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8节

你真的相信,肃儿他是从六百五十年后来的那个穿穿越者?马皇后低声对老朱道。

信或不信,还得再看看。朱元璋回答。他目光向北,眼中已经恢复了豪情万丈。不过是否增兵长城,咱确实有了决断!

咱还就不信了,蒙元那只被咱踩住了的臭咸鱼,会真有办法能翻身!

说着,他一振衣袖,大踏步的往外走去。

留下欲言又止的马皇后,一脸心事重重。

她看着离去的丈夫,又看了看身后正在房里兴奋的小儿子。心里那一份忧虑与纠结,却越来越浓。

若小儿子真是什么穿越者,

那么,他还会是那个,自己十月怀胎的儿子吗?

第11章 朱肃复学

其实,朱肃说到一半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有了决断。

或许是冲击性太大。毕竟一开始根本没想过北征可能失败,骤然得到徐达被伏的消息,他也难免的乱了分寸,有了全军覆没这种最为悲观的想法。

但随着朱肃的推演,他已经缓过了神。北元和王保保这一仗确实打的漂亮,用佯败引诱大明中路军中伏。而后利用通讯不便的时间差,聚拢兵力围攻突袭的东路军。

然而这样,真的能将大明两路大军,近十万精锐全部留在漠北吗?

朱肃说不能。缓过神的老朱也认为,不能。

要知道,明军这两路十万军队,可都是骑兵。要吃下十万骑兵,蒙元自身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更何况,徐达和李文忠也不是泛泛之辈!

徐达虽然失了先手,但他一向知道轻重,一定会迅速调整战略,以尽全力为明军保存实力。

并且,还有西路军!

受朱肃的提醒,老朱才想起了冯胜傅友德的西路军,还钉在西疆呢。

西路军是三路大军之中,最不起眼的那一路。但是也是三路大军之中,最不可能受到损失的一路。

蒙元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想拦截徐达李文忠,已经是举了倾国之力。

西线,是绝对不可能有大军驻防的。

就算徐达和李文忠两路当真全军覆没了,也不用傅友德如老五说的那样七战七捷,只要他们能保留住实力,单凭这五万骑,不用另外增兵,老朱也有把握镇住北疆!

一只臭咸鱼,还能真让它翻了身去?

这回,倒是被老五这黄口小儿提了个醒。卸下心中大石的老朱,此时不由得对自己这个五儿子刮目相看。

不管他是不是什么穿越者,单凭这份军事推演能力,只需再磨练一番,就已经足以在未来,成为太子朱标手中一柄锋利无匹的利剑。

若他真是知晓未来的穿越者,那他的能为,甚至还不止于此

二虎。老朱用手中的玉如意轻轻一招,将自己的侍卫唤到近前。

派探子前往漠北,探听中路东路两路大军战况。

另,再派一路信使,到亦集乃路去,给冯胜傅友德二人去信。

他心中已经不把穿越者这三个字,当成是纯纯的骗人把戏了。正好,借着接下来的战局,再好好验一验老五说话的真假。

要是徐达李文忠撤军成功,傅友德七战七捷这种扯蛋的事儿都能应验,那他也不得不信了。

另外如果冯胜当真想弃地千里,正好借着去信的机会,让他在甘肃之地埋下些钉子。

我大明暂时吃不进去的鸭子,你蒙元就算吃回去了,也得硌掉几颗牙!

朱肃本还想继续借着伤,多摸鱼个十天半个月。谁知才第二天,就有内侍一大早来传老朱口谕,要他莫要荒废学业,今日必须往大本堂报道。

殿下来传讯的小太监苍白着脸,跪在赖床的朱

肃床前,哭的跟死了爹妈似的。求您可怜可怜小的,就挪一挪窝儿吧。陛下给小的下了死命令,今天,必须看着您进大本堂!

这小太监也是倒霉催的。今早老朱临出门前突然起意,就点了他这个掌盥洗盆的无名内侍去督促堂堂五殿下上学。

他还是第一次担上此等重责。陛下惹不得,五殿下也惹不得。万一五殿下赖床叫不醒,又或是有起床气,他这小胳膊小腿,还不转眼就上天见了祖宗?

