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局拒婚秦可卿 第30节

刘耕眼前一亮,以往募捐只是以官府的名义通知这些商人,往往商人们都是商量好捐多少,按照贾蓉的说法,他觉得如果自己是商人,肯定狠狠得捐,钱和名声、子弟的前途比起来算个屁,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是社会地位低下啊!若是得到天子赐字往家里一挂谁还敢看不起?

“嘿嘿!”刘耕想着情不自禁嘿嘿笑起来。

厅中几人也笑起来,没错贾蓉的法子确实摸中商人的命脉,除非对方无欲无求,不过商人重利,想必这样的人也在少数。

李子健站起指着贾蓉对众人叹道:“恨不能为此子师啊!”

他是真后悔了,之前只是被贾蓉文才折服起了爱才之心,如今看来自己还是小看他了。

天下闻名的李子健这么说,林如海高兴得嘴巴咧的老大,这话要是传出去对于贾蓉的名声无疑是巨大的助益,以后参加科考铁定上榜,想想连儒学宗师都想收为徒弟的人主考官要是不录取,那不是闹笑话么?.

“老大人切不可夸奖过甚。”林如海怕贾蓉骄傲,开口说道,只是他这表情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李子健:........你确定是真心的么?

钱鹤倒是无所谓,徒孙被人夸奖他也与有荣焉。

“既这样,贾蓉你回去就把今日说得写个章程出来如何治理水患,给刘大人做个参考,就像你说的只要坚持以民为本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事。”钱鹤说道。

贾蓉拱手答应:“是,山长,蓉今日回去就写好着人送来。”

又看向刘耕“至于募捐一事老夫觉得只要按照贾蓉的办法,想来不难。”

“此次事后,贾蓉你在学业上有什么困惑尽快来请教老夫,也不枉与你祖父师徒一场。”

这就是要亲自指点贾蓉的意思了。

.....

苏州,雨势渐小,马车行驶在道前街上,林如海和贾蓉坐在马车内。

“蓉哥儿真是给了某意外之喜,今日本想着你医术好,能够在灾民安置上出些主意,没想到啊!甚好。”

看贾蓉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心里暗赞,贾家后继有人。

其实不是贾蓉宠辱不惊,只是他有超前的意识,说出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想法,至于几人的商业互吹,他也没当一回事,好话谁不会讲。

“姑父,蓉只是说一些自己的想法,至于怎么实施,采不采用还是要看刘大人自己。”

林如海点点头:“刘大人知府做得也不容易,他在朝中无人,天子疑心重,或许也是看重这点才把苏州府这么紧要的地方交给他。”

或许是有意无意,林如海和他说话没有避讳。

贾蓉笑道:“蓉觉得这才是刘大人的过人之处,天子想要集权,放任党争在中间做裁判才好抓住权力,刘大人不参与党争做个孤臣也不错,朝廷始终是天子的朝廷,只有抱紧天子的大腿才是王道。”

林如海莞尔,难得贾蓉年纪小小看的这么透彻,林如海自己又何尝不是个孤臣?

一路无话,很快到了巡盐御史衙门。

中午林如海兑现承诺亲自下厨给林黛玉做饭,贾蓉也有幸蹭了顿。

下午贾蓉在林如海的指导下梳理了治理流民“十策”,写完后让人送到知府衙门。

“十策”写得极为详细连林如海也不得不赞叹,只要这些措施能够得到实行,看似庞大的灾民也不足为虑,感叹真有生而知之者,只是文笔略显白话帮着修改一番。

之后贾蓉请教了最近在学问上的疑惑,林如海一一解惑,期间林黛玉过来几次。

.....

