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475节

当宋嘉树与孙闻坐着同一辆大马车,前往寄宿学校的时候,两个人整整聊了一路。

人生有时候总是如此的神奇。

……

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是如此的神奇,至少对于丁汝昌这位北洋水师提督来说,至少在十年前,他从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会亲自指挥军舰横越太平洋来到了临海。

在他所指挥的“建威号”巡洋舰即将驶入临海湾时,他特意令人降下龙旗,然后才在礼炮声中驶入临海湾,然后开始了他大明的之旅。

在另一个世界,北洋水师的创建还要再等上几年,但是在蝴蝶翅膀的扇动下——在天国水师的刺激下,北洋水师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创建,不过受限于时代,除了十几艘从南华那边花大价钱买的“蚊炮船”之外,剩下几艘军舰都是铁肋木壳炮船。虽然“建威号”巡洋舰早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是这次远洋却也证明了北洋水师的航海技术还是不错的。

不过,于临海湾海军码头的泊位上一艘艘铁甲战舰,让丁汝昌不禁感叹道。

“日本并入大明之后,朝中有人言称需要加强海防,以防备大明入侵,可大明海军即便是一艘“临海号”就能横扫大清所有水师啊……”

丁汝昌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在途径日本、不,应该说是东瀛时,曾登上大明亚洲舰队旗舰“临海号”参观过,在惊讶于其强大的同时,现在,身处大明太平洋舰队基地,他所感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即便是英国人面对大明,也只能默默退让了!”

“扬威号”巡洋舰管带孙兴田盯着不远处的“镇远号”,神情肃穆且充满了渴望。于历史上大多数北洋海军管带毕业于船政学堂不同,1865年创办的海州水师学堂,在过去的十年之间,为北洋水师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而孙兴田就是最早的一批毕业生。

“别的不说,就是凭借这12英寸巨炮,就足以震撼西洋了!”

西洋有没有被震撼到,尚且不知,可是对于来访北洋水兵官兵们来说,在他们登上“镇远号”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

铁甲巨舰、十二英寸巨炮……

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这是镇远号的所使用的12英寸主炮,皆是32倍身管,这是目前世界上身管最长,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12英寸舰炮……”

在向来访的北洋官兵介绍着“镇远号”的时候,东八郎的神情中尽是难掩的骄傲。

这些清国水兵肯定没有见过这样的铁甲巨舰吧!大明不仅有“南华级”而且还有更强大的“幽州级”。可惜你们来的太早,要是晚几年的话,保不齐就能见到“幽州级”了。

“而且这些军舰都是大明的船厂建造的……”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参观的海军官兵的心头无不是为之一震,听说过与亲眼目睹给心灵造成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这就是“镇远”啊!”

站在“镇远”战斗舰上,丁汝昌感叹之余,沉耀祖这位大平洋舰队司令官,笑问道。

“丁提督,不知此行感想如何?”

面对沉耀祖的询问,丁汝昌想了想,然后说道。

“沉司令,大明海军之强,远超过我等之想象,此时中堂大人派丁某来此,不仅是为了考验我等航海技术,也是为了和贵方探讨海军合作事宜,”

丁汝昌为什么来这?

表面上是为了训练,可实际上呢?

是为了合作,这种合作并不仅仅只是海军的合作,在“扬威号”上还有一个人——周馥,他是追随李中堂时间最久的心腹幕僚,他之所以随舰来大明,是为了争取大明支持的。

在丁汝昌踏上“镇远号”的时候,周馥等人就已经上岸,搭乘火车前往应天了,和许多人一样,一身洋装的他们把辫子藏在帽子里,看起来和普通的大明人倒也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在接下来的一路上,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他们,所感受到的冲击,那也是前所未有的……

------------

第805章 这里的百姓居然能吃肉(第二更,求订阅)

“都……”

伴随着汽笛的轰鸣声,列车轰鸣着驶出了隧道,车厢里光线立即变得大亮。

借着明亮的光线,周馥饶有兴趣的环视着车厢――这是一间餐车,不过并不是头等车厢的餐,而是普通餐车,车厢内的陈设装潢十分的简单,正在用餐的乘客很多,周馥之所以会挑这个时间,就是想要看看他们到底是吃什么。

“这、这……这是普通人吃的?”

王大经看着餐盘里牛肉、土豆、米饭,即使是在他这个执掌几十万淮军军需的人看来,这饭食未免也太好一些。

“还有牛杂烧萝卜,那个套餐更便宜。”

周馥说道。

“你这一路上可曾看到有人面黄肌瘦的?个个都是红光满面,大明的富庶,果然如中堂大人所说啊。”

“哎……”

王大经长叹一声,瞧着盘中的饭菜,他的胃口瞬间就消失了,不是因为饭菜不香,而是因为,这样的饭菜实在是太过奢侈。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如此。

“在徐州乡下,即便是家里有百余亩地的地主,也不见得能天天吃到肉,可是在这里……听大公子说,在大明这边的学校之中,所有的孩童不仅有官府提供的午餐,午餐里不仅有巴掌大小的鱼肉,甚至还有牛奶。”

月前返回徐州的李大公子等人,向他们描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大明,当他们从电影机上看到那个大明之后,在中堂大人与众人彻夜长谈之后,他们踏上了前往临海的航行。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大公子说的话有多少,有那么一些夸张。可是现在来到大明之后,他们发现大公子哪里是夸张呀,分明就是保留了很多东西。

别的不说,哪怕就是这里的老百姓天天能吃上肉。就凭这一条,搁在整个大清国也没有什么人会相信。

天天吃肉!