他可是听说了,宫里的二殿下也是个暴虐的,那些有体面的老太监都劝不动。二殿下如此,五殿下和二殿下一母同胞,又能好到哪去?

小太监都没来得及写遗书,当然了他也不识字。只哭哭啼啼的向伙伴交代了两句话权当遗言,就慌里慌张的寻来了。

到了朱肃院里,朱肃果然还躺在褥子里呼呼大睡,小太监也不敢叫,只能一脸绝望的跪在院子里开始哭,倒把朱肃的内侍祥登哭的莫名其妙。

好在这个时代晚上娱乐少,朱肃晚上只得被迫早睡。这个时候睡眠也已变浅了。听到哭声就醒了过来。

他特意交代,要我去大本堂?朱肃一脸不爽。他还有没有人性?我可还是伤员,落下病根可咋办?伤筋动骨一百天!

小太监缩了缩脖子,自动过滤了朱肃话里大逆不道的内容,只怯怯的说:陛,陛下说,您昨儿还能坐在院子里烤肉吃,想必早已不打紧了

朱肃被噎的无语。这话倒是没毛病。你不是屁股受伤吗?昨儿还能大大咧咧坐在院子里烤吃的,怎么就不能上学了?

不去他又能拿我狠话还没说完,那小太监脸色已经开始由白转青,似乎马上就要吓死过去。

想起老朱在历史书上的做派,朱肃把话生生的又吞了回去。

老朱向来看不起宦官,宫规极严,动辄打杀。内廷宦官多惶惶不可终日。他特意下的命令,有哪个宦官胆敢违抗?

马皇后要是在旁边还好。万一这小太监回禀的时候不在,又恰逢老朱心情不好,那这小太监就算不死,也至少得再废上一肢!

罢了,晦气!

朱肃不情不愿的下了床,在小太监惊喜的目光中,慢吞吞的开始穿衣服。

看着我作甚,我要更衣了,还不出去!

是!是!多谢五殿下!多谢五殿下!

小太监千恩万谢的出去了,在门口喜滋滋的翘首以盼。

马皇后素行勤俭,又管教甚严,朱肃这种皇子只是名义上高贵,但却并没有太多人服侍。

衣食住行,一概自主。

就像朱肃,服侍他的只有祥登这个老内监,眼花手颤的,让他打盆水朱肃都得提心吊胆,更别提服侍自己洗漱更衣了。

像电视剧中明朝皇子起床更衣,只需张张手,就有十几个美貌宫女忙前忙后的剧情,那都是后世才有。

轮不到他们这些还未开府的第一代皇子。

哎,要过上性福生活,还得是就藩后。

凤阳高墙也不错房子还是新建的哩

一面任由思绪飘荡,洗漱完的朱肃一边安步当车,走向了大本堂。

第12章 朱家兄弟

一路上朱五背着双手,慢慢悠悠。知道的说是上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踏青。倒是急的那个小太监面色涨红,几次张口想劝,却又怕惹恼了五殿下,次次都只能欲言又止。

急什么。朱肃一面走,一面鉴赏着汉白玉长廊上映着晨光的浮雕。反正都已经迟到了,不如欣赏欣赏这早间风景。

放心吧,只要我到了大本堂,你就不算没办好差事。

反正老朱只说让他去大本堂,又没具体限定时辰。不如在这卡bug,能拖一会是一会儿。

而且,他料定小太监会将这话如实细禀老朱。

就算老实去上学,也要给老朱添点堵!

是,是小太监只能缩着头,心里盘算着待会回去,陛下会不会把怒气撒在他的头上。

他小胳膊小腿的,可承不住龙威啊!

走的虽慢,可大本堂本就不远,走着走着还是到了。小太监可算松了口气:殿下还请入内,小的待目送了殿下,就去回禀陛下了。

这小太监,做事还挺严谨。朱肃笑着点头,终究没有再整什么幺蛾子,迈开步子往里去了。

小太监看着朱肃的背影进去,又站了一会之后,这才转过身,如释重负的离开了。

大本堂,为朱元璋于洪武洪武元年十一月敕建的藏书处所。内中藏有许多的的古今孤本道德文章。同时,也作为太子诸王的读书之所。

进了大堂,没听到预料中的朗朗读书声,倒听到了书斋传来气急败坏斥责的声音。秦王殿下,唐太宗与魏征君臣相得,此乃万古佳话。您如何能妄加诽谤,说他是做戏呢?

