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42节

“我国政府如今已经骑虎难下,不管会冒怎样的风险,我们现在只有向外界显示维持现状毫不退让的决心。暂且先拒绝俄、德、法三国的劝告,看它们接下去会有怎样的动作,在彻底探清了它们的真意之后,还可在外交上进行重大的调整。”

陆奥宗光的主张同他先前在电报中对伊藤博文所述相似,他断不能接受日本占据的台湾、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半岛全部吐出的后果。

“此时此刻没有对后果进行仔细探讨的情况下,就贸然拒绝三个大国的劝告,未免太过草率了。而且鲁西亚自去年以来的一系列举动就已充分证明了它的真正用意,我们现在再去挑衅它,就会给予它们合适的借口,相当危险,可以说,眼下正面临着危机一触即发的微妙时刻,没有余地可在外交上进行重大的调整。”

松方正义、野村靖也都站在伊藤博文这边。

陆奥宗光想了想,觉得是这个道理,因此收回了自己的主张,但他反对召开国际会议。

“如果召开国际会议,参加者除了俄、德、法三国之外,肯定还会有其他两三个欧美列强加入,这五六个大国是否会同意参加目前尚难确定,即便答应参加,选定一个地方之后实际举行也要花费不少时日,但是马关条约批准交换日期迫在眼前。如果谈判陷入拉锯,只会使时局变得更加困难。”

由于陆奥宗光身患肺结核病,在停顿轻咳两声之后继续说道。

“而且一般来说,在国际会议上讨论这样的问题,各国必定会从本国的利害关系出发来提出主张,会议的议题那就不会只局限于台湾、澎湖、辽东这些问题,说不定会从这一议题衍生出其他各种话题,各国会互相提出许多要求,最终甚

至有可能破坏整个马关条约,这等于是我们自己招来了欧洲列强的干涉,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伊藤总理和松方、野村两位大臣也觉得陆奥宗光的说法有道理。

但是究竟应如何来处理这一紧迫的问题呢?

依照广岛的御前会议已经做出的决定,在目前的形势下不能再增加新的敌国。

因此,四人经过反复斟酌,认为日本当前除面临着俄、德、法三国干涉的棘手问题外,还存在着与中国和战未定的问题,倘若与三国的交涉旷日持久,中国或许乘机就不批准条约,从而使马关条约成为一纸空文

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力图将“三国干涉”与“中日和谈”两个问题明确分开,不要使其彼此互相牵连。

简而言之,即便对三国不得不做出彻底的让步,但对中国却是一步都不能退让。

当夜,内务大臣野村靖立即从舞子启程赶赴广岛,将舞子会议的决议奏明睦仁天皇,得到天皇认可。

与此同时,陆奥宗光向驻俄公使西德二郎、驻英公使加藤高明、驻美公使栗野慎一郎、驻意大利公使高平小五郎同时下达电训,盖欲施展纵横捭阖之术。

不过尼古拉同样也没闲着。

第十七章,尼古拉的外交策略

相比于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纵横捭阖之术的努力,尼古拉采取的外交策略很简单也很有限。

其一是尼古拉统一了国内的意见,将俄国的国力转换成压力转移至日本人的身上;其二是将拉上德国和法国作为盟友,许诺以他们心动的利益。

在对付德国的外交中,尼古拉不打算只接触德国的外交部。

既然威廉二世坚持不懈地用“甜言蜜语”轰炸尼古拉,他也准备用信件来哄骗威廉二世。

“日本夺取旅顺口,我们必定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但俄国在东亚的舰队实力还不足以让日本人完全诚服,我需要你的支援,威利。”

尼古拉尽可能将信件的语气显得“懦弱无助”,最后再把威廉二世捧成“帮助俄国的友人”,还强调说“一定会报答帮助我的友情”。

以这种方式动摇威利表哥很容易,他是一个敏感、自卑的人,当尼古拉将他称之为“帮助我的大表哥”时,那种受人倚重的骄傲感让他几欲狂喜。

威廉二世还把这次尼古拉写来的求助信看成是恢复对俄关系的天赐良机。

但是令德国外交部感到不安的是,威廉二世这些擅自干预的举动不仅仅没有事先与相关大臣及官员达成一致,而在其中也显然看不到清晰的政策框架。

只是凭着一时的冲动想法,作为德国皇帝,他就强行要求德国外交部尽可能快地与俄国人达成合作。

“我们一贯的政策是支持日本,日本已经三番五次承诺会保护德国的在华利益,所以不能此时突然伤害日本帝国的友谊。”

