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02节

在一战那犹如地狱一般的战争中,蒂罗尔地区的年轻人一批又一批地被送上战场。其中大多数人都没法活着回来,甚至有的小镇年轻人全部死光,只能派老人上战场。

而根据当时奥匈帝国的法律,蒂罗尔人是有权拒绝参战的,因为奥匈帝国的战场,并不在蒂罗尔。他们可以以此来拒绝帝国的征召,但实际上直至一战结束,那些人也没行使过这项权利。

(蒂罗尔防卫军的职责是守卫蒂罗尔,属于地方军队。)

而就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之年,整个奥地利帝国只有两个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叛乱。

其中一个就是蒂罗尔,另一个是加利西亚。

阿佳妮是一个波兰爱国者,虽然她现在在为弗兰茨做事,但依然会偏向她的民族。

就在阿佳妮得知奥地利打算修建通往克拉科夫的铁路,她就知道波兰人最后的一点尊严也要被抹去了。

阿佳妮无法阻止时代的洪流,但是她可以让她那些同胞变得好过一点。

所以自然而然地希望弗兰茨,可以偏向加利西亚一点。

然而弗兰茨之所以无法倾向于加利西亚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阿佳妮的波兰同胞们。

这一地区掌握着土地的是波兰贵族,而他们就是加利西亚的动乱之源,落后之根。

这些贵族整天想着复国,违反奥地利的法律,拒绝农业改革,以至于加利西亚的土地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反而在逐年倒退。

理由居然是荒谬的,“奴隶不配和主人享用相同的食物”。

加利西亚农业发达,奥地利人在吞并该地区之后,给与了其相当大的优待,其中之一便是免费的磨坊。

这其实也是奥地利政府为了削弱波兰贵族实力的一种手段,毕竟当时农奴只能把谷物送到地主老爷的磨坊,而老爷们可以根据当年的情况,二次收割农奴的财产。

这些免费磨坊,只为少量的农奴服务,但依然沉重的打击了波兰贵族的利益,更是让农奴们经常可以吃到和地主老爷相同的食物。

这帮波兰贵族不止不把当地的犹太人和乌鲁克人(乌克兰人)当成人,他们甚至不把波兰平民当成人,以至于加利西亚最支持奥地利统治的就是波兰平民。

按照某位哲人说的话就是“贵族拥有一切,而平民什么都没有,但比什么都没有更糟的是农奴的生活。”

农奴也很支持奥地利,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而平民可以给人数众多的农奴提供武器和情报,以及法律上的支持,以狠狠打击波兰贵族反抗军。

加利西亚是奥地利帝国为数不多的石油产区,然而此时石油在工业的应用上还十分有限。

至于农业方面,上面提到过,土地大多在波

兰贵族手中,其中很多人对奥地利帝国并不是很友善,甚至拒绝农业改革。

以仁慈之名著称的哈布斯堡家族,当然不好直接采取强硬手段。弗兰茨还在寻找机会,向克拉科夫修铁路确实是一个契机,但还不是最好的时候。

弗兰茨也尝试过和平演变的策略,但是波兰这个民族出人意料地团结,宁可不赚钱,也不跟着奥地利的节奏走,出人意料地难以驯服。

弗兰茨又不想搞得尸横遍野,至少他不想自己动手。

贝鲁特港外,海面上。

随着海波,不断有破损的船板和尸体被冲上沙滩。血腥的气息,引来无数鱼儿也参与到这场饕餮盛宴之中。

“君王”号上,乐师们依然在演奏着《纳尔逊弥撒曲》。

威廉·西蒙斯则是不耐烦地在军舰的甲板上来回行走,催促着士兵们。

“快点伙计们!我爷爷的炮都比你们打得准,贝鲁特的姑娘们还等着你们呢。我晚上想吃那种用橄榄枝串着的烤丸子,你们不要耽误我的时间!”

