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军师,开局设计杀曹操 第157节

“不管是我李瑄,还是我主刘备,都知一个道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将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你们都是有才华之人,本可以将才华施展出来,为百姓,为社稷做出一番贡献,却反而因为碌碌无为的刘璋,害了百姓,自己也要丢了性命,你们自己说,值不值得?”

黄权张任等人脸上不由浮现出一丝愧疚的神色。

“你们知道吗?吾主刘备,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我赶快想办法去川南平叛,这是他的初心,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前往川南,只是,却被你们所阻,这才奋力求生……”

王累这时打断道:“不管如何,那刘玄德都是窃取他人州县,不忠不义,刘季玉与我等有知遇之恩,吾等非死不能报也!”

“王从事,忠心没有错,但是不可愚忠!我且问你,我主公自从到益州后,可曾做过一件对不起刘璋,对不起益州百姓的事情?”

“这……”王累哑口无言,刘备非但没有做出对不起刘璋的事情,反而处处帮助益州百姓,还帮刘璋对付张鲁,在为人这一块,刘备确实没有话说。

不管他们如何揣测刘备的心思,但在外人看来,刘备始终占据着大义。

“说不出来吧?”李瑄环视众人,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所以我说你们糊涂!刘璋不分青红皂白,听信曹操所言,对我们恩将仇报,而你们,在刘璋麾下,又得到过重用吗?”

“若刘璋能早点听进去你们的忠告和建议,这益州,也根本不会易主!”

李瑄这番话掷地有声,虽然黄权王累张任刘璝等人一开始都存了以死报刘璋的心思,但不得不说,李瑄说得话,确实很有道理。

“各位,我李瑄知你们忠义,但有句话说得好,良禽折木而栖,以诸位的才能,在刘季玉手中,确实是屈才了,况且刘季玉自己都已经选择了去往南郡公安享清福,吾主还将他内库中的金银悉数还于他,你们还要以死相报吗?”

沉默,难堪的沉默,从李瑄开口,这四人就陷入了自我否定之中,只能以沉默应对。

李瑄转头望向张任,说道:“张将军,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你与吾麾下赵子龙同为师兄弟,本该大放异彩,只是在刘璋之下,不足以发挥才能,倘若就这么自我了断,又有何面目去见童渊老前辈?”

李瑄看到四人的脸色,随着自己的劝说都有所松动,知道还是有机会能说服他们的,便继续加大力度。

“刘璋非明主,今日即便你们身死,也只会在史书上落个愚忠之名,但是若归降吾主,等吾主剑指天下,扫清六合,各位就是功臣!”

“我李瑄今日站在各位面前,是惜才,就是想不计前嫌,想给各位一个机会,一个能够青史留名的机会,言尽于此,该怎么做,随便你们。”

“只是我还想多嘴一句,虽然坦然面对死亡很是洒脱,但之后呢?你们的家人妻儿会活在痛苦之中,希望你们多为他们考虑一下。”

李瑄的话,温暖而贴心,处处为他们着想,从他们个人到他们的家人都考虑到了,即便是铁打的心肠也要被感动,所以这一心求死的四人,顶不住了。

就在这时,刘备慌忙从外面跌跌撞撞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叫道:“重光不可!千万不可以杀他们,他们可都是人才啊!”

四人惊讶转头,却见到刘备因为跑得太急,大口喘着气,头上的冠冕都有些歪了,不过刘备却像是根本就没有发现一般,严肃的对李瑄说道:“吾刚准备前往川西安抚各族,就听到你把黄权、张任、王累、刘璝他们叫到府衙,说要杀他们?”

“主公,我……”李瑄刚要开口,就被刘备一把打断。

“我早说过,他们是人才,必须要以礼相待,还好我赶过来了,否则酿成大祸矣。”

刘备说着,亲自为四人整理衣冠,诚恳道:“你们都是当世人才,不愿意投降,便回家去吧,我不会说什么的,你们的妻儿家人我已经妥善安排,都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刘备作为三州之主,居然为了他们四个阶下囚如此奔波,还对他们如此礼遇,再加上李瑄之前的话,四个人再也忍不住了。

只见黄权、王累、张任、刘璝四人互相望了一眼,齐齐跪下,一起说道:“刘使君仁义无双,重光军师亦言之有理,若再推脱,便是不知好歹了,吾等愿降。”

刘备激动地将四人一一扶起,语带哽咽道:“如此甚好,了却了吾的一桩心事,公衡,日后益州政事,还需你多多费心,王从事,日后我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尽管谏言,我一定听从,还有张任刘璝两位将军,皆是能战善战之辈,吾定当让两位继续领兵作战,征战沙场,以立军功!”

