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第71节

说干就干,朱涛很快就把一切材料都准备好了,按照他记忆中冰淇淋的制作方式开始行动。

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小菜一碟,很快就弄得有模有样,朱家庄的那些庄客们是第一批享受到这等美食的。

而且由于大家对这个冰淇淋特别的感兴趣,所以朱涛也让老唐按照自己的制作方式进行量产,成为了朱家庄食堂的特供。

不过他也还是很厚道的,没有忘记花香村那边的弟兄们,专门让老唐多制造了一些给送过去。

正在朱家庄的人们享受着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和特制雪糕的时候,内阁三位阁员正在大汗淋漓。

他们是朝廷的梁柱,也是朱元璋的肱股大臣,有任何事情都是由他们先提出意见,在朱元璋确定之后,他们也是颁旨执行的一环。

北伐的燕王朱棣,两天前给朝廷来了一个紧急奏折。

大致内容是,自己估算了一下,北伐所需要的时间大概十个月,军需粮食国商司已经备办的很齐,但军饷大约还需三百万两左右。

三百万两银子那可不是三百文铜钱那么简单,朝廷任何地方都能有特别大的花销,所以身为阁臣的三人就必须精打细算。

新任的户部尚书梁清标,正在刘伯温的面前诉苦。

“刘大人,就算是把我们户部砸锅卖铁,顺手把我这个尚书也一起抄家,我也凑不齐三百万两,您老明鉴!”

还没等刘伯温说话,宋濂就走了过来,看着梁清标这样,气儿不打一处来。

“我说梁尚书,你要是这个态度,朝廷要你这户部尚书干什么?你的意思,户部就是个空库?三百万两都没有,难道大明的朝廷要空了吗!”

听到这里,梁清标也有些委屈,他刚刚接任户部尚书只不过一个多月,自己当初的左副都御史做的好好的,谁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有钱又不是自己的,没钱就好像是自己败光的一样,太委屈了。

“宋太傅,话不是这么说的,朝廷刚刚定下来修书事宜,前段时间又拿出两百万两赈灾,还减免了西北五省三年赋税,再说,海关胡大人那里虽然收税较多,但现在还没有运过来,远水不解近渴呀,我这里最多拿的出五十万两,还要留一百万两压库银。”

听完这话,宋濂也非常无奈,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梁清标。

等到这位户部尚书走了之后,三位阁臣一起合计了一番,决定把这件事情上奏给朱元璋再说,毕竟这位铁腕皇帝总归会有办法的。

这时候,朱元璋刚刚在朱家庄吃完了朱涛做的冰淇淋,兴冲冲的回到了皇宫。

而三位阁臣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了,见到皇帝回来,李善长作为首辅大臣,先上前一步说道。

“臣等三人在这里等待陛下已经两个时辰了,有件事臣等难以委决,只能陛下亲自决断。”

说完,就把燕王朱棣催要军饷的奏折递给了朱元璋,然后说道。

“臣和景濂、伯温到下面转了一圈儿,现在户部国库之中也仅有五十万两能够拿得出,还有一百万两作为压库银是不能动的,所以燕王殿下所要的军饷,一时难以凑齐,臣等有罪。”

朱元璋见到李善长这样说,也没有太当回事儿,笑着回答说。

“善长不必如此,咱带你们去个地方,你们现在犯愁的事自然就解开了。”

这时,一脸懵逼的三位阁臣跟着朱元璋来到了五军都督府的教练场上,朱元璋命令一位参将选择一个靶子,放在三百步开外。

三位阁臣面面相觑,他们还以为这位朱皇帝是心头实在郁闷,不知如何排解,所以跑到这里来练练射箭呢。

不过他们也都是百炼成精的人物,就算心里如此想,却也不能明说。

这时朱元璋忽然从腰间的御带之上,拿出了一只短枪,然后开了保险,对准了三百步之外的那个靶子问道。

“三位阁臣,咱就想跟你们打个赌,你们说,咱能不能打中三百步外那个靶子!”

三位阁臣面面相觑,他们当然非常清楚,三百步之外,除非是神箭手,不然是绝对打不中的,更何况使得是这种短枪。

所以,刘伯温首先回答说:“上位不是和我们在开玩笑吧,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是神枪手,恐怕也会偏了靶了!”

