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真命天子 第72节

  司行方听到方腊的命令,当即躬身道:“是!教主!”

  随后便一脸兴冲冲的转身离去。

  方腊回过身来,看着那名鹤发童颜的老者,笑道:“没想到我们明教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原本以为至少还要等上三五年的,结果却不成想那昏君竟然自掘死路。”.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还请陛下三思

  那鹤发童颜的老者听到方腊的话之后,却是面色凝重的叹了口气,说道:“恐怕事情并不会像教主想的那样简单啊!”

  方腊听到那名鹤发童颜老者的话,不由得一愣,有些疑惑的问道:“包左使何出此言?”

  这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是明教左使包道乙。

  包道乙叹了口气,说道:“那是小皇帝此举,虽然看似得罪了天下士人与豪族富绅,然而一旦实施成功,必然收获天下民心。”

  方腊听到包道乙的话,沉吟了片刻之后,双目之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不错,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便是尽快起事。”

  “不错,不然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机会了。”包道乙点头说道。

  方腊叹了一口气说道:“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当今这位小皇帝,也不知他究竟算是明君,还是昏君?”

  “管他是明君还是昏君,这些重要吗?”包道乙冷笑一声,说道。

  方腊闻言,不由一阵默然。

  正如包道乙所说,不论赵桓是昏君还是明君-,明教都要起事的。

  ——————

  第二日。

  早朝。

  赵桓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面群臣百官,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开封府尹包拯从百官之中走出,朝着赵桓躬身道。

  昨日包拯因为偶感风寒,所以并为参加早朝。

  而且赵桓可以看出包拯今日也是带病上朝。

  赵桓看着包拯笑着问道:“不知孙爱卿今日又有何事启奏?”

  包拯躬身答道:“启禀陛下,昨日晚间,微臣在开封府衙中,数百名士子前来投联名奏疏,想要让陛下收回修改科举制度的成命。”

  赵桓闻言,双眼不由微微一眯,“哼!朕身为天子,代天牧民,关于此事,朕昨日便已说过,朕心意已决,科举改制,势在必行!”

  包拯听到赵桓的话,心中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他毕竟也是儒家弟子,所以在得知陛下竟然下旨修改科举制度之后,才会在今日拖着病体前来上朝。

  “陛下,天下士子十万,若是陛下修改科举制度,难免会让那些士子寒心啊!”包拯再次出言劝道。

  这时李纲也走了出来,朝着赵桓躬身道:“陛下,包大人言之有理,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而中侍大夫孙化贤见状,心中一动,也走了出来躬身道:“臣附议!”

  另外一些朝中旧臣也纷纷躬身道:“臣等附议!”

  赵桓目光冷冷的注视着这群家伙,心中不由一阵冷笑。

  身为帝皇,赵桓也知道为君者要有容人之量。

  然而这群家伙所奏请之事,却是对于如今的大宋,或者说是对整个华夏民族都毫无好处。

  “啪!”

  赵桓心中怒极,伸手在面前的御案之上一拍。

  黄金打造的御案之上顿时被赵桓拍出了一个深深的掌印。

  这已经是留下赵桓掌印的第二个御案了。

  “诸位爱卿皆自称是朕的忠臣,然而如今是想要让朕朝令夕改吗?”

  “朕乃天子,口含天宪,一言九鼎,然而你们这些自诩忠臣之辈,竟然想要让朕出尔反尔,难道是想要让天下人看朕的笑话吗?”

  赵桓这一番话可谓是诛心之言了。

  包拯李纲等人闻言,面色纷纷大变,齐齐跪地叩首道:“臣等不敢!臣等之罪!”

  赵桓一挥袍袖,冷哼一声说道:“我看你们怕是没什么不敢做的!”

  “陛下,吾等所言,皆是一心为公,还请陛下明鉴。”李纲赶紧解释道。

  “请圣上明鉴!”一众官员纷纷附和。

  赵桓再次冷哼一声,“这一次就此作罢,朕希望诸位爱卿引这一次的事情为鉴,若是再有下次,就休怪朕不顾念君臣之情。”

  “谢陛下不怪罪之恩!”群臣纷纷叩首。

  ——————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从西华门直入京师,骑在马背之上的乃是一名风尘朴朴的禁军士兵。

·

  “大捷!兰州大捷!武襄将军狄青率兵五万与赫连铁树决战于兰州边境,燕云将军吕布与禁军教头赵云率兵支援,大破西夏赫连铁树二十万大军!”

  骑在快马之上的禁军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大声喊道。

  街道两旁的百姓们听到那名禁军士兵的话,不由得纷纷惊喜高呼:“大宋又大捷了!”

  “陛下威武!又是一次大捷了!”

  “天佑我大宋!”

  “大宋中兴不远矣!”

  一声声高呼在街道两旁响起。

....

  那名禁军去一路纵马疾驰,来到了皇宫之外。

  守在皇宫门口的禁军急忙上前拦住,“来者何人?”

