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76节

杨俊民父凭女贵,是太子的岳丈,又受封了伯爵,弥补了资历的不足。

朱载圳有意扶持小老婆香香这一支的势力,加上杨家在山西的威势镇得住边军。故而年初朱载圳破格提拔丈人杨俊民当了山西巡抚。

至于王世贞.......是华夏五千年畅销书作家排行榜前十的人物。

他写过一本经久不衰的畅销书——《金瓶梅》。

(王世贞写《金瓶梅》的故事,胖作者写在《锦衣镇山河》里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王世贞是个好人。朱载圳将他提拔为了杨俊民的副手。

至于戴林老兄,跟后世鲁能泰山后防大酱一个名字。他是立过大功之人!

当初裕王带兵进草原,他违抗军令,带回了四万京营弟兄。这四万京营弟兄,其中有三万人已编入新军,成了新军的骨干。

三人给朱载圳行了国礼。

朱载圳道:“快快请起”。

说完朱载圳朝着杨俊民拱手,行了个家礼:“老泰山。”

其实,杨俊民比朱载圳大不了几岁。

杨俊民毕恭毕敬的说:“不敢当,太子。恭请移驾行辕。”

朱载圳却道:“不忙。我先巡视下太原城防。”

朱载圳登上了太原城墙。十四年前庚戌之变时,俺答汗曾裹挟山西百姓,大规模破坏过太原城墙。

现而今城墙坚固无比,修缮的很好。又有塔楼、炮眼、铳垛。城外的护城河也加宽、加深。基本形成了完备的城防体系。

这一切,都是杨博、王崇古两任宣大总督的功劳。

朱载圳感慨道:“姻祖父和王部堂真乃治疆典范啊。几乎重建了太原城防。”

戴林道:“太子爷,现太原边军有一万九千人。不是我吹。别看我们边军比不得新军。但俺答汗若真的来犯,守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朱载圳笑道:“放心。俺答汗再也不会有力量攻打大同了!

眼下这场仗打完之后,河套会成为对抗鞑靼的桥头堡。”

说完,朱载圳又小声嘟囔了一句:“或许再过三年。俺答汗手下的骑兵会成为太原边军的一员。”

杨俊民没听清:“太子您刚才说?”

朱载圳道:“哦,没什么。走吧,去行辕。”

太子行辕设在大同知府衙门里。

众人来到知府衙门大堂。朱载圳让所有武将都下去安歇。只留下了杨俊民和王世贞,询问新政在山西的推行状况。

杨俊民来山西,不光是镇守塞防,更重要的就是帮着朱载圳推行新政。

朱载圳问:“新政推行的怎么样了?”

杨俊民答道:“禀太子。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先将银圆投入市面流通。并未提及施行一条鞭法的事,以免打草惊蛇。

山西是大明钱庄业的鼻祖。我已经找了四大钱庄。他们在兑换银圆方面很卖力。

如今已兑出去了两百万两面值的大头、中头、小头。”

其实,杨家在山西的几家大钱庄里都有股份。朱载圳和杨俊民是心照不宣。

朱载圳最宠的两个老婆,娘家势力如今都大得很。

何芳晴今天在《大明时报》发文章,明天宴请将领。后天又召见知行学院女学子......巴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她是个贤妃,不输男子。

她父亲何心隐,几乎把持了知行学院南、北两院的招录。

香香的娘家更不必说。杨家掌着朝廷的兵权、山西的民政,背后还有晋商集团。

朱载圳这是在有意扶持外戚势力。他打算用外戚势力打击文官集团。

都说用外戚、用太监的是昏君。

朱载圳这两年发现,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重用外戚、太监,是有因由的。

有时候,外戚和太监远远要比文官可靠的多!

无论是庚戌之变时的京城保卫战,还是壬戌之变时的京城保卫战,都有太监浴血奋战的身影。外戚杨博一直跟朱载圳并肩指挥。

严嵩、徐阶那样的文官,却躲在家里当缩头乌龟。

谁可靠,谁不可靠,一目了然。

第280章 是时候报"鞑靼野心羊啃大明纯洁无暇大白菜"的一嘴之仇了

朱载圳话锋一转:“泰山,此番我来太原,带了十二位知行学院北院的毕业生。

你看着将他们安排成县令、县丞。今后对他们多加磨砺。”

朱载圳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在地方上安插知行学院毕业生了。胡宗宪管辖的浙直两省已经安插了南院上百人。

杨俊民拱手:“是,太子放心。明日臣就办这件事。”

老丈人办事儿,女婿自然放心。

且说戚继光和俞大猷分别在七月底、八月底到达了榆林和宁夏。

万事俱备,是时候报"鞑靼野心羊啃大明纯洁无暇大白菜"的一嘴之仇了!

