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143节

第三十章 法兰西的野望

其实摩洛哥人早就对法国人忍无可忍了,法国人的到来不光是为了消灭海盗,更是趁机抢占了摩洛哥的市场。

摩洛哥其实不只有海盗,还有强大的海商团队。然而先是由于抢劫奥地利商船,被其海军来了一拨无差别打击。

之后法国人再次以打击海盗的名义,派军舰在摩洛哥海上游弋,并且击沉了大量商船。

同时在其沿海地区建立补给点和贸易站,垄断了摩洛哥的对外贸易。

摩洛哥的新苏丹,阿卜德·拉赫曼在阿尔及利亚陷落之时,他便知道法国人早晚会对他的国家出手。

为此阿卜德做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摩洛哥统治者都没做的事情,主动接受阿尔及利亚的难民,并且出资为他们建设房屋,划出土地供给他们生活。

阿尔及利亚的难民中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初中学历),并且有特殊技能的人,他们中很多都成功地融入了摩洛哥的社会,甚至还有不少人成了官员。

阿卜德知道法国人想要什么,但以此时摩洛哥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法国。所以他假装对法国人的行为毫不在意,不但加强了和他们的贸易往来,甚至聘请法国人做他军队的教官。

但实际上摩洛哥从法国购买了大量的武器,并且训练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单单是骑兵就有8000人。

同时阿卜德还花钱贿赂法国专家,在摩洛哥建立工厂,制造武器秘密支援阿尔及利亚人的反法战争。

当他得知法国人的补给点被袭击时,就觉得是自己国家某个部落做的,或者是那些逃难来的阿尔及利亚人,他的国家中与法国人有着血海深仇的人实在太多。

阿卜德本来希望花些钱蒙混过关,可是没想到那个法国官员居然狮子大开口,要求100万法郎和二十名美女。

堂堂一国苏丹只能请求对方再宽限几天,而这时一封信让他起了杀心。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阿卜德扫平了摩洛哥沿海所有的法国据点,全境追杀法国人,造成800多人丧生。

消息传到巴黎,基佐的脸色铁青,怒斥着殖民大臣阿尔班·鲁桑。

“该死的废物!先是科特迪瓦!现在又是摩洛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些该死的野蛮人,突然变得这么无畏了!之前的模范酋长阿卜德,为什么会率军造反!”

“不是他,阿卜德说是海盗干的...”阿尔班·鲁桑小声反驳道。

“该死的蠢货!白痴!那个野蛮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吗?动动你的猪脑子,别逼我用靴子替你清醒清醒。明显是他们杀了人,将责任丢给海盗。这么多年,那些肮脏的臭虫早就死绝了,哪有这么强大的实力来击杀我们法兰西伟大的将士?”

“可奥地利人不久之前刚刚被海盗袭击过,损失了两艘商船,他们还特意提醒过我们注意海盗...”

阿尔班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基佐一把推倒,他是一个文明人,但是最近的事情实在让他抓狂。

先是奥地利帝国莫名其妙踏上了殖民之路,之后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居然懂得隐忍,并没有向英国人发难。

正当基佐以为这两个少年要在殖民之路上一条路走到黑的时候,他们的殖民之旅戛然而止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但此时接连的土著袭击又让他无法相信,先是科特迪瓦,之后是贝宁,现在就连摩洛哥也开始造反了。

而且摩洛哥的军力要比那些土著国家强出太多,四万人的军队,并且临近正处于混乱之中的阿尔及利亚,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阿尔班这个白痴是没法再当这个殖民大臣了,就算他送再多的贿赂,也不能让基佐出卖法兰西。

“摩洛哥的烂摊子,你必须收拾,否则别说你殖民大臣的位置,就连你本人也要在监狱里度过后半生!”

阿尔班垂

头丧气地离开了,这时候苏尔特元帅走了进来,看起来容光焕发的样子,甚至还哼起了《马赛曲》。

“大人,这首歌不合适吧。”基佐提醒道,毕竟现在可是奥尔良王朝,虽说是君主立宪制,但不代表君王就真的没有权利。

“高兴么,哈哈!有点得意忘形了,不过还是不要和菲利普国王说了。”苏尔特说道。

“什么事情值得您这么开心?奥菲莉小姐给您生孩子了?”