此时的“君王”号一级战列舰,正处在埃及船队的中心。

然而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周围的六艘埃及战舰都像参拜帝王一样,缓缓低下了它们的头颅。

看着那些起火正在下沉的埃及战舰,“君王”号上的水兵并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只是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君王”号冲入了埃及舰队的中心,然而任何试图靠近它的埃及舰船都被轰成了碎片。

而那些距离“君王”号较远的埃及战舰,却因为怕误伤友军而不敢对其射击。

有一艘双桅炮舰横在了“君王”号面前,试图阻止它继续横冲直撞。

然而西蒙斯并没有下令紧急回避,而是一头撞上了前面的双桅大帆船。

三百吨的双桅大帆船,在“君王”号面前,就好像黄油一样被切开,瞬间碎成了两截。

至于那些小炮舰和小舢板,还没等接近“君王”号就被轰成了碎片。

就在西蒙斯的旗舰在埃及海军的队列中大杀四方的时刻,剩余英***舰排开了队形。

而埃及海军总司令爱帕里奇帕夏,却在望远镜中惊讶地发现,英国人并没有打算支援他们的旗舰,而是打算以不到埃及海军一半的兵力将其包围全歼。

爱帕里奇帕夏狠狠地将望远镜掷在地上摔得粉碎,他发誓要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让他们终生难忘。

然而现实是,那些英国人确实有骄傲的资格。

英国人的军舰无论是射速,还是防护力都远强于埃及海军,人员素质更是天差地别。埃及海军的水手,很多人半年前还是农民,或者是陆军,他们成为水手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不晕船。

而这支英国舰队的水兵们,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老兵油子,很多人从十二三岁就混在船上做见习,做了一辈子水手,即使是醉酒的情况下也能在颠簸的甲板上如履平地。

最为恐怖的是双方的科技代差,英军已经使用了最新式的高爆炮弹,这种炮弹又被后世称为舰船杀手,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炮弹的出现终结了木制风帆时代。

然而埃及海军始终在等待援军,但法国海军并没有如约而至。

战斗在《海上皇帝弥撒曲》中结束,英国海军大获全胜,阵亡127人,伤503人。

埃及海军25艘主力舰,15艘被击沉,10艘被俘,阵亡4700人...

第四十八章 毒糖果

埃及海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开罗。

马尼奥宫中,***·阿里只觉得天旋地转,有一名侍女试图上前搀扶他。

然而转瞬之间,那名侍女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阿里手中握着,还在滴血的弯刀,大笑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们一定都是在骗我!爱帕里奇帕夏的主力舰数量是英国人的两倍,就算打不过也不至于全军覆没!梯也尔答应过我!法国一定会出兵的!”

其实梯也尔是真想和英国人大干一场,然而此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却是个恐英症患者,口头威胁和英国开战,是他能容忍的极限。

现在的局面对于法国来说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埃及和英国人开战。而且就路易·菲利普本人来说,他觉得英国是不可战胜的。

毕竟强大如拿破仑,也无法攻破英吉利海峡。比起创造什么丰功伟绩,他更愿意做一个太平君主,将自己家族的统治延续下去。

苏尔特则是早已没有了雄心壮志,现在的他只想退休。而实际掌握权利的基佐,则是个彻头彻尾的亲英派。

法国海军最终还是没有采取行动,毕竟此时大部分欧洲人都觉得英国海军无法战胜,就算到了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俄国人宁愿将船自沉,也没有和英国海军发生正面冲突。

周围的庭臣没有人敢上前劝阻,只能一个个瑟缩着身子祈祷着阿里帕夏不要点到自己的名字。

这时候有个聪明的庭臣想起了***酒,忙打开酒柜,在瓶塞拔开那一刻,阿里似乎清醒了,在饮下一大口之后,狠狠将酒瓶摔在地上。

他没想到自己的盟友居然会如此鼠目寸光,看来只能祭出自己的杀手锏了,让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知道,自己的真正实力。

“传我的命令,让艾仕帕夏立刻带着大舰队出征,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在贝鲁特的英国舰队。同时传令让易卜拉欣不惜一切代价,把英国人赶下海。一定要让奥斯曼同意我们的条件...”

