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拯救貂蝉何太后,三国大奸臣 第85节

萧玄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邹氏,说道。

“多谢太尉大人。”

邹氏作为家属,就向萧玄搭礼致谢。

惊鸿一瞥间,邹夫人看见了萧玄那带着侵略性的目光,忍不住“嘤咛”一声,怯生生的低下了头。

对于眼前的邹夫人,萧玄的心情很是微妙。

岂能不觊觎?

不过,张济刚刚撒手人寰,尸骨未寒,萧玄又怎能去霸占邹夫人?

任重而道远!

在这个事情上,萧玄还需要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他对邹氏心生爱意,一见钟情,想给邹氏一个温暖的家。

萧玄有什么错?

水到渠成,此事一定要水到渠成!

……………………………………

翌日,在德阳殿上,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作为皇帝的刘辩,以及垂帘听政的何太后,都高坐于陛台之上,正襟危坐。

萧玄、皇甫嵩、朱儁、王允、卢植等公卿百官,也都坐在朝堂上。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脸庄重肃穆的模样。

何太后用眼神授意了一下,站在一边的内侍,就连忙拿着一道诏书,来到陛台前方。

这个作为小黄门的太监,打开圣旨,大声宣读道:“天子诏——”

“太尉萧玄,振长策而驱宇内,平定并州,扫除胡患,劳苦功高。”

“兹设丞相一职,任萧玄为丞相,总领朝廷军政大事,为文武百官之首。”

“改封萧玄为长安侯,食邑长安一万户!”

“赐萧玄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如律令!”

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王允、卢植、皇甫嵩等大臣,都不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太后和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如此封赏萧玄,就不怕萧玄谋朝篡位吗?

萧玄替朝廷收复了并州,且扫灭了北方的胡人之乱,的确是劳苦功高。

但是,这改封为“长安侯”,食邑长安万户,这就很离谱!

为什么?

长安是什么地方?

那是大汉帝国的故都!

当年汉太祖刘邦定都长安,一直到王莽篡汉,光武帝刘秀迁都于洛阳,二百多年了!

虽然汉室迁都洛阳,但仍旧以长安为故都,诸多先帝的陵寝都在那里。

现在,朝廷册封萧玄为长安侯,并有长安之地的食邑一万户,妥妥的万户侯。

但这样是不合规矩的!

这丞相之位,也是很离谱。

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

秦朝建立后,设置丞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而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

诸吕之乱后,西汉无人担任相国一职,但继续保留丞相。

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

迄今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昔日董卓祸乱京师,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就曾经将自己封为相国、太师。

不过刘协那是伪帝,董卓也只是一个篡逆之辈,乱臣贼子,做不得数。

萧玄固然是被封为丞相,但实际上就是相国!

尤其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殊荣。

这分明是权臣才能有的特殊待遇!

“臣萧玄,谢主隆恩!”

萧玄立马答应下来。

对于这个事情,何太后是跟萧玄透过气的。

这样一来,萧玄就能得到更大的权势,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军政大权,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

“不妥!”

卢植立马站出来反驳道:“陛下,太后!万万不可!”

“……”

卢植这一反对,让何太后与刘辩都很难办。

何太后的俏脸一黑,问道:“卢爱卿,有何不妥?”

“太后,老臣以为,以萧大人的功劳,食邑万户,或得到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无可厚非!”

“然……”

卢植话锋一转,又朝着陛台之上的何太后躬身作揖道:“长安,是为汉室故都,怎可为臣子之食邑?”

“请陛下、太后三思!”

闻言,何太后的心里很是不忿。

这个老东西!

哀家原本是打算将长安作为萧玄的封地,而非是区区的万户食邑。

卢植还不甘心礼让?

真是岂有此理!

何太后有心维护萧玄的利益,奈何这帮老臣不给面子。

皇甫嵩跟着出列道:“太后,卢大人所言极是。”

“长安故都,断不可封为臣子之食邑!”

“臣附议!”

“请陛下、太后三思!”

朱儁、盖勋、杨彪、蔡邕等老臣都纷纷跪下来,请刘辩与何太后收回成命。

萧玄的嘴角忍不住直抽抽。

卢植、皇甫嵩等人反对也就罢了。

蔡邕可是萧玄的老岳父,怎能跟他作对?

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太后!老臣以为,萧丞相功勋卓著,食邑长安一万户,无可厚非!”

让萧玄感到惊奇的是,河南尹王允居然站了出来,为他说话。

什么情况?

王允这厮,还真是墙头草?

也对!

王允善于见风使舵,是一个典型的势利小人。

董卓得势的时候,王允就投到董卓麾下,被委以重任。

董卓一失势,王允又立刻改弦更张。

当萧玄挥师进入洛阳的时候,王允还私底下召集了一大群的臣僚,聚集私兵,要开了城门迎接萧玄大军入城……

怎么说呢?

王允,对于萧玄还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臣附议!”

心向萧玄的公卿百官,立刻就站出来,为萧玄站队。

见状,何太后就顺水推舟的道:“萧爱卿为汉室屡立奇功,功不可没。食邑长安一万户,不改!”

“太后圣明!”

群臣都跪下来,山呼海啸道。

这个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萧玄已经成了功高盖主的权臣。

什么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第96章 功盖诸葛第一人

古代臣子觐见皇帝,必须小步慢跑,步子迈得太大,或步伐太慢,都被视为大不敬的举动,要遭到言官的弹劾。

但对于某些功臣,或德高望重的老臣,皇帝允许他们不用疾步而行,以此表示尊重。

这就是入朝不趋。

而赞拜不名,则是上朝议政时,因为官员数量很多。

皇帝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记住、记清。

臣子如果想奏事,必须由赞礼官向皇帝通报其官职及姓名。

为表示尊重,皇帝特许某些臣子朝拜时,赞礼官可以不直呼其姓名,而只称呼其官职。

至于剑履上殿,则是更好理解。

大臣朝见皇帝时,不仅不能携带武器,而且还要脱掉鞋子,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然而,对于某些臣子,皇帝却能特许他们可以佩着剑穿着鞋上朝,以示莫大的恩宠。

首节 上一节 85/1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