71岁的苏尔特元帅,有一位17岁的小情人,这件事法国内阁都知道,除此之外,基佐实在想不出什么能让这个已经半截入土的老头子如此得意忘形了。

“咳咳咳,基佐先生,不要乱开玩笑,我和奥菲莉小姐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的。”苏尔特严肃地咳了两声。

“您看看这个,您的愁容就会消失了。”

苏尔特递给了基佐一封机密电报。

“这是机密,我可以看吗?”基佐问道。

“如果可以,我想给法国每一个人都看看,真是太棒了。法兰西万岁!...”苏尔特有点语无伦次了。

基佐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好激动的,难道是拿破仑·波拿巴复活了?

可当他看到电报的内容之后,立刻瞪大了双眼,之后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耗时七年的卡洛斯战争终于结束了,西班牙政府军获胜。

伊莎贝尔二世年满十六之后,将和路易·菲利普的小儿子结婚,之后他们会共同执掌西班牙。

到那个时候,法国将再次让世界战栗。

不知不觉中基佐的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这个消息实在过于好了,这么多年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了。

而且西班牙内战结束之后,法国可以向海外殖民地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再加上西班牙的市场和殖民地,只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法国便能赶上,甚至超过英国。

西班牙王室此时欠下了法国巨额债务,趁机用贸易协定,将前者绑在后者的战车上,西欧就会出现一个巨无霸,之后再将比利时、葡萄牙..统统纳入搞一个西欧关税同盟,绝对要比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更劲更霸!

西班牙内战结束之后,派往北非的部队就能加倍,到时候别说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甚至还能出兵突尼斯。

在拿下整个北非之后,法兰西还要拿回那些在美洲失去的东西,加上西班牙的影响力,让整个美洲变成法国的后花园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十一章 总统竞选(上)

西班牙内战的戛然而止出乎了弗兰茨的意料。按照正常的发展,这场战争应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时英法很可能因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而无暇顾及实力与日俱增的奥地利,为其继续发展赢得宝贵的机会。

战争已进行一年有余,双方都持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在比利牛斯山区的拉锯式战斗,更是如同绞肉机一般极大影响了军心士气。

也正是因为如此,战争的发起者卡洛斯内心动摇了,他认为在这样消耗下去,那么自己一方对英国人的依赖就越来越深,他不想再做英国人的傀儡,用西班牙人的命为英国做嫁衣,便找了一个机会向全军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通告。

“唐·卡洛斯准备结束内战。”

最终卡洛斯和摄政女王克里斯蒂安娜达成协议,伊莎贝拉二世赦免所有卡洛斯派成员,唐·卡洛斯自我放逐,同时宣布放弃西班牙王位。

之所以西班牙内战会变成这个结果,完全是怪英国人,在他们的眼里西班牙只不过是一个拖住并消耗法国人精力的试验场,很显然扶植唐·卡洛斯从来都不是利益至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真正目的。

哪怕就算是再不懂得国家政治博弈的笨蛋,被戏耍了七年也该恍然大悟了。

于是乎,这个英国人手中的提线木偶突然挣脱了束缚他的枷锁,直接让局势向着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对此,弗兰茨也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不过自己布局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因为他相信英国人是不会甘心的看着对岸的老对手重新夺回欧陆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美国,弗吉尼亚州。

一间不太起眼的小木屋内,坐着一群将会左右未来美国历史的人。

其中一位穿着将军服,却戴着牛仔帽的胡子老人,便是历史上美国的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

坐在他左右的尽是辉格党的高层,与他相对而坐的是其竞选伙伴,历史上美国的第十任总统,约翰·泰勒。

约翰·泰勒本来是美国民主党的政治明星,但由于他和满脑子战争思想的狂人和武力至上的信奉者杰克逊总统之间的分歧过大,便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副总统位置,摇身一变成了辉格党。

威廉·亨利·哈里森和约翰·泰勒,站在他们的背后的势力是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集团。

在1837年之后的经济危机中,正是这些种植园主支撑了美国的经济。虽然马丁·范布伦在继任之后,便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联手稳住了美国经济的颓势,但他在外交上对英国让步,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与法国人在得克萨斯争夺战的一系列惨败后导致的军费开支猛涨也让参众两院议员们怨声载道。

毕竟军费的不断增长意味着相应的税收就要增加,而相反在其它方面的补贴自然就要减少,这可不是那些议员身后的金主们愿意看到的。

现在的美国国内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是北方的工厂主想要削减军费,而南方的农场主为了自身安全则想要增加军费。

尽管上述分歧无法调和,但是在有一点上双方难得保持了一致,那就是坚决反对现任政府的软弱外交政策,比如对前宗主国的两次让步,尤其是最近在美国缅因州和英属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之间的疆界划分上.

