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第135节

马皇后一直以来都陪着朱元璋,但是也知道规矩,对于后宫不得干政,她一贯都是非常遵守。

所以虽然姚广孝带回来的是好消息,可是她也并不过问,除非朱元璋主动去说。

这时,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这个姚广孝真是个人物,看来他要在草原之上趁着过年掀起一番风雨了,咱现在未必要有什么动作,只需坐着看戏就行了。”

马皇后听完之后,淡淡一笑对朱元璋说。

“你这个皇帝越来越是当的轻松了,拱手就可治天下,这亏的是有咱涛儿呢,我看你还真该好好的给涛儿封赏一下。”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叹息了一下说道。

“其实,咱何尝不想封赏他,咱就很想把他这个郡王的爵位改封为亲王,只是这小子太过于偷闲躲懒,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咱也没个由头。”

马皇后却不再纠结这事儿,直接笑着说。

“这事儿究竟该怎么办,你应该心里有数,毕竟你才是大明的皇帝,我只是提一嘴而已,又不能干预政务,只算是当娘的给儿子要点儿封赏,不算过错。”

朱元璋当然清楚,皇后不是干预朝政之人,所以他也从来不为此纠结,便说。

“这小子不光是懒,还太不懂规矩,竟然这十多天来一直在家里呆着,也不说进宫来见见咱们请安,既然他不来,咱们就去看看他好了。”

马皇后知道朱元璋的想法,嘴里嘟囔着说。

“你这哪里是去看儿子,分明就是想上涛儿那里又蹭吃蹭喝罢了,没准儿走的时候还得带点东西。”

朱元璋却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道。

“这又怎么了?就算咱是到他那里去蹭吃喝,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儿子孝顺老子,那绝对是天经地义,咱还差点忘了,回来的时候再带上几十箱肥宅快乐水,那东西咱喜欢喝。”

马皇后叹了口气,心想这朱元璋有时候天真起来,还真的挺像孩童心性。

不过这样反而挺好,有一个这样的性格,总是要比那残暴刚愎的皇帝要好的许多。

这时两人也没有带什么随从,直接骑着马来到了朱家庄。

到了以后,正好有一个叫崔胖子的庄客看到了他们,虽然知道这是皇上和皇后,可是却仍然习惯地称呼为老爷和夫人。

崔胖子连忙走上前来跟两人行礼,然后说道。

“老爷、夫人,您两位来的可真是时候,少东家正着带着一群使臣们在搞团建呢,可热闹了,您快去看看吧。”

说着给他们带路到了小院,然后自顾自的去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轻轻的进来,然后又悄悄的站在人群之中看着。

果然,一群各国的使臣正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前方搭起了一个小台子,站在上面的正是翰林院学士方孝孺。

此时,他正在绘声绘色的讲着关公护嫂寻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台下的这些使臣们,一个个的也全都听得如痴如醉。

这时,最为靠谱的就是那占城国的使臣曹毕王子,他正在一边认真听一边做笔记。

要知道,当初他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最为佩服的就是关羽的忠义之举,现在有人讲解这一块儿,他自然要仔细的倾听。

这时朱元璋站在他的身后,不小心碰到了他,曹毕大手一挥,口中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你什么人呢?没事别往前凑合,老子听得正起劲儿,当心给你…”

刚说到这里,话还没有说完,转头一看,顿时把他吓得魂魄都快飞出来了。

原来站在他身后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虽然说自己也是占城国的王子,但是要是比起来,恐怕连个大明伯爵之子都比自己金贵。

所以见到朱元璋之后,他直接就跪在了地上,哆哆嗦嗦的求饶。

不过朱元璋却是难得的好脾气,他只是摆了摆手说道。

“不知者不怪罪,这件事儿就这么算了,以后管住你那张臭嘴就行,好好的坐下听书吧。”

曹毕直接就给整不会了,这难道还是那个的洪武皇帝吗?竟然对于这样的冒犯没有怪罪,真是不敢想象。

这时,朱元璋开口问朱涛。

“你小子这儿挺热闹的,这是在干什么呢?”

朱涛见朱元璋到了,笑呵呵的解释说。

“老爹,我这是在搞团建呢,也就是说把大家聚在一块儿乐呵乐呵,顺便增进一下感情。”

朱元璋也知道朱涛的鬼点子,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文化输出,不过他也想检验一下效果,于是对爪哇国的王子说。

“涛儿这个主意实在是很不错,通过这种方式,你们也可以教化本国的民众,既是这样的话谁给咱们也说一段,爪哇国王子,不如你试试看如何。”

爪哇国的王子战战兢兢的走到台上,给大家说了一段儿关公秉烛读春秋,大家喝了个满堂彩,他高兴之余,又加了一段诸葛亮七擒孟获。

朱元璋看到这种效果,自然是非常高兴,笑呵呵的问道。

“看来你是表演的不错,不过,你是怎样能够做到这么快就熟悉的学会了说书?”

这位王子得到了朱元璋的夸奖,自然心中高兴,他笑着说道。

“陛下,其实就拿这段诸葛七擒孟获来说吧,那孟获就是南蛮之首,如果不控制他,就无法实现中原文化对南方普及,我等实在是心中佩服,诸葛丞相这一招七擒七纵,可谓高瞻远瞩。”

这一下子,把个朱元璋都整的有些懵逼了。虽说这个道理是不假,但爪哇国面对自己这些中原汉人的时候,岂不也算得上是蛮夷。

如果让蛮夷信奉教化蛮夷,灭掉蛮夷的这种说法,真是有些听起来就怪怪的。

于是,他有些不解地问爪哇国的王子说。

“那你说说看,就你们爪哇国来说的话,到底算是蛮夷,还算是文明之国?”

