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459节

“摩根,你有没有发现?”

“发现什么?”

“这里的空气是甜的!”

“什么?”

摩根诧异道。

“我是说这里的空气是甜的,没有马粪的味道。”

“好像……”

深吸一口气,摩根赞同道。

“似乎……真的没有马粪的味道。”

在纽约无论是贫民区,还是富人区,街道上永远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尿骚味,那是马的粪便的味道,马是纽约最重要的运输交通工具,纽约大约有20万匹马,那些马每天的排泄物超过500万磅。

纽约城市空地上便开始堆积了成堆成堆的马粪。夏天时,马粪臭气熏天;雨季时,这些马粪就顺着雨水涌向人行道,渗进住户的家中,为此他们甚至将房子门阶建得比街道高几个台阶,以防止马粪浸入家中。

夏季的纽约是臭气熏天的,可是这里呢?

这里的空气是甜的!

“果然,那些人在游记里说的确实是事实——大明的每一城市里都可以呼吸到空气的芬芳,完全没有城市特有的恶臭!”

在赞叹声中,他们走进了和平饭店,在办好入住手续之后,服务员就把他们引到一间宽敞的房间,明亮的电灯把房间里照得通明。

“先生,房间里电灯的灯光亮度是可以调节的。”

服务员对他们解释道。

“可以调节?”

克查姆好奇道。

“怎么调节吗?”

“只要转动一下开关就可以把这种灯变成光线柔和的睡眠灯。”

在服务员教会了克查姆如何调查台灯的亮度后,克查姆居然像是一个儿童似的,在那里摆弄了起来。

“摩根,这可真神奇。灯光的亮度居然可以调整。”

摆弄着那种可以旋转的台灯开关,一次又一次的把光线变亮,变暗之后,克查姆说道。

“是的,是很神奇,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送你一个这样的台灯。”

这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也就是一个电灯而已,当然,摩根需要表现出这种状态,尽管他很惊讶,但是,他不需要惊奇!

将帽子挂在衣帽架上,然后的摩根脱掉了外套,在衣架上挂好之后,他一边走一边说。

“总之,既然已经来这儿了,这些稀奇的东西还是留给明天再讨论个究竟吧。或许,明天会有……”

在说话时,他坐到了床上。

“啊,这床,怎么回事!”

摩根连忙站起身来,然后他用力的按了一下床,然后有了惊讶的发现。

“克查姆,你快看看这床,它居然是有弹性的?”

“有弹性?怎么可……真的,好像,好像……难道……”

克查姆又按了按,然后惊奇道。

“难道里面有弹黄?”

还真的有弹黄,其实弹黄床垫早在南华时期就已经被朱大皇帝发明了出来,不过因为弹黄价格不菲,一直没有投入市场,直到去年,这款叫“甜梦”的弹黄床垫才从传出,然后投入市场,不用使用者只局限于少数富人,而和平饭店做为大明最高档的饭店,也是刚刚换上弹黄床垫而已。

“这……可真不可思议!”

在惊讶之余,已经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内心情绪的摩根像是个孩子似的在床上跳了跳,在整个人都被弹起来的时候,他有些兴奋的说道。

“真的有弹黄,这种弹黄床,能够睡踏实吗?”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吗?”

面对这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床,他们抛开一切疑虑,直接躺倒了床上,刚一躺下的瞬间,他们就发现了这种床的优点,相比于过去那种硬邦邦的床,这种床垫是柔软的且充满弹性的。很快他们有些想要入睡了,在即将入睡的时候,摩根看着天花板,然后自言自语道。

“我相信,在这里,我们将会有新的收获!”

