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222节

德方请求宽限,但没有人同意。

第四十八章,世界大战结束了,其下

当德国代表团把协商信息发回国内时,所有的困境都化作同一个方向的矛头指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身上。

协约国的所有条件,德国政府都认为已经没有不接受的道理了,唯独卡在了德皇退位的问题上得不到解决,威廉二世每拖一天,情况都在以不可收拾的速度恶化。

号召民主、共和的革命之火在四处蔓延。在腓特烈港,齐柏林工厂的工人成立了委员会。在斯图加特地区,包括戴姆勒工厂在内,各工厂的工人们也举行了罢工。他们在社会党人领导下,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水兵策划了起义,他们在陆军的支持下成立了委员会,并迫使市长承认了他们的权力。

在卡塞尔,包括指挥官在内的全体卫戍部队,不借助一枪一弹,发动了革命。在科隆,当

**名卫戍部队宣布支持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时,虽然响起几次枪声,但整个城市很快便归于平静。汉诺威地区的平民起义也成功了。尽管当局曾命令军队使用暴力镇压革命,士兵们却纷纷加入到革命者的行列,推动起义走向胜利。杜塞尔多夫地区、莱比锡地区和马格德堡地区,其情况也均是如此。

德国各地,旧日政权相继垮台,工人委员会、水兵委员会、陆军委员会取而代之,获得统治权。柏林本身几乎被围困,加之通信联络遭到严重破坏,以至无法分清哪些是谣言,哪些是事实。

满载着革命水兵的火车正从各地向首都开来,柏林军政长官得知消息后,马上命令飞机前去截击;陆军大臣则连忙撤销该道命令,军政长官不得不引咎辞职。

正在休假的军官们奉命到陆军部报到;他们全副戎装,携带随身武器聚集到陆军部大楼。陆军部长官却对这种情况十分惊慌,担心这个集会会变成一场革命。迷惑不解的军官们在大楼里乱哄哄地等了一阵子,由于没有接到其他命令,就渐渐地散开了。

整整一个下午,马克斯亲王都十分痛苦。当他获悉负责保卫柏林的军政长官已经辞职,红色革命也席卷到其他城市时,他决定亲自前往波茨坦向德皇发出请求。

“我必须以亲戚的身份同你讲话,”马克斯亲王在觐见中用“你”称呼德皇说,“为了防止德国陷入内战,你必须退位。战争中所流的鲜血都算在你的头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你得对目前的局面负责。这种想法未必是对的,但人们确实这么想。如果现在你退位的举动能够避免内战或更糟的局面发生,你将流芳百世。”

他谈了20分钟,但威廉二世不肯让步。他发誓要使用武力恢复国家秩序,并已经下达了必要的命令。

马克斯亲王十分泄气,他请求皇帝立即解除他的职务,任命一名新首相。但德皇不客气地说:“是你提议停战的,你就必须面对如今的形势。”

同一日,在柏林。独立社会民主党左派,斯巴达克同盟领导人之一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在柏林王宫的阳台上——这里曾经是显赫一时的皇帝陛下才能站着的位置,对好几万市民宣布,计划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同胞们!工人们!党内同志们!君主制度已经垮台。很多军人已经加入我们,霍亨索伦王朝已经终结。伟大的德意志共和国万岁!”

人群中掌声雷动。

“自由之日已经到来!霍亨索伦王朝的成员再也不会站在这里了……我宣告自由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应当由全体德国人组成……我们把手伸向他们,呼吁他们完成世界革命。你们当中想要进行世界革命的人,请举起手来宣誓。”

人们齐声高呼,以示支持,并且一起举起手来,就像一片直指天空的长矛阵。

在通往国会大厦的每条街上,都有看不到尾的游行队伍。男男女女都举着红色横幅,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上都拉着红色口号。几乎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旗。

一辆辆载着步兵和机枪手的大卡车穿过大街,去和那些仍然负隅顽抗的士兵战斗。但似乎大多数士兵都转而加入了革命队伍,与他们并肩作战。

宫殿里可以听到大炮的声音,机枪的嗒嗒声四面响起。刚过午后时,街上只有少数地方还设有路障,因为那些地方仍有战斗,但总的来看,革命者已经全面获胜。

显然,德国的旧秩序经历了第一轮冲击就彻底崩溃了。

“叛乱,先生们,”得知消息的德皇威廉二世大叫起来,“这是明目张胆、令人发指的叛乱!”