第56章 上达天听

京城

最近苏州府水患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样传进皇宫,这中间有知府刘耕得奏折,也有苏州府辖下各县得奏折清一色得请求赈灾,当然了还有锦衣卫得密奏。

大夏朝的中央官制和明朝相似,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下设内阁,内阁统率六部对皇帝负责,另外设有督察院都督府、锦衣卫和东西二厂。

各地官员上的明奏都要先汇集到内阁,由内阁三位首辅大臣查看之后把建议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内阁批阅后把票拟呈报皇帝批准,之后有六科校对之后下发。锦衣卫和东西二厂是皇帝的私人特务机构,遍布全国,有直接向皇帝上密奏的权力,不需要经过内阁。

勤政殿,雍乾帝日常批阅奏折的地方。

雍乾帝继位三年,由于得位不正是以格外勤政,勤政殿在太上皇一朝名为思政殿,雍乾帝即位后改名为勤政殿,足见天子的野心。

此时,雍乾帝的御桌上放着刚刚内阁和锦衣卫呈送来关于江南水患最新的奏折。

天子首先翻阅的就是锦衣卫的密报,雍乾帝生性多疑是以登基后更为倚重锦衣卫监察百官和天下。

锦衣卫的密奏很简单就是报送了苏州府此次水患的详细情况,看到几十万流民的信息,天子眉头紧锁,苏州府历来是朝廷的钱库,几十万流民可见此次水患的严重程度,而且江南一地盛产水稻,如今正是水稻生长的季节,一场水患意味着今年苏州的税收肯定交不上来,而且朝廷还要拨款赈灾。

想到这里雍乾帝就头痛,朝廷到处都要花银子,虽说天下承平已久户部也积累了不少财富,但是雍乾帝一直想用兵西北成就伟业,来洗刷自己得位不正的污点。

江南的水患肯定不止苏州府一地,光雍乾二年吴地大旱就花了四十万两,这次水患没有一百万两怕是下不来。

雍乾帝长叹一声:“真是多事之秋啊。”

想来也是,天子虽富有四海,但是每天各地奏呈的大小事务都要经他的手,难怪会有这样的感叹。

一旁的太监戴荃听后,本就躬着的身体更倾了几分。

戴荃是雍乾帝在潜邸就跟着他的,那时候还是四皇子,他深知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引起皇帝的注意,不然后果很严重。

尽管他很小心,但越怕什么就越会找上,雍乾帝斜眼看一眼一脸小心谨慎的戴荃笑骂道:“老货,做那模样,朕是那种会迁怒于人的人么?”

就像戴荃很了解雍乾帝,雍乾帝也十分了解戴荃,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在想什么。

“东厂此次的奏报想必也已呈送了吧?”

戴荃除了日常服侍皇帝,还有一层身份就是东厂的掌印太监,东厂情报都要先由他过目之后,选择重要的奏呈给皇帝或者以备皇帝咨询。

戴荃依旧躬身,点头道:“启禀陛下,东厂传来的消息和锦衣卫的一般无二,想来不会有假。”神仙书阁

不会有假就是真的,为什么雍乾帝先看锦衣卫的密奏和询问戴荃?他是想确认消息的真实性,比起外面那些官员,他更信任锦衣卫和自己手下的太监机构。

雍乾帝得到确认,也不多话,既然是真的那就看当地官员的奏折,与锦衣卫和东厂的奏折不同,官员上奏的奏折如果是需要决策的事情,在通报信息之后是需要提出自己的对策的,内阁讨论对策的可行性和建议,交由皇帝决策,不然所有的事情只报送等中央提出对策,那皇帝和内阁都得累死。

从一堆奏折中找到苏州知府刘耕的上奏,第一刘耕是苏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第二皇帝对刘耕的感官不错,这是一个忠臣,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在苏州府多年至少让他很放心,先前已经收到一次他的折子只通报了苏州府水患的消息,并没有多余的信息,这批是最新的奏折,于是想先看看刘耕怎么说。

“苏州知府刘耕奏,跪请万岁爷安,今岁江南水患属苏州府一地最为紧要,臣先前通报受灾情况不复赘述,今有宁国府贾蓉献水患治理”十策“臣深以为然,“十策”中九策臣均已命治下施行,收效甚好,想来水患不足为虑,唯有一策涉及军中,臣不敢自作主张现将“十策”奏请万岁裁决.........”