对于这一点,摩根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仅仅只是初来乍到就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有些疲惫的他很快就睡着了……

------------

第778章 科技油门踩的有点猛 (第一更,求订阅)

每一个初来大明的人,无论是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发现,他们都会会惊讶于这里的一切。

从华夏来的人们更多的是惊讶于民众的衣食无忧的生活,毕竟,在华夏数以亿计的平民百姓仍然在挣扎在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生活中。

而从欧美过来的人,更多的惊讶于这里的文明。

在19世纪,文明是与科学划上等号的,评价一个国家文明与否,只有一个标准——科学与工业。只要科学昌明,工业发达,那怕他们在殖民地杀死几百万土著人,奴役千百万奴隶,都不会被视为野蛮人,相反,那怕就是再怎么彬彬有礼,只要科学不昌明,工业不发达,那就是野蛮人。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的赤果果。

也正因了解这一判断标准,朱大皇帝每天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关注大明的科学技术发展。

一日之计在于晨。

和往日一样,朱大皇帝的翻看着手中的报告,这是农工商部的半年月报,翻看着这半年大明的科技成果,对于目前大明的科技进步,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将报告合上,朱先海看着方展博,这位刚刚晋升的农工商部尚书,说道。

“目前的技术进展倒还算不错,不过要着重推动民间的技术,帝国中央试验室虽然是技术的龙头,但是仅仅只有龙头还不行,民间自发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明的技术源头在那?

当然是帝国中央试验室了,朱大皇帝每年都会从“皇家图书馆”里取出大量的资料,送到帝国中央试验室,那里有技术人员对那些技术进行研究,正是靠着商城里提供的书籍以及部分实物,大明的技术才会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朱大皇帝也很注重节奏,毕竟在科学上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他会根据大明的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提供技术资料或者实物,促进大明的技术发展,让他庆幸的是,随着现实中大明的技术进步,商城里的技术同样也在更新换代。

现在商城里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已经等于1900年代的水平,而像汽车、化学、制药、冶金等行业的水平,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油门踩的有点猛。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更是达到20世纪20年代,甚至三十年代水平。

步子大了扯到淡……有可能,但是大明某些行业确实远超过这个时代,比如汽车行业,现在几乎已经达到了一战水平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问题——生产流水线仍然在试验之中,一但成功,势必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地变化。

对此朱大皇帝不着急,那怕是在商城中有类似的技术书籍,他也没拿出来,为的是什么?就是让大明的科研人员能够“无中生有”的进行技术创新。

毕竟,拐杖早晚有一天是要丢掉的。不能让他们总觉得有拐杖可以依靠。“无中生有”的发明创新才是大明所需要的。

“陛下所言甚是,民间技术研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民间技术研发更有活力,实用性更强,而且民间的研究人员更擅长在官方的技术上进行二次研发,虽然难免是走法律漏洞,可是却推动了民间的技术力量,现在有不少企业都有相应的研究人员,专门进行技术研究,民间的技术力量越强,大明的技术力量自然也就越强。”

方展博的回答,让朱大皇帝深以为然的说道。

“我们现在每年可以培养2.75万名大学和高等专科生,再加上每年8万左右的中专生,人才的培养也算是初有成效,不过在技术创新上,我们还只是一个学生,吸收、消化,然后才是创新,作为一个后进工业国,那怕就是我们在某些方面领先于世界,也不要有什么骄傲的,毕竟,决定水桶容量的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列强之所以为列强,必定有他们的专长之处,在很多方面,我们还只是一个学生。”

学生!

这是朱大皇帝给大明的定位,毕竟,即便是算上公司时期,满打满算也才15年,这些看看似进步非凡,可实际上,这种进步是开了金手指的——靠着商城的资料、实物和朱大皇帝领先时代的知识储备,才让大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抢到了先发优势。

但是这种先发优势可以持续多长时间?

这就需要打个问号了。

毕竟,在大明进步的同时,其它国家也在进步,在大明向英、美、法、德、荷等国派出留学生,补足自己的短板时,欧美各国也在大明开创的技术领域,实现了他们的突破。

当然了,他们的这种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仿制大明的工业品。

而且有些工业品受限于金属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区别,他们只能仿制出一个模样,并且寿命短、质量差。

可至少比起历史上,已经很进步了。

至少在历史上,欧美各国的汽车工业以及机电在1875年还是一个大大的“0”,可是现在呢?

