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兄被俘,于谦绑我做皇帝 第229节

不应该成为皇帝厌恶他的原因啊~?

那究竟是为何事啊?

这位首辅商大人,左思右想,也是想不通为何陛下不同意他来担任主考官。

只得惶恐不安地站在那里,低头沉默-不语。

而其他的文武,则开始激烈地推荐着其他人。

不过,所推荐之人,当然都是朝廷重臣。

不过,对于众人的推荐,朱祁钰却始终笑而不语。

这无疑更让满朝文武,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皇帝的心思实在是难以揣摩啊。

等他们都不再发声的时候,朱祁钰却是看向了一直沉默的于谦,商辂。

“商爱卿,于爱卿,你们二位为何一直不说话?可有推荐的人选?”

商辂,于谦相互望了一眼,而后走出来道。

“回陛下,各位大人推荐了这么多人,都未能使您满意,想必您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

“是啊,不知您主考官所属是谁啊?”

这二人眼巴巴地望着皇帝。

其他文武大臣,也都看着皇帝,等待着。

朱祁钰微微一笑,而后指了指他们俩身后的沈睿。

“朕也不瞒你们,朕属实想让沈爱卿来担任主考官。”

众文武皆是一愣,他们这才发现,原来皇帝心中所属的主考官,竟是新进内阁的沈睿。

就连沈睿自己,都是一阵错愕。

要知道他可是没敢想过皇帝会让自己来担任会试的主考官。

自从太祖皇帝以来,大明立国即几十年。

北方人担任主考官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不但是因为南方的进士众多的原因,同时在读书人的心中,实在对北方主考官有些怀疑。

要知道这些年来,知名的大儒,也大都是出自江南地区。

这让不少的读书人的心中,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北方的主考官不够格。

同时,这也是北方,南方官员一直存在矛盾的原因。

朱祁钰登基之后,其实是有意想缓和这种矛盾的。

比如,他提拔北方人的沈睿进入内阁,可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能力和清廉。

其中,也有一部分这种的原因。

此次想用他来做此次的主考官,亦是这样的原因。

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望望你,神色变幻不已。

北方出身的官员,当然十分高兴。

因为这么多年了,终于能出一次北方人为主考官的会试了。

若是北方的士子们得知此事,定会欣喜若狂。

他们还以为皇帝会让于谦来做主考官,没想到却是沈阁老。

对于北方人作为主考官,他们这些北方的官员,一直都没敢奢望。

能在多出一个内阁成员,就足够他们欣慰了

没想到,这次陛下却是一反常态。

当然,与高兴的北方官员不同,南方的一些官员就想反对,但话到嘴边,却犹豫了。

因为沈睿如今可是内阁的阁老,而且,还正当红,深受皇帝陛下的看重。

而且,都是大明的官员,谁又规定北方出身的官员,不能做会试的主考官呢?

难道只有他们南方官员一直霸占着?

想必若是他们出言反对,不但会遭到北方官员的出言嘲讽,甚至会引起陛下的不满来。

也是这个原因,这些官员虽心中有意见,但在皇帝那冷冷的眼神下,却没有一个人敢出言反对。

“臣等附议陛下的提议。”

“陛下英明。”

北方的官员,怎么给南方官员机会。

他们纷纷站出来,肯定皇帝的英明决策。

最终,会试的主考官,就这么决定了下来。

当散朝的时候,朱祁钰却是把一干内阁成员,叫住了。

0 ·······求鲜花···· ······

勤政殿。

朱祁钰并没有安抚心情不好的商辂。

在他看来,对于这些朝廷的重臣,就得给他们保持一种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感觉。

若是过分的与之亲近,就会令其生出一些不好的心态来。

这对于皇帝和臣子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哪怕看到首辅商辂心情不佳,他也没有去安慰他。

“诸爱卿,此次是朕登基以来,首次科考,务必要重视起来,不能出现什么意外。”

众阁老听了之后,皆是躬身道:“是,陛下。”

“此次依旧遵从过往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若有发现舞弊,朕决不轻饶。”

. 0 ...

朱祁钰之所以说这种话,就是不想再现朱祁镇时期那样的事。

当时,王振专权,历次的科考,就成为了其发财,提拔其亲人的绝佳机会。

不少徒有虚名者,直接从国子监成为了进士。

可以说,那两届的进士,水分极大。

如此丑闻,影响极坏,令不少有志的读书人,格外的寒心。

虽然他登基之后,对于那种进士,清退罢免了不少。

但它的影响却还是存在的。

这也是这次科考,朱祁钰如此重视的原因。

想必这些内阁成员,也是知道他的深意,一个个立下军令状,保证不会再出现上一任皇帝那样的丑闻。

“朕想了一下,决定增加这次选拔的人数,历次都是选拔二百余进士。这次朕想选拔出三百六十人。”

众阁老听闻之后,皆是一惊。

而后,就是大喜过望,激动磕头拜倒。

“臣等代天下士子,感谢陛下的仁慈和英明。”

诸阁老之所以如此激动那是有原因的。

因为两次的会试,使不少的有才之士,高中不了,进入不了殿试。

可以说,这数年来,两次的会试,让大明少了上百真正的有才学之士。

如今,陛下仁慈,直接增加选拔的人数,这无疑是弥补上一任皇帝的罪过。

天下读书人得此之事后,又如何不感激涕零呢?个.

第224章 陛下仁德,万千士子归心

皇帝的诏令一下,传到各地。

整个大明所有的士子欣喜若狂。

这次的主考官,副主考,都是当世敢言直诤,品性隆望之人。

天下的读书人,听闻此事之后,奔走相告。

更让他们狂喜的还是,这次的选拔人数的大幅增加。

选拔的进士人数,直接增加了一百人。

如此一来,万千读书人高中的几率,大幅的增加。

上一任皇帝的罪过,终于在新帝时得到了弥补。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对科举生出心灰意冷的饱学之士,又重新生出了豪情。

纷纷准备行囊,去往京师,准备参加科举。

转眼间,又是月余时间过去了。

京城中,云集了数千来参加会试的举子。

这些举子们发现,这次的恩科,格外“一二零”的受重视。

甚至,官府还专门设立了行辕,为那些穷困的学子,提供衣食住行。

只要家境贫困者,都可以前来入住。

所有的食宿,朝廷全包了。

而且,还会提供专门的宽阔的书房。

对于不少寒门子弟来讲,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很多的举子,一路前来京师,可是花费不少。

而且,在京城里居住,是很不容易的。

吃住的花销很大,本就拮据的他们,就更难了。

如今,朝廷给了如此的政策,无疑令人喜出望外。

当天,行辕里,就入住了数百的寒门士子。

要知道对于家境不富裕的举子们来说,

这些寒门的士子,本以为入住的程序会很麻烦。

可谁知,就只是统计了籍贯,姓名而已。

首节 上一节 229/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