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军师,开局设计杀曹操 第21节

袁熙已经将甄宓和李瑄的互动看在了眼里,他已经断定这个叫李煜的小子肯定是甄宓安排过来捣乱的,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何身份,居然好像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袁尚身边的陈琳也很是诚恳道:“李煜先生,你能作出那样的佳作,当真是才高八斗,若你能再拿出一首不弱于刚才的那首诗作,我愿拜你为师。”

拜他为师?众人心中皆是一惊,陈琳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了,现在居然要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为师,他有这个实力吗?担得起吗?

袁尚则在一旁冷冷道:“若作不出来,就是欺骗甄宓小姐,欺骗我们,论罪当斩!”

袁尚终于在这一刻露出了危险的一面,身为袁绍之子,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杀个把两个人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听到袁尚的话,不知怎的,甄宓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担忧,好像很害怕李瑄作不出诗作,而被袁尚给杀掉。

李瑄看到袁熙和袁尚不怀好意的望向自己,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望着众人,心说既然要人前显圣,那干脆就装个大的,于是突然豪气干云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甄宓刚刚念的那首望月之诗,不过是我游戏之作而已,算不得什么,既然你们想让我现场作诗,那我就作给你们看,让你们知道,什么叫诗仙。”

众人都被李瑄这自大的语气给惊呆了,这是个什么人啊,居然自号诗仙?也太狂了一点吧?

袁熙一脸的冷笑,心中打着和袁尚同样的主意,你现在口气这么大,若拿不出真东西,那就一个字,死!

李瑄拿起桌上的酒壶,站到了桌子之上,将酒壶中的酒往自己的嘴巴倒去,整个人同时还转着圈,衣袂翻飞,那狂放潇洒的样子,看呆了所有人。

“好酒!哈哈……”李瑄的声音也在此时传了出来,一首惊世之作即将问世。

第49章 人前显圣,身份暴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瑄的第一句就让众人听得呆住了,这诗词当中豪放的气质,再配合上李瑄站在桌上饮酒的样子,当真是有一股子谪仙的味道在里面。

仅仅这一句,就让不少人开始咬文嚼字,细细揣摩这其中的韵味。

然而就当他们还在回味第一句的时候,李瑄已经将后面的诗词念了出来,直接在众人的脑海中炸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见全场人都呆若木鸡,被这首词给深深震撼的说不出话来,李瑄潇洒一笑,做出一副大才子的做派,高声吟诵着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水调歌头是望月怀人的代表作,《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中评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由此可见这首词的艺术水平该有多高。

三国时代的人哪里听过这个,纷纷都被这首词里蕴含的意境给感染了,现场所有人随着李瑄清朗的声音,都纷纷感受到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陈琳嘴唇颤抖,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狂热道:“这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神作,李煜先生将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千古神作。请受老夫一拜,老夫愿拜先生为师,日夜学习。”

说完之后,竟然真的跑到李瑄面前,给他行了一个大礼。

甄宓神色复杂,嘴里喃喃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露出迷醉的神采,望着李瑄那傲世独立的身影,一时间竟然痴了。

袁尚和袁熙面如死灰,他们也是读过书的,自然也知道李瑄念出的这首诗词到底有多么优秀,跟自己的作品比起来,那真的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如果说袁尚和袁熙就是当世的贵公子,那李瑄这份气度,这份才情,则妥妥的是天上过来的谪仙人,这还怎么比?

过了许久,现场还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瑄这首惊世骇俗的作品给深深震撼了,全部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袁谭也是震惊于李瑄的才情,不过他更是对李瑄的身份感到好奇,如此大才,不可能之前默默无闻,望着李瑄的身影,袁谭露出一抹玩味的表情,起了招揽之心。

甄宓看到所有人都被李瑄的作品给震撼住,再也没有人质疑自己,也知道今晚的危机总算是被李瑄给化解了,虽然被李瑄这个混蛋给占了一些便宜,不过也算是值了。

“李煜先生的作品大家觉得如何?还有其他人有作品来展示的吗?”