这位王子倒也算是识趣儿,他想了想便对朱元璋说道。

“回禀陛下,若说从前可谓蛮夷之国,若说如今,受到大明之国教化,我国已是文明之国。”

朱元璋瞬间就有些懵了,虽然说这样的逻辑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这也太迅速了吧。

不过高兴之余,他还是鼓励的对这位爪哇国的王子说道。

“你也是辛苦了,不过就你一个人这样想还是不行的。”

“你们国也有几十万的百姓,若是有人不这样想,又当如何呢?”

没想到,这位王子却是斩钉截铁的回复朱元璋说。

“陛下请放心,我一个人信服就等于是我国内全部信服。”

“我是我国国王亲自册立的监国世子,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若是有人不服,我会直接将其斩杀。”

朱元璋高兴之余,给他又赏赐了价值千冠的宝钞。

在场的这些使臣们自然能看明白,也愿意再出来说个便宜话,要点赏赐。

毕竟现在大明皇帝高兴,就算是不要别的,讨个好彩头也是没错的。

朱元璋自然也是知道这些使臣们的意图,当然也是对他们多加了鼓励一番,然后每人赏赐千贯宝钞,把他们打发回去了。

等他们走了之后,朱元璋笑着对朱涛说道。

“看来你说的果然不错,这文化输出的作用,效果甚至高于千军万马,看来之前咱是疏忽于这一块了。”

朱涛却呵呵一笑,他对朱元璋说。

“老爹,您怎么现在忽然就谦虚起来了,其实这也没什么的,不过是您儿子一不留神又溜达出来一手而已。”

朱元璋却一瞪眼,心说这小子还真是会顺杆爬,还是得教训几句。

“你小子,说你胖你还真的就喘上了。”

“我问你,为啥这段时间就没有去宫里给我和你娘去请安,就懒到这个份上了吗?”

朱涛挠了挠头,很是无奈的说道。

“其实,我也不是不想进宫去看看您和娘,主要是宫里大规矩实在是太多了,您要是想我,就来我的庄子上,咱们爷俩喝酒吃饭,不也挺好的吗。”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朱涛说的似乎也没什么毛病,于是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便笑着说。

“那你小子还废什么话呀,赶紧安排一个鸳鸯火锅,然后再整点肥宅快乐水,把那个红柳烤肉也给安排上。”

朱涛正要吩咐老唐前去准备,朱元璋又加了一句。

“什么零食果品之类的也全都上来吧,别藏着掖着了,御膳房那些温火饭都是骗人的,实在是吃不香,咱就在你这儿打打牙祭。”

朱涛叹了口气,心说当皇帝也实在是不容易呀,在宫里吃饭都不如在这小院里边吃的舒坦。

他连忙吩咐老唐前去准备。

老唐也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自然很快就把这些全部端了上来,前后都不到一刻钟的功夫。

朱元璋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喝着肥宅快乐水,心里想着若是不当皇帝,就在这小院里面当个富家翁,每天享受生活也是不错的。

怪不得朱涛每天只想着混吃等死,没有什么别的追求,换成自己恐怕也是如此。

朱元璋一边吃着,一边问朱涛说。

“你这里的火锅配菜还是挺多的,现在是冬天,要说吃到绿色蔬菜可真是不容易呀,你小子也算是享了福了。”

朱涛却很是无奈的挠了挠头,看着朱元璋说道。

“老爹您是当皇帝当的太累了,不然应该还记得我跟您说过,我在实验田里弄了很多大棚,可以模拟季节的。”

“换句话说,我可以培育出来春天才能种植的东西。”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这才想起来。

原来大棚这个事,朱涛过真是和自己很早之前就说过的,自己还曾经想过要推广大棚,只是现在忘记了而已。

现在想起来这个事儿了,必须要尽快的推广,不然到时候可能又忘了。

“涛儿,大棚这个事非常的重要,咱看这样,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都推广才行。”

“你定个章程,咱让内阁马上推行。”

朱涛却摇摇头,直接对朱元璋回绝说。

“大棚虽好,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科技力量也玩不转,只是白搭了人力和功夫。”

“我在想着,我们种东西应该因地制宜。”

“ 比如南方气候温和,有的地方四季如春,就能够一年多收好几季的作物。”

朱元璋见朱涛这么说,很是无奈的问他说。

“若是按照你的意思,岂不是说南方那些鱼米之乡都得种北方的作物,若是那样的话,也是跌倒的次序,或许会得不偿失的。”

朱涛却淡然一笑,他直接回答朱元璋说。

“您是否还记得,我曾经送您一个地球仪?”

“在这个地球仪上有很多的小国家,是我们的邻国或者是方外之国。”

“若是我们把其中一些地方征服,选择其肥沃的土地用来耕种,那岂不就是上天所赐予的便利了。”

朱元璋其实也想过这样做,不过毕竟对大明之外的国土并不了解,为了尽量的避免刀兵,他在继位之初,就发诏书,宣布了十六个不征之国。

但是听朱涛这么说,似乎也算得上是一个可行之事,于是他问道。

“你这小子总能出这鬼主意,不过你也好好的跟咱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首节 上一节 135/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