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510节

看着刘擎伏在肚子上静静的听着,荀采心头一阵温馨,不由甜蜜一笑。

……

翌日,刘擎睁眼时,已是日上三竿。

一段时间的赶路,身心疲惫,经过昨晚的热水澡和美人窝,刘擎是舒适又疲惫,所以起得晚了。

“夫君,文若和奉孝已经在书房等候了。”床沿传来蔡琰的声音。

此时蔡琰已经梳妆完毕,一身浅蓝衣裙清新自然,不似昨日那般庄重,这不由让刘擎想起了两人初见之时。

“昭姬今日着装,甚得本王欢喜!”刘擎说着,拉过蔡琰的小手,摩挲摩挲。

蔡琰没辙,娇嗔一声,“夫君快起!”

刘擎也不造作,当即起身,在蔡琰的服侍下,起床洗漱,然后前去书房。

荀彧和郭嘉,依然在书房中等候。

“见过大王!”两人齐声见礼。

“不必拘礼。”刘擎说着,走到案后,见有数摞文书,分类堆好,应该是蔡琰整理的。

“文若,可有什么新消息?”

“主公,前日扶风张则来信,马腾军已经攻占陈仓,韩遂军已败退至陈仓西道,不需多少时日,应该就会退出关中,加上北地郡已为张绣所占,董卓大军业已向汉阳进军,韩遂必难以抵挡三面围攻,失败也在预料之中了,凉州不日便可光复。”

荀彧顿了顿,紧接着道:“只不过凉州羌患的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主公若是派驻刺史,羌人恐怕不会买账。”

刘擎琢磨一二,羌人反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生存问题,相比中原人,边民的诉求更加简单,简单到只需生活得下去。

可真因为连这基本的诉求都得不到满足,所以羌人时常叛乱,别说外族,即便是边民本身,或者在边境待得久了,心中会滋生许多难以言喻情绪,比如善变。

如韩遂此人,就是反复无常。

当然若任凭马腾在凉州自由发挥,最终的结局,恐怕也是个韩遂第二,而且儿子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话,最终孩子可能成为韩遂第三,坑爹二五仔。

好在有刘擎在,马腾一族或能走上正

道。

羌人不过求活,如果天下战事将息,那么便可以剩下许多粮食,用来交换羌族的特产,比如弓箭,马匹,皮毛等等。

“可否以鲜卑互市之法,来解决羌人的问题呢?”

荀彧回道:“主公,此法未必可行,羌人部落,零散分散,群龙无首,若是韩遂兵败,羌人恐怕会更加一盘散沙,应付起来,极为困难。”

“为之奈何?”刘擎学习老祖宗的语气问道。

“董卓在羌人之中颇有声望,或许董卓可以做这个人。”荀彧建议道。

“仲颖嘛,你别说,好像除了他,就没有更合适的了。”

郭嘉提醒道:“主公,让董卓打架还成,若说治理凉州,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奉孝所言甚是,本王也不放心将凉州交给董卓,并州若非本王已安排得井井有条,也不会贬他去那,你们说,马腾如何?”

荀彧若有所思,而后问:“主公,马腾原也是边地叛将,他……信得过吗?”

正如刘擎所设想的,若让马腾无拘无束的在凉州摸爬滚打个几年,恐怕真会成为割据的一员,但现在的马腾,心心念念想着先祖荣耀,向伏波将军马援学习,若能提供其明确又稳定的晋升方向,应该能走上正道吧。

“应该可以!”刘擎道。

“马腾在羌人之中,名望不输韩遂,若主公信得过马腾,马腾将是最好人选。”荀彧道。

“既如此,先封马腾为伏波将军,领汉阳太守,命其进入凉州,消灭韩遂,另外,本王还会调张杨鞠义二将,前去襄助!”刘擎一语令下,将凉州之事敲定。

这时,荀彧又取出另一份文书,递予刘擎,道:“主公,此乃益州的消息。”

“哦?难得有益州的消息传来,是刘焉平叛结束,一统益州了吗?”刘擎一边问,一边开始阅读文书。

荀彧摇摇头,解释道:“是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领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如今苏固已死,然张鲁却突袭张修,将之杀害,夺了兵马之后,陈兵斜谷道,阻断了与中原互通之道。”

