想替咱犒军,那时候咱还想杀了他。现在想起来,当时的目光真是太短浅了。杀了他对咱又有什么好处?就这样留着他,让他不停的给咱赚钱,不是比杀了他好得多吗?大明像他这种能赚钱的商人,不多。虽然商贾都很低贱,但他也算是个人才。”

对了,下次再割的时候,咱赏赐他点什么呢?

大明杰出商贾?

“沈万三啦,你以后要好好赚钱,不要辜负咱对你的期望。”朱元璋和蔼的对沈万三道,“有了这个金字招牌,咱相信你能赚更多的银子,为大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草民领旨!”沈万三激动不已,“草民赚到钱之后,一定多为百姓修桥补路,陛下如果需要的话,草民也愿意再次为陛下修筑城墙,修葺皇宫……”

“行了,起驾回宫!”朱元璋道、

“恭送陛下。”王景弘道。

“草民恭送陛下!”沈万三道,把字幅搂在怀里,如获至宝。

…………

“老爷!”沈万三刚刚回到沈府,就看见大老婆赵雪娥和二老婆陆春香,带着几个儿女在门口等着他了,人群愁容满面忧心忡忡。

“老爷,事情怎么样了?”几人急切的问道。大家都在为此事担心,如果沈万三过不了这一关,那么他们全家都会跟着遭殃。

“你们不用为老爷我担心了。”沈万三道,“老爷我这次不但没有灾祸上身,反而收获不小。”

“怎么可能!!”人群都不肯相信。管家犯下了通敌卖国的大罪,可不是什么小事情。然而沈万三却说不但没有灭顶之灾,反而有巨大收获。

“你们看这是什么?”沈万三直接摊开了卷轴,展示给人群,“这是陛下亲自赏赐给我的。爱国商人这四个字,已经足以证明沈家对大明的忠心,外面的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陛下亲赐的字!?”人群都震惊了,“陛下不但没有杀你,还给你赐字了?”

“是啊。”沈万三道,“其实陛下早就知道我是无罪的了,他一直都知道我的忠心。后来为了帮我洗清罪名,还亲自赐下这副字来。陛下对我的信任,陛下对我的爱护……真是千古未有。咱们全家都得感谢陛下的天恩浩荡,陛下也是千古未有的明君圣君。”

“太好了!”人群喜出望外。赵雪娥道,“有了陛下这个金字招牌,沈家的生意会更加兴隆,因为它就是信誉和质量的保证!”

“这样的招牌,就算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二老婆陆春香也看出了其价值。

“谁说不是呢?”沈万三激动的道,“这一切都得感谢皇帝的英明,和皇恩浩荡。来来来,我们全家人一起向北跪拜,感谢陛下的天恩。”

说完,竟然带着家人和仆人,再次向紫禁城的方向跪拜。

之后站起身来,“你们马上找人把陛下的字装裱起来,然后配上金字牌匾,挂在沈府大门上。”

“是,老爷。”老仆人领命下去。

“老爷,难道你此行就没有任何损失?”赵雪娥又问道。

“损失倒是不大,五千万两白银而已。而且不是陛下跟我要的,是王景弘那个巨贪想要敲我的竹杠。”沈万三毫不在乎的道,“那都是小钱,皇上这副字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五千万两。另外这五千万两,我得马上给陛下送去,送的越快就越能表忠心。”

沈万三是超级富豪,家产有二三十亿两银子。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怀疑过这件事情的真正幕后黑手,皇帝朱元璋。

倒不是因为他脑子没转过弯来,而是因为商贾的社会地位,实在是太低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是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的一层。

家里没个读书人,就算再有钱,也会被人瞧不起。花钱买来的官,也上不了台面。

正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低,沈万三为人才一点儿也不低调,处处想表现自己。比如说帮助朱元璋修城墙,比如说提出帮他犒军。

自己富可敌国,地位却是那么的低下,他觉得很憋屈。

所以,沈万三并不觉得高高在上的皇帝,会放下身段,算计自己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商人。也就是说,自己还不配被他算计。