当外交大臣马沙尔有些无奈地劝说威廉二世时,他的不合作态度惹怒了威利。

“跟与俄国的友谊比起来,那些远东的日本猴子不值一提。”

威廉二世轻蔑地说道,并且责令马沙尔“你应该去办事,而不是在这里拖延我”。

这也是3月15日德国驻圣彼得堡公使态度冷淡,但到了3月23日时,态度发生大转变的原因之一。

尽管尼古拉惊异于德国外交态度转变之快,但他已经拿到了对日施压最有力的一张牌,德国的入场。

然而威廉二世的观点总是是摇摆不定的,他很难果断、强硬地做出承诺。

换句话说,他会被任何或所有的政策方案激起热情。

“我们为什么不拉上英国人一起去行动呢?如果我们三国已经开始统一行动,那么英国就会感觉它误断了和平条约带来的后果!我相信英国人最后将变更它的态度。”

同样由于威廉二世自己的灵光一现,他兴致勃勃地将这条外交意见责令给了外交部,威利这种变幻莫测的任性行为让外交官们极为崩溃。

“这已经是两个月中第三个外交方案了!”

这种显而易见的随心所欲让那些负责规划和实施德国外交的官员惊慌失措。

由于威廉二世的突发奇想,让俄、法的外交部也不得不再等待英国人的回复。

然而威利的期待落空了。

在英国内阁会议上,外交大臣金伯利依旧相信:“马关条约对于英国是更有利益的,因为新埠口的开放和更巨大的便利的让与将给国际贸易带来好处,而且日本的胜利将阻碍俄国政策在满洲和朝鲜的进展。”

在当天的伦敦《新闻日报》上,还刊登了一篇显然出自政界重要人物手笔的文章,公然宣称:“假如日本国能承认英国确有应在北方得一舰队支点之必要,则英国便可成为日本之友。”

威廉二世对英国复杂情感产生的拉伙想法

终于还是落空了。

于是,俄、德、法三国政府不再拖下去了,便电令其各自的驻日公使按原计划行事。

这就是德国驻日公使约定见面但又延期一天的原因。

但威廉二世又感觉这样对尼基表弟的支持还不够,不能体现德俄之间的“悠久友谊”,于是在《马关条约》签署当日,他又向尼古拉保证,他会尽可能对俄国的行动予以支持。

次日,想到一出是一出的威利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另一个决定告知尼基表弟。

“统领中国水域德国巡洋舰的海军上将已接到率德国舰队向中国北方港口进发并且尝试与俄国海军上将建立联系的指令。如您不弃,请指示贵方海军上将告知我方驻地方位,并且提前向我透漏您未来的行动计划,以便我能够向我方海军上将下达相应指令。若如此,我必感激万分。”

威廉二世的好战姿态让尼古拉都吃惊不已,他还没想过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启战争,因此尼古拉只能谨慎地谢绝好意。

“我将向我方海军上将下达与德联系的指令,但是我强烈希望,我们的武装干涉能以和平方式告终。”

在这之后,威利仍然孜孜不倦地对尼古拉灌输“战争”的观点。

“在我的权力范围内,我将竭尽所能地维护欧洲和平,保卫俄国后方,确保无人干涉您在远东的行动。毫无疑问,续写亚洲大陆文明篇章,保卫欧洲、抵制黄种人入侵是俄国未来的伟大使命。对此,我将永远尽我所能向您提供帮助。”

尼古拉对此的反应是阅读完之后嗤之以鼻地丢在一旁。

相比于德国包藏祸心的小心思,法国的外交态度就“简单淳朴”得多了。

首先,法国当下正在全神贯注于征服马达加斯加岛的远征,对远东发生的形势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法国将台湾及澎湖列岛视作自己未来瓜分中国的计划之一,日本率先抢占,法国外交部一直持反对立场。

最后,当俄国提议干涉,法国是最先表达强烈支持态度的,因为交好俄国可以维护法俄军事同盟的密约。

也就是说,对于马关条约,俄法是必然板上钉钉有插手心思的,但唯恐力量不足,而德国的加盟完成了干涉的最后一环。

因此尼古拉最后判断,只要德国一直与俄国立场保持一致,那么日本不要说什么辽东半岛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也得给我吐出来。

然而,日本方面的努力或许会使这种最好的局面逐渐消失。

第十八章,摇人失败

尼古拉的优势在于他自己作为全俄罗斯的专制皇帝一言九鼎,其次他跟自以为保留着“专制权力”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私交不错,最后法国也有求于俄国友谊用以维护法俄军事同盟。

所以尼古拉的外交底牌少,但份量很重。

可日本人也没有坐以待毙。

自从接到外交大臣陆奥宗光的电训之后,日本驻圣彼得堡公使西德二郎便急切地想要与俄国新上任的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取得面见的机会。

“我日本国将来虽然永久占领辽东半岛,但这绝不会危及俄国利益。关于朝鲜独立,日本政府一定会满足俄国的要求。”

西德二郎一上来先完全鞠了个90°的躬,等到互相寒暄之后措辞诚恳地对拉姆斯多夫说道。

“唔……”拉姆斯多夫面露为难的神色,“这次中日之间虽然通过谈判达成了共识,但条约的内容过于苛刻,和平极易再次出现破裂,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

“阁下觉得我国提出的条件苛刻吗?”