原来是张鲁开始作妖了,不过刘擎印象中,张鲁本就是刘焉的人,所谓的兵变反叛,更像是在刘焉导演下的一场戏。

张鲁雄踞汉中,截断益州与中原的交往,并且截杀朝廷使臣,如此一来,益州与朝廷的联系,便真的断了,刘焉便可坐享其成,割据益州。

刘焉这算盘打得,刘擎在冀州都听到了。

“你们觉得,张鲁这般行事,是否是刘焉刻意导演?”刘擎直言问。

郭嘉一笑,回道:“主公思路清奇,若说张鲁割据汉中,对谁的益处最大,那便是刘焉,如此一来,刘焉的嫌疑,十分重!”

荀彧也点点头,“奉孝言之有理,主公思考问题的角度,十分新颖,原本我以为是张鲁叛变,现在想来,刘焉

入蜀时,张鲁全力支持,如今益州平稳在即,张鲁焉能叛之?”

“不过是大事既成,两人分赃罢了,张鲁得汉中,且替刘焉当着朝廷,他这是算准了汉中山高路远,谷道崎岖,想要从中原出兵讨伐,属实不易,不过——”刘擎突然话锋一转,继续道:“既然张鲁是以叛乱之名割据汉中之地的,这便给了本王出兵的理由!”

“主公可是打算速战速决?”荀彧道。

刘擎走向舆图,以手比划一番,道:“奉孝,本王欲让关中大军集结陈仓,并作出进兵斜谷之意,以迷惑张鲁,再引南阳之兵,沿沔水西进,速攻上庸,西城,此计可行乎?”

“昔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今日主公明驻陈仓,暗渡沔水,此战定能成为经典之战!”郭嘉笑道。

“好!灭韩遂不在一时半会,既然如此,先命马腾在陈仓造势,再急信贾诩,命其调度徐晃,高顺,李傕三将,突袭汉中!”刘擎一拍定策,心头一阵舒畅。

“文若,拟令!”

“喏!”

荀彧坐于案前,伏案疾书,不多时,便书写完毕,交予刘擎检查,刘擎阅后,加盖玺印,当即吩咐典韦,召禁卫快马送信。

刘焉没有动作也就罢了,刘擎还想着以刘焉的苟,益州会成为最后归一的州,没想到,荆扬二州未定,益州便开始作妖了。

此战如果能攻下汉中,无疑是将一把标枪,狠狠楔入益州之地,当然,汉中如此要地,想攻下,未必是容易的事,细节上,便交给贾诩了,刘擎相信他的智力与实力,对徐晃高顺还有李傕的战斗力,自然也不在话下。

刘擎想着想着,突然又想起了一条。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可以从汉中杀到长安,那么反之,也可以从长安杀到汉中。

刘擎回到桌案之后,从旁翻出一堆舆图,其中就有各州的详图,刘擎眼前这份,便是益州北部的山川城池图,上方清晰的标准了斜谷道和子午道。

“奉孝,来看,此地乃是子午谷,若以陈仓为幌子,再以一骑兵从此道突入汉中,那么……”刘擎没有往下说,留给郭嘉自由发挥。

郭嘉紧锁眉头,看着舆图。

“主公,此路极为险峻,若是被伏击,恐怕损失难以预估,不过此道,可行!”

“哦?既然风险难料,为何可行?”

“若汉中军以大军在斜谷道防范大军,再分兵在子午道中截杀,那上庸西城方向,基本就十拿九稳了,西城一定,汉中屏障一失,主公若要取之,便易如反掌了!

主意是好主意,风险是真风险,正如郭嘉之言,此计,势在必行!

刘擎想了想,应该派谁前去,张辽赵云肯定不可能了,张郃驻守京畿,不好脱身,而且雒阳距离过远了。

刘擎突然想起一人,太平将军张宁。

骑兵从河东郡出发,从长安南下进入秦岭,再入子午道,时间上,绰绰有余。

“文若,你再写一封信,传令太平将军,河东太守张宁,率骑兵进子午道,备注一下,万事小心,若是不敌,撤退即可,不必死战。”

荀彧伏案书写,刘擎与郭嘉在舆图上指指点点,频频点中南阳和汉中两郡。

“主公,得南阳者,得半壁荆州,得汉中者,得半壁益州!”郭嘉断言道,荀彧书写完毕,也静静的听着郭嘉的评价。

“如今南阳已得,汉中即得,天下纷乱之相,已有中止之势!”