朱元璋也不再多说,信手抬起手中的短枪,直接扣动了扳机,击发出去。

子弹出膛形成了一颗优美的弧线,然后正中靶心,甚至直接把靶心给穿透了。

在场的三位阁臣和那名负责搬靶子的参将,以及所有的护卫们不由得都长吁了一口气。

在这么远的距离里,能够击中靶子已经算是很神奇的事情了,但是这枪的后坐力竟然能够让弹丸把靶子直接打透,这是有多么厉害的动能啊。

见到大家这么惊讶,朱元璋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波澜,他笑呵呵的说。

“咱刚刚从涛儿的庄子上回来,涛儿研制出了一种黄火药,能够在铁甲舰船上装备小弗朗机,但是那只是一种固定火炮,除此之外,黄火药还能改善短枪的后坐力和初速度,精准打击目标,至于这威力你们已经看到了,就不需要咱多说了,涛儿给这种枪取了个名字,叫毛瑟枪。”

一听说这枪是朱涛发明的,这几个阁臣也就松了口气,对此觉得太正常不过了。

这位少东家,在他们心中早就已经成为妖孽一般的存在了,发明什么都不稀奇。

这时候,李善长还是有些不明白,他试探着问朱元璋说。

“上位,我们收到的是燕王殿下催讨军饷的奏折,您带我们来看毛瑟枪,这是有什么说由吗?”

朱元璋哈哈大笑,看着这位首辅大臣,回答说。

“百室,我亏得你还是内阁首辅,竟然连这个都想不明白,这毛瑟枪如果能够大量的装备给朱棣,他还要什么三百万军饷,估计也能在三个月内奏凯班师。”

刘伯温问道:“不知上位给燕王殿下准备了多少这样的毛瑟枪?”

朱元璋挠的挠头,这些他倒是真的没有想过,不过这也不重要,可以去朱涛的庄子上再看一看。

朱涛说过,能够批量的制造这种毛瑟枪,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于是他便回答刘伯温说。

“伯温,不如你随咱到涛儿的庄子上去看看吧,正好也让他给你检查一下,看看现在你的病怎么样了。”

刘伯温的公开身份是朱家的账房先生,跟着朱元璋前往朱家庄并没什么问题。

而且他对于朱涛的庖厨之术也是非常的推崇,好长时间没有在朱家庄改善伙食,倒是还有些想念。

既然朱元璋这么说,他当然满口应承下来,马上就回答说。

“既然如此,臣便随着上位去走一遭吧,许久未见少东家,确乎有些想念。”

两人打马扬鞭来,到了朱家庄,朱涛正在院子里练习五禽戏。

见到两人过来,连忙打招呼说:“爹,刘先生,你们来了赶紧屋里坐,等我把这套五禽戏打完了,然后咱们再说话。”

片刻之后,他来到了屋子之中,亲自给两人斟上了茶,然后说道。

“爹,您不是刚在我这儿离开不久,现在又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可没有新发明这么快就出来。”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笑呵呵的说道。

“咱也没说是来要你什么新发明的,上次那毛瑟枪,我已经替你跟国商司打了招呼,他们决定购买三千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够造出这么多来。”

听到这里,朱涛才想起来,上次和朱元璋商定好的事情,说是要通过自己这里的工匠,打造一些合格的毛瑟枪,交给国商司运抵前线,供给燕王殿下北伐之用。

不过朱涛一向也不关心这些具体的问题,他找来老唐问道。

“老唐,上次我安排你去造一批毛瑟枪,现在进展的怎么样了,具体情况和我爹说一下。”

老唐行了个礼,道。

“老爷,前几天少爷让我去督造毛瑟枪的情况,我马上就找到了花香村那边的兄弟们,挑选一批能工巧匠,现在已经建造出了六百多支,全都检验通过。”

想了一下之后,老唐继续说道:“按照现有的进度的话,再给我三四天的时间,我估计就能造好三千支。”

没想到老唐竟然有这样好的执行力,朱涛也是非常吃惊,按照这样的速度,花香村那边几乎是可以弄一个小型的兵工厂了。

不过,这时候他倒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便问朱元璋说。

“爹,上次咱们谈到关于蒸汽船和船上的固定武器小佛郎机的时候,您让我按照原价三千两银子一艘船卖给朝廷,现在毛瑟枪的事您总不能再让我原价卖吧,咱家是生意人,可不是单纯靠着爱国忠君就能吃饭的。”

