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眼后我竟教始皇帝造大秦的反? 第105节

抽噎。

郭开嗓子都劝哑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只能恭敬地退出中军大帐。

急赤白脸地召集随军宗亲和文武百官。

面色沉重地向众人宣布了邯郸陷落的消息。

众臣大惊。

不顾寒风侵袭,站在风天雪地里嚷嚷着挥师南进,夺回邯郸。

王都陷落。

宗亲和文武百官的家底也都被秦军占据。

妻儿老小也大概率变成了秦军俘虏。

不着急上火才怪。

等他们嚷嚷得差不多了,郭开以丞相的名义要求宗亲和文武百官进账劝说大王。

希望大王振作起来。

继续带着众臣和十八万大军夺回邯郸,绞杀秦军,恢复赵氏河山:

“大王节哀,臣等必效死力,助我王师夺回邯郸。”

“赵偃!你醒醒!”

“我大赵尚有十八万主力大军在,有一战之力。”

“大王啊,邯郸父老翘首以盼,您可不能沉沦啊!”

“……”

宗亲喝骂。

百官哭求。

赵偃始终不予回应,无意识地一口又一口抿着米酒……

赵国群龙无首。

但,邯郸陷落的消息,震动九州。

齐国。

临淄王宫内。

齐王田建接到信报,提着下摆一溜小跑。

急匆匆赶至太后榻前:“阿娘,邯郸被秦军攻破了!”

君王后眉毛微微跳动,缓缓睁眼,看着满脸惊惧的儿子。

张了张嘴。

却没有发出声音。

身边伺候的侍女急忙给嘴里灌了一小杯温水。

“建儿,娘,娘的时间不多了。有几个……你要记住,善,善加对待。”

“娘,儿没听清楚,您稍等会儿,待儿拿来笔墨记下。”

老娘要交代后事。

田建方寸大乱,手忙脚乱地跑去寻笔墨竹简。

邯郸破不破,秦军来不来的,都扔到脑后。

不管它了。

片刻后,准备好笔墨的田建恭敬询问:“娘,是那几个大臣,您说,儿照办。”

“儿啊!”

君太后声音虚弱:“娘,忘了。”

言毕,脑袋一歪,双眼怒睁。

与世长辞。

哭得死去活来的齐王田健,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为君王后置办国丧事宜上。

其他诸事均停止操办。

齐国上下,举国戴孝。

……

魏国。

大梁城,相府内。

相邦魏咎面对文武百官和齐楚援军将帅侃侃而谈:“秦王狂悖!”

“五十万大军震慑边墙。”

“十五万大军攻掠我大魏城池。”

“五万余大军攻掠赵国城池。”

“刚夺了邯郸。”

“兵出四路,实乃兵家大忌。”

“我大梁城墙高城厚,有诸君相助,就算秦军百万大军齐聚大梁,又能奈我何?”

“诸君。”

“咎,代我王谋划,决议在大梁城外耗干秦军主力。”

“望诸君竭力相助,与我大魏武卒一起,将秦军虎狼之师斩于城头……”

魏咎很意外。

原以为,秦军会集中力量攻伐大梁城。

谁知道邯郸先陷落了。

消息传来,大梁城内的魏国权贵们纷纷收拾细软财货,开始逃离魏国。

前来驰援的齐军、楚军心志动摇,隐隐有了撤军而去的打算。

不得已。

只能假借魏王的名义搬空国库,大肆封赏酬谢下去。

希望稳定大梁局面。

魏国现在唯一安全的城市,只有大梁了。

蒙毅、章邯、辛胜率领的三支秦军部队,已经隐隐完成清扫攻略过程。

正在向大梁围攻而来。

……

楚国。

寿春。

楚考烈王熊完接到邯郸陷落的消息,马上找来令伊春申君商议。

嗯,他住的园子,正是春申君贡献出来的私人府邸。

王宫正在筹建中。

“春申君,你熟知兵法,说与寡人听听。这骑兵攻城,到底是哪家的兵法?”

春申君:“……”

天知道!

但,不说话好像又不合适。

只能转移焦点:“大王,邯郸如何陷落不重要。”

“架在我大楚脖子上的刀,是桓旖的三十万大军和王翦的二十万大军。”

“李信、蒙毅、王贲、章邯、辛胜等秦军小将如此了得。”

“桓旖、王翦更难对付。”

“秦王又卑劣。”

“居然遣土匪入楚,处处点燃烽火,发动叛乱。”

“臣以为,先坚持剿匪,平息各处烽火,才可谋划抵抗秦军。”

第98章 寡人的战场不在刀兵,在人心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秦王御驾亲征的队伍长达十余里,缓缓行走在笔直的驰道上。

远离咸阳城后,铁鹰锐营的将士们很快收起身上穿的金甲和战马身上披的铁甲,不紧不慢牵着战马伴驾行进。

太特妈冷了!

冬天顶盔贯甲行军,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出征时的热血,被刀子一样的北风切成渣渣,随风飘荡,飘荡。

将士们只想把脖子缩得短点,再短点。

不给北风钻乘虚而入的机会。

无论是精锐的铁鹰锐营,亦或注重仪仗的郎官尉,都显得有气无力。

只有来去如风的探马,裹着羊皮袄迎风驰骋。

偶尔,马后会拖着个刺客寻找主薄报功。

听到驰骋的马蹄声,嬴政的声音从车里传出:“蒙武,上车!”

“诺!”

蒙武不敢怠慢,急忙把缰绳塞到亲卫手里,跳上马车揭帘而入。

秦王车驾很宽敞。

厚厚地铺了层兽皮,其上摆着铜暖炉,案几和一堆竹简、纸张。

“刺客审完了?”

“审完了,楚、赵两国派来的最多,其余三国次之。没有见到韩国派的刺客。”

首节 上一节 105/1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