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24节

老朱不理他。只向朱棣逼近了一步。“老四,说。你从哪儿开始听的!”

老五是穿越者的事,等闲不能被他人知道。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引起大乱子!

“爹……我……我……”十三岁的永乐大帝都快吓尿了。“我听……爹说……老五的上辈子是……六百多年后……”

“……”老朱的脸越发黑了。确实,有二虎在外围警戒,闲杂人等绝对靠近不了它们父子三人。但是老四同样是皇子,别忘了老五才十一二岁呢,二虎他们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拉着老五是在谈机密要事。

只怕,还以为是在叙父子亲情呢。

既然是在叙父子之情,那么,同为儿子的老四靠了过来,二虎自然也不会示警……

场面陷入沉默。老朱揉揉发涨的脑袋,不知道怎么封住朱棣这熊孩子的口。

朱标左看看,右看看,对老朱道:“爹,让我去和四弟解释吧。”

“我定然劝服四弟保守秘密。四弟也是我朱家人,断不会不知道轻重的。”

“嗯。交给你了。”老朱点点头,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棣,心里终究一软。“好好说,莫吓坏了老四。”

“是。”朱标点点头,走到跪在地上的朱棣身旁,伸手将他拉了起来。“老四,跟大哥来。”

“大哥和你好好分说明白……”

感谢世妖瞳、六界四海、墟欤、魔心道人、乔先森的月票!感谢书友201708061439846的打赏!感谢各位书友大大的推荐票!

还有各种评论、科普等等。新人新书,还请多多支持!

第37章 咱后来,真废相了?

朱标带着朱棣离开了,老朱缓了缓神,便也带着朱肃摆驾乾清宫。

毕竟,还是乾清宫的戒备更森严些。

这一次,他还特地严令二虎,除了皇后和太子,任何人都不许出入。

朱肃对这乾清宫,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朱元璋依旧让侍卫们在外头戒备,自己则带着朱肃到了里间。父子两坐在正中的茶桌旁,老朱开口道:

“继续说刚刚的事儿吧……老五,真没什么政策,能应付‘三百年魔咒’?”

“真没。”朱肃的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莫不是仍觉得,就算咱真颁布了好政策,也会走偏?”朱元璋正色道。“这点勿要担心。咱会给后世出一本‘祖训’,要后世君臣,世世代代遵循咱这个开国之君的法子,让百官、科道共同约束朝廷上下,万万不会出现走偏这种事儿。”

“我知道,《皇明祖训》是吧。”朱肃摆了摆手。“那玩意儿没啥用处,该偏的还是会偏。”

“什么?”老朱一愣。以《皇明祖训》来约束朝廷上下,是他这几天思考军户制失败的事,痛定思痛才想出的法子。

这名字,还是昨晚刚想出来的呢!

他一心想要缔造一个完美的运转规律,在他想来,军户制最后走偏了道,其中固然可能是军户制自身的不完善,但一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后世没有忠实遵循,才会导致这项善政变成了恶政。

自己现在已经知道了不足,那么,只要自己费些心力,将这制度改的尽善尽美,再以祖训约束之,必然能彻底弥补上这一窟窿。

但老五居然张口,就说出了皇明祖训的名字,老朱惊讶问道:“莫非按原先的路子,咱本来,也是要纂这《皇明祖训》的?”

“可不是嘛。”朱肃摊了摊手。“您前些年的时候,就想着编这祖训了对吧?”

“不错。”老朱点头。“洪武二年的时候,咱就想着给咱们朱家留本祖训了。”

“不过那时候咱只想着传个好家风,名字也还没定……怎么,咱的这本《皇明祖训》,是没被当回事?”他的声音不禁带着些怒意。

“您那祖训,是挺鸡肋的。方方面面想的,倒是齐全的很。但是时代在变动,有些东西或许切合开国之初时候的情况,但过上几年,早就不适用了。”朱肃答道。

“本来嘛,政策这种东西,就是要因时而变,您老想着一套政策用上万万年,哪有那么容易?”

“一潭死水,焉能不臭?一样的道理!”

“一潭死水,焉能不臭……”老朱皱着眉头,似乎抓住了什么。还没来得及深思,朱肃便接着道:

“要是完全用不上,也就罢了。偏偏它又派上了一点用场:只要皇帝有什么违了文官的意的,文官立刻就去翻您这本《皇明祖训》,然后指出祖训里有利

于他们的条文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有您这本祖训在,后世皇帝,也只能徒呼奈何。”

“偏偏,其中关于限制他们文官自己的条文,那些文官不是想了借口曲解,就是装作看不见。”

“这祖训,被文官们都玩出了花来了。”

朱肃语带嘲讽。可不是嘛,明朝后来那些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文官,没一个敢提“剥皮充草”这一条“祖宗之法”的。

“什么!”老朱涨红着脸站了起来,颇有些恼羞成怒的情绪在里头。“咱就知道,咱就知道!”

“竟敢拿咱的话,搪塞咱的后代子孙!”

“这些官儿,果然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他想起了之前说过的那个“水太凉”,又想起了早朝时,给他上眼药的汪丞相,新仇旧恨顿时同时涌上心头。

这些官儿,现在自己还在的时候,就敢碍手碍脚,也难怪敢那样拿捏自己的后世子孙!

看来,想法子解决三百年魔咒之前,得先把这些当官的理一理了!

不然,有他们在后边拖后腿,自己怎么放开手脚,给后世子孙们堵上这一个个的大窟窿?