四人听后俱是内心激荡,再度对着刘备深深一拜,刘备亦是与四人相拥,好一副情好日密的景象。

第344章 着手改革,六部内阁

费尽心思终于收服黄权、王累、张任、刘璝四人之后,李瑄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李瑄也不想这样,但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刘备在李瑄的帮助之下,看起来似乎人才济济,但其实远远不够用。

因为现在刘备的地盘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之前的刘备,只占据了半个荆州,加一个益州,而现在,却是整个荆州加上交州与益州,以及汝南,日后或许还会更多。

将刘备手下的人才平均分配到这些地方,其实也就没多少了。

除此之外,益州糟糕的局面也是李瑄求贤若渴的原因之一。

益州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其实内部已然腐朽,特别是门阀问题,最为严重。

益州门阀林立,世家大族对于政权的掌控跟之前的荆州差不多,甚至比荆州还要糟糕。

除了刘璋这个最高负责人,益州的大小官员,几乎都出自于各个门阀世家。

这些门阀世家的子弟,很是轻松的就能够承接父辈的余荫,成为把持政权的人物。

权力来得如此轻松,自然不会想着去奋斗了,可想而知这些平时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门阀子弟们的真实水平。

他们能力不行,搞派系斗争倒是挺厉害的,蜀国后期东州派益州派与荆州派之间的争斗,也是导致蜀国后期没落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人才凋零了,毕竟这样的环境之下,又怎么可能会出现过多的人才。

李瑄自然要从现在开始着手,改变这个局面。

第一步就是要改变臃肿的官僚体系,在跟刘备彻夜沟通之后,李瑄开始了一场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改革。

一个政权想要长期稳定的发展,除了开疆拓土的谋士武将,整个内部的各种政治制度与官僚体系,影响也是极大的。

李瑄的改革,就是针对这两方面,通过设立更为高效的行政机构,从而让整个地盘的权力更加集中,办事也更为有效率。

具体的方法,就是实施李瑄改良过的内阁六部制。

其实之前在荆州的时候,李瑄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那个时候刘备的地盘不算很大,可以但没必要。

但现在,刘备的领土已经够大了,这个时候正好需要一场这样的变革,也可以变相削弱门阀与世家大族的权力。

在李瑄的主导之下,刘备的麾下权力最大的机构是内阁,目前暂定的成员有李瑄自己、诸葛亮、法正、马良四人。

诸葛亮自不必多说,无论军事内政,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内阁实际上就是分化了宰相的权力,对于有着宰相之才的诸葛亮来说,内阁必须要有他的一席之地。

法正是迎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而且他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弱,又是益州派系之人,这个位置必须要给。

马良是荆州派的代表,他的内政能力也很强,为了平衡之道以及人尽其用,李瑄给了马良一个席位。

内阁之下便是六部,李瑄将三省制废除,以内阁来代替,这样能提高效率,内阁属于决策机构,而下面的六部则是执行机构。

因为是执行机构,所以荆州交州益州三地,每一地都有六部存在,独立负责各项事务,这样保证了三块地盘的协调性。

其中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权衡之下,李瑄选择了简雍担任荆州吏部尚书,简雍跟随刘备多年,德高望重,内政能力也比较强,综合起来,最是合适。

益州的吏部尚书之位,李瑄交给了张松,他在迎刘备入蜀也立下大功,才能也是足够,掌管吏部没有任何问题。

交州的吏部,李瑄让蒋琬去担任,交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地方,那里需要年轻的人才去开发,并且交州没有什么派系斗争,正好可以让蒋琬去锻炼自己。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包括各项建设的投入支出,也就是俗称管钱的。

糜竺跟随刘备多年,本身就是经商之人,又在荆州期间总领各项财务工作,荆州户部尚书一位,当仁不让的归他了。

益州的户部尚书则是由刘巴担任,刘巴此人也是个全才,对于财政方面也有极其敏锐的能力,历史上曾帮助刘备解决过财政困难,因此李瑄选择他来担任户部尚书。

交州的户部交给了费祎,蜀国后期的内政基本上全靠着费祎与蒋琬两人,如今他也很是年轻,正好与蒋琬配合,相得益彰,这个位置他来担任最好不过。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属于掌管教育与外交的一个部门。

孙乾同样跟随刘备多年,又对外交很是擅长,荆州的礼部尚书,交给了他,教育方面,李瑄则是让司马徽辅助。

益州的礼部尚书,李瑄交给了秦宓,他善舌辨,又是一位喜爱学习的学者,早就对李瑄崇拜有加,亦对李瑄的新学推崇有加,当李瑄夺下成都之后,秦宓就来投奔了。

交州的礼部,李瑄思虑良久,最终选择了董允,他是费祎的好友,费祎举荐了他,不过李瑄知道董允的才能同样不弱,也同样年轻,正好适合交州。

兵部则是掌管兵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执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

荆州兵部之位,李瑄毫不犹豫交给了关羽,道理懂得都懂。

益州的兵部尚书,李瑄让给了张任,他作为蜀中四将的老大,不但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自身也有足够的威望,让他当兵部尚书一职,也可安益州众将之心。

交州的兵部尚书一职,由陆逊担任,陆逊日后能成为吴国的大都督,这统兵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他年少气盛,正好适合交州那个朝气蓬勃的地方。

