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穿越后,我把历代皇帝玩废了 第327节

独孤伽罗也是情绪起伏,气愤道:“阿摐执政期间即便在荒唐,我隋朝也不至于如你之言,举步维艰、饥肠辘辘、遍地饿尸!”

她看着李世民继续怒斥道:“你父李渊,我自小待他不薄。我陛下更是对你父信任、器重。”

“把他从一个小小八品禁卫武官一路提拨为三州刺史,你们李氏就是这么报答知遇恩情之君主的?”

杨坚和独孤伽罗真的忍不住了。

他们夫妻先前看到了李世民和长孙氏的身手,但那又何妨?

因为此间事关他们隋朝皇室杨氏一族的名声!

尤其杨坚还是一位明君,独孤伽罗也是一代贤后,他们夫妻可是将名声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

独孤伽罗更是看向长孙氏:“如若正如你夫君所言,我隋朝那么不堪,长青仙师为何认可我登上胭脂榜千古贤后第六?”

长孙氏平静的看着独孤伽罗,平静的开口说道:“姨奶奶,我也登上了胭脂榜千古贤后,而且位列千古贤后第一档,仅次于大明开国皇后。”

独孤伽罗立刻看向李长青,后者点点头。

顷刻间,独孤伽罗头顶上一个虚无且大字体的[尴尬]二字伫立。

这时,杨坚护妻属性立刻展露,他心境平和下来,看着李世民平静的说道:“举步维艰、饥肠辘辘、遍地饿尸,你可知我隋朝此间的存粮有多少?”

“我在全国各地筑造了数不尽的粮仓,我登基以来最重视的就是百姓的口粮问题。”

他停顿一下看着李世民一字一顿的说道:“毫不客气的说,我隋朝从此刻起即便连续五十年颗粒无收,也可保我朝百姓五十年饿不着肚子!”

第445章 杨广究竟昏君还是明君?

“小杨说的是大实话,只可惜...”

嬴政看着杨坚笑笑说道:“确实能保证百姓五十年饿不着肚子,只可惜你儿杨广太不争气,最终便宜了额二弟。”

“他推翻你儿杨广后,再也不用担心百姓饿肚子,额二弟唯一担心的是粮食放久了吃不完发霉了怎么办?”

“于是乎,额二弟广招全国多生孩子少种树,寡妇都来凑个数。”

李长青听闻嬴政说话越来越喜欢押韵,他忍不住乐了:“噗...哈哈。”

李世民白了一眼嬴政:“政哥,你怎么也和三弟学?那叫未亡人!”

“对对对,未亡人。”嬴政笑着回应。

这一刻,杨坚和独孤伽罗才反应过来。

政哥、二弟、贤弟、青弟。

嬴政笑着解释道:“小杨,咱与你这位重重外甥是结拜兄弟。”

李世民冲着嬴政欣慰的笑笑。他明白嬴政的意思,插诨戏虐,一来图个好玩热闹,不至于一本正经的聊天。

二来,嬴政的心性早已蜕变到了豁然的程度。

他此间连大秦始皇帝的身份都看不上了,龙袍都不愿意穿了,何况是各朝之间的恩怨。

这些对于此刻的嬴政来说,都是浮云!

他只有一个目的,尽快让大秦一统寰宇,然后带着大秦飞升三皇五帝位面!

李世民又何尝不是呢?

朱元璋、朱棣、刘彻、曹老板等人,他们都是一样的目的!

所以此时的李世民面对杨坚异常的平静。

因为他最终也是要将大唐江山交予李承乾之手,凡间君主与三皇五帝的仙界比起来,太没有吸引力了!

这时,杨坚看了一眼酒楼二层各个迷雾房间,想了一下看向李长青问道:“长青仙师,酒楼里的历朝历代可是都存在?”

“嗯,都处于平行时空,互不影响亦可互相扶持。”李长青回道。

杨坚看向二层的[西汉]迷雾房间,看向嬴政问道:“西汉,政哥可是已经见过汉高祖刘邦了?”