——

(求月票,推荐票支持!)

第487章 刘表和刘焉的相似处境

乱象已经中止之势,刘擎细品着这句话。

“如此说来,文若,如今是否是新政扩大范围之良机?”

“主公,因杨彪给的便利,如今新政在弘农已有不少进展,豪强之田产,已经悉数没收,留足其地之后,其余皆租予百姓,然新政成果,需明年方才显现,现在贸然推广,恐怕阻力不小。”荀彧说道。

不见兔子不撒鹰,大部分士族豪强,都是很现实的。

“那便再等一年,一年之后,荆扬益三州,或能收复,届时再逐步消灭豪强,削弱士族,还田于百姓,再整顿吏治,海晏河清,许我三年,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刘擎说着,不由得新生豪迈之感,荀彧郭嘉两人听了,皆相视一笑,意味深长。

“主公英明!”郭嘉夸道。

刘擎笑笑,说道:“这段时间直到荀妃生产,本王不会再离开邺城,各处政务,便有劳文若了!”

“主公放心!”荀彧躬身回道。

基本大事过问一番,其余小事,都是荀彧做主,刘擎也过上了难得的闲散日子。

快马传信,很快,身在南阳的贾诩,便收到了渤海王的急信,此时贾诩正为疫病之事困扰,好在所需物资,从各处源源不断的送来,许多饥寒交迫的百姓,都得到了转移和安置,若是滞留在疫区,恐怕也迟早会染上这种伤寒。

贾诩看完信,当即召来了李傕,如今徐晃驻扎新野,而高顺在南乡一带。

李傕很快赶到府中,还一脸困惑,南阳已经很久没有战事了。

“稚然,你看此信!”说着,贾诩将信交给李傕。

李傕一看,双眼一亮。

“突袭汉中?这……大王这是……”李傕突然压低了声音,凑近了贾诩道:“对刘焉动手了?”

“先前听闻一些汉中之事,说张鲁杀了益州别驾,霸占了汉中,且切断了益州与关中通道,大王此举,乃是助刘焉。”

“可刘表一直盯着南阳,若我们离开率军离开南阳,必然瞒不过刘表,若是他率军来攻,那南阳岂不是落入其手?”

贾诩沉默片刻,思量其中厉害,然后叹道:“不得不承认,主公真乃有先见之明!”

“此话何意?”

“南阳疫病,那刘表也送了不少粮食冬衣,你可以为何?”

“因为他是荆州牧。”李傕道。

“正是,南阳疫病,主公不远千里驰援,所为者,乃是南阳百姓,如今高顺将军派发了物资,已完成任务,此时尽管用兵,而不为外人所察,况且刘表有‘八俊’之名,焉能趁着疫兵,发兵来攻,这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么!大王这是将刘表捧杀了。”贾诩解释道。

“如此说来,即便我军出征,刘表也不会进犯南阳?”

“笑话,吾乃朝廷所封南阳太守,他焉敢冒犯?刘表还不会这么蠢,倒是他那些下属,令人不安,刘表未必能控制好他

们,所以我们出兵,还是有风险的。”

“要不,派徐晃高顺两位将军去,我来守宛城?”李傕建议道。

“不行,深入汉中作战,三军当互为援护,我看宛城无虞,量那刘表,不敢轻动,而且,若是刘表真有异动,恐怕大王正好有理由制刘表了,我在想,若真是这等局面,大王恐怕会喜闻乐见。”

“听文和一言,我明白了!这刘表是不动也不成,动也不成,哈哈!”李傕笑道,当即起身,整了整衣服,说道:“我这便去戴甲,点兵,随时可以出发!”

贾诩点点头,送走李傕,贾诩便翻出舆图看了起来,从地图看上,进入汉中,从南乡沿着沔水,是最近的路,而且高顺驻扎在南乡,急行军一日可入汉中。

贾诩当即开始给高顺和徐晃起草书信,传达渤海王的意思。

数日之后。

高顺和徐晃分别收到了贾诩的信,高顺看着贾诩之信,还有那封加盖了渤海王玺印的书信,自然对此深信不疑。

首节 上一节 510/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