  那名禁军翻身下马,自怀中取出一份战报大声道:“某乃禁军教头赵将军坐下亲兵,特来送兰州战报。”

  说着,便将那份战报交给了一名守门禁军。

  那名禁军接过战报,先是检查一番,然后又详细打听了战况,便急匆匆入宫,然后将手中的战报呈给了今日当值的殿前侍卫。

  ——————

  一名殿前侍卫急匆匆步入紫宸殿,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启禀陛下,兰州传来军报,武襄将军狄青率军五万,与西夏兵马大元帅赫连铁树决战于边境。”

  “危机关头,燕云将军吕布与禁军教头赵云率援兵赶到,西夏二十万大军尽数覆灭,大宋共获俘虏十一万有余,战马粮草无数。”

  群臣闻言,顿时哗然。

  不少人更是想到了昨日赵桓说的那个梦,看向赵桓的目光之中充满了骇然。

  陛下那个梦竟然真的是对应西北战事!

  随即又想到当今陛下御驾亲征之时曾得仙人赠送异兽麒麟为坐骑,心中不由暗暗道:“看来当今陛下果然是真命天子啊!不仅有仙人赠予坐骑,更是身在京师。便可以夜梦西北战事之胜负。”六.

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西夏

  诸葛亮率先反应过来,上前一步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果然是君权神授,真命天子,昨夜便梦到了西北战事大胜!”

  其他大臣闻言,也纷纷反应过来,齐齐躬身施礼道:“陛下君权神授,代天牧民,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淡淡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将战报呈上来!”

  墨玉麒麟幻化成的宦官将那名殿前侍卫手中的战报转呈给赵桓。

  赵桓打开战报观看。

  战报写得很是详细,赵桓看完之后,不由心情大好。

  “吕布赵云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二十万西夏兵卒被俘十一万有余,斩杀八万,获粮草无数,战马数万,堪称大捷!”

 “零九七” 百官之中的那些大宋旧臣们闻言,脸上都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李纲担任过兵部尚书,听到这份捷报的第一想法便是这不是真的!

  毕竟自大宋开国以来,一战俘虏敌军十一万有余,斩杀八万的大捷还从未有过。

  然而还没有等李纲说什么,百官之中的孙化贤便站了出来,躬身说道:“陛下,此份战报恐怕有假,还请陛下明察。”

  身为丞相的诸葛亮听到孙化贤的话,不有冷哼一声说道:“孙中侍怎知这份战报有假?”

  “捷报之中恐怕夸大甚多,甚至所谓的斩杀敌酋八万有余,其中恐怕也有不少是杀良冒功!”孙化贤说道。

  杀良冒功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的军中都是屡见不鲜。

  孙化贤心中觉得这份战报之中,所谓的斩杀敌酋八万之中恐怕除了被严重夸大之外,必然还有杀良民以充蛮夷冒功的行为。

  赵桓当然不会怀疑这份战报的真假,毕竟这份战报是赵云亲自所写。

  此时听到孙化贤的话,赵桓冷哼一声说道:“孙化贤,你身为中侍大夫,妄自猜测大捷战报,诋毁前线将士杀良冒功,究竟是何居心?”

  孙化贤顿时被吓了一跳,急忙跪地道:“陛下恕罪,微臣只是觉得……觉得……”

  “你是觉得我大宋军事孱弱,断不可能得到如此战绩吗?”赵桓目光冷冷的注视着孙化贤问道。

  孙化贤心中虽然确实是这样想的,然而这话当然不能承认。

  “微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赵桓冷哼一声,说道:“传朕旨意,孙化贤诽谤边军将士,其心可诛,革去其官职,永不叙用!”

  孙化贤脸色瞬间苍白无比,“陛下,微臣冤枉啊!”

  然而对于孙化贤的哭喊叫冤,赵桓却是毫不理会。

  两名殿前侍卫步入殿中,将已经全身瘫软的孙化贤拖了出去。

  赵桓将战报放在面前的御案之上,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开口说道:“既然西北战事大捷,那么诸位爱卿便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诸葛亮上前一步躬身道:“微臣以为,此次事件乃是西夏挑衅在先,所以微臣觉得应该出兵西夏。”

  “诸葛丞相此言谬矣!两军交战,劳民伤财,如今大宋刚与金国战事刚刚平息不久,若是在与西夏轻启战端,必会引得民怨沸腾。”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

  李纲犹豫了一下之后,也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次大宋让二十万西夏兵马全军覆没,想来西夏必然也已经心生畏惧,既然如此,不若陛下派遣使臣前去申斥西夏王,如此一来,即可免于战端,又可使我大宋立威。”

  不得不说,李纲的这个主意其实很不错。

  然而赵桓却并不想这么做。

  只见赵桓冷哼一声,“哼!此次战事大宋伤亡近万余,这些皆是为大宋捐躯的铮铮好男儿,朕身为大宋天子,焉能不为他们报此血仇!”

  “诸葛爱卿所言不错,传朕旨意,让吕布与赵云率领兵马出兵西夏,将西夏王李乾顺押至京师。”

  说到这里,赵桓沉吟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至于被俘的那十一万西夏兵卒,尽皆打散冲入苦役!”

  赵桓自然不会将这十一万夕下兵卒放回去,然而杀了又可惜0 .......

  所幸正好如今的大宋百废待兴,将他们编入苦役营,为大宋的建设添砖加瓦。

  赵桓下达完命令之后,便站起身淡淡说道:“今日早朝便如此吧,退朝!”

  说罢,一拂袍袖,便离开了紫宸殿。

首节 上一节 72/2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