嬴政笑着回道:“你说小刘邦啊,何止是见过,此间的小邦邦,西汉那边的小刘邦,咱都见过了。”

“哈哈。”

嬴政想到两位‘刘邦’见到他的反应,乐道:“两个小刘刘见到咱都差点吓死。”

李世民看了一眼杨坚接话道:“政哥之格局,看似调侃着刘邦,实则是让刘邦放轻松,否则以我政哥如今元神真仙境巅峰、肉身太乙金仙巅峰境、寿载三万年整、斗转星移神通等神通,一个眼神就能让刘邦飞灰湮灭!”

杨坚和独孤伽罗听闻无比的震撼。

嬴政对李世民投过非常满意的眼神。

独孤伽罗想了一下,看向李长青问道:“长青仙师,我儿杨广真如李世民所言,昏庸无道?”

杨坚也是看向李长青等待着他的回应。

李长青看着杨坚夫妇,“后世对于杨广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若从执政而论,杨广确实昏君。若从文治武功而论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杨广功不可没!”

他看向杨坚笑道:“后世皆认是你完成统一了自东西晋、南北朝以及十六国那个中原混乱黑暗的时代,实则呢?”

杨坚欣慰的笑笑:“仙师所言非虚,开皇八年十月,我命广儿为尚书令帅五十万大军攻陈,次年一月陈灭亡。”

“广儿成功结束自魏晋以来中原大地三百年左右的分裂混乱。”

李长青点点头:“也就是说,实际上隋的统一是由杨广完成了最后的大一统。”

他目光看向独孤伽罗说道:“杨广登基后,出兵攻灭吐谷浑。让华夏大地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炎黄版图。”

“他开创科举制,此举对后世的影响无与伦比!“”

“因为单单一个科举制,已经撕开了自汉以来华夏数百年门阀政治的裂口,给了底层士人晋身机会,极大的避免贵族集团垄断朝政的严重现象。”

李长青停顿一下,看着杨坚夫妇叹道:“正所谓罪在当代可功在千秋,此话用在杨广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那就是他消耗半数国力开凿的大运河!”

“一个大运河,虽当朝劳民伤财,可对于后世各朝的影响绝对毋庸置疑。大运河加强南北沟通连接了长江黄河,自此之后基本杜绝了华夏南北分裂的格局。”

“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沿线城市如扬州、杭州等地发展。”

杨坚和独孤伽罗瞬间欣慰了,夫妻二人目光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神情平静且淡然。

这时,李长青目光看向李世民继续说道:“其实从正面而论,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因为隋朝的败落不仅仅在于开运河,也不仅仅在于杨广骄奢淫逸,最大的原因恰恰是杨广的雄才大略。”

李长青停顿一下,对李世民笑着问道:“二哥,你认为高句丽对中原威胁大不大?”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的回道:“大,很大。”

“所以咱下一战就是收服高句丽,归属于大唐臣国。”

李长青笑着点点头,看向杨坚夫妇说道:“正如我二哥所言,前世的大唐从我二哥到继任之君李治,都在攻打高句丽。原因是何?”

“我二哥在青史上对征伐高句丽留下一句载入史册的话语,原文是‘辽东旧华夏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

李长青看着众人说道:“没有平定高句丽,就不算彻底统一天下。所以平定高句丽也就是志在统一天下的君主必须要去做的事。”

“正是这个动机的趋势下,杨广几次发兵远征高丽。因为是远征,所以会劳民伤财而且非常的耗国力、费钱粮。”

“所以隋朝的老百姓受不了纷纷起兵反抗,最终天下大乱。”

李长青看向杨坚夫妇继续说道:“所以杨坚绝对不是一无是处,论文治武功,他是雄才大略的实干家。平定陈朝,统一天下;修建东都,迁都洛阳;建大运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开疆扩土,平吐谷浑;通丝绸路,突厥分裂;开创科举,重视教育。”

“杨广的诗文也是一绝,被后世历代大家所称颂。”

第446章 杨广虽无圣君之名,但功在千秋!