威廉皇储建议说,德皇应该跟着他回到前线,那里有他的军队,可以调来镇压国内的革命分子。但德皇拒绝了,他不希望德国人自相残杀。

兴登堡则要求让德皇前往某个中立国家避难:“假如皇帝被叛军裹挟到柏林,像俘虏那样向革命政府投降,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此时,德皇突然暴怒,面容抽搐。“你的意思是,我已经无法留在我的军队里了?”兴登堡没有回答。皇帝在屋内踱来踱去,最后他停下来,泄气似地让他的前外交大臣去同瑞士政府进行必要的交涉。

在接下来一个小时内,他三次改变主意,最后一次,他用拳头猛击桌子,然后大声说:“我要留在这里,我不会走的。”但是最后的最后,他还是被兴登堡和众多亲信推进了火车,送去瑞士了。

“我是兴登堡,”事成之后,兴登堡打了个电话给马克斯亲王,他声称已经促使德皇流亡,军队将由威廉皇储和兴登堡——主要是由兴登堡来掌控。“最高统帅部希望政府能同军方合作,共同来镇压革命分子,维护军纪。”

马克斯亲王终于舒了一口气:“一个有着7000万人民的国家正遭受着痛苦,但它不会就此灭亡了!”

8月11日,凌晨。最后一轮停战磋商。

德国代表请求解除对德国的封锁政策,“这使德国的妇女和儿童遭受极大的痛苦”。

英国代表大发雷霆:“那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击沉我们船舶的时候有没有为溺水的妇女和儿童着想过?!”

尽管如此,英国代表还是答应将德国解除封锁的愿望传达给他们的政府。协约国一致同意,停战期间向德国供应食物。

问题全部解决了,为了确保敌对行动尽快停止,双方决定立刻把协定的最后一页打印出来供代表们签字。

协约国代表首先签了字。当德国代表硬着头皮去签字时,泪水再次湿润了他们的眼睛。双方都同意把签署完毕的时间正式定为早上6点钟,这样6个小时以后,即彼得格勒时间上午12时,停战协定就开始生效了。

双方代表团分开时,谁也没有跟谁握手。斯塔夫卡立即用无线电和电话向各前线的指挥官发出命令,命令他们在上午12点停止敌对行动。在接到进一步的命令之前,部队不得越过当时到达的界线。在收到指示前,禁止与敌人进行任何通信。

皇村,皇帝办公厅的值班秘书激动地敲醒了沙皇卧室的大门。他凌晨5点45分就拿到了正式确认的电报,门打开后,发现皇帝陛下根本就没怎么睡。

秘书喜极而泣,久不能言。尼古拉其实也差不多,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不容易秘书抹去了眼泪后对皇帝说道:“这是非凡的功绩,我相信全俄罗斯都会感激您为她所做的一切。”

“是啊,感谢我,还有其他人。”尼古拉疲倦但又亢奋地说道。

秘书离开之后又拿来了从莫斯科发来的贺电,莫斯科总督彼得用私人密文向他的父亲祝贺道:“俄罗斯不朽的领袖万岁。在这伟大的时刻,我同您一样,满怀着骄傲、钦佩和热爱。”

此时东线大部分地区都下着小雨,可传令兵像疯了一样骑着马四处高喊:“上午12点钟停火!往下传!12点钟停火!”全线士兵都处于震惊和困惑之中,四下里几乎没有一点欢呼声。人们只有一种想法:争取活下来,然后回家。

上午刚过7点30分,刚刚进入工作时间的彼得格勒通讯社接到一份来自驻斯塔夫卡记者的报告,称停战协议已经签署并于上午12点生效,届时所有敌对行动都将停止。通讯社编辑立即把这个轰动性的消息拿去向他们的政府相关人士寻求真实性。

大臣会议办公厅秘书处否认了这个说法,认为停战协定不可能签得这么快。但是俄国陆军部传出消息说,德国已于上午签署了停战协定。

之后,越来越多的报纸新闻编辑都被惊动了,彼得格勒被一条闪电般的讯号所惊醒。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散播好的消息,而收到消息的人们又把这则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

上午9点,大臣会议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主任拿着一张纸交给了等在门外的一大票记者,“停战协定已经在凌晨6点签订,并于上午12时生效。”

消息实在让人震惊,好几秒内,没有人说一句话。最后又几乎是所有人,都如梦唤醒般,跑着跳着消失在楼梯转角处。

十几分钟后,得到正式确认的消息传遍了全国。

彼得格勒城中群情振奋,几近疯狂。四处响起警报器、工厂和轮船的汽笛声,汽车喇叭和教堂的钟声,各种各样的喧闹声连成一片。许多人从办公室、商店和工厂涌上街头,交通陷入了停滞状态。

五彩缤纷的纸屑和彩带从各个办公室的窗口被抛撒而出,漫天飞舞。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种欢乐而感人的氛围当中。人们的情绪悲喜交集,脸上笑着,却双眼湿润,让人难以忘怀。

可前线的战斗仍打得十分激烈,因为还没有正式停战。协约国的军队还在不断地炮击敌人。俄国的一名将军解释说:“我们之所以要命令部队这样做,是因为有必要利用每个条件来确保敌人完全接受停战协定。”

大约10点钟,一枚炮弹落了下来,炸死了一名来自奥地利的下士。他的战友认为这是非常不幸的——他已经服了将近四年的兵役,然后在停战2小时内被杀了。

恩斯特·荣格尔所在的防区也遭到了十分猛烈的轰炸。突然之间轰炸停止了。荣格尔摘下附着雾气的面具,默默地看了看手表。

最后两分钟慢慢地过去了。四周突然一片寂静。所有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着硝烟缓缓地飘过无人地带。

有人突然大喊:“停火啦!”

