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第103节

在场的六部九卿也早就听愣了,北元牛羊是络绎不绝的,等到开了春,人家就能继续把牛羊喂肥吗?

朱涛看出了他们的疑虑,便继续说道。

“其实除了铁器之外,无论是盐,粮食,布匹,还有其他的生活物资,都需要靠牛羊向我大明购买,因为北元根本就没有生产这些的能力,把这些也全部向他们开放贸易,就会有大批的牛羊涌入我大明!”

顿了一下之后,朱涛脸上出现了坚毅之色,甚至是有些得意的笑道。

“而等到了开春三月,他们的牛羊刚刚度过冬天,正是最为瘦弱的时候,肥美的牛羊早已经换取了其他物资,而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选择马上断掉贸易往来!”

听到这里,朱元璋已经完全明白了,他毕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瞬间就懂了朱涛的计策所在。

“要是这样的话,他们一旦没有大明提供粮食,又没有牛羊肉可吃,甚至连正常的生存都难以做到。”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在场的六部九卿,大臣们都为这个计策啧啧称叹。

这个计策可称为是千古阳谋,但又确实狠辣无比。

要是按照这个计策的话,大明不需要再消耗任何的军力,就能让北元陷入绝境。

到那时候,再进行一次北伐,根本不需要耗日持久,便可以摧枯拉朽,将其残余势力彻底剿灭。

此时,户部尚书梁清标忽然一拍大腿,有些惊叹的说道。

“我想起来了,这就是当年管仲对付鲁国的贸易之策,于春秋之上有所记载。”

朱元璋却听得一脸懵逼,这事儿跟管仲又有什么关系?他毕竟是一个放牛娃出身,一生戎马,做了皇帝之后又特别勤政,当然没有很多的时间去读书。

但在场的众人,除了徐达之外全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当然都懂得这个掌故。

这时,李善长站出来给朱元璋解释说。

“陛下,这的确是化用了管仲之策,当时管仲身为齐国丞相,想要对付鲁国,但鲁国却也强大,想要战胜鲁国,必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时候,鲁国的缟天下有名,而管仲命令齐国人大量采买鲁缟,弄的鲁国人都开始不去种地,全都养蚕织缟,但是管仲却忽然停止了进口采购,下令全国都不准使用鲁缟,结果鲁国经济一下子就崩盘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稍微愣了片刻,然后皱了皱眉,对在场的这些公卿大臣们问道。

“看来,这个故事你们是都知道的,那为什么在咱涛儿之前,你们就没有提出这样的计策来呢?”

这些大臣们大眼瞪着小眼,一时之间场面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

他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大家都是读着圣人之书当官的,四书五经实在是太过熟悉,可是却没想到如此化用。

读的是一样的书,人家朱涛能想出如此妙起来,真让他们十分惭愧,就像是吃干饭的一样。

不过,面子好歹还是要往回找一下的,不然显得大家都像饭桶一样。

憋了半天,户部尚书梁清标才很是无奈的说道。

“陛下,这个策略虽然是好,但是还是要慎重,毕竟把铁卖给北元,他们如果制造成了兵器,还是要伤害我大明士兵的。”

虽然说北元的蒙古人并不懂得炼铁的技术,但是他们当年逃走的时候还是带走了一批汉人工匠的。

其实,这个理由只不过是梁清标帮着自己和这些公卿大臣们找找面子,他也是想了半天才想出这样一个问题的。

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朱涛回答这个问题,朱元璋直接就瞪了一眼梁清标,说道。

“梁爱卿,咱看你的记性还真是不太好,上次在校场之上,咱亲自给你们演示了毛瑟枪的威力,难道你忘了不成,再说咱涛儿早就已经制造出了手雷和烟雾弹,还用得着跟他们短兵相接吗?”

这话一出,在场的六部九卿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的确如此,要是在这样的热武器面前,不管对方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冷兵器,都是来多少人就撂下多少尸体。

朱元璋笑了笑,他也不管在场目瞪口呆的大臣们,直接对朱涛说。

“这个计策非常好,一切运筹和相关事宜全都由你来做吧,咱会让内阁和六部全力的配合你的。”

在场的众位六部九卿和阁臣们,当然都是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愿意配合。

不过,朱涛又看了一眼朱元璋,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件事儿孩儿可以负责,不过爹可得答应我,除了这件事之外,别的事就不要再让我管了。”

朱元璋听完之后,简直是恼火不已,他使劲的拍了朱涛的肩膀一下,说道。

“你小子难道想偷懒不成,哪有那么容易?大好的年华,整天就想着躺平不干活,必须好好努力。”

朱涛很是无奈的翻了一个白眼儿,心说自己算是栽在这个老爹的手里了。

其实,朱元璋自己心中也是另有打算,他对朱涛的疼爱不亚于任何一个皇子。

已经封朱涛为定远王,但是他还在想着,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郡王,不能酬劳其功。

等到再建功勋之后,一定将其加封为亲王,但是这需要给朱涛大量的刷功劳才行。

可是这小子似乎根本就不领情,而且一点也不配合,实在是让自己无奈的很。

若是这一个计策真的把北元给灭掉的话,这灭国之功,加封亲王绝对是顺理成章的。

这时,见老爹已经把这事彻底给定下来了,朱涛便有些无奈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也得跟您要点权力才行,毕竟办这种事除了六不九卿之外,我还需要其他的帮手,中低层官员更是此事推行的中坚力量。”

朱元璋直接大手一挥,对朱涛说道。

“好,能干事就是有志向,咱赐你尚方宝剑与王命旗牌,同时赐给你四品以下文武官员任免之权!”

