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开始的大黄庭 第182节

二皇子,发现自己媳妇被义忠亲王领去开房了。

然后领着两个“兄弟”踹门就进去了。

结果这两个兄弟就说了:“现在是半夜三点,我们限你凌晨五点之前出来,不然后果自负啊!”

然后这俩人带着二皇子下楼就等着,一边等这俩人还一边吹牛b。

“陛下,我们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五点他要是不下来当时我就上去……”

那还有个屁用啊!义忠亲王该办的事儿也都办完了。

就这种情况,二皇子他媳妇……不是,咳咳,那个金陵府怎么可能还保得住?

……

为了避免二皇子狗急跳墙,做出些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天枢星号并未直接在天津卫登陆,而是选择了在高丽半岛登陆,然后走陆路,快马加鞭,向着顺天府赶去。

与此同时,江南这边,陈辰以西方土地与封国为大饼,成功从十几个家族中的换到手了五千人马。

其实准确来说也不算画饼,最多是图片与实物不符……毕竟西方真tm落后爆了!

有了这五千人马,陈辰当天领军北上,沿途以镇西王大印,威逼利诱并行之下,一路兵马越来越多。

不过三日就已经有了一万多人的规模,然后就抵达了第一处敌占区,非常顺利的成功拿下了城池,仅仅是一个照面对方就被打崩了。

这也看出来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守城战中,城墙是最后一道防御,哪有一上来就靠着城墙防御的??

搞的陈辰差点以为有埋伏,愣是等到夜半时分才攻城。

结果三炷香的时间,城就被打破了,然后……没有然后了,城墙上的士兵基本上全部溃逃了,和闹着玩一样。

抓了大概四千多的俘虏,杀敌一两千多人,剩下的四处溃逃,陈辰也没心思去追杀。

陈辰命人立刻四处重金征召城中青壮,在亮明身份后,半天时间就再次召集到了一千多人。

陈辰亮明身份,来到战俘营,准备进行策反。

可是谁想到,陈辰刚刚亮明身份,不少人直接就投诚了。

没办法,三人组在民间名声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少地方,三人组已经蹲进小庙里了。

陈辰又是一番劝说后,一共在俘虏营中招降了不到两千人,最后陈辰带着两千人就走了。

至于剩下的……“放他们走了”。

毕竟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管他们了。

(朋友们,我回来啦。只不过祖母重孝在身,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目前只能维持一天一更,望谅解。( o _ o? )

多谢大家的支持与不离不弃。)

(今天忙了一天叠东西,请假一天,明天双更。抱歉)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全国素缟

短短数天之内,陈辰领兵连克五城,收拢原各城兵丁、衙役、招降叛军,一路北上,手下的兵马也从一开始的五千人不断的增多。

陈辰不仅仅只是沿着沦陷的城池北上,一路上还不断派人向四周的城池守军发出书信,借兵讨贼平叛。

其实按常理来说,各地卫府的指挥使一般是不敢随意借兵的。

而且大明朝不是什么地方都会有重兵镇守的。一般来说,只有要塞,或者是重要的经济、军事重地,才会有卫以上的兵力镇守。

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辖五个千户所,共五千六百余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十个百户所,共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

全国各地守御卫所一共才六十多个。

大明朝军队目前拥有最多兵马的,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京营,由皇帝直接统辖,共计七十二卫。除了五军、神机、三千三大营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十二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左右、腾骧左右等四卫营都在其中。一共是三十六万兵马!

第二种:地方军,如九边重镇守军、各少数民族的守军,还有特殊兵种,比如盐兵、矿兵,甚至僧兵等等。目前陈辰借到的兵马都是地方军。

第三种就是薛虹抽调各大明统治区的原地土著组成的杂牌炮灰军了。数目已经达到了六十万!目前死了大半,还剩下了二十多万。

剩下的就是一些特殊兵种,以及大明镇守和统治区的军队了,这些军队是军队不能动的。

总而言之,目前大明把镇守边关重地和京营的三十六万兵马抛掉,可以调动的并不多。

其实按照大明现在的底蕴,就是再多一倍的军队,也绝对养的起。

毕竟二战时期小画家仅仅一个D国都能拉起来几百万的大军,更别说大明了。

大明朝要是不计后果的暴兵,一千万的兵马都能给你拉起来!

不过隆庆帝生前并没有被大明一时的强大而迷失双眼,他知道,东西虽然吃下去了,可是消化不良就不好了。

所以隆庆帝在将整个垭州打了个遍后,过段选择将重心放在民生和吏治上面。

毕竟步子太大是会扯到蛋的!

因此,大明的所有军队总数加在一起,也才一百五十多万人左右。

这还是隆庆帝扩军两次的结果,不然在隆庆帝刚刚登基接手大明的时候,各地指挥使守备吃空饷严重,那会儿估计大明所有军队加在一起,也才不过五十万左右。

京营这个天子脚下的直属军队机构都有三分之一的空饷!可想而知地方的情况多么严重。

陈辰连天辗转征战,也不复翩翩贵公子的模样,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披风上还带着血迹,但一双眼睛却是神采奕奕,周身的气势越发如渊似海。

“禀报王爷!景州守备领精兵一千特来助战平叛!”

“报!!!安州指挥使领军三千前来助王爷平叛!!”

“禀报王爷,金华城县令,领乡勇、衙役三百七十人前来助王爷平叛!”

