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武夫 第111节

屋外偷听的曾书婷,听到朱云飞的这一番话,小脸通红,心儿砰砰乱跳的跑回了房间。

但此时朱云飞的话并没有结束,同样曾樱也看出来,朱云飞必然还有后话,所以也没有开口回应。

“感谢军门大人的厚爱,把书婷小姐许配给我,这是我的荣幸。”

“但我希望这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我们为山东数百万百姓,以及大明亿万百姓幸福,共同做出的努力结果。”

“军门大人可能不相信,但我曾经在二仙山,遇到过一个仙人,他说大明于崇祯十七年亡国,满清建奴入主中原。”

“这……”曾樱满脸震惊的站了起来,企图插话之时,朱云飞抬手示意道。

“大人听我讲完。”曾樱一脸凝重的坐了下来,目光直直的看着朱云飞。

“说实在,初听这话我也不信,但那名仙人说他号罗真人,于靖康元年得道,如今已经活了五百载。”

一脸正色的朱云飞,就像一个神棍一般,正儿八经的胡说八道了起来。

“罗真人说昔日辽东金人有入主中原气运,被蒙古人截断龙脉,从而丧失了机会。”

“如今五百年辽东龙脉觉醒,满洲女真人,正是宋末金人后裔,将会获得先人龙脉气运,从而获得入主中原的气运。”

“除非我们能够再次截断满洲女真人气运,否则我大明必然亡国,重演宋末,辽金元奴役我汉人灾难。”

“想那崖山之后,我汉人衣冠,炎黄血脉,几乎断绝,这样的灾难,我们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在我们面前发生吗?”

“不,绝不可以。”曾樱几乎是拍案而起,满头大汗的沉声吼道。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儒,曾樱对于南宋末年,崖山之战的历史,可是了然于胸。

每一次翻看史书,看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以及数万大宋子民,跳入滔滔大海的悲壮时刻,他都会热泪盈眶,悲愤不已。

他不敢想象,煌煌大明竟然也会有这一天。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也是宁死不愿看到的结果。

“曾大人,要想这一切不发生,我们只能自强不息,把山东军民武装起来,如今的朝廷,官僚勾结,陛下有心无力。”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我们必须紧握拳头,把山东五百万军民,拧成一股绳。”

“要让山东军民,大明的子民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慷慨激昂的朱云飞,慷锵有力的话语,说的曾樱也是热血沸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好啊!”曾樱惊叹之余,一脸坚定的说道。

“云飞,做大事,当不拘小节。”

“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你有什么要做的,尽管去做,谁要敢挡你之路,本抚就断了他的去路。”

“大人深明大义,实乃山东百姓之幸也。”朱云飞躬身一拜,进而从怀中掏出,一份计划书册。

“大人,这是我这些时日,起草的有关重建山东各府州县,以及安民,恢复农耕,促进商业发展的计划书。”

“请您过目,若有不妥之处,我们再行商议。”

“自古以来,郡县治,万民安。山东一省,下辖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自古都是中原屏障。”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我山东正是中原之地。”

“这些年来,建奴每次入关,必掠山东,足见山东富裕,另建奴都垂涎三尺。”

“今后政务之事,皆赖军门大人,军务之事,卑职定当殚精竭虑,恢复各府卫所,州千户,县百户。”

“实行全民皆兵,做到每一个县城,都成为一个堡垒。”

“要让外敌,蚁贼都知道,我山东就是铜墙铁壁,谁敢来犯,定叫他头破血流。”

翻看着朱云飞的计划书的曾樱,听着朱云飞对军队建设的设想,虽然大为赞赏。

但也不由皱眉问道:“云飞,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兵力建设,需要多少军费呢?”

“大人放心,军费我自己想办法,朝廷肯定指望不上。”朱云飞自信的笑道。

“大人有没有听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要齐鲁军民上下一心,定然不会有军费之忧。”

“那你准备招募多少军队?虽然我们是自救,但朝廷有朝廷的制度,不能太过张扬,以免造成陛下猜忌,群臣弹劾。”

曾樱点头之余,提醒着朱云飞道。

“登莱镇一万,临清关一万,六府卫所,各三千,都司总兵衙门,常备三万兵马。”

早有计划的朱云飞,脱口而出道:“六万八千人马为常备军,另外各州县,团练兵预备四万。”

“这些团练兵不备注,作为地方劳役性质,一旦战事发生,可以随时进行武装。”

“若军费没有问题,计划倒是可行,毕竟如今天下纷乱,山东作为运河枢纽,需要保证江南钱粮畅通。”

“常备兵马不可少,少则无法维护地方安宁。”曾樱点头之余,沉声道:“那就大胆的干吧。”

“多谢军门大人支持。”朱云飞知道曾樱是个忠贞耿直之人,能够让他这样支持自己,那也是冒了极大风险的。

“大人,若是不弃,卑职愿意与书婷小姐订下婚约,待来年书婷小姐年满十六岁,我们在完婚。”