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在这里真的是现实的。不但老百姓顿顿能吃上肉,而且官府还给学校里的孩子免费的饭菜,里面居然也有肉!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大明的官府怎么能这么干呢?他们为什么要像那些老百姓的孩子提供不要钱的食物?而且还让他们吃的那么好。

在大清国,这不仅是让人匪夷所思的,而且还是难以理解的。

大明能够用这样的办法去收买人心。简直就是……居心叵测呀!

“说到鱼肉,你忘了我们在进港之前,在海上看到的那些渔船,那一网下去,至少有十几万斤鱼吧,想来那些海鱼必定是非常便宜的,就是搁海州那边,海鱼也是便宜的很。”

王大经想了一会儿,他的心里得出了一个答桉。至少找到了一个理由。最好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便宜。

“所以他们才会用这些东西来收买民心。”

王大经的话,让周馥连连摇头说道。

“不是便宜,而是……”

是什么呢?

是官府对待百姓的方式啊!这里的官府对待老百姓的方式和大清国是截然不同的。

这边不仅仅是拿老百姓当成人,而且还再把老百姓当成自己人!

“前面就到魔鬼之鼻了,大家要是有兴趣的不妨看看。”

乘务员的喊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周馥颇有兴趣的把头从车窗里探出去,映入眼帘的尽是一片云海,在车厢的下方就是万丈悬崖,眼前的这一幕,只看得他有些心惊胆战,连忙缩回头,不再往外看去。

“真是难得一见的壮观景象啊。”

王大经笑着说道,

“不过你说当年这铁路是怎么修的?又花了多少钱?当年修建铁路的时候,大明这边的财力又是从那里来的?”

“一点不错。”

周馥说道,

“你没听大公子说吗?为何大明如此之富饶,而大清如此之贫穷?我等皆言称是其是以工商立国,可仅仅只是工商立国,又怎么能在区区十几年里,就取得如此成就?”

“兴许是接连灭两国,尽取两国之财吧!”

不等王大经说完,周馥就哼了一声:

“此等荒唐之言,你居然还能当成真?即便是他们尽取两国之财富,又岂能持续至今?大明富强的秘密――正如大公子所言,无他,教育尔。”

“哎,我也就是说说有些人的想法而已。”

随后,他们就没有再说说话。这个富国强兵到底是怎么个富法,他们直到现在还没有摸出一个所以然来,尽管这些年他们在徐州、海州等地办了不了洋务,别说是开埠的海州城了,甚至就连徐州都已经一座繁华不逊江南各府的城市,可是还是差了那么几个意思啊。

百姓依然颠沛流离,依然食不果腹……

“不说这个了,你说……”

周馥岔开话题说道。

“这次……咱们能如愿以偿吗?”

“这……恐怕还得看他们到底是底是怎么想的。”

“关键不在他们,关键还是在中堂大人啊!”

为什么在中堂大人?

这事外人不知道,可周馥却很清楚,这次大公子回到徐州后,与中堂大人谈了一夜,尽管外人不知道到底谈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堂那边已经松动了。

“中堂……”

王大径叹了口气。

“中堂不好过啊,现在朝廷对中堂越来越不信任,要不是有三十几万淮军在那撑着,估计朝廷早就对中堂下手了,中堂啊……”

王大经长叹道。

“中堂要是不早做准备,只怕朝廷那边迟早是要下手的。”

“所以,咱们才要过来弄明白大明这边的意思啊!仅仅只是海州那边的承诺肯定是不行的。”

他们两人的话声不大,但是眉头却带着一丝忧虑,眉宇之间有的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

就在周馥一行人乘着火车前往应天的时候,在应天郊外的庄园里,朱大皇帝正在湖边钓着鱼,偶尔的还能看到有白鳍豚跃出水面,现在白鳍豚非但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新安河里也有了白鳍豚的族群,华夏的珍惜野生动物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

当然了,朱大皇帝钓的肯定不是白鳍豚,就是陶冶情操而已。在他钓鱼的时候,朱国忠也在一旁钓着鱼。

“国忠,周馥他们一行人快到了吧!”

“是的,陛下。”

朱国忠笑道。

“现在李大中堂的日子很不好过,派遣留学生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在满清那边有不少人称他心怀谋逆之心,甚至有人上书请其上京解释。”

到底是谁泄露的消息?

倒不是郭焘嵩出卖了李大公子,而是他把消息告诉了曾剃刀,曾剃头那边有人把消息捅了出去,到底为什么捅出去?恐怕就只有天知道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那边现在已经乱了起来。

“上京?他是不会自投罗网的!”

摇了摇头,朱大皇帝说道。

“他们这次过来,无非就是想了解一下我们的态度,毕竟,谁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啊!这一点,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而且可以表示咱们对他们的支持,支持嘛……”

想了想,朱大皇帝说道,

“依我看,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武器,他们来的不是有海军军人,可以直接给他们几艘军舰,有了这几艘军舰,哼哼,任谁都能明白其中含意的!”

什么含意?

当然是大明支持徐州的含意了,有了这一层深意,无论是谁都得掂量一点,这样李徐州那边最大的风险也就消失了。

“现在这个大争之事,华夏那边,咱们暂时是顾不上的,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有些事情不是朱大皇帝不想问,而是顾及不过来呀。毕竟现在只有抓住这个大争之世的最后尾巴,才能够为华夏争取更多的利益。

首节 上一节 475/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