刘耕的奏折寥寥几百字,主要讲述了利用贾蓉提出的十策收到的效果,最让雍乾帝欣喜的是苏州府竟然向富商募捐到七十余万两白银,这意味着不用再从中央财政拨款,至于刘耕提到自作主张承诺的皇帝赐字和生员名额请天子降罪,雍乾帝根本不在意,他是务实的皇帝只要能够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小事情。

“招内阁三学士殿前议事。”雍乾帝松了一口气,吩咐道,关于刘耕提到的派遣军中士卒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事宜,他想听听内阁的意见。

戴荃看到皇帝的脸色终于好看了些,也松一口气,又听到吩咐,轻声应答,走出勤政殿吩咐小太监去请内阁三学士。

雍乾帝一朝设勤政殿大学士,瑾身殿大学士和华盖殿大学士,勤政殿大学士张廷位居首辅,另外两位次辅分别是徐拱和夏言,三位大学士位高权重颇受雍乾帝倚重。

不一会儿,三位大学士分位次走进勤政殿,雍乾帝赐座,三人拜谢后才坐下。

雍乾帝拿着刘耕的奏折扬了扬笑道:“三位爱卿看过这苏州知府刘耕的奏折了?”

这问的是一句废话,所有奏折都要由内阁先经手自然是看过的。

三人点头,雍乾帝又说:“苏州府这次水患处理的非常好,奏折陈说的”十策“朕觉得切中要害,比以往报送的灾害奏折让朕觉得如饮佳酿,痛快!”

张廷几人见雍乾帝很高兴,也笑道:“陛下洪福,这奏折我等读之甘之如饴,原以为刘耕上的是求救的奏折,没想到给了臣等一个大惊喜,苏州府水患是内阁近期的头等大事,没想到就这么轻易地化解,去了心头大患,臣等为陛下贺!”

.....

第57章 简在帝心

雍乾帝莞尔,看来老家伙们是真的高兴,很少能听到这样地马屁从他们嘴中。

“朕以为,”十策“均可下发至江南其他府县,让他们遵照执行,至于刘耕提到的驻军参与救灾事宜三位爱卿如何看?”雍乾帝也不卖关子说出了请他三人来得目的。

徐拱起身上前奏答“臣以为可行,我朝承平已久,每年朝廷花费几百万两供养军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神仙书阁

徐拱在朝中属于激进派,敢于接受新观点,对于贾蓉提出的“十策”他很看重。

“陛下,臣以为不可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错,但是军队职责是维稳地方,抵御外敌,如若用在地方灾害治理实则本末倒置。”夏言出列陈述自己的看法。

没有争吵,两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

雍正帝看两位次辅意见不一,于是看向首辅张廷“张爱卿,你怎么看?”

张廷见皇帝问他的意见,揣摩着天子的心思,思虑一会说道:“陛下,臣以为可行,徐大人的观点臣都赞同,不过具体调动的人数还是要先定好为宜,不宜全部出动。”

皇帝看两位大学士赞同,心里有了主意,其实他也支持的,让内阁过来商议只是想看看他们的想法,毕竟如果只有皇帝自己同意,内阁不同意,那这命令也下达不了,如今二比一刘耕奏请的算是通过了。

“那么内阁拟旨吧,回复刘耕同意奏请,都督府调拨5000南京守备由刘耕指挥,为期三个月,用于救灾和重建;另明发旨意给江南各地以后水患治理皆按”十策“施行......”

雍乾帝拍板命令内阁拟旨,关于派兵数量皇帝定了从南京守备调,苏州府和南京接壤调兵比较快,毕竟刘耕最后再奏折最后说了灾情如火催皇帝决定,想来是很着急了不然也没胆子催雍乾帝,他喜欢这样实干的大臣。令各地参照执行,算是肯定了苏州府这次救灾的经验。

雍乾帝一口气说完,三位大学士领旨,随后笑道:“朕看刘耕奏折中说”十策“是由宁国府贾蓉提出来的,是京中的宁国府么?”