“咱对那些文官,果然还是太仁义了。”老朱把牙咬的咯咯作响。

他接过朱肃给他倒的茶水,一仰脖喝干了,觉得气顺了一些。这才坐下愤愤道:

“老五,咱想先把丞相这位置废了,你觉得如何?”

他眼睛里闪烁着凶光。他也知道,若要废相,必然会引起极大的波澜。很可能会导致朝廷的运转长时间停滞,甚至出现其他不可预测的乱子。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候?咱大明,还有两百七十多年就要亡了!哪有心思去管那些!

正是要上下一心,力往一处使的时候!

多这么一个丞相,碍咱的手脚,如何成事!

“废相?”朱肃一愣。“您现在,就已经有废相的心思了?”

“咱老早就有了!要不是前些年咱忙着打元庭,需要个人帮着治理……”说到这,老朱一惊停了下来:“听你的口气,知道咱想废相?”

“咱后来,真这么干了?”

朱肃点点头。不止这么干了,还顺带杀了满坑满谷的人呢!

纵然到了后世,胡惟庸依然作为华夏最后一任、也是陪葬最多的丞相而闻名。

足足三万余人因他而死……

“咱废了丞相?”老朱瞪着眼睛看着朱肃。“伱不是说,咱的后代依然被文官欺负,文官依然把持着朝政吗?”

“没了丞相这个把持重权的官位,文官咋成的祸患?”他有点想不明白了。

“爹啊。您废丞相这个决定,还是武断了!”朱肃纠正道。

这种能说教洪武大帝的机会,可不多见。朱肃装逼的端起茶杯,闭上眼品了一口茶:“您有没有想过,我大明何等辽阔,一日之中需要处理的政务,该有多少。”

“丞相这个位置,虽然分走了皇帝的权,但说白了,也分担了皇帝肩上的担子。”

“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天之内,您批阅内外诸司奏疏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起来,每天要批阅的奏疏多达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而且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朱肃比了个“二”的手势。

“那又如何!”老朱一摆手。“不过是多辛苦些。咱是皇帝,若这样就能给子孙留下个铁打的江山,咱也甘愿!”

感谢书友尾号1819的月票!感谢各位大佬的投资和推荐票!

第38章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标儿,竟然

“可是,您想过没有,您是足够勤政,但后世子孙,可未必如此啊!”朱肃道。

“怎么。”老朱眼睛一眯,一股威势瞬间蔓延开来。“后面的皇帝里,还有敢荒废朝政的?”

那可太多了,朱肃心道。

不过,还是先就事论事:“您是受过苦的皇帝,身板子也硬朗。”

“这些活儿压在您肩上,您还算扛得了、受得住,甚至您还甘之如饴、绰绰有余。”

“可是您受得住,后世的皇帝养尊处优,可不一定受得住啊!”

“远的咱也不说,您刚一废相,嘿,等您儿子这一任上岗,转头就弄了个内阁出来了。”

“哦?”老朱浓眉一挑。朱肃说“儿子”,他下意识的,就把这个“儿子”当成了大儿子朱标。

毕竟在他心中,大儿子是毋庸置疑的储君人选,其他的儿子,他都不带考虑的。

朱标是他最满意的孩子,在他的心中,几乎是无可挑剔,加满了各种滤镜。他此前,亦十分自信的认为,朱标一定会接好他的衣钵,好好听他的话,按照他所教育的桩桩件件,传承好这大明的江山。

这是问都不用问的事。

“这个‘内阁’,又是个什么东西?”老朱耐着性子问道。

“这个内阁,就是帮着皇帝处理政务,出谋划策的机构。”朱肃解释。

“内阁里,一般有三四名大臣,称之为‘阁臣’。一开始其实也还好,内阁只是给皇帝出谋划策,帮着提一些意见,最后还是要皇帝亲自拍板的。”

“但渐渐的,内阁的权柄越来越重。到了第三代、第四代……”

“内阁也就渐渐把持了朝政,内阁的阁臣们,皆被以‘相’呼之。他们之中的内阁首辅,更是所有文官之最,权力之大,和真正的丞相也差不离了。”

老朱太阳穴的血管已经开始暴动了。朱肃却丝毫没有察觉,依旧卖弄道:“后来有一位内阁首辅张居正,说过一句话特别贴切,爹,你猜他说了什么?”

“哦?说了什么?”老朱的声音完全没有起伏。

“‘我非相’……”

“‘乃摄也’!”

砰!极为名贵的釉里红松竹梅纹茶盏,被老朱猛地砸碎在地。

“狂悖!”

老朱愤怒的低吼!

正巧这时,朱标推开门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温文尔雅的微笑:“爹,我已处理好四弟的事,”

“四弟也向我保证了,断然不会乱说……”

然而刚关上门,一抬眼,就见自己的亲爹红着眼睛,站在了自己面前。

“爹?您这是……”

“你这不孝子!”

老朱抬起巴掌,呼的就扇在了朱标的脸上,朱标被扇的一脸不知所措,茫然的看着自家亲爹,整个人都懵住了。

“终究……终究坏在了你这逆子的手上!”老朱颤抖着手,指着朱标。“这一巴掌,是打伱

忤逆不孝!不知道父死三年,不改其志!”

“咱尸骨还没凉透呐!你就敢背着咱,给咱的江山捅了个大窟窿!”

好你个标儿,平日里看你浓眉大眼的,骨子里竟然是这种忤逆不孝的东西!

“爹?”朱标更加懵逼了。您老这……不还活蹦乱跳的嘛?

怎么就父死三年不改其志了?

有您这么咒自己的嘛?

首节 上一节 24/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