所有人对视一眼,都把头摇得像是拨浪鼓一般,开什么国际玩笑,有这样的作品珠玉在前,自己再上去那不是找虐吗?

现在大家望着李瑄的眼神都不是怀疑了,而是嫉妒,深深的嫉妒,他们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名满天下的甄宓小姐会对这样一个年轻人青睐有加了,有这份才情,天下哪里去不得?

而现在,现场的人更是敬佩李瑄,若是自己有李瑄这样的才气,恐怕走路都要横着走了,哪里会像李瑄这样低调,现在还是个散人。

李瑄见无人敢再上来吟诗,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正准备心满意足的下去,却见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咦?不是说有诗会吗?怎么一片寂静,没人吟诗作对吗?”

这个声音,好像是北海太守孔融?李瑄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刚想跳下桌来,无奈他现在的造型和站位实在是太过于惹人注目,根本就避之不及。

来人正是孔融,他进来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李瑄,失声叫道:“李重光?你怎么会在这里?”

袁谭心中一动,孔融与他在北海激战数月,最终兵败,自己仰慕他的才学,几经劝说,孔融才答应暂时归顺。

现在看来,这孔融似乎认识李煜?现在这李煜已经得罪了自己的两个弟弟,有了孔融这层关系,那自己岂不是有机会将此人收为己用?

“文举先生?你认识这位李煜先生?”

孔融一脸的莫名其妙,回道:“什么李煜,他叫李瑄,字重光,是刘备麾下的军师,我跟他在北海和徐州相处过一段时间。”

孔融的话一出口,全场哗然,大家全都恍然大悟,是说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却如此有才华,却原来是早就已经上了许劭月旦评的风云人物,这样一切就说得通了。

李瑄一捂脸,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熟人,话说你孔融兵败之后不是跑到山东去投曹操了吗?怎么会跟着袁谭啊,这历史走向不对啊!

甄宓见李瑄身份暴露,也有些心慌意乱,她虽然一直威胁李瑄,可是却也没想过真的暴露他的身份,毕竟甄宓也不想随便得罪一个名满天下的军师。

眼见事已至此,李瑄反而释然了,自己已经见过袁绍,估计结盟之事马上就会有结果了,身份暴露就暴露吧。

李瑄爽朗一笑:“徐州一别,想不到在这里遇到孔文举先生,我也是受甄宓小姐的邀请来参加诗会的。”

孔融可是被李瑄给摆了几道的,对李瑄从来就不敢怠慢,连忙问道:“重光先生也来参加诗会?可有作品问世?”

李瑄还没回答,袁谭就将李瑄的那首水调歌头给念了出来,这孔融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对于诗词歌赋的敏感程度和陈琳那是差不多的。

此刻听到这首词,孔融也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一脸佩服道:“想不到重光先生竟然有此大才,能作出如此惊世之作,早知道我就留在徐州聆听你的教诲了!”

李瑄现在身份暴露,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便笑着敷衍:“文举严重了,我也是妙手偶得,现在让我再作一首可就难了,哈哈,你们先聊,我还有点事,先走了,拜拜~”

说完便带着赵云赶紧逃了出去,甄宓看着李瑄匆匆离去,有心想要叫住他,却发现没什么理由,最终还是作罢,任由李瑄离开。

李瑄的诗作可是整场诗会的最高潮,现在李瑄离开,这诗会自然也开不下去了,众人也纷纷告辞,袁尚袁熙脸色阴沉,而袁谭则带着搞不清楚状况的孔融离去,想着该怎么接近李瑄。

一场诗会就此落下帷幕。

第50章 惊闻噩耗

回到驿馆之后,赵云很是焦急,问道:“重光军师,现在你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下一步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瑄思索了一阵,回道:“应该问题不大,我出现在邺城的消息要传出去应该还要一段时间,我跟袁绍在前几天就已经见过了,如今他们应该商讨出来个结果了,我明日去找田丰沮授等人走走关系,探探口风。”

赵云这才放下心来,暗自祈祷明天能有个好结果。

第二天一早,李瑄正在睡梦之中,糜家商队的领头糜定一脸惊慌地跑了进来,大叫道:“重光先生,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李瑄睡眼朦胧的,脑袋还未清醒,见糜定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迷糊道:“糜定,何事如此惊慌?”