陆逊作为李瑄重点培养的对象,在交州也能稍微历练一下自己的能力,这样日后才好让他统领大军。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复、关禁之政令,还要制定律法,断案,为民做主。

这个部门虽然相对权力较小,但却是与百姓最为接近的部门,需要一个既有才能,又很清正廉洁的人来担任。

荆州的刑部尚书李瑄交给了陈群,历史上他曾参与制定了魏国律法,对法律这一块很是擅长,同样也跟随刘备多年,为人更是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有陈群在,李瑄完全可以放一万个心。

益州刑部,由邓芝掌管,李瑄知道他为人刚正不阿,赏罚明断,体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取自官府,从未经营过私产,妻儿甚至还有忍饥挨饿之时,死时家中也没有多余财物。

因此特意力排众议,让人前往郫城将他请来。

工部的职能比较宽泛,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执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荆州的工部,毫无疑问肯定是由马钧掌管,他的发明创造能力,绝对是整个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

鉴于这个时代擅长民计民生,发明创造的人实在太少,李瑄无奈之下,只有将益州的工部尚书,交给诸葛亮来兼任,毕竟他也算是个发明家,而且也对水利工程很是上心,还有个同样擅长发明的老婆黄月英。

至于交州的工部尚书之位,李瑄交给了陆绩,因为刘备得到益州,声威大震,陆逊又在刘备这边混的不错,因此陆绩决定带着陆家投靠刘备,陆绩本人对于天文学等杂学很是感兴趣,才干又高,正好可以跟陆逊一起前往交州。

如此所有刘备所有地盘的官员框架,总算是大致给定下来了,但苦逼的李瑄还是不能休息,因为除了这些,仍然有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他。

第345章 裁减军队,兴办学校

除了六部,李瑄还设立了一个机构名为御史台,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

负责的官员名为监察御史,由王累担任,王累嫉恶如仇,性情刚烈,由他来担任这个职位,负责巡查刘备各地官员情况,再好不过了。

至于地方上各个州郡的官职,还是维持原来东汉那一套,在各个郡设立太守职位,只是有一点不一样,就是李瑄将太守的职能一分为二,实行军政分离制度。

太守负责治理当地民生,由文官担任,另外每个郡会有一位武官辅佐,名为提督,负责统领郡县兵马,若遇到战事,太守可以提出战略战术建议,但没有统兵权,无法指挥军队战斗,士兵只会听从提督的命令。

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各地郡县出现一手遮天的情况,再加上有监察御史的巡查,足以保证刘备这广大地盘不会出现什么贪污腐败的情况。

毕竟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即便李瑄自己清正廉洁,但也不可能走遍刘备的每一个地方,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尽可能的规避。

把官员的部分解决完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处理兵力问题了。

益州说实话,兵力还是挺多的,虽然之前进攻荆州损失了一批,张鲁与孟获的进攻又让益州损失了一批,与刘备的战争,再次让益州损失了一批部队。

即便是这样,算上整个益州各个关卡州郡的兵马,仍然还有十多万,由此可见益州天府之国的称号还真不是白叫的。

也难怪蜀国后期仅凭益州一地,就能支持诸葛亮与姜维的连续北伐。

益州的精锐大多都拼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地方军队,虽然数量够多,但质量实在堪忧,别说跟荆州军比了,就是跟张鲁的汉中军比起来也多有不如。

益州防守关卡州郡的地方军队,全都由世家大族把持,军饷亏空严重,吃空饷的状况更是屡见不鲜,大部分都进了当地豪强们的口袋。

士兵长期没有经过操练,武器铠甲又很破烂陈旧,士兵们连饭都吃不上。

这样的军队,也难怪连张鲁和孟获都打不赢,也难怪诸葛亮与严颜等人只是登高一呼,这仗还没打,守城守关的蜀军就纷纷投降。

十多万的军队,对益州的财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在刘备刚入主益州,百废俱兴,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而且李瑄一直坚信兵贵精不贵多,面对这种情况,大手一挥,就开始裁军。

他只留下了邓贤泠苞麾下两万精兵,原刘璋麾下一万的近卫军团,严颜手下两万士兵,以及张任和刘璝的三万亲兵,共计八万兵马。

剩下接近十万的兵马,全部让他们解甲归田,去屯田种地去了。

当然,鉴于日后还有用兵的需要,李瑄还是如在徐州一般,会定期组织教官去分批训练这些士兵,并从中选拔有潜力的士兵。

如果成绩优异,就可正式编入刘备麾下各个军团,享受职业军人的待遇。

至于留下来的八万兵马,李瑄也是将其分批次融入荆州军之中,让其接受李瑄新式的训练方法。

现在益州的东部是荆州与交州,因此根本就不需要多少防守军队,而川西地势陡峭崎岖,也没有什么敌人,因此也不需要多少军队。

川南是孟获所在的南中,只要能将孟获收服,也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如此就只剩下川北需要较多兵力防守。

首节 上一节 157/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