哗啦啦啦……

一辆辆满载着珠宝玉器,真金白银的马车,缓缓进了紫禁城。

“皇上的那副字,真的卖出了五千万两?皇上真的做到了?。”大臣们安排在门口打探消息的暗哨见此情形,纷纷回去向各自的主子报告。

第四十九章 李善长不敢再往下想了

丞相府。

“相国,小人探到消息了。”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李福走进屋内。

“说。”李善长沉声道。

“十五辆马车在一队官差的护送下,驶进了皇宫。”李福道,“上面全部堆满了箱子,箱子里面全是珠宝玉器还有黄金白银。”

“你这么知道里面全是银子?”旁边的胡惟庸问道。

“皇宫门口的侍卫在检查的时候,小人亲眼所见。”李福道。

“行了,你下去吧。”

“看来,皇帝是真的把他那幅价值五千万两的字卖掉了,而且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李善长感叹了一句。

“十五辆马车的箱子,装下五千万两绰绰有余,而且里面还有不少珠宝,玉器,珊瑚,比黄金还要值钱。”胡惟庸神情一凝道,“陛下真是太厉害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

“陛下的本事,本来就不是我们这些臣子能比的。”李善长淡淡的道,“从一个放牛娃出身当上皇帝,纵观古今历史就只有他这么一位。他有很多常人不能及的能力,还没有夺得天下之前,他的很多计谋旁人也是参详不透,然而结局却是最好的。”

“也不知道皇帝是卖给谁的,金陵城谁有这么大的财力。”胡惟庸道。

“大人。”这时候,又有一名下人走了进来,他是李善长派到各个大街小巷打探消息的,来人道,“沈万三的沈府门前挂起了一个金字牌匾,上面写着爱国商人四个大字。现在沈府门前热闹非凡鞭炮齐鸣,大街小巷都在传说那是皇上的御赐亲笔。”

“沈万三在向同侪介绍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而且还得意非凡。他带着家人遥向紫禁城跪拜,说是感谢陛下的天恩浩荡,还感动的流泪了。”

“行了,知道了,你下去吧。”李善长转头对胡惟庸道,“看来,皇帝是把字卖给沈万三了。不,应该不是卖,是赏赐给他的。”

“那是当然,皇帝怎么可能做卖字这种营生?说是赏赐,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目而已。”胡惟庸道,“一次性拿出五千万两,整个应天府,也就只有沈万三可以办到了。之前我们居然没有看出来,他竟然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那些商贾果然是奸猾至极。”

“这不能怪人家商贾奸猾,只能怪我们没有皇帝的独到眼光。”李善长道,“皇上这一手着实高明,让沈万三拿出五千万两,沈万三不但没有口出怨言,反而对他感恩戴德。更可怕的是沈万三还感动的流泪了,那是真情流露,而并非惺惺作态。”

“是啊,此等手段,想起来都可怕。”胡惟庸道。

“不对,这手段应该不是陛下想出来的。”李善长突然站直了身子,道,“而是……那个人。”

“恩公说的不错。”胡惟庸立刻明白过来,“皇帝以前非常看不起商人,觉得商人一个个都奸猾狡诈,绝对不会突然放下皇帝身段,专门去整治一个沈万三。而且皇帝以前的手段,也没见这么厉害。所以有眼光的是那人,想出此等手段的也是那人。”

“你说的不错,真正可怕的不是皇帝,而是他背后的那人,当然皇帝也很可怕。”李善长道,“皇帝本来已经很可怕了,现在又加上有如此毒辣眼光,能想出如此可怕手段的那个人……”

这是不想给群臣活路啊!李善长心中想说。

“听说那人就隐居在应天府附近。之前陛下的那些横空出世的言论,全都出自那人之手。”胡惟庸道,“否则以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皇帝,绝对提不出气候更替的观点,更没法把那些大儒的言论驳斥的体无完肤。这些东西,都是要背靠深厚学问的。”

“自从陛下见了那个人之后,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李善长道,“皇帝以前没有读过书,就已经能一口破碗打下江山了。现在再加上一个精通天文地理,把当世大儒史学家踩在脚底,眼光毒辣且手段可怕的人,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

“一个本来就厉害无比的皇帝,背后站着一个学问旷古绝今的高人,二人强强联合……真不知道将来的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善长实在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恩公,不管如何,那人是全体文武大臣的威胁啊!”胡惟庸道,“之前他那个气候更替的论点,可以让当朝大儒全部滚蛋。而现在他利用这个手段,一下帮助皇帝赚到了五千万两银子,再加上我们卖出去的,都上亿了,又可以让户部的人滚蛋。而且属下听说陛下这次去了一趟他那里之后,已经在筹措开疆扩土了,此人言行又影响到兵部,他也能让兵部的人滚蛋!”