“重光先生,刘使君和家主来信,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于十五日之前进攻徐州,现在已经破了小沛了!”

“什么?!”李瑄骤然惊醒,被这个消息惊得说不出话来,“你再说一遍?”

糜定急切地一跺脚,再次重复道:“重光先生!我说刘使君和家主八百里急报,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于十五日之前进攻徐州,现在已经攻破小沛了!”

怎么可能?!李瑄心电急转,曹操现在这个时候应该远征张绣才对啊,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徐州?看来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了蝴蝶效应,历史出现了偏差。

饶是李瑄一向料敌机先,现在也被这个消息给弄得心乱如麻,现在小沛被破,徐州的西边门户洞开,曹操的兵锋直指徐州城下,自己又不在徐州,根本不清楚那边的战况,现在该如何是好?

李瑄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曹操还不知道自己在邺城,唯有劝说袁绍出兵南下,只要袁绍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兖州腹地,定能逼迫曹操退兵。

迅速在心中想到了一个最优解之后,李瑄面沉如水:“给我准备一下,我要面见袁绍!”

袁绍府衙之中。

“重光何事如此着急?关于结盟一事,我们还在商讨呢。”

李瑄在心中大骂袁绍优柔寡断,现在就相当于在跟时间赛跑,若徐州城破,即便袁绍出兵也无济于事了。

不过表面上李瑄没有露出太多表情,他淡淡道:“我刚刚收到消息,曹操带着二十万大军进攻徐州,如今兖州空虚,只要明公率领大军渡过黄河,便是一马平川,可直接进攻许昌!”

袁绍也被这消息给惊住了,没想到曹操居然这么武断,没来由地带领大军攻击徐州,只要刘备能拖住曹操的大军,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想着,袁绍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谋士们,他自己还是无法做出决定。

袁绍的谋士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纷纷露出了沉思的神色,这的确是一个机会,但是如果现在出兵,那无疑是跟曹操结下仇怨,以后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审配沉吟着道:“现在出兵确实是一个好机会,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许攸一向是赞成出兵的,现在自然同意审配的说法。

田丰和沮授是比较谨慎的谋士,此刻还有些犹豫,和公孙瓒争斗了几年,士卒都比较疲累,而且耗费了钱粮无数,现在公孙瓒已经被赶到极北之地,翻不起什么浪花了,若能休养生息个几年,定然能问鼎天下。

若现在就出兵,跟曹操结下仇怨,那么又是连番的征战,虽然现在袁绍坐拥四州之地,但其实内部也有不少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袁绍的几个儿子都要追求甄宓的原因,若能跟甄宓结为通家之好,在经济上就能缓解袁绍的压力。

沮授还是不赞成现在出兵,进言道:“兖州有黄河天险,曹操也时刻防备着我们,目前在黄河边上还有五万大军防守,守将更是有铁壁之称的曹仁,我们即便有几十万大军,短时间内也难以越过黄河天险。”

袁绍其实也对曹操的地盘有心思,所以对曹操的边防早就进行过调查,他们也尝试着渡过黄河,但是都被曹仁给防守住了。

所以沮授一番话也并不是无的放矢,袁绍听得频频点头。

“公与所言极是,”田丰对沮授的言论也很是赞同,“黄河是天然的屏障,曹操就是看准 了这一点,才肆无忌惮的攻击徐州,若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军渡河,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贸然行动。”

袁绍被田丰和沮授给说服了,他也觉得现在攻击曹操不是很好的时机,想着彻底消灭公孙瓒再说,再加上大军确实难以越过黄河,便压下了进攻曹操的想法,对李瑄说道:“重光,你也听到了,曹操虽然带领二十万大军进攻徐州,但是黄河边的那五万军士凭借黄河之险,足以抵御百万雄兵,我们也是有心无力。”

李瑄冷笑一声,这袁绍的目光太过短浅,他劝说道:“明公,若现在不把握机会,等曹操夺下徐州,那以后可就更加难以南下了。”

这一下又把袁绍给说动了,他再度望向自己的谋士:“现在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各位有没有什么办法?”