“所以我说杨广的文治武功很高,因为直到清朝的时候京杭大运河还在运转,还在坐享着杨广的功绩。但是杨广的作为超过了隋朝百姓承受的最大限度,所以可以说杨广是被自己人勒死了,也可以说他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杨广隋时六零四年登基,六一八年被杀死,在位时间十四年,这个时间还不及你这个当爹的一半着实令人感慨。”

李长青目光看向李世民说道:“我二哥正是因为看到了杨广的失败,看到了农民起义军的强大,所以他说出了留名后世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评杨广仅我一家之言,他虽无圣君之名,但功在千秋!”

酒楼暂时安静下来。

独孤伽罗终究还是忍不住,看着李长青问道:“仙师,这个逆子究竟做了何种天人共愤的事情,竟能引发天下共讨伐!”

杨坚则是看了一眼独孤伽罗,看向李长青问道:“仙师,我隋朝杨广为次子,如今杨勇为太子。”

“我原先确实有废黜杨勇册立杨广为太子的念头,但自从得到仙师的仙迹后,这个念头我就打消了。”

“我想知道,杨广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这时,李世民看向杨坚认真的提醒道:“姨爷爷,你还是不要听的好,我怕你听了会抽抽过去。”

嬴政白了一眼李世民。

意思:二弟,你蔫儿坏!

李世民不说还好,他这么一说,杨坚夫妇说什么都要听了。

果然。

杨坚和独孤伽罗起身朝着李长青抱拳作揖道:“恳请仙师告知真相。”

“唉。”

李长青叹息一声,“先说说杨广的荒唐吧。”

他目光看向李世民说道:“我二哥的李唐王朝是在隋朝势微之时建立起来的盛世王朝。所以大唐成立之初大多承袭了你隋朝所创设的体制内容,可谓受隋朝影响颇深。”

“后世之人对于短命的隋王朝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尤其是唐朝,更是将其灭亡当作垂戒后人的失败典型。这其中,杨广的功过对唐朝、对我二哥都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我就以唐王朝史学家以及百姓对杨广的评价来论。”

李长青停顿一下继续说道:“唐朝三百年时间里,对于杨广这个人物以及他的历史功过,唐人总是不间断地展开讨论和评价。

最终,对杨广的评价观点分为三部分,以此来垂戒来世、劝诫后人。

即,杨广的性格、治国策略、功过是非。”

李长青目光看向独孤伽罗说道:“首先,杨广的性格对他执政是最主要影响。杨广本就才华匪浅,相貌英俊,善于伪装,这也是你喜欢杨广不喜长子杨勇的原因,想要让杨坚废长子杨勇而立杨广为储君的原因吧?”

独孤伽罗看了一眼杨坚,看向李长青点点头:“确实如此。”

“但自从得到仙师的认可登上千古贤后,我就改变主意了。”

李长青笑笑道:“我知道,这一世杨广的结局也定然不同了。”

他目光看向杨坚笑道:“隋文帝在后世传为佳话的就是妻管严,你凡事都不愿违背独孤伽罗,也正是这个原因形成了杨广恃才傲物而脾性自负的性格。”

杨坚脸上一红。

独孤伽罗起身朝着杨坚拜礼:“陛下,这一世臣妾在不参与任何朝政之事,朝政事但凭陛下定夺。”

李长青笑笑继续说道:“正是因多次自负、多疑,影响了杨广对局势的判断。”

“三征高句丽是杨广从隋六一二年年到隋六一四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三次均为杨广御驾亲征。”

“第一次东征,因杨广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因此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但是杨广不管不顾,竟然在第二年正月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最终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

“六一四年四月,杨广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但仅仅因为高句丽君主遣使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斛斯政送还,杨广就班师还朝。”

首节 上一节 327/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