所以,联姻也是结盟合作的一个有力基础。

第143章 城中百姓生活状态

与曾樱一夜的长谈,朱云飞这个山东都司总兵,才算是真正拿到了治军权。

黎明时分,朱云飞走出巡抚衙门。

作为朱云飞中军百户的曹明,率领卫队也在巡抚衙门,等候了他一个晚上。

“将军,是回府吗?”坐上马车,曹明恭声问道。

“回府吧。”朱云飞打了个哈欠,说道:“天亮后通知李虎和李之芳一声,下午我要去军营视察。”

“中午通知杨衍来总兵衙门吃饭,我要给他饯行。”

“上午我要休息,就不见客了。”

“明白。”曹明记下朱云飞的安排,恭敬的回道。

巡抚衙门,距离总兵衙门,相隔数里地,马车来到总兵衙门外时,天色已经放亮。

马车转过街头,眼看总兵衙门在望,朱云飞透过车帘,发现沿街店铺,已经有不少已经开门。

街角一处早点摊子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食客。

整个大街上,也显得十分干净,完全看不到一个流民。

“把车停在前面,曹明你跟我过去,买些早餐回去吃。”

“遵命。”曹明立即探头,吩咐赶去的亲卫,以及随行的护卫,在过了弯道处,停下了马车。

昨日傍晚前入城,朱云飞便进入巡抚衙门,晚宴时他换了一身靑袍长衫,束发而冠,腰间挎着绣春刀。

但被肩膀上的披风给遮掩住了,若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他身藏利器。

走到摊子前,朱云飞才发现,原来摊子一旁是一条长长的小巷子。

这个时候,巷子两旁的街道边上,竟然摆满了摊子。

除了早餐摊子外,还有卖木炭的,卖柴火的,还有卖菜的,竟然好不热闹。

这个季节,其实也没有什么蔬菜,主要也就是小葱、菠菜、大白菜、萝卜等几个耐寒的品种。

“老板,给我们打包十个葱油饼,再装一葫芦豆汁。”走到早餐摊位前,看着那香味扑鼻,烤的焦黄的葱油饼。

还有那冒着热气的豆汁,朱云飞不由食指大动:“豆汁多加糖。”

我国餐饮历史悠久,打包可不是稀罕事情。

这个时代,打包的工具其实挺多。

比如柳枝、芦苇叶、竹叶、葫芦、荷叶、秸秆、芭蕉叶都可以用来打包食物。

葫芦主要用来打包汤,亦或者豆汁,也就是豆浆。

“客官稍等,承蒙惠顾,一共三十五文钱。”早餐摊前的大娘,麻利热情的装着食物,旁边的佝偻着身子男子,则忙着制作食材。

很显然这是一个夫妻摊,另外摊子上,还有两个小娃儿在帮忙。

一个男孩一个女娃,看年纪应该都是十岁以内的孩童。

“大娘,生意不错嘛。”朱云飞在曹明给钱之际,随口问了句。

“还可以,小本生意,勉强糊口。”大娘见朱云飞气势不凡,身边还有仆人,有些拘谨的笑了笑。

“大娘不必拘谨,我是江北路过的商人。听说建奴鞑子去年,在山东闹腾了几个月,怎么如今济南府,如今看来这般宁静祥和呢?”

朱云飞装着外乡人口气好奇的问道。

“说起这个,老身倒是知道,多亏了官府的青天大老爷,现在城中的流民,都得到统一安置。”

大娘有些高兴的说道:“那些外地的流民,都分配了房屋和土地,只要每年按时交税,满五年之后,房子和土地,就属于自家祖产哩。”

“那敢情好,大娘你家呢?生活可好?”朱云飞不单单关心流民,同样关心原住民。

还有这些小商贩,他们的存在,对一座城市来说,那就是烟火气。

“还行,靠着俺老伴这手艺,生活还过得去。我夫妻老了,种不了地,所以没有要地,而选了这个摊位。”

说到这里,大娘叹了口气,看了眼边上帮忙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孙儿孙女。

脸上却又露出欣慰之色。

“那挺好,娃儿长大了,可以让他们读书。”朱云飞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早餐摊。

虽然那对老夫妻没有说儿子儿媳,但朱云飞几乎可以猜到,必然是遭了建奴的毒手。

这个时候,济南府城内的十几万百姓,除了解救的青壮男女。

基本上都是像眼前,那对老夫妻这样的孤儿寡母。

“曹明,待会带兄弟们,在这边吃早餐,以后有机会都照顾一下老人家的生意。”

回到马车之上,朱云飞吩咐了一句。

别的忙他帮不上,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卑职明白。”曹明颔首应道。

马车从边门,一路进入总兵衙门之内。

负责总兵衙门守卫的百户周勇,见到朱云飞回来,有些激动的上前拜道。

“卑职参见将军。”

“不必多礼,曹明把我刚才安排的事情,交由周勇去办,你带手下兄弟,吃饱肚子休息去。”

说罢,朱云飞提着豆汁和葱油饼,朝着后院而去。

因为昨夜等了朱云飞大半夜,此刻的陈圆圆并未睡醒。

陈圆圆身边的贴身丫鬟清荷,这个时候也刚醒来。

“见过老爷。”见到朱云飞回来,清荷连忙上前行礼。

“夫人呢?”朱云飞点点头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11/2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