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97节

------题外话------

建了一个书友群:335260551,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推演剧情。

------------

第150章 闯关东不如来南华(第一更,求订阅)

这个时代的航行条件是恶劣的,更何况是那样拥挤的移民船。

为了尽可能的挖掘商船的运输潜力,朱先海设计的“多层床”的空间是极其狭窄的,宽55厘米,长1.9米,高……不过60厘米,说起来和二战时很多军舰上的水兵床铺大小差不多。

不过,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啊。

况且他们要在那样拥挤、昏暗的环境里渡过至少两个半月的旅程。幸好他一开始就考虑到了通气问题——用铁管或者大量的竹管充当通风管,保证了货舱之间的通风、通气。

要不然,两个月下来,估计不知多少人会憋死。

可即便是如此,每次航行都有大概10%左右的人永远长眠在南海、印度洋以及大西洋的波涛之下。

这还是自己的商船队,船上的乘客每天能吃到两顿饭,能喝到一升水。要是换成外国人的华工船,条件更恶劣。在漫长的海途中,气候酷热,成百上千的苦力被锁禁底舱,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去古巴的苦力船海上死亡率曾高达45%。那才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浮动地狱”。

因为是自己的船队,才降低了运输死亡率,毕竟,船长以及船员们的收入是和移民死亡率挂钩的。如果不出意外,每半年的时间,南华的商船队每隔半年,都会给南华带来30000左右华裔移民。

活着的人是幸运的,他们顺利来到了南华,在这片远离华夏,同样也远离战火的桃花源开始了他们的新生。

“哎,这也是没办法啊,眼下也就只能如此了!”

感叹之余,朱先海指着“大东方号”说道。

“不过,等大东方号到来之后,这一切会改变,你看等“大东方号”过来之后,它的航速高达14节,蒸汽动力的它不需要再像飞剪船那样抢风,到时候大概可以缩短到40天左右。”

这些数字都是朱先海了然于胸的,毕竟,对于这艘船他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有了它,将会彻底改变南华的移民速度。

“仅仅只是这么一艘“大东方号”每年可以给南华带来10万移民,再加上目前的十一艘移民船,每年至少能运来16万移民。

现在是1862年,即便是在运力不增加的情况下,十年内,南华从华夏引进的移民数量保守估计也将不低于160万,再加上新出生的人口,十年后,南华的华裔人口将会突破300万!这还是保守估计!”

这确实是保守估计,毕竟,未来的十年内,南华会把更多的移民船投入到大洋航线上,而且都将是清一色的蒸汽船。如果“大东方号”成功的话,朱先海就会考虑从英国定造下几艘大型蒸汽船,万吨的那种。

到那时,移民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300万!

不过只是保守数字!

“三百万啊!那可真不少!”

一时间,孙幕礼甚至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看着主公激动的劲头,他的心里也是一阵难掩的激动。

三百万啊!

将来这也是一国之地,他可是京兆府的第一任知府,一切顺利的话,将来岂也是官居一品,列位中枢?

人和人之间的追求各有不同。

对于朱先海来说,有了模拟器里人口稀少的教训之后,他所思所想的就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增加南华的华裔移民人口。

这事关南华的生存!

“不过,主公,这船如此之大,待他到了大清国,到时候,这船停在那啊!”

看似不经意的一问,让朱先海顿时傻了眼,是啊!

这年月全世界有几个港口能容得下大东方号?

还好,南华湾水深湾阔,能容得下它。

“这不用担心,中国那么大,还愁没有地方停吗?”

想了想,朱先海说道。

“将来等它到了中国,可以先泊在海湾里,然后通过小船,把人运上去,嗯,它并不一定非要在杭州湾,可以航行到山东,从山东一路沿海航行,沿海的人再通过小船把移民送上船,这样一来……”

《剑来》

突然,朱先海的眼前一亮,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词——移民母船。

就像另一个世界的“渔业母船”一样——由一艘较大型船舶作为母船带领若干艘捕捞渔船组成的船队,从事远洋捕捞生产、运销的产业。母船收集渔获物和运销,向捕捞渔船提供补给,而小型捕捞渔船则在大海深处捕捞渔获。

“对,对,没错,就是这样!”