三路大军按照约定,浩浩荡荡越过长城,直奔库库河屯、巴彦卓尔、石嘴山。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远征,自然会被鞑靼人察觉。

半个月后,库库河屯。

枢密使哈丹巴特尔(为避免水字数嫌疑,以下简称巴特尔)凝视着地图。

十多批斥候已经源源不断的把军情汇总到他耳朵眼儿里。

他现在可以确信,明军采用了兵分三路,分路进击的战略。

跟他所料的一样!他顿时有了一种草原卧龙凤雏的自豪感。

果然如此!来吧!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他命令手下传令兵:“立即赶赴石嘴山。命石嘴山万户满都拉图,率领所部六千铁骑向东北方的巴彦卓尔靠拢。”

巴特尔的战术说白了就是放弃前套、西套,集中全部骑兵两万人去后套。在后套击败明军中路。

在斥候的禀报中,中路明军骑兵只有区区五千。而这一路的一万明军步兵已经被骑兵远远甩在身后,步、骑脱节。

在巴特尔的认知里,鞑靼铁骑打不过明军步兵。

但是鞑靼铁骑打图样图森破的明军骑兵,嘿,那是手拿把掐。

再说人数上也有优势,两万打五千,优势在我。

他让石嘴山的满都拉图向东北进发。他自己则放弃了库库河囤和鹿城,向着西南进发。试图以品字形态势,合围歼灭明军中路骑兵。

而后杀个回马枪,再去击败明军右路骑兵。

待明军中、右两路被歼灭。大明发动的这场河套战役自然功败垂成。

应该说,巴特尔的军事战略是对的。

他犯的唯一错误就是——严重低估了明军骑兵的战斗力。更别提,中路军统帅的是后来嘉靖、远德两朝武功第一的戚继光。

明军此次远征的主力,其实是朱载圳率领的右路军。两万骑兵的一半儿都在朱载圳手里。

可是,自越过长城之后,朱载圳发现这场远征变成了长途拉练。

从太原到库库河屯,有整整八百里的路程。在行军途中,朱载圳沿途洒出了无数斥候。连根鞑靼人的毛都没发现。

鞑靼人是游牧民族。说走帐篷一卷就能走。且全民皆兵。

本来在前套附近,有无数鞑靼人放牛、牧马为生。巴特尔一声令下,他们全部跟着巴特尔往西南去了。

前套,库库河屯城南百里。

朱载圳在此地设立了征虏大将军军帐。

一个团千户兴冲冲的走了进来禀报:“太子,臣手下的斥候第七连终于抓到了一个鞑靼人!”

朱载圳道:“押上来!”

不多时,几名士兵押上来一位六七十岁的鞑靼老人。

这鞑靼老人一股子视死如归的气势,梗着个脑袋,那表情就像是谁欠了他两袋子马奶酒半年没还。

朱载圳的态度让他大为意外:“来啊,给老人赐座。老人家,你叫什么?”

鞑靼老人用蒙语回答:“要杀便杀,用不着惺惺作态。”

当然,具体词句,是通译翻译的。

朱载圳道:“我为何要杀你?你又没攻击明军。来啊,给老人家拿五十块银圆来。”

一名士兵拿来了五十块银圆。

朱载圳道:“老人家,遇见就是缘分。我对你没有恶意。这五十块银圆,就当给你压惊的。”

鞑靼老人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朱载圳:“你真的不杀我?”

朱载圳道:“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前来草原,是为了明鞑睦邻友好而来。在不久的将来,鞑靼和大明将成为一家。

你这样德高年老的家人,我要是下杀手,岂不是丧尽天良?”

一旁的团千户很有眼力价。他见朱载圳对老人以礼相待,便提醒道:“抓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断粮了,正在草甸子上挖野菜充饥。”

朱载圳连忙一挥手:“那还愣着干什么!快上好酒好肉!啊对,上火锅!”

火锅乃是蒙古长子西征时发明的。邵大侠跟鞑靼商人做走私生意时,弄回了不少铜火锅。

朱载圳加以改良,命工部管内宫器具的营缮司造了许多。

他在御膳房的徒弟刘老西一看,哎呦,这是个挣钱的好路子。于是跟京城里的一家铜匠铺合作,打造了大批铜火锅,在他开的会春酒楼经营火锅生意。

一来二去,火锅涮羊肉竟风靡京城。

鞑靼老人看来是许久没见着肉了。火锅摆好,他毫不客气,一筷子夹起一大坨羊肉放进锅里。

以前草原人吃涮羊肉是没有蘸料的。

朱载圳让人给他上了一碗芝麻酱拌韭花:“老人家,羊肉蘸着芝麻酱吃,别有一番风味。”

鞑靼老人按照朱载圳所说,把羊肉蘸了芝麻酱入嘴——好吃的他都快哭了!

这老人的胃口不小,嘡嘡嘡嘡嘡一连造了三斤羊肉。

诸位,这可不是后世自助火锅店用羊油和鸭肉压制的假羊肉片。是正儿八经草原长尾羊肉片儿。

老人一次造了三斤,看成大胃王了。把朱载圳看得目瞪口呆。

老人吃饱喝足一抹嘴:“你想从我嘴里套什么话?”

朱载圳问:“附近的鞑靼骑兵都哪里去了?”

老人愤愤然的说:“不知道!全都离开了!我的百夫长嫌我年老,打不了仗,把我扔在了草原上。”

朱载圳道:“离开了?去哪儿了?”

首节 上一节 176/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