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291节

第514章 密谈

昏暗的烛火的映射下,两个人影在窗边交头接耳,屋外二十步外,七八名亲卫持刀而立。

听李善将事情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凌敬开口的第一句话是,“的确不能提前告知秦王,一旦事泄,你必为众矢之的。”

李善苦笑道:“但今日已然觐见,和盘托出,还请凌伯明日告知殿下。”

“与突利可汗结拜……”凌敬目光闪烁,捋须道:“怀仁如何想?”

李善的回答干脆利索,“东宫必然不许,圣人亦必然不许,秦王殿下在军中威望不做二人之想,无需此等事加重权威。”

凌敬点头赞同,补充道:“就算以此事削弱东宫威望,也要等尘埃落地。”

李善有点不安,低声问:“殿下不会有所介意吧?”

“不会。”凌敬右手缓缓在案上摩挲,笑道:“老夫遍观数年战事,秦王殿下绝非仅仅勇往直前,趋马冲阵而已,此乃帅才,急缓之间,颇有分寸。”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这个比喻……凌敬有点脸黑,话锋一转,“你怎么就揽下这等事!”

李善委屈道:“某也不想啊……但结社率都潜入代县了,若是某不肯,说不得会找到其他人,如今代县内什么人都有。”

突利可汗既然下定与李唐结盟的决心,李善哪里拦得住,而且他是穿越者,知道结盟一事是必然的,若是拦着……万一突利可汗找到张公瑾或者薛万彻那边怎么办?

凌敬也觉得头痛,“陛下会如何处置……”

“嘿嘿……”李善随口道:“若是陛下年岁稍小,或者突利可汗年岁稍长,干脆陛下出面。”

凌敬嗤之以鼻,想了想,低声问:“突厥今岁可能寇河东?”

李善狐疑的打量着面前的老者,似笑非笑道:“此为殿下所询。”

凌敬没有理睬李善的疑问,径直道:“若突厥难寇河东,朝局安稳,殿下难出京兆,便如困于笼中的猛虎……”

“所以殿下欲弃马邑?”李善的神色有些冷,“或再弃雁门关?”

“前年初见,便知你心思颇深,惯以恶视人。”凌敬嗤笑道:“若秦王殿下有如此心思,天策府如许多人杰,何必追随骥尾?”

李善神色松了松,试探道:“必然是长孙辅机。”

凌敬怔了怔,他早就察觉到这其中的古怪之处。

去年初凌敬抵达长安,还没有入天策府的时候,就发现李善对秦王麾下的几位心腹谋士都有着极深入的了解……而且绝不是道听途说的那种。

秦王幕僚中,房玄龄、杜如晦堪称左膀右臂,但李善却准确的点出了长孙无忌……的确,询问河东是否安稳,突厥可能寇河东,就是长孙无忌私下询问凌敬的。

李善笑了笑没追问什么,其实这逻辑很通畅,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难以接受太子登基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和李世民的君臣相济,是因为他们有着建功立业之心。

但长孙无忌不同,一旦太子登基,当年本就被洛阳本家扫地出门的他和秦王妃……下场堪忧,只怕性命都难以保全。

“数度大捷,收复马邑,于国实有大功,若是代州在你手中,自然无碍。”凌敬叹道:“但殿下提及,陛下应不会授你代州总管。”

片刻后,李善幽幽的声音响起,“而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乃是殿下当年旧部,虽未被视为秦王一脉,但亦颇有渊源。”

李世民希望通过正常的方式入主东宫,而长孙无忌是不忌惮以任何方式将李世民推上皇位的,不管是一场宫变或者一场兵变……长孙无忌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偏偏李道宗是李世民的旧部,所以,长孙无忌担忧的是,圣人李渊有可能将代州总管这个职位授给东宫门下。

他日一旦事变,秦王一脉不管是召任城王入关中,还是逃向河东企图东山再起……如果代州总管是东宫的人,很可能会制衡任城王。

凌敬不多的几句话,勾勒出大致的局势,低声道:“辅机所虑,亦有可能。”

“代州总管……”李善喃喃道:“辖四州之地,直面突厥,手掌重兵,坐拥雄关,非方面大将不能为之,东宫有此等人杰?”

“如管国公任瑰,功勋卓著,此次平定江淮战乱亦有战功。”凌敬如数家珍的连续报出几个名字……呃,大都李善都不知道,历史上的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爱将,在贞观年间还名声赫赫的除了薛万彻,其他的李善都不记得。

“天策府这边呢?”