随着陈辰的北上,兵马反而越打越多,正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隆庆帝生前所作所为,天下百姓有目共睹,百姓不是傻子,他们或许会被蒙蔽,但总有想明白的一天。

谁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会为了谁去拼命,自古如此。

至于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他们不关心。

甚至不少中年人扛着锄头过来参加大军平叛,为的就是让抹黑隆庆帝的义忠亲王闭嘴!将他送下去给隆庆帝赔罪!

陈辰微微侧头,低声问道:“如今营中已有多少兵马?粮草可还足够?”

“回禀王爷,按照记录,如今我军麾下已有八万六千余人,而且各地人马还在不断的赶过来,只是这其中……军队人员大概只有三万多人,剩下大部分都是百姓……”

陈辰点了点头:“那粮草呢?”

军需官连忙起身,如实禀报:“回王爷,幸亏这几年我大明全境丰收,各地府库粮食堆积成山。如今我军粮草在经过安州、靖州两地补给后,应够支撑我军一月用度。”

陈辰长舒了一口气,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后勤!

诸葛亮六出祁山有数次是被粮草拖了后腿导致功败垂成。

陈辰:“一月……足够了!一月时间,平定叛乱!勤杀反贼!!”

陈辰起身走出帅帐,却看到满营军士、布衣百姓,头戴素缟。

十几名壮硕的中年男子一其向着陈辰走了过来,一旁的士兵刚刚要阻拦,却被陈辰挥手示退。

十几名男子先是弯腰行礼道:“草民见过王爷千岁!”

陈辰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敬回礼道:“诸位老人家请起。我观众百姓皆头戴素缟,不知是为何故?请老人家解惑。”

十几名中年人也没想到陈辰这个王爷会这么客气,一瞬间脸上露出喜色。

其中一个老者回答道:“回禀王爷千岁,我们这是在给陛下戴孝。不止我们,成、安、广、黄、锦、靖、灵、几乎每地的百姓,都在给陛下他老人家戴孝。”

陈辰一惊,二皇子篡位后,因为京师不稳,别说给隆庆帝举行国丧了,就连灵柩也是在宫中停着呢。

陈辰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再拜行礼。

“陛下他老人家这些年给我们百姓做的,我们都看在眼里,这心呐和明镜一样。

我们只是一介草民,不能出入朝廷,上报君王之恩,下安黎明百姓。咱们没那么大的本事。

但是,如今陛下驾崩,有人敢趁乱造反,抹黑陛下,呸!他也要问问天下人答应不答应!”

第三百九十章 统辖京营

“这些都是朕的子民,朕何德何能……”

天界中,一直观察下界的隆庆帝此刻已经呜咽,泪水自眼眶中溢出。

尹皇后也微张着小嘴,惊讶异常,但随之而来的是替隆庆帝的开心。

隆庆帝自登基以来勤勤恳恳,事必亲为,不断的在死局中求生,韬光养晦十五年,最终在薛虹这个异数的破局下,一举打破陈珂,再造乾坤。

这其中薛虹确实占据了极大的功劳,但一切都要建立在隆庆帝是一代明君圣君的前提下。

面对薛虹提出的种种技术,隆庆帝第一个想的从来不会是这种技术会不会导致江山旁落。

在隆庆帝来看,哪怕朕退位了,只要这江山还在我华夏儿郎手里,那朕就对得起祖宗!!对的起太祖!!

不像后世某些皇帝,影视作品再洗白,也洗不掉狭隘的内心和致命的错误!

真正的千古一帝是谁,百姓心里自然清楚,不是靠吹就能吹出来的!强行上了教科书又怎么样?谁认?

此时此刻,看着下界百姓们对自己的去世悲痛不已,隆庆帝只觉得这辈子再累再难,也值得了!

这就是埋藏于每个华夏儿郎血脉中的终极浪漫!

……

与此同时,薛虹和朱煇带着十几骑一路向顺天府京营前进。

无论是强行攻城也好,还是策反也罢,和京营打招呼是必须的。

别看现在二皇子叛乱京营没搭理,那是因为这是老朱家家里事,要是突然冒出来一支部队攻打京城,京营绝对要倾巢出动!

所以无论是为了确定京营的态度,还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薛虹和朱煇都必须到京营走一趟。

一行人行至驻扎处,哨楼上的士兵远远就看到了来人,并将消息传了下去。

薛虹一队人马行至营门前,只听营内传来喊话。

“军事重地,闲杂人等止步!”

朱煇策马上前,提气回应道:“孤乃先帝六子,太子朱煇!有要事求见京营指挥使!”

就在朱煇话音刚落,只见营门迅速打开,一众兵马呼呼啦啦的冲了出来。

薛虹不声不响的策马来到朱煇身前,以防不备。

“可是太子殿下与安国王爷千岁?”

只见一皓首老将策马快速自营中冲出,在距离朱煇、薛虹二人还有百步左右的地方停下,下马快步来到两人马前。

两人定睛一看,这不是兵部尚书孙承宗老大人吗?

两人也纷纷下马。

怎么回事?怎么兵部尚书出现在京营里?

孙承宗解释道:“陛下有感军户制度有所不妥,故而命臣统计军营中军户的家庭情况、家中田产数量,以及人口,好做改革。故而由老臣,暂领京营节度使一职。

只是我没想到,老臣刚刚入京营不过数天,陛下就……”

首节 上一节 182/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