“我已同中国公使有所交流,备忘录也详细呈送皇帝陛下过目,陛下已经裁定此事是日方过分了。”

“……可先前我与贵国外交部的交流均为被告知俄国不反对日方割占中国领土,为什么当时贵国的立场与现在不同?”

西德二郎心有不甘,质问拉姆斯多夫说。

“我们没有料到日本真的会要夺取中国的土地。”

拉姆斯多夫轻描淡写地说道,之后就将西德二郎请走了。

西德二郎又在圣彼得堡活动数日,不得已,只能作罢发电报回国报告。

“本公使根据电示,与俄国外交大臣曾作长时间之辩论,努力使该政府对我请求作出有利之答复。然该大臣向本使声称,俄国皇帝以日本之请求并无撤销俄国劝告之充分理由,故不能予以同意。并风闻俄国政府目前已将运输船派往敖德萨,正在准备运送军队。因此,预料俄国之干涉,性质重大,应预作准备,以日本国安全为上。”

驻圣彼得堡公使西德二郎的行动失败了,但其他公使仍在活动。

驻伦敦公使加藤高明同样在接到电训的第一时间寻求拜访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伯爵约翰·沃德豪斯的机会。

“加藤先生,你知道的,英国政府一向重视

对日友谊。”

金伯利伯爵言语中潜藏的亲日立场让加藤高明面露喜色。

“日本希望能够从英国得到援助。”

对于加藤的请求,约翰·沃德豪斯语气暧昧地说道。

“对于此事,英国政府已经决定不加任何干涉,如今英国对日本的帮助,不外乎又是一种干涉,如果要使事态出现一种新的局面,必须要与总理大臣罗斯伯里伯爵商议之后方可回答。”

如今的英国首相是来自自由党的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利姆罗斯。

金伯利伯爵既没有明确反对,但又没有表达支持的意思,英国人的外交一向是如此狡猾。

“关于本次事件,日本政府承认英国利益超过其他欧洲国家利益之事实,也会特别努力调整此等利益。”

加藤努力用各种承诺来拉到英国人的帮助。

“英国出于对和平的希望,当然不愿意看到日本与欧洲各国交战,同时也非常不希望日中两国继续交战,为解决目前的困局,只要有机会,英国方面也会尽力而为。但是,英国虽然对日本怀有友好之情,而俄、德、法三国也是其友邦,在此之际,英国只有对各方形势进行考量,凭借自己的大国地位来做出决断,以负责任的态度来从中斡旋协调。”

可金伯利伯爵说话的功夫圆滑得很,所以最后加藤从英国人这里看上去有所收获,但仔细想想好像又完全没有。

等到之后加藤高明再次找上金伯利伯爵洽谈英日协助的事宜时,他还是一样用含含糊糊的言辞阻塞了加藤公使。

至此,日本在英国的反干涉努力也近乎失败。

除此之外,驻美公使栗野慎一郎、驻意大利公使高平小五郎也在做类似的努力,可意、美两国都抱着中立的立场说了些客套话,对日本收益稀少。

“贵国为何与俄、德两国联合干涉日本国之合约?难道是我国在东亚利益未能与贵国做担保吗?”

日本公使在外国活动之余,在外务省担任次官的林董男爵乘着还未回复三国联合干涉的时间里同法国公使哈尔曼探口风。

“我也不知道,这件事可能是巴黎方面同圣彼得堡进行的联络。”

哈尔曼倒也坦诚,他明确表示自己只是照章办事。

“干涉劝告此事事发突然,令我国猝不及防。”

林董露出为难的神色。

“法国对日本依旧怀有友好之倾向,我会将此事汇报给外交大臣的。”

哈尔曼点点头对林董说道。

在这之后,林董又在私下拜访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

“先前德国政府已经对日本政府进行劝告,可你们不听,因此只能共同提出抗议。”

哥特斯米德的态度比法国公使更强硬一些。

首节 上一节 42/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