朱先海有些激动的走到了地图前,然后指着地图说道。

“南林,你不是山东人吗?山东人是不是喜欢闯关东为生?山东本地肯定是人多地少,我们可以派人到山东去招人,然后,雇佣小船把招来的人送到“母船”上,母船就停在深海,这样一来,那怕就是满清想要禁,他们也禁不住!”

没错!

用力的一拍手,朱先海盯着地图,说道。

“我们可以在渤海湾放一艘,在山东和江苏之间的黄海放一艘,还有杭州湾,如果我们有个十几艘大船的话,那一年至少能运过来几十万人!只要咱们在这些地方派出足够多的人去招人,就能源源不断的把人带到南华来,到时候,别说是几百万人了,就是几千万人也不是没可能!”

看着激动不已的主公,孙幕礼不禁有点儿茫然,他先看了一眼地图,又看了一眼东家,他的心里却是不由一阵长叹,为什么会如此?

不用想他都知道那些人会去怎么招人,必定是坑蒙拐骗!总之一句话,肯定是千方百计的把人骗到船上,等他们上了船,那可真就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了!

“东家,那……他们愿意来吗?”

想了想,孙幕礼还是想要为同乡说上一句话。

“毕竟,咱们这边可不是关东啊!”

心情大好的朱先海,笑道。

“不是关东又怎么了?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闯关东是闯,来南华也是来嘛!谁说他们到了关东,就能过上好日子?闯关东?那边过的日子肯定不如咱们这边,咱们这边不过也就是远了点,可日子肯定比关东好过吧!”

------题外话------

建了一个书友群:335260551,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推演剧情。

------------

第151章 捕鲸与海军(第一更,求订阅)

有如天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南华的日子宛如天堂一般。

当然,前提是要适应这里的生活,比如说从吃米到习惯吃馒头、土豆之类的主食,除此之外,每天都能吃到肉,对于那些来自国大多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这日子自然过的就像是天堂一般。

之所以能够吃到肉倒不是因为这边的牛多,而是因为鲸鱼,南华有好几艘捕鲸船,专门从事捕鲸,有了鲸鱼,自然也就有了足够的肉食。

对于在浙江老家就是渔民的王大海来说,他就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在捕鲸船上的生活,他喜欢在海上航行的日子,况且,现在他还在学习着西洋人的航海术。

清晨,当一缕阳光从甲板栅窗照进舱室时,睡在吊床上的他,一个翻身就跳了下来。

“好了,伙计们干活了!”

天一放明“福来德号”捕鲸船上,就热闹了起来,船长亨瑞斯叼着烟斗,看着船员们在那里忙碌着,尽管甲板已经冲洗了无数次,但是甲板上仍然弥漫着一股澹澹的血腥味。

这是捕鲸船特有的味道。

“船长,刚才我下舱检查了一下,隔舱里的冰已经开始有融化的迹象,我们差不多是时候返航了。”

站在船长的面前,二副王大海用生硬的英语对船长说道。

这个年月的渔船并没有冷冻装置,只能靠冰块降温,以保证鲸鱼肉不至于腐烂,冰块开始融化表明是时候返航了,要不然这趟就白来了。

“嗯,我知道,今天回程看看能不能再捕到一头鲸鱼,我们的舱里才装了不到200吨鲸肉。”

鲸肉!

已经在捕鲸船上干了半辈子的亨瑞斯,从来就不曾想到有一天,他出海捕鲸为的是鲸肉,而不是鲸油,过去鲸肉那种东西,甚至都被直接扔到海里——即便是用来炼油,也是浪费燃料。

可是现在呢?

亚美利加公司的捕鲸船出海也就是为了获取鲸肉,如果不是因为鲸肉,可能捕鲸船都已经被淘汰了。

“至少眼下还没有失业!”

