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秦不可能亡 第93节

吃了一口糕点,王绾察觉到书房之中的气氛有些诡异,嬴政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而尉缭与他都在一个劲儿的吃糕点,以至于书房之中气氛变得越来越诡异。

将手中最后半块糕点吃掉,王绾抬起头看着嬴政,道:“陛下,蔡重与经济十署的一部分官吏,对于整个驰道以及直道在始皇三十年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了一次预计。”

“数量极其庞大,蔡重的意思是为了保证大秦帝国内部稳定,以及土地改革的稳步推进,暂停一部分工程。”

“毕竟等到分田之后,各地的国人百姓必然是缺少种粮,而且也缺少青壮劳力……”

……

暂停一部分工程,这不仅是蔡重的想法,同样的也是国府的想法,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需要一心一意发展。

虽然蔡重与王绾不了解后世的经济概念,但是他们的意思大概上嬴政能够理解一二,那便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所以,国府经过讨论,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停下驰道与直道的一部分工程。

对于这件事,嬴政也有所耳闻,他心里清楚,从两个月前,国府之中便有这样的消息不断传出。

国库虽然因为土地改革充实了不少,但是一直以来,大秦帝国之中,上至朝廷下至庶民,对于土地改革的议论,从来都不是一面倒。

在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唱衰土地改革的官吏,对于土地改革以后的税收不抱幻想,甚至于认为应该防备一手。

不管是直道工程,还是驰道工程,甚至于远在丹东港的大秦楼船士,即将撤军的南征大军,都是耗费钱粮的大户。

南征大军撤军,关系到土地改革在楚地的推行,北地大军防守匈奴,没有人敢提及缩减粮草。

在这个时候,唯一的目标便是驰道与直道工程,毕竟不管是直道还是驰道之上的钱粮消耗,都不下于北地军与南征大军的消耗。

只是对于这个说法,嬴政不赞同,彼此之间的理念不同。

国府之中的官吏只想着将大秦帝国建设的繁花似锦,但是在嬴政的心头,他想要为大秦的国人百姓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

他梦想着日不落帝国,梦想着刀马所至,皆秦土。

“既然已经开工,各大工程之上的劳役都没有返回,就不能在撤回,内部的矛盾与争斗,有朕在尚能够镇压,能够应付。”

将手中的酒盅放下,嬴政看了一眼王绾与尉缭,语气幽幽:“但是北地与南方的混乱必须要大军镇压,六国遗族野心勃勃,各大世家对于大秦反心已露。”

“在这个时候,驰道不能停下,而大秦帝国之中建立直道本就是为了北击匈奴的过程中,保证粮道不绝。”

“所以直道也不能停下……”

……

这一刻,尉缭也坐不住了。

说到底,不管是修建驰道还是直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行军打仗,是为了大秦锐士。

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毕竟文吏之首王绾已经亲自出手。

见到嬴政拒绝,尉缭也是站起身来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臣也认为不应该暂停,相比于内忧,外患同样不容小觑。”

“只要陛下在,天下就没有人会乱来,而且就算是乱来,朝廷也已经早就做好了准备。”

“至于王相提及钱粮不足的问题,府库之中将会因为土地改革而日渐充盈,至于国人百姓缺少种粮以及劳力一事,只能由国府解决。”

“可以一如李相一般,借粮种于百姓……”

……

撇了一眼尉缭,嬴政点了点头:“直道与驰道工程不可能停下,同样的南征大军以及北地军的钱粮也不可能缩减。”

“他们都是为了我大秦,为了朕浴血奋战,朕不能亏待了他们!”

说到这里,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王绾,道:“丞相,这件事你与蔡重再进行商议,朕已经停了骊山陵与长城,国府之中应该知足才是!”

作为千古一帝,嬴政的帝王心术自然是炉火纯青,从王绾的这一番话之中他嗅到了一些不同的信息。

国府之中的有些官吏贪心不足,他已经停了骊山陵等工程,只是为了大秦帝国更好的休养生息。

但是,这些人得寸进尺,居然还想要让他暂停其他工程。

“臣遵诏!”

长叹了一口气,王绾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他心里清楚,国府之中的诉求,遭到了嬴政的拒绝。

同样的王绾比任何人都了解嬴政,他自然是清楚以嬴政的好战与野心,根本不可能停下直道工程。

但是,让王绾措手不及的是,嬴政不仅是不愿意停下直道工程,更是连驰道也不愿意停。

……

“陛下,南征大军已经开启撤军,赵佗率领的先锋大军已经进去了楚地……”

见到不用在出手就已经胜利,尉缭嘴角微微上扬,然后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任嚣传来军报,请陛下示下南征大军的下一步部署。”

……

第158章书房闲谈!