哦,今天是李先生的课。朱肃认出了这道声音。

李先生姓李名希颜,也是一名大儒,主要给诸皇子们讲解历史。

他要不是做戏,为何又要刨魏老儿的坟?里头又传来二哥朱樉的声音。听上去颇不服气。李老儿你可莫唬我,我可是看过的!都挖坟鞭尸了,算哪门子的君臣相得?

你李希颜的声音一滞,殿下不好好学习正史,竟去轻信那野史?唐太宗推了魏征墓碑,那是因气愤其生前与太子结党营私,又何曾鞭尸

空穴来风,怎会无因?朱樉还和李希颜杠上了。正史总是冠冕堂皇,有什么意思?我最爱看野史。按我思量,这些见不得光的野史,才是真实的!

这二哥倒是特立独行。朱肃失笑。不过,他喜欢看的应该不是野史,而是那些宫廷艳史才对吧!

此时他已转过了回廊,到了书斋门口。正看到朱樉一脸洋洋自得,在李夫子面前耀武扬威的模样。

夫子,肃伤好复课,特来问安。朱肃抬脚进门,顺便帮朱樉转移了一波注意力。

李希颜正气的脸色铁青,颤着手准备好好教育教育这位只信野史的秦王殿下,冷不防被朱肃这么一喊,整个人抖了一抖,也忘了要去拿戒尺了。

老五!朱樉

却是面色一喜。你好了?嗯。朱肃朝朱樉点了点头,又对其他几位面露关切的兄弟们笑了笑,而后自顾自走到自己的位置,一拂前摆坐了下来。

吴王殿下既已复学,便先温习一番今早的课业吧。被这么一气一惊,老夫子顿时觉得头脑发疼,眼睛发黑。如今将近午时,各位殿下将老夫早上所讲的转授吴王殿下,而后自行休息。

秦王殿下,自将‘贞观要略’抄写三遍,后日老夫检查!说完,狠狠瞪了一眼朱樉,走了。

老五,可以啊。老二朱樉见老夫子走了,径直朝朱肃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朱肃桌上。难得有个借口,这才几天,你就巴巴的跑来上课了?

别提了。朱肃无奈的摊手。爹一大早派了个小太监,押着我来上学的。要不然,傻子才来呢。

也是你自己作死,才惹得父皇龙颜大怒。排行老三的晋王朱棡瞥了朱肃一眼,打开书箱翻找着什么。你平素面上也算稳重,我还当你是分得清利害的。谁知道,你竟然写出那种大逆不道的‘抡语’来。

抡语怎么了?老四燕王朱棣也凑了过来,双手按住朱肃的肩膀。我就觉得老五那‘抡语’写的挺好的。

书云孔子身高九尺六寸,这样的巨汉,还带着三千大汉在春秋乱世中周游。

他要不会抡人,我这个棣字倒着写!

朱棡横了朱棣一眼,冷哼道:你就高兴老五跟你学。

跟我学又怎么了?

学得个屁股开花!

眼看两个弟弟又干起来了,老二朱樉忙在中间打圆场。行了行了,同胞兄弟,干嘛说话阴阳怪气的。

老五才刚复学,大喜的日子。你们两当哥哥的,没得败了弟弟的兴!

二哥,你看我这样子,像高兴吗朱肃恰到好处的插话吐槽。

看着他一副故作凄惨的脸,朱棣朱棡终究没忍住,对视一眼后笑出声来。

确实,回大本堂上课,傻子才高兴呢!

兄弟四人大笑。这三人,加上太子朱标,便是朱肃此生的同胞兄弟。太子朱标自不必说,自去岁娶了太子妃常氏之后,朱元璋便令其开府别居,跟着老朱和百官们学些政务,不再和弟弟们在大本堂读书。

首节 上一节 8/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