***·阿里突然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于是问道。

“艾仕帕夏呢?”

没有人回答。

“艾仕帕夏呢?”

阿里又问了一遍,但依然没人回答。

“都聋了吗?再不说就把你们都杀了!”

这时候终于有一位庭臣匍匐在地。

“国主,艾仕帕夏阵亡了。”

***·阿里的胸口猛地跳了一下,就好像被重锤砸中了一般。

“是英国人干的?”

“...”无人回答。

“是谁干的!”阿里吼道。

“不知道..”

“我的舰队呢?”

“.....”

“我的舰队呢!”阿里双目赤红的咆哮道,他已经想到了最坏的可能,那就是直接被炸毁在船坞中。但想炸毁那么大的天然洞穴,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一次摧毁那么多艘船,也几乎不可能。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被人开走了...”

“什么!?”

他的舰队成了别人的东西,这比毁了他的舰队还让***·阿里感到痛苦。他向后跌坐在自己的王位上。

***·阿里闭着眼回想着自己一生的戎马生涯,从一个路边乞讨的孤儿,一步步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用了八年时间呕心沥血,为此不惜背上暴君的骂名,甚至牺牲了埃及的未来,然而在这一刻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埃及向法国的借款,虽然让前者短时间内得以飞速发展,但是一旦战败后者将彻底被债务压垮。)

终于阿里吐出一口黑血,仰面栽倒。

叙利亚前线的易卜拉欣,其实没等阿里的命令,就开始率军猛攻贝鲁特,希望能从

英军手里夺回这座重要的城市。

然而他手下的两万精锐部队,却始终拿不下2000红杉军驻守的城市。

比起红杉军的战斗力,更让他惊讶的是那些贝鲁特城中的居民居然站在了英国人一边。

“这群该死的叛徒,异教徒的走狗!”易卜拉欣此时两面受挫,后勤还一直被游击队骚扰,虽然他不清楚海上的情况,但是他敢肯定现在的一切都很糟。

伊斯坦布尔,大萨拉基里奥皇宫。

麦吉德则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英国人用对方一半的兵力全歼了埃及海军,接着又是奥地利人截胡了埃及海军的隐藏力量。

麦吉德从小就被人称为天才,可他现在突然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信息量实在有些超过他能承受的极限了,但麦吉德明白梅特涅那个老头并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奥地利人的实力确实强大,他现在必须重新考量和欧洲各国的关系。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次奥斯曼的危机应该解除了,失去了海军的埃及只能选择退兵,否则被人用海军截断了后路,十三万埃及远征军将尸骨无存,只能化作叙利亚沙漠中的尘埃。

虽然埃及人完了,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潜力也完蛋了。而北方那些疯狂的异教徒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虚弱的奥斯曼提出非分的要求。

麦吉德觉得或许可以借助奥地利帝国的力量,来制衡可怕的俄国。而且奥地利的境内也有很多斯拉夫人,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用的借口,也很可能会对奥地利人用。

按照麦吉德的预计,奥地利人在拿到波斯尼亚那块烂地之后,应该再也提不起对奥斯曼土地的兴趣了。

毕竟,那可是整个奥斯曼最烂的一块地,贫瘠的土地上盗匪横生,彪悍的山民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以至于税收根本维持不了当地的稳定。

麦吉德相信波斯尼亚这颗毒糖果,一定能阻止奥地利对巴尔干地区的野心。而且根据他的情报显示,巴尔干地区除了波斯尼亚有一小部分天主教徒以外,其他地区的欧洲人对于奥地利来说都是异端。

异端的头目当然是俄国人,他很清楚异端比异教更可怕,所以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奥地利人一定会愿意维持他的统治,来对抗俄国的影响力,而他也将从三个支点中寻找真正的平衡。

麦吉德所谓的三个支点是奥地利、英国、俄国。

奥斯曼是一个受宗教影响严重的地区,虽然麦吉德和他父亲一直在试图削弱宗教的影响,但是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宗教思维。

首节 上一节 102/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