逢纪叹道:“我们之前也试过很多方法,但是都被那曹仁化解,他简直就是不动如山,这个家伙太过稳健。”

“集合我们大家的智慧想出一个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快,在曹操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快速渡河,这个就比较难了。”

审配说得没错,若带领大军不计成本强行攻打,耗费上一段时间,确实如此有办法渡河,但是拖得时间久了,等曹操带兵回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现在的问题是,想要攻打曹操,不仅要渡过黄河,还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过河,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但是这何其难也。

眼见这些谋士都陷入沉默,袁绍叹了口气,知道现在攻曹怕是不太可能了,正想回绝李瑄。

李瑄也知道现在就是要快,如果晚了刘备很有可能守不住徐州,他在脑海中思索着后世各种登陆战,眼睛当中射出一道精光。

“邺侯,如果说我有一计,可以帮助大军快速渡过黄河天险呢?”

第51章 曹仁与荀攸的应对

陈留城中,曹仁看着前线的消息,紧皱着眉头,袁绍这两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在黎阳大举增兵,根据斥候传过来的消息,怕不是有十万之多。

正当曹仁焦急之时,军师荀攸走了进来,见曹仁如此忧虑,便问道:“子孝为何如此焦虑?”

荀攸也是曹操手下首屈一指的谋士,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此时见到荀攸到来,曹仁的心是放下了一大半,大喜道:“公达先生来得正好,这几天袁绍突然往黎阳派了十万大军,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公达你看袁绍这是何意?”

荀攸笑道:“主公远征徐州,就是怕袁绍有异动,这才派我过来,依我看这袁绍定然是对许都有了想法。”

曹仁皱眉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现在整个黄河一带只有五万大军,怕是不好抵挡袁绍大军南下。”

荀攸丝毫不以为意,轻松说道:“我们有黄河天险,子孝不是阻拦了好几次袁绍大军吗?怎么这次就没信心了。”

“前几次都是一些小规模的部队,这么大规模的集结还是第一次,我们还是谨慎一些的好。”骨子里的稳健基因让曹仁丝毫不敢大意,所以他并没有荀攸这么轻松。

“我们的任务只是为了阻拦袁绍,不让他们大军渡河,不求全歼对方,以骚扰为主就行,五万大军足够了,子孝不必太过担心。”

曹仁还是隐隐有一丝不安,问道:“黄河这么长,公达先生对袁绍渡河的地点有什么看法没?”

“我早就已经料到了,”荀攸呵呵一笑,在桌上摊开一张地图,“袁绍想要南下许都,只有三条路,要么从白马延津渡河,然后过官渡,直下许都;要么从向东迂回至鄄城,折向西南陈留,走主公从兖州杀入豫州的老路;或者向西进入河内,过孟津,入洛阳,再折向东南,走董卓军队进攻颍川、汝南的路线。”

“这三条路线各有优劣,如果袁绍往东或者往西,我们的兵力难以兼顾这么远,可能会被打开缺口……”

曹仁听到这里很是着急,连忙问道:“那怎么办?”

“子孝切勿着急,听我说完,”荀攸轻轻按住想要站起来的曹仁,“但是不管往东还是往西都会花费大量时间,袁绍想要拿下许都,只有一个字,快!所以这两条路线他都不会选择。”

荀攸说到这里,眼神一冷:“依我看来,袁绍定然会选择白马延津一带渡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让大军渡过黄河,这样才对许都有威胁。”

首节 上一节 21/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