“我再也不忍凝视无人区和人们的面孔了。我们经历了一场战争,现在我们终于活下来了,没经历过这些的人恐怕不会理解这种感受。”恩斯特·荣格尔在他的战地日记最后写道,这是日记的最后一页内容。

这突如其来的寂静非同寻常。协约国军队中已经有些人走出了战壕,兴奋地欢呼起来。接着德国士兵也走出了战壕。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人们沸腾起来,大家欢呼跳跃,分不清谁是友军,谁是敌军。

在曾经如此激烈争夺过的狭长地带上,德国人和俄国人现在走到一起来了,有些人露出不好意思和尴尬的神情,就像是一些遇到了为难之事的学生一样。

上午12点,莫斯科。红场上开始鸣礼炮。钟声敲响,人们冲上街道,高声欢呼着战争结束。似乎每个人相互都认得,不分国籍和肤色,也不管是平民还是军人,任何人为的隔阂和界限都不复存在了。

下午2点左右,尽管斯托雷平还未康复,但他还是忍着疼痛来到国家杜马的议会大厅。500多名议员情绪激昂,对大臣会议主席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当斯托雷平宣读停战条款时,满场听众几乎人人眼含泪水。当每一则条款读完时,会场便有一片赞许声响起,场面之盛大令人难忘。

至此,令三千万人死伤于战争、饥荒和瘟疫的世界大战结束了!

第四十九章,结局的序幕

八月中下旬,沙皇尼古拉二世回到了欢乐之城彼得格勒。

当教堂钟声齐鸣,十多万人聚集在宫殿广场上。攀爬的人群几乎全部覆盖周围建筑物的外墙和栏杆。

狂热的人群有节奏地高呼着:“我们要见沙皇尼古拉!”最后皇帝和皇后一起出现在阳台上。人群中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尼古拉不由得笑了起来,皇后把手高举过头顶,挥舞着手中的三色旗。

尼古拉牵着皇后的手从阳台退下后,窗外的人群仍旧如海浪般不断回响着“沙皇万岁”的山呼。之后二人接见了来自莫斯科的第一批民间代表。

莫斯科大牧首见到尼古拉后直接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爬过来和其他几名地位显贵的教会长老推推搡搡地想要亲吻尼古拉的皮鞋,沙皇差点没绷住严肃的脸色。

“至尊的尼古拉,万岁!”

俄罗斯东正教会决定为尼古拉二世冠以“至尊的尼古拉”头衔,以纪念他为全俄罗斯做出的贡献,但是尼古拉谢绝了这个称号。

“驱动我的感觉,”他向莫斯科的代表们解释道,“是来自精神上的目标。现在已经达到了我的胜利。”

来自莫斯科的社会各界代表虽然表现得没那么浮夸,但是他们在聆听完沙皇的简短演讲之后,全都跪在地上,用双膝爬行到尼古拉的身前,争先恐后地亲吻他的手背。

尽管尼古拉再三推辞,但是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市政议会的代表都固执地说,将会为“伟大的胜利者尼古拉二世”竖立纪念沙皇功绩与世界大战胜利的宏伟纪念碑,其规模远在1812年俄法战争纪念碑之上。

在接下来的几天,俄罗斯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代表——可能有上万人,都蜂拥到冬宫来仰慕“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沙皇”。

“你现在是欧洲最强大的男人,功绩远在拿破仑、腓特烈或者叶卡捷琳娜之上。”尽管流感爆发后亚历山德拉一度头疼脑热,但是自

从回到彼得格勒,即使到了深夜也表现得精力十足,每天的庆功宴、舞会、表彰会就像是无穷无尽的精神源泉,让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表现得无比亢奋。

“即使是世界拯救者亚历山大一世也不能与我相提并论了。”

在私底下,尼古拉就没有那么谦逊了,他吹嘘自己的功绩远迈自古以来所有的俄国统治者。

“哦!伟大的尼基,”亚历山德拉勾住尼古拉的脖子,一同抵达了性高潮,“但是伟大的沙皇身边还会有许多的荡妇,她们想要勾引你,然后在‘胜利者’的身上获得胜利。”

“你真是个无事起风浪的女人。”尼古拉讨好地亲吻亚历山德拉的肩膀,虽然时光漫长,但依旧白润光滑。

“哼,我也有我的‘精神目标’……你逗过‘白猫咪’了?”