戴荃这时候看殿内的气氛轻松,凑趣道:“陛下正是这宁国公的后人。”

“哦?他何时去了苏州?”雍乾帝生起兴趣。

“陛下您忘了?前一阵子传到京中的《出塞》和《菩萨蛮》正是次子的词作,陛下您当时还夸奖来着,说他不愧是宁国后人,贤德妃娘娘还赏赐了他未过门的妻子。”

“唔,是有这么回事,听说是奉了他祖父的命令下江南读书?朕记得元妃说过。”

戴荃恭敬地陪笑道:“正是。”

“好啊!出身身勋贵还甘于读书上进,如今又能为国献策,难得,难得!”显然雍乾帝很高兴,一定意义上勋贵们和皇室是同气连枝地,他们都忠于皇帝。

“三位爱卿,你们觉得朕该如何赏赐?”

三位大学士见雍乾帝询问如何赏赐,虽然很赞赏贾蓉的十策,但是文官集团天生和勋贵不和,说白了就是看不上,三人都默契地不愿去捧这个臭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切陛下乾坤独断就是。”张廷随意的说。

雍乾帝很满意这个回答,他当然知道文官看不上武将出身的勋贵,这是他乐意见到的,虽说大夏不重文抑武,但也不想看到文武相亲的局面,贾蓉身上打着勋贵的标签。

可怜的贾蓉一心科举,却不知道他注定很难进入文官集团的圈子,这是后话。

“那就下旨嘉奖贾家,准许贾家进宫探亲一次,给贾蓉那个没过门的妻子赏赐玉如意一柄,至于贾蓉么让他安心在苏州读书,协助刘耕处理灾后事宜。”雍乾帝想必是高兴,下旨嘉奖是应有之义,但是破例赏玉如意一柄给史湘云,那就是及喜爱的表现了,要知道玉如意可不是随便赏赐的。

戴荃在一边听着,心里想着贾家这次可要出大风头了,以往贾蓉他也是见过的,因为每次年末贾家进宫领取恩赏都是贾蓉来,那是时候瞧着唯唯诺诺的样子,没想到如今出息了,这是简在帝心啊!

他可以预见只要贾蓉安心的参加雍的春闱,一个进士出身是没跑的。

虽说不在意,但三个内阁大学士听了还是扯扯嘴,大夏朝的皇帝对勋贵是真的舍得,要知道文官集团也只有张廷一人得到过玉如意,所以他是内阁首辅。

不过说白了这是天家的私事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见没事就告辞出去,毕竟内阁一天事情多得处理不完,没时间在这里继续捧臭脚。

“戴荃,你说贾蓉此子为何要走读书取仕的路子?那《出塞》朕读来也喜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他不是想做朕的飞将军的么?“雍乾帝见三人离去,心情大好下和戴荃开玩笑。

戴荃也感觉好笑,不过他比雍乾帝知道的多,毕竟东厂也负有监督勋贵的责任:“陛下,这宁国府和荣国府现今没有在军中效力的子弟了,如今他两家只有荣国府贾政在工部任职。”

雍乾帝点点头,他老丈人家的情况还是多少知道点的。

“朕记得元妃不是有个弟弟,说是涎玉而生?如今怎样?”

“元妃娘娘的弟弟叫贾宝玉,极受史太君喜爱,天性不喜读书,不爱武事,整日混在脂粉堆里。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名叫贾环,也是一样的不爱读书,不受其父待见。”

雍乾帝听说,嗤笑,他从来不信鬼神一说,什么涎玉而生觉得是无稽之谈,朕是上天之子怎么没涎玉而生?兴致有些缺缺。

贾府的情况或者勋贵们不上进的情况是他乐意见到的,但是想到昔日荣宁二公的贡献,又觉得唏嘘,“这个贾蓉你多关注,有什么情况随时通报,虽说要压着勋贵,但也不好过甚,既然贾蓉有上进之心,那就好好培养吧,也不枉昔日荣宁二公和父皇南征北战创下的军功。

戴荃点点头,”陛下圣明,贾家听了一定感恩戴德。“越发觉得贾蓉日后了不得。

第58章 元春

皇宫御花园东南角,坐落着贾元春居住的凤藻宫。

此时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和后宫的各处宫殿一样,凤藻宫也种了几树石榴,宫里人迷信因着石榴多子,意喻多子多福,所以石榴树在后宫随处可见。

首节 上一节 30/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