尉缭此话一出,不管是王绾还是嬴政都是微微一愣,南征大军是一个庞然大物,五十万大军足以扫平楚地。

南征大军撤军,不仅是朝堂之上流言四起,同样的楚地之中更是人心惶惶,毕竟大军所至,也代表了一部分朝廷的态度。

楚地之上的老世族以及各大势力,他们也是在心里清楚,自己等人之前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嚣张跋扈。

五十万大军就像是压在楚地之上的乌云,在这一刻,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此刻听到尉缭之言,王绾更是心下一沉,若是嬴政与太尉府官署以及王翦等人决定对于楚地出兵……

一想到这里,王绾彻底有些坐立不安了,他心里清楚,楚地之上已经满足了嬴政动兵的各种迹象。

此时此刻,唯一还算是好的,便是武成侯王翦在蓝田大营,而不是南下陈县亦或者会稽。

同样的王贲虽然在咸阳,却不属于大秦锐士的这一块,如今王贲是大秦楼船士的统帅,想要南下时机欠缺。

毕竟好不容易建立了海军署,在这个时候,嬴政就不会轻易让大秦楼船士出动,而是在整军经武之后,一战而天下惊。

“陛下,南征大军臣以为当驻守陈县与会稽,不应该轻举妄动!”王绾朝着嬴政深深一躬,语重心长:“如今的大秦帝国,如今的楚地局势虽然紧张,却没有到达战争的地步。”

“如今大秦帝国好不容易刚刚统一,朝廷三年来一直在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一事,企图将整个天下融合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出兵更需要名正言顺,不然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统一浪潮,就会被战争破坏!”

……

“呼……”

闻言,嬴政心中也是感慨万千,脸色几乎在一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虽然帝国在全方位的强调统一,但是统一的概念从未深入人心,让嬴政有些想笑的是,统一的观念却在秦末乱世之中才真正意义上深入人心了。

说起来,很是有些嘲讽!

“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嬴政无奈一笑:“朕做到了,却不曾想没有深入人心。”

“只有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六国遗族才能不再蹦跶,大秦帝国才有长治久安的可能。”

……

“陛下,帝国想要大一统,只怕是还需要很多年坚持不懈的推行国家概念,唯有国家概念深入人心,唯有如此,才能让大一统深入人心。”

王绾作为帝国丞相,自然也是学识渊博之辈,自然是清楚大一统的说法出自那里:“《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只是这一种大一统的观念太过于表象,大意味着重视与尊重,而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

“嗯。”

微微点头,嬴政喝了一口米酒,沉吟了片刻,道:“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其实在大秦之前,所有的大一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反而是一种大统一的。”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是因为大一统不光是在地域之上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如今的大秦帝国,在这一方面还很欠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但是,两位爱卿也清楚,此刻距离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也不过整整三年而已,尚未真正的深入人心。”

说到这里,嬴政神色变得复杂,对于诸子百家的感官更加的不好了,特别是儒生,有一种毁灭的冲动。

先贤留下的思想,全部被扭曲,只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

“陛下,虽然在春秋战国之时,中原大地之上处于分裂动乱,却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代。”

“诸子百家将原有的大一统观念,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他们更加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

尉缭莞尔一笑,只是语气之中大有些恨铁不成钢:“孔子针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提出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理想的秩序社会。”

“孟子主张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于一,更是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陛下,左相,你们看一看如今的儒生,早已经将这都忘记的一干二净,曲解先贤理念!”

……

看了一眼尉缭,嬴政他没有想到尉缭对于此了解的是如此之多,不由得轻笑一声:“荀子也认为: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揔也,民之父母也。”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同样的《吕氏春秋》也说: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是啊!”

点了点头,王绾也是心头颇为感慨,不由得接话,道:“管仲甚至于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

“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的理念。”

说到这里,王绾不由得笑了笑:“就连号称春秋战国搅屎棍的墨家,也有这样的论点,诸子百家他们都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

“只不过,这一理念最终由海内为郡县县,法令由一统的帝国变成了现实!”

……

“哈哈哈……”

听到王绾罕见的拍马屁,嬴政大笑一声,只是他对于这件事的认知,早已经有了论调,自然清楚大一统尚未深入人心。

王绾只是在恭维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的大秦帝国虽然也算是大一统了,却有太多缺陷。”

在这一刻,嬴政沉吟,道:“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就必须要有适应的统一思想,只有上下统一,才能保证法制号令规章制度的畅行。”

第159章 民族与国族!

诸子百家,早已经背离了初衷。

亦或者说,诸子百家经过数代传承,反而将最核心的内容丢弃了。不管是儒家,还是墨家都是如此。

天下大一统!

这才是各大派别的核心观点,只是被后人一点一滴的篡改,以至于曾经的先行者,反而成为了拖后腿的。

特别是被大秦朝廷供养的博士学宫之中的儒家博士与学士。

……

“陛下,不管是国家概念,还是大一统,想要深入人心,就必须要等到土地改革结束。”

半响之后,王绾为三人满上米酒:“如今土地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臣以为不宜轻启战端。”

首节 上一节 93/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