想到这个事,朱元璋也有些挠头,的确这事算是自己有些理亏,在这毛瑟枪的事情上可不能再让涛儿吃亏了。

“那好吧,你说个价格,爹去和国商司谈,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按你说的价格来。”

朱涛仔细的想了想,每只毛瑟枪的造价大概也就是个十两银子,不过卖给朝廷大概三十两就好了。

听完这个报价之后,朱元璋忽然感觉有些肉疼,不过,他也知道这种枪对于大明军队的作用,因此也就不再犹豫,一锤定音。

“没问题,你就大范围生产就可以了,三天之后,有多少咱就要多少,回头我协调过国商司,让他们派人来取。”

生意谈完了之后,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厨艺展示,因为刘伯温最爱吃自己做的鱼香肉丝,朱涛也就亲自下厨,给这位刘先生做了这道拿手菜。

然而就在此时,魏国公徐达正在和洪都侯蓝玉商量一件事情。

“你说,到底派多少人过去合适?去少了只怕没什么作用,但去多了又像是打狼,而且让上位会比较疑心!”

蓝玉想了想,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说。

“我觉得还是按照我原来的那个想法,派一百五十个人,至于您派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按您自己的心思处理就行。”

徐达想了想,这事儿自然蓝玉派一百五十人,自己也就不甘落后,自然也要派不低于这个数字。

商量好了之后,他们来到了内阁值房,徐达直接对刘伯温说。

“诚意伯,我有个事我想跟你说,最近不是要押送一批毛瑟枪到北伐前线去吗?这事儿我想派我的亲兵去送,顺便让他们在前敌历练历练。”

刘伯温笑了笑,回答徐达说。

“就在刚才您进来之前,洪都侯蓝玉将军也来了,并且提出了一个同样的要求,我看这可真是心意相通啊。”

徐达知道刘伯温这无非就是在笑话自己,不过他现在是有求于人,也不好发作什么。

“刘大人说笑了,这只不过是个巧合而已,再说了,我的亲兵也都是五军都督府的人,让他们去前线最为合适。”

刘伯温倒也一点儿都没客气,他直截了当的回答徐达说。

“徐帅,其实这事我早就已经禀报过上位了,上位说,无论哪位将军愿意自己的亲兵上前线,都绝不阻拦,别说您派一百五十人,就是一千五百人,我也照样票拟,报司礼监批红。”

徐达见这件事成了,也就不再想和刘伯温多说,他笑了笑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刘大人玉成此事,我先回去安排,以后找时间我请您喝酒。”

说完,也就拱了拱手,随即退出了内阁值房。

看着徐达离去的背影,刘伯温暗暗想道。

“就连徐达这样的亲信大帅,也靠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来确保地位,看来上位果然是刚愎雄猜之主,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其实刘伯温早就想到了徐达和蓝玉各自派出这一百多名亲信去,其实意思很简单。

这些人大概有三成的概率会战死,两成的概率会负伤,但是有一成的概率能够立下战功,提拔重用。就算是仅仅有一成概率,那也是十几个人,这些人在军旅之中站稳了脚跟,也是自己亲信臂膀,这就是徐达和蓝玉的心思。

其实,对于安插亲信在北伐部队中的事情,无论是徐达还是蓝玉,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徐达是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而蓝玉纯粹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圣明莫过于皇帝,大明天子朱元璋是开国之君,什么事什么人都看得透透的。

所以,当刘伯温把这件事情向朱元璋陈奏的时候,便提前告知刘伯温一概照准。

对于这次北伐,和上次征伐辽东一样,取胜凯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

这段时间,刘伯温一直在服用朱涛给他开的药,身体已经逐渐的痊愈了。

按照朱元璋的嘱咐,他还是来到了朱涛的庄子上,让朱涛给他做一个全身检查,以便确定下来心里有数。

大概有个一刻钟的功夫,朱涛脱下了白大褂,拿着一堆单子对刘伯温说。

“刘先生,看来您最近保养的不错,应该也算是遵从的医嘱,之前的那些炎症和溃疡,现在已经全都好了。”

听完朱涛的话,刘伯温心头大喜,很是郑重的给朱涛行了个礼,然后才说。

“多谢少东家,如果不是您的妙手医治,恐怕我现在早就成了一抔黄土了。”

两人互相客气了一番,又回到了客厅里,刘伯温却主动的提及了这次北伐的事宜。

首节 上一节 7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