他们同样也在生产内燃机、生产汽车,他们同样也在生产交流发电机,生产变电设施,电动机也正在取代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比历史上更迅猛的速度进行着,世界各国的工业进步,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按照朱大皇帝对工业史的了解,现在各国的技术水平,实际上已经领先世界10年到20年的水平,当然这只是技术水平,并不等于实际工业水平,各国的整体工业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发展却是极其迅速的。

这就是大明带来的先进技术所带来了另一个影响——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

“陛下,臣以为,我们和西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固然我们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基础薄弱,甚至直到今年,大明的第一代大学生才刚刚毕业,所以这种薄弱也是不可避免的。”

他所指的“第一代”特指在大明读小学、中学直到大学。

15年!

这些在大明的教育体制中,接受了完整新式教育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第一代大明学子”。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的实用技术领域,却远超过欧美各国,所以,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臣以为,我们更应该做好保密,尤其是某些特殊技术的保密工作。”

作为农工商部尚书方展博,特意提到了大明的工业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山寨和技术外泄。

“陛下,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欧美的厂商大量仿制我们的产品,尽管他们的产品质量不佳,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什么?就是他们的那些蹩脚货,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市场。”

谁能想到仅仅只是十几年的时间,大明的产品就被各国所“山寨”,他们之所以山寨大明的产品,是因为大明的产品更加新颖,更加独特。当然技术含量也更高。

尽管不少产品因为技术含量高,外国人一时难以仿制,但是在方展博看来,被仿制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陛下,“MADE IN DAMING”靠的是什么获得的市场?是技术上的领先,是可靠的质量,如果我们不做好保密工作,有一天,我们肯定会失去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

(本章完)

------------

第778章 击败“MADE IN DAMING”(第二更,求订阅)

窃取商业机密。

从古至今从来都不稀罕,比如南北朝时期,一名印度僧侣将华夏的蚕卵藏在空心竹杖中带回拜占庭帝国,才开启了西方养蚕缫丝的历史,打破了华夏对丝绸的垄断。

再比如说,法国从威尼斯秘密招募镜子工匠,破解了镜子的秘密,打破威尼斯对镜子的垄断,原本的奢侈品随之变成大路货。

还有法国人在中国偷走的瓷器制造技术,英国人窃取的茶树种植技术……

从古至今,商业间谍从来都是屡见不鲜的,到了近代更是极为普遍的。以德国为例,作为后进国家的德国是怎么追赶的英国?一方面固然是依靠教育,但是另一方面,也是靠偷,尽管德国的工厂、作坊通过的“山寨”英国货,打开了一定的市场,但是德国货的质量普遍较差,远远赶不上英国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技术不如人,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偷了。

德国人的偷既有暗偷,也有明偷,所谓的“明偷”就是派出工匠到英国务工,工匠在英国的工厂之中学习制造工艺,然后再次其带回德国。

从事1830年代到1880年代,前后有上百万德国人在英国的各类工厂、作坊里务工。

英国获得廉价的劳动力的同时,德国的工人学到了技术,他们又把技术带回了德国,直接促进了德国工业水平,为德国制造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即便是英国人知道,德国工人在偷师,他们也没有无法拒绝德国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现在大明也是如此,英国需要德国的廉价劳动力,而大明需要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以及熟练技工。

作为一个后起国家的大明,必须要大量引进外国智力资源,以满足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工厂到大学,从银行到政府机构,在大明的各个行业里都有欧裔雇员的存在,他们之中,既有归化民,同样也有签署合同的雇员。

布来恩就是凤凰自行车公司的技术员,和很多人一样,他一直在考虑归化问题。

这天和往长一样,他一个人来到了经常用餐的餐厅,想用着晚餐。

“你好,布来恩先生。”

首节 上一节 459/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