“那就多了。”凌敬笑道:“天策府内,多有才高之士……如亦在江淮战乱立功的李世绩。”

李善没吭声,李世绩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历史上李世民曾经赞其擅守边,但想出任代州总管一职,除了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到政治派系、资历、以及爵位、名望。

从各个方面来说,李世绩都比不上任瑰……而且这位早在隋文帝在位期间就投靠李渊,交情甚笃,当年李渊赴边,子嗣都是托付给任瑰照看。

倒是有个人选很符合标准……而且一定能压得下任瑰。

李善在心里琢磨要不要先让凌敬和李世民通通气。

“李药师?”凌敬眉头一皱,“此人向来不涉夺嫡事,爵封县公……乃江淮战事副帅,倒是适合,但陇西李氏丹阳房,李客师、李乾佑分侍秦王、齐王……”

“凌伯先问问殿下吧。”

凌敬点头应下,最重要的事说完,他开始询问代州军政各个方面的细节,李善毕竟是新手,手下除了马周也没其他的人,登时将各种难题摆出来一一询问。

刚开始还是有问有答,但很快凌敬就沉默下来了,如今的代州……在李善的治下,隐隐和其他州府有着很多细节上的差异,这让凌敬有点无可适从。

太多太多的东西凌敬都是第一次见识……凌敬心想,这厮可真能折腾啊!

凌敬有些无语,这样的人物,别说此生未见,就是史书上也没见过……一个县令,在几方势力中辗转,不过半年间,扶摇直上,逼降苑君璋,驱逐李神符、李高迁,使刘世让俯首,最终掌控代州总管府,数败突厥,扬威塞外。

最让凌敬无语的是,那些人中,除了李神符之外,其他几个人……有的欠了李善人情,有的和李善依依难舍,甚至还有感激涕零的。

就算是李神符,对李善本人也没有什么恶语相向。

凌敬觉得,如果把李善丢到五原郡去,估摸着一年之后,李唐可能就不用守边了。

第515章 拜谢

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李善虽然因为穿越者的身份,本能的对世家门阀有着反感、排斥的情绪,但他从一介无名无望的少年,一跃而起,到如今名扬天下,自身的能力、前世的记忆是主因,但门阀对其的助益也至关重要。

如今李善与太原王氏交好,商道分利是主因,但与王仁表的交情是起源;与河东薛氏、解县柳氏交好,虽然是因为李善救了他们的性命,但这两家也频频为李善扬名……筹建商路,这两家颇有助益。

李善在山东立功,抄下那么多传世名作,若不是那些门阀子弟吹捧……未必有今日的名望。

但最关键的,对李善助益最大的,同时和李善关系最好的,还是陇西李氏……准确的说,是陇西李氏丹阳房。

李楷和李善的交情,早就在坊间流传,此次两人携手出塞,大败突厥,更为人津津乐道。

但不仅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李客师夫妇成为了李善与李世民之间的联络渠道,他们几乎知晓一切的内幕,并对李善关怀备至。

所以,李善抵达长安次日,第一时间就登门拜访。

显然,李客师夫妇也知道这个道理,更别说他们接到李楷来信,李善就任代州长史之后,几乎将之前费力筹谋的一切都扔给了李楷。

但李客师没想到的是,同时赶来相迎的还有那么多人。

等李善抵达李宅门口的时候,中书令杨恭仁的长子杨思谊正好赶到。

“思谊兄。”李善有些诧异,“这么巧?”

“巧?”杨思谊丢开马鞭,大笑道:“怀仁扬威塞外,令人羡煞,自然早早赶来,恭听战事!”

李善低估了这场大捷的影响力,当他迈过门槛,向李客师、李乾佑兄弟行礼的时候,忍不住眼角余光扫了扫一旁的众人。

张文瓘、王仁表、李昭德还好说,都是李善密友,这还好说。

但此外,房玄龄长子房遗直、高士廉长子高履行、尉迟恭长子尉迟宝琳等秦王府子弟居然都在……显然,这帮货都羡慕李楷刚刚赶到代州就立下如此功勋。

前些时日,朝议雁门大捷之功,圣人李渊亲口赞誉李楷……陇西李氏丹阳房,先有药师,后有德谋。

杨思谊笑看着这一幕,心中却在想着今早父亲那番话……雁门大捷,其余将校均得以封赏,再不济也晋勋官,唯独李善未得封赏。

本以为召李善回京,是为了封赏事,没想到昨日李善觐见,前脚出了太极宫,陛下后脚就下诏罚俸三年……杨思谊本犹豫着要不要来,但其父杨恭仁却言,李善其人,得陛下信重,为人仁义,乃可交之人。