“他一个人,几乎把六部的事情全都干完了,而且开创六部前所未有之先河。六部的尚书在他面前,都像是个无能的小儿一样。”

“你说的不错,此人是我们全体大臣的威胁,巨大的威胁。”李善长道,“如果哪一天他肯出仕,我们恐怕全部都要滚蛋。就算不滚蛋,也只能给他当下属。”

“恩公,要不我们……”胡惟庸做了一个杀的动作。

“不行!”李善长断然道,“陛下是何等睿智,他肯定早就预料到了那人会遭人忌恨,必定会在那人隐居的地方重兵把守,并安排高手保护。在皇帝面前玩这些小把戏,简直就算是在找死。我们斗不过皇帝的,你说的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

胡惟庸听了沉默下来。朱元璋靠一口破碗打天下10-0的战绩摆在那里,他们岂敢造次?

“那就任由他骑在我们头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胡惟庸冷声道,“如果有一天他愿意出来当官了,我们岂不是全部都得给他让位?恩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善长叹一声道,“那人不愿为官,只是在乡村隐居,恐怕没什么把柄被我们抓住。不过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既然我们对付不了他,那就只有想办法拉拢了。如果他能成为我们淮西的一份子,我们将会更加如虎添翼。”

第五十章 银子照的眼睛都花了

“恩公说的不错。”胡惟庸道,“那人既然有让人掏了五千万两银子,还要给他磕头感恩的本事,估计刺杀暗杀这种小手段,人家会当成笑话来看。”

对方无懈可击,自己还根本打不过。对方还有皇帝的保护,一旦针对他的阴谋败露,就会万劫不复。“所以,拉拢此人,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李善长道。

“恩公,怎么个拉拢法?”胡惟庸问道。

“给他送钱送粮送女人!”李善长道,“对方既然是隐居在山野,肯定是对当官没有兴趣。像他那种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古往今来多了去,比如说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只要他不是神仙,就有弱点。”

“比如说李白好酒,陶渊明喜欢菊花。传说那人只有二十来岁还未娶妻,而拉拢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联姻,联姻能让一个外人,瞬间成为自己人,你府里有没有知书达理,容貌倾国倾城的女儿什么的?”

还没等胡惟庸回答,李善长继续说道:“我在江南倒是有一个侄孙女,无论是长相还是人品都属一流,我的马上派人把她接过来。”

“恩公,现在说这些恐怕为时过早。”胡惟庸道,“我们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有道理,看来我们得想办法,跟着陛下去拜会一下那人了。”李善长道。

“先不说那人的事情,说说我们目前急需完成的事情吧。”胡惟庸道,“看了陛下的这一番动作,我想,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卖掉我手中的字了。”

他一向自视甚高,见到个影子就觉得自己能够举一反三,全部都懂了。

“你的意思是,把我们手中的字,也卖给那些商贾富户吗?”然而李善长却叫住了他,“恐怕事情,还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还请恩公指点。”胡惟庸道。

……

“首先,你如果冒然去向那些商贾要钱,如果方法用的不对,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陛下这次卖字,可没有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相反让沈万三对他感恩戴德。陛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其中的细节你我现在完全不清楚。不引起商贾们的反抗,才是办好事情的关键。”

“恩公说的不错。”胡惟庸冷静下来,“皇帝此次去应天府衙,想必是和王景弘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才把沈万三拿捏的死死的。”

“所以其中的细节,必须先找王景弘来问个清楚。”李善长道,“如果操作不当,引起商贾们的怨言,他们会向朝廷上告,如果逼死了他们还会引起民愤,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陛下用的方法,我们不能只学表面,要学到其中的精髓。”

“恩公说的有理。”胡惟庸道,“要不,属下现在就叫王景弘过来?”李善长现在掌管六部,有权利让一个府尹过来见他。

首节 上一节 2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