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兄被俘,于谦绑我做皇帝 第216节

这些官员,就算心中再不乐意,但也没有办法。

他们也知道,若是再闹的话,也许就会被锦衣卫抓着小辫子,直接扔进诏狱。

所以,他们只能叩谢圣恩,卷着铺盖,带着奖赏回家了。

转眼又是半月过去了。

北方诸郡的奏折,来的也越来越频繁。

这说明道路上的泥泞,已经没有了。

江南虽然好,但他也该是时候回京城了。

与此同时,内阁的官员们也开始上奏。

表明快要快开恩科了。

陛下不能再留恋江南,是时候回去了。

又一日的早朝。

朱祁钰面对群臣,笑道。

“转眼间,我们来南京半年了。这半年来,发生了很多事。”

“但朕自忖没有愧对江南百姓。”

“如今江南政治逐渐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营商环境愈发好起来。朕很欣慰。”

众臣听了,少不得又是一番歌功颂德。

“这不单单是朕的功劳,也是众卿的功劳。”

“如今北方诸地,灾难已过,朕也是时候带你们回京城了。”

众文武听到这,心中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他们还真担心皇帝留恋着江南的繁华呢。

这江南虽好,但时间久了,难免容易沉沦在富庶繁华之中。

 (ahef) “那众卿就准备一下吧,选定一个黄道吉日,启程归京。”

“是,陛下。”

南京城的文武百官,得知要启程了之后,心态各异。

有的欢喜不已,有的则是暗自松了口气,有的则是感到遗憾。

朱祁钰来南京城的时候,带来的官员并不多。

但时北归的时候,却是多了两倍不止。

大部分都是他在江南挖掘的人才,当然是要带回北京城的。

收拾了数天之后。

皇帝带着吴太后,众后宫佳丽,以及文武百官终于要回北京城了。

当得知天子要离开南京城的时候。

十余万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痛哭流涕,不少人甚至还拦在依仗的前面,请求皇帝留下。

车辇中的吴太后,见此一幕,欣慰不已。

“先帝啊,我们的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许啊。”

不但是吴太后欣慰,众文武也是纷纷感叹天子的仁义。

这半年来,南京城的百姓是能感受到城里的变化的。

而这一切,都是这位新天子的到来。

可现在,他却要离开了。

而这一去,也许一生都不会再回江南了。

“陛下,南京城也是京都,您就留下吧。”

“是啊,哪怕再留下三年也是好的啊。”

“陛下……”

不少的百姓跪伏在道路的中间,高呼着。

朱祁钰见此,也是心生感叹。

其实,他来南京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

只是这些措施,对百姓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这些百姓却是极为淳朴的,他们还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

想到这,他又开始暗自警醒自己。

以后处理政务,要更多的考虑的百姓。

哪怕体恤他们一定点,他们就十分满足,感激不尽了。

想到这,朱祁钰下了辇车。

亲自把跪伏在道路上的一众耆老扶了起来。

“朕明白尔等的心意,但北方夷狄环伺,虽被朕震慑了一时,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狼子野心不死呢?”

“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为了我大明百姓安危。朕不得不会北京城,守护我大明国门。”

…………

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不但令在场百姓激动不已,感激涕零。

就连周围的官员们,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纷纷跪倒在地,高呼着“陛下英明神武”云云。

最终,朱祁钰还是上路了。

他辇车后,则是浩浩荡荡的成千上万的百官,护卫。

而这一路北上,想必又有花月余的时间。

好在大部分都是水路。

哪怕在船上,也都是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以及处理政务.

第208章 一路巡视,到达汴梁周王藩地

当皇帝北归的依仗,便在此稍微休息了一晚。

因为明日,就将登上龍舟,顺着京杭运河,一路北上了。

作为吴太后的干儿子的杨半城,当然是不遗余力,忙前忙后。

江南的特产~,装了一船又一船。

以此向吴太后-表达自己的孝心。

当夜,宴会上。

朱祁钰嘱咐杨百万,杨半城父子道。

“尔等家族作为皇商,以后尽心尽力,切勿胡作非为。”

“若作奸犯科,哪怕尔等昔日有功,还是太后干亲,朕也不会饶恕你们。”

杨氏父子,慌忙磕头答应。

“请陛下放心,这些年我们父子经商,都秉持着天地良心。”

“如今有陛下的抬爱,我父子更要小心翼翼,为陛下尽忠,为大明谋福祉。”

朱祁钰倒也十分信任这对父子。

看似警告他们,其实未尝不是警告江南的些豪绅巨贾。

“陛下,北部边陲紫荆关八百里加急,说盐,铁紧缺等紧缺。此事不由就交由杨氏父子来办吧。”

作为江南人出身的商辂,上前奏禀道。

不过,朱祁钰却是摇头道:“不,杨氏父子他们还是主抓对外的贸易即可。”

“他们有固定的船队,熟悉海洋上各个势力,又对海外诸国十分熟识。”

“朕要他们要扩大规模,与海外诸国互通有无。”

“在赋税方面,倒是可以给予优惠。”

杨家父子听了,激动莫名。

作为扬州的首富,他们虽也想开拓北方的市场。

但海外的市场,才是他们杨家的大头。

如今,有了皇帝的关照,给予赋税优惠,那么他们就可以再制造二十艘大船,开辟更多的海外市场。

“谢陛下恩典。”

他们杨氏一族,本就擅长海外贸易。

如今有了皇帝的恩典之后,官府就再也不敢巧取豪夺,难为他们了。

更重要的,还给予了他们赋税方面的优惠。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把大量的资金,打造更多的船只,雇佣更多的人手,开辟更多的海外市场。

赚取更多的海外物资,以及金钱。

当然,朱祁钰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因为杨半城是太后的干儿子,才给予他们的恩典。

他其实是以杨家父子为标杆,让江南的富商巨贾知道,海外贸易大有可为。

从而刺激他们的冒险。

从而为大明带回更多的原始积累,以及海外的原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坚持下去。

大明的财富将会与日俱增,国力将愈发的强大。

而杨家父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宴会上的不少富商巨贾,看向杨家父子的眼神,都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朱祁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等杨家父子从海外带回更多的财富后,相信将更能刺激这些人。

翌日,日上三杆。

皇帝朱祁钰,带着吴太后,后宫的妃嫔,文武百官终于登上了龙舟。

扬州的士绅,商贾,百姓聚集在岸边,跪送天子北归。

浩浩荡荡的龍舟队伍,缓缓驶离了港岸。

首节 上一节 216/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