这个时候,朱元璋其实是非常高兴的,他并不怕朱涛给他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怕这个儿子偷懒躺平。

几个官职的任免权而已,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在场的群臣们听了这话,都是无比羡慕起来,那可是四品官员以的任免权呀。

在朝廷之中,四品官员已经可以做到翰林学士,在地方,知府也仅仅是四品而已。

而这位定远王刚刚加封,马上就获得了任免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力,这样的人事权可真是了不得。

如果是平常人的话,就算是像朱元璋所有七品官员的任免职权,恐怕都会直接犯了忌讳,打入另册。

此时,这些大臣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只要是把朱涛给哄好了,以后高官俸禄就能维持,甚至还能再进一步。

而且,既然朱涛手中握有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之权,他们要是能够结交朱涛,岂不是就能给子孙后代争取这个福利了。

到了这时候朱元璋也没什么可交代的了,便对朱涛说。

“任务咱算是交给你了,权力也完全交给你了,你好好的去筹划此事,给咱做出个样子来,以后有更高的封赏给你。”

大家听了这话,心中更是诧异,朱涛此时已经是定远郡王了,如果再有更高的封赏,莫非要加封亲王不成?

但是这些也只不过是朱元璋自己内心的打算,暂时还不能说出来,大臣们自然也不能妄加猜测。

朱元璋带着三位阁臣离开之后,这些六部大臣们却在那磨蹭着不走,说是要给朱涛提供一些资料之类的。

很快天都快黑了,他们还是不走,朱涛有些无奈,挠了挠头说。

“我说你们有事没事啊,没事就赶紧回去吧,赶不上回家吃饭了,我这儿晚上可不管饭。”

户部尚书梁清标连忙走上前来,但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说。

“王爷,您不是想要对北元用计,估计手里肯定是缺人手,我家子弟之中有不少能用之人,肯定能帮上您的忙…”

还没等到梁清标说完,朱涛直接一句给顶了回去。

“哦,我知道了,你是打算跟我要官是吧?”

朱涛只是犯懒却不糊涂,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手里这些官员任免权代表着什么。

梁清标又是厚着脸皮说道。

“我的这些子侄们可都是不错的年轻人,一定会帮得上您的忙,您可以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出差错的。”

朱涛淡淡说道。

“我没什么不放心的,我又不会用他们。”

说完之后,也就自顾自的干别的事,不再看这几个人了。

一般拒绝别人的时候,都是要找理由给对方一些面子的,但是好像朱涛不按常理出牌。

见到梁清标碰了这样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在场的其他大臣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朱涛无奈的看了一眼他们,开口说道。

“各位大人,我看你们还是先回去吧,这话我只当没听见,我这个人实在是不喜欢假公济私,你们的兄弟子侄,我是一概不会用的。”

这帮人还想上前说话,却被朱涛一个白眼儿全给吓退,只得悻悻而去。

等到这几位大臣全都退去之后,户部尚书梁清标却走在最后。

朱涛无奈的问他说。

“梁大人,你走得这么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和我说,如果有事的话,但说无妨就是了。”

梁清标其实刚才多少是碰了一个软钉子,但是也不想就此放弃,毕竟朱涛手中任免四品以下官员的权力实在是太具诱惑。

“是这样的,王爷,您刚才虽然是这样说,可是我觉得这不是假公济私,我的这些晚辈子侄还算是比较出色的,只要您能提拔一下他们,他们一定会好好替您办事的。”

其实这话说的太过于隐晦,梁清标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只要是你提拔了我的子侄,他们就会成为你的门人,为你所用。

但是这种话只能暗示,又不能表明的说出来,不然便是结党的罪名。

梁清标唯恐朱涛太过年轻,不会也不懂得官场的这些门路,所以还想再点拨他一下。

可是他实在是错看了朱涛了,能够被封为异姓郡王的人,脑子基本上都是好使的。

朱涛只是看了一眼梁清标,然后淡淡的说了一句。

“梁大人,你的话我记住了,得空我肯定好好的跟我爹叨咕一下,让他品味一下你这番话怎么样?”

只不过就是这样的轻飘飘一句话,差点儿把这位户部尚书给吓得魂飞天外。

这话如果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别说是罢官夺职,就算是砍下这颗人头,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位梁尚书直接抽了自己两个耳光,然后才说。

“您快别跟我开玩笑了,这样的话别说给子侄跑官儿了,我自己的人头都快保不住了。”

朱涛却一本正经的看着他,问道。

“如果我说这是开玩笑,你笑得出来吗?还有别的事吗,如果没事就回去吧。”

梁清标心里清楚,朱涛这也算是放他一马,自然赶紧就坡下驴,他给朱涛鞠了一躬,然后赶紧转身离去。

等梁尚书离开之后,屋内忽然传来了一阵大笑之声,一个老和尚从里面走了出来。

“如此阳谋,或许有人能够看得出来,但却没有人能够破解,可以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武帝时候的推恩令了。”

这个老和尚正是姚广孝,他已经在屋里听了多时。

若是论起阴谋诡计,他是非常有自信的,就算是刘伯温和李善长和他比起来,自然也是无法超越。

可是,朱涛这一招计策却是真的无法破解,这应该算是一条毒计,是绝顶的阴谋,可是阴谋到了顶点之后,自然就变成了阳谋。

如此计策,北元朝廷之中的有识之士是未必看不出来的,但是就算看出来。也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拦。

毕竟,北元的贵族已经无法控制底层百姓与大明贸易的需求。

不过,姚广孝把这个计策与汉朝的推恩令相比较,倒是让朱涛有些郁闷,推恩令的提出者主父偃,最后落得了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朱涛瞪了一眼姚广孝,有些无奈地对他说。

“你这个老和尚,自己是个出家人,竟然咒别人生死家灭,可真是嘴巴叼毒啊。”

首节 上一节 103/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