(另一次是“卡罗林”号事件,之前讲过,现在不说了。)

面对英国咄咄逼人的态度,马丁·范布伦再一次选择了退缩,这让北方人对其彻底失望。

群情激奋的人们纷纷上街***高举旗帜,高呼“打倒卖国贼”、“打倒懦夫胆小鬼小范!”。

酒馆、咖啡厅、餐馆等公共场所内,一切公众聚集的地方都挤满了愤怒人群,他们都在谈论“马丁·范布伦那个***的什么时候会把美利坚卖掉。”

小木屋

内。

哈里森放下雪茄,拿起一个盛满烈酒的杯子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马丁·范布伦就是一个软蛋,他把陆军养在花园,把海军装进了澡盆。这个家伙只懂得奢侈享乐,他无法保护这个伟大的国家。现在阿美莉卡需要一个真正的汉子,来保卫她的领土和安全,而我就是那个人。”

“非常好!哈里森先生,您一定能赢得大选。”约翰·泰勒边鼓掌边说道。

“您的判断是正确的,我的副总统先生。”

两人虽然尽力地表现得自信且轻松,然而那些作为金主的农场主们此刻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其实无论是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还是马丁·范布伦自己都清楚,这次大选连任的希望渺茫,但是不甘失败的他们又从民主党里推出了一位和哈里森一样军旅出身的刘易斯·卡斯。

之后,李斯特又开出了可以降低农产品出口关税的交换条件,要求南方种植园主们停止对哈里森和约翰·泰勒的支持。

这些南方种植园主们都很相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毕竟如果没有这个人与俄国人达成交易,又在棉花的关税问题上和英国人据理力争,他们此时怕是不能赚得如此之多,所以算是欠了他一个人情。

而且在这些奴隶主心中,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并没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和倾向,他既不属于民主党,也不属于辉格党,但却一直心系美利坚的安危与前途,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

然而他们并不会因为信任心理就将筹码全都压在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身上,除他以外还需要继续将辉格党作为拉拢对象,因此他们做出了削减竞选经费的决定。

这让信心十足的哈里森和约翰·泰勒二人极为不满,因为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确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总统竞选这种有钱人的游戏。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要想获胜根本是天方夜谭。令二人失望的是,在坐的辉格党高层们此时却是一言不发,似乎是已经默认了这一结果。

“鼠目寸光的白痴!”哈里森极为愤怒,他为那些人感到可悲。

“法国人正在整军备战,随时入侵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就像他们对北非和中美洲联邦做的那样。卡斯是个蠢货,他居然以为自己能打败英国人,这真是本世纪最好笑的笑话了。”

约翰·泰勒作为曾经民主党的一员,他当然知道那群家伙都是什么德行。那群家伙全都是金钱的奴隶,只要钱到位就算是勒死他们自己的绞索也会卖。

辉格党高层们依然不为所动,言行直率的哈里森二话不说直接甩门而去,这位英美战争中的英雄,屠杀印第安人的屠夫,此时已经六十八岁了。

以年近七十的高龄参加总统选举的目的更多是为祖国的前途担忧,因为曾经与英国人作战,在欧洲游历时亲眼目睹法军的强大,所以这位老将军比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清楚,现在他们面对的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约翰·泰勒也轻蔑地看了那些金钱的奴隶一眼,哼了一声,便快步赶上了前者。

其实历史上约翰·泰勒的执政能力十分优秀,他竭力反对建立国家银行,挫败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操纵金融、垄断联邦权力的阴谋,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拯救了美国的民主。

当然也因为这件事,约翰·泰勒成了美国历史上下场最惨的总统之一。

二人刚刚离开木屋,便有一位掮客找到了他们,并且表示愿意提供一大笔资金,帮他们竞选。

第三十二章 总统竞选(下)

说实话,弗兰茨对约翰·泰勒这个人并不感冒,因为后者始终是”美利坚优先”的坚定信奉者,除了美国的利益以外,几乎其它任何事情都不在他的关心范围内。

但对于刘易斯·卡斯这个人,弗兰茨的前世真的是毫无印象。

从情报上来看,他对屠杀印第安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嗜好,因此曾获得过“英雄”的”美称”(美国人的评价)。在对外政策上,他因主张对英国强硬,还获得了“绝不妥协的男人”这一称号。

只不过在军事上,这位似乎和曾经那位民主党的战争狂人的思想背道而驰。卡斯主张削减军费,裁撤民兵,他的理由是德克萨斯只有不到两万法军。

首节 上一节 143/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