叼着烟斗的亨瑞斯自言自语道。

其实,原本他注定是要失业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此时欧洲美洲等地的鲸鱼几乎已被捕尽,为了获得鲸鱼,只能远赴南极捕鲸,可即便是如此,鲸仍然是越捕越少。几年前,当石油被发现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捕鲸业的重创——石油所提炼出的煤油无论是在照明亮度还是清洁程度上都要比鲸油更加优秀,而且一口油井每天都能产出 3000 桶原油。相比于两年才能从南极带回 400 桶鲸油的远洋捕鲸船而言,这种产量上的差距是难以弥补的。

更为要命的是南北战争爆发,大批强壮有力成年男子被联邦和邦联征招进行伍之中,捕鲸船上干活的人手严重不足!美国的捕鲸行业迅速衰落的同时,亨瑞斯和很多人一样,面对着失业的危机。

他当然可以接受海军的雇佣,参加对南方封锁,但那可是战争,会死人的那种。就在这时,公司的雇佣让他离开了美国,在这里他从事是他最熟悉的捕鲸业,不过不再是为了获得鲸油,而是为了获取鲸肉。

在南华鲸肉是最常见的肉类,也是最廉价的,供应最为充足的肉食。

“返航吧!”

随着船长的一声令下,不过六百多吨的“福来德号”捕鲸船上,水手们就忙活了起来,他们或是熟练的攀上帆杆,或是升降索具,操纵着船只返回南华。

其实,亨瑞斯并不知道,捕鲸对于南华最大的意义并不是获取肉食,而是为了培养船员,或者说是为了培养水兵作准备。

毕竟,走向海洋的第一步是首先要熟悉大海,而捕鲸就是熟悉大海的第一步。

“与普通的商船遵循固定航线不同,捕鲸船的航行路线不固定,在海上往往会遭遇各种海情,它的航行状态更接近海军,目前我们有7艘600吨左右的捕鲸船,船员大概400人左右,经过一年的训练,差不多就可以到训练舰上学习航海术和操炮了……”

史道夫·哈瑞是公司雇佣的海军顾问,他是英国皇家海军退役军官,正是他制定了用捕鲸船训练水兵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从了解海洋一步步的走向大海。

“那么海军军官的培训呢?”

朱先海问道。

“先生,我认为可以分成两步走,在建立海军学校培训学员的同时,还可以派出一些年青人到英国学习海军,”

“到英国?英国的海军学校会接受我们的学员吗?”

朱先海问道。

“英国政府肯定不会接受公司的学生进簇海军学院,但是可以到商船学校,说是商船学校,实际上,学生毕业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海军实习的,而且英国所有的商船学校,都是按照海军军官的标准在培养商船船员,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海军征召,所以,他们的差别并不大。”

他这么一说,朱先海倒是想了一件事,好像日本的那个东乡平八郎,在英国留学时,因为被英国政府拒绝进入海军学院而转入商船学校,但英国人也没有欺负日本人,他们实习时也是在军舰上从最下级的水手开始实习的。到最后,也没影响到他们指挥海战,建设海军嘛!

史道夫·哈瑞又特意强调道。

“先生,军舰的灵魂是军官,无军官,水手则无以发挥其所长;水手不能发挥所长,舰船将成为一堆废铁......教育海军军官是建设海军之头等大事,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您想建立一支海军,海军军官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您能挑选20-30名学生到英国留学,以后每年派遣10-15人留学学习海军,再辅以本地培训军官,十年,大概十年之后,你将会拥有一支可以进行远洋航行的舰队!”

十年!

才只是可以远洋航行……

“十年,会不会太久了?”

“先生,你知道在培养一名合格的主力舰舰长需要多长时间吗?”

史道夫·哈瑞强调道。

“要二十年!十年……不过只是开始而已!”

一个舰长居然需要培养二十年!

果然不愧是“十年的陆军,百年的海军啊。”,海军果然不同于陆军,军官的培训和士兵的训练只能一步步的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心底如此感叹着,朱先海点头说道。

“就按你说的办吧,学徒培训,留学生选派,你来办,十年……”

顿了顿,朱先海笑道。

首节 上一节 97/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