李客师挽起李善,笑道:“年未弱冠,出塞扬威,此等少年英杰,史书亦少见。”

“怀仁筹谋战事,收复朔州,数败突厥,这也罢了。”李乾佑捋须道:“但代州破败多年,如今焕新,可见怀仁亦有文治。”

这话说的有点云里雾里,李善都没太听懂,但边上的那些人个個都心里有数……刻意的提起文治,是为了和霍去病区分开,齐王妃那番话虽然没有传播开,但也不是什么秘密。

“武德四年,侄儿抵长安,落脚东山寺,手无余文,手无寸铁,度日如年。”李善叹道:“先有孝卿兄襄助,后幸得德谋兄、昭德为友。”

“此后,伯父屡屡照拂,叔父更召侄儿入幕,随战山东……”李善再行一礼,郑重道:“侄儿均感念在心,不敢一日或忘。”

李客师环顾左右,摆手道:“众所周知,山东筹谋,雁门立功,诗才盖压长安,此等英杰,即使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难道就会埋没吗?”

房遗直笑道:“但若非置入囊中,锥亦未显其锐。”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当日李善赴山东,李客师遣派亲卫相随,又让李善携带书信,这才有了筹谋的机会。

“怀仁兄的确应该上门拜谢。”张文瓘插嘴笑道:“长孙婶婶可是出了大力的。”

“说的是,怀仁定亲……”

杨思谊催促道:“还不快去拜谢,待会儿大伙儿去东山酒楼聚饮!”

“不错,不错。”李昭德嚷嚷道:“今早就吩咐过了,酒楼不纳外客,专为怀仁兄接风洗尘!”

李宅并不大,长孙氏早就听见外面乱哄哄的,看着缓步而来,拜倒在地的青年,笑道:“与人为善,怀仁举义,方能结交如许多友人。”

“多谢伯母。”

“快起来吧。”长孙氏细细打量,依旧玉树临风,身姿挺拔,但与此前想比,多了一份锐气,少了一份儒雅。

“怀仁,怎的又黑了几分。”

听了这句话,李善哭笑不得,拱手道:“伯母放心,德谋兄依旧面如冠玉。”

长孙氏掩嘴一笑,“北上半载,屡立功勋,但不可再亲身犯险,你母亲日夜难安……”

“侄儿知道了。”李善顿了顿,解释道:“雁门一战,再至连夜追击,看似凶险,实则胜券在握,侄儿不敢贸然浪战。”

长孙氏微微点头,她知道李善这个解释是针对随其出塞的李楷。

“三郎已经来过两封信了。”长孙氏缓缓道:“提及霞市……均为怀仁一手创立,三郎可堪重任?”

“伯母难道还不知德谋兄之能吗?”李善笑道:“陇西李氏丹阳房的名声,县内势族尽皆俯首,接手霞市,整理账目,井井有条,比侄儿强多了。”

长孙氏摇摇头,“还是要多谢怀仁。”

“不敢当伯母此谢。”

实话实说,李楷出任代县令那就是去镀金的,李善也愿意帮这个忙,既然要帮忙,那就不要抠抠搜搜的,所以索性将霞市转手。

但霞市看似只是一个市场,但在代州地位不低,并不仅仅只是个商贾聚集之地。

从代州到朔州、云州的这条商路,霞市是真正的起点,这条商路给聚集而来的商贾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给代州带来了所需要的人口、耕牛以及马匹。

马引如今已经在朝中已经很具分量了,如今一头是在平阳公主府,是由柴绍主控,另一头就是在霞市,无数商贾将粮草运送到霞市,以此换取马引,太仆寺那边眼睛都红了,几次上书建议此等大事,当由太仆寺主持。

而且那么多粮草运送到霞市,用来酿酒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都作为军粮贮存。

换句话说,李善交出去的只是一个霞市,但李楷得到的却不仅仅只是一个霞市。

长孙氏一直对李善颇为关照,原本出于怜悯,但如今却不仅仅出自个人情绪了。

“已然定亲,至于何时成婚……”长孙氏将话题转开,“那就要你和崔舍人商议了。”

李善忍不住龇牙咧嘴,崔信那厮早在雁门关就说了,要等到及笄……换句话说,要等到十五岁,还有四年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首节 上一节 291/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