“她很美,是彼得格勒的贵妇里最活泼的,”尼古拉的话令皇后吃味地侧过脑袋,“不过那个小天使犯下了七宗罪,她做爱的次数和别人吃饭一样多,所以我没碰她。”这话把亚历山德拉逗笑了,“你的秘密警察还会告诉你这个事?”

“我要是不把关,让她勾引了彼得或者保罗怎么办?”

“保罗不会上心的……可彼得到现在还没上过女人?”

“我不知道。我没有监视家人的想法。”

“其实也有人来对我献殷勤,英俊、风流倜傥的金发青年,真是让人羡慕的年轻。”

“那不就是我吗?我能征服世界,我也能征服小猫咪。”尼古拉一边说一边逗弄湿漉漉的小女士,亚历山德拉热情地回应,二人好久都没有这么放纵的享受过了。

当沙皇尼古拉二世成为最显赫的沙皇时,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格勒也成为了“世界首都”。全世界的头等大事就是彼得格勒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物将会纷至沓来,成为和平缔造者。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他的国务卿罗伯特·蓝辛来了,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和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奥兰多都来了,还有希腊的首相、塞尔维亚的首相、罗马尼亚的王后、比利时的国王、黑山的国王等等。还有许多未来的大人物也来到彼得格勒:土耳其的凯末尔、越南的胡志明、日本的西园寺公望……

超过30个国家向彼得格勒派出了代表团,和会的议题覆盖了从北极到南极的所有地区,小到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到整个大洲。

“中国必须属于中国人!”“库尔德人必须有自由!”“波兰必须重生!”操着不同语言的人提着不同的要求来到彼得格勒。人们相互埋怨着:斯洛伐克人埋怨捷克人,克罗地亚人埋怨塞尔维亚人,阿拉伯人埋怨犹太人,中国人埋怨日本人。

这些声音里充满了担忧,怀疑新秩序能否比旧秩序更完善。

在西方,人们私下谈论着危险的思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威胁;在东方,人们思忖着西方文明的威胁和好处。欧洲人想知道他们能否恢复元气,想知道如何制约趾高气扬的新盟友美国。非洲人害怕被世界遗忘,亚洲人则认为未来属于他们,只是当下的问题必须先解决。

新的理念和主义充斥这1918年的战后世界,人们感觉到一种新秩序的出现。一个危机四伏的脆弱世界,既给人带来了兴奋的感觉,也让人恐惧。

五花八门的请愿者也借着和会的主题纷至沓来,来自法属非洲殖民地的黑人民族主义者、来自巴纳特的塞族代表、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流亡者、来自大半个欧洲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来自中国的朝鲜独立人士……

妇女选举权、黑人人权、劳工宪章、爱尔兰独立、裁军,全世界的请愿者涌向彼得格勒。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彼得格勒到处能听见各种计划和安排:犹太人定居、波兰复国、阿拉伯独立、建立库尔德国家、建立亚美尼亚国家。

权势之人的空前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记者、商人、掮客,还有想要搭便车、傍大款的风尘女子和江湖骗子。彼得格勒的外国人一度超过30万人。

不过在10月举办的彼得格勒和会开幕之前,尼古拉还有一件重要的大事准备着手举行——胜利日阅兵。

9月1日,莫斯科天气晴朗。

现在莫斯科的每条大街上人声鼎沸,三色旗四处飘扬。男男女女的人群从每处建筑中汇入狂热的人流之中,他们一边挥舞国旗一边高呼“万岁!俄罗斯!”、“万岁!尼古拉!”

在隆重的军乐声中,尼古拉依次为布鲁西洛夫、鲁兹斯基、尤登尼奇和丹尼洛夫四位大将授予了元帅的权杖,然后提拔和嘉奖了二十多名大将、中将。

随后,正如许多异见人士所担忧的那样,在万人高唱国歌《天佑沙皇》、礼炮齐鸣的盛况中,沙皇尼古拉二世骑着白马检阅了由军乐队领进红场的各个方面军军阵代表,每个士兵的胸

前都挂着圣乔治勋章,皆是精锐中的精锐。

检阅完毕,尼古拉骑着白马返回克里姆林宫,众将士则高呼:“乌——拉——!”

光荣啊,光荣啊,我们的俄罗斯!

光荣啊,我们的俄罗斯大地!

愿你能够强大,直到永远,我们最亲爱的挚爱的国家!

光荣啊,光荣啊,世代人民。

光荣啊,伟大的俄罗斯人民!

首节 上一节 222/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