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153节

马齐懵了,赶忙请教怎么回事。

赵良栋便为他分析:“太子就不该接这征南大将军,还代天祭祀于郊外,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如果太子极力请辞,或许这太子宝座还保得住。但他都带着军队进了朝鲜地界,恐怕陛下只会越想越忧。你此时一弹劾,陛下心里就会记住你啊。”

说到底,康熙是老毛病又犯了。

又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外面裱糊得光鲜亮丽,里面也要处理的心狠手辣。

赵良栋揣摩到了这层心意,不禁加以利用。

理论上,康熙此时对废不废太子还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大概是又想让太子察觉到他的心意,又不想明着告诉太子要学会避让你爹。

但如果太子不废,那赵良栋和费扬古的戏不就白演了吗?还要跟着继续吃挂落,连朝鲜的生意也要一起废了。

于是他们准备一起帮忙坑太子。

反正太子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和富察氏、钮祜禄氏的关系比较远。

马齐就照办了,密奏皇太子在军营中骄纵子弟、置酒高会、非法捕捉国家重臣等一十六条罪名。

康熙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立刻命令马齐代管征南大将军,将太子的权力架空收回。

但这还不够,在平壤南侧的平山郡,一个叫玉溪山的地方,清军果然出事了。

清军驻扎在当地的北岫寺。

半夜里,不知道哪来的火炮,突然在半夜里一炮轰进军营,三万步骑瞬间炸营,乌泱泱黑漆漆一片的黑夜里,不知道是谁在喊‘明军来了!’‘郑贼来了!’

三万大军瞬间营啸,一时溃散,互相砍杀着夺路而逃,纷纷逃回平壤。

等回去一看,三万人只回来了两万出头,五十门大将军炮只有二十三门回来了。

这下,马齐、赵良栋和费扬古反而懵逼了。

不是做戏吗?

怎么还真溃败了?

于是他们回去一看,发现军营里逃命时互相砍杀、踩踏、推搡死了几千人,逃过大同江的时候淹死无数,路上又被朝鲜老百姓伏击,抓起来扒皮抽筋了两三千。那些消失的大炮,竟然是被责任心很强的监管军官在逃命时,怕火炮被明军俘获,自己用楔子戳进火门,打废了二十七门。

这下三个人面面相觑,不是战败也是战败了。

于是赶紧又给陛下上书,责备太子带队遭到夜袭,惨败狂奔三百里,死尸枕藉于道路,大将军炮也丢了一半。

实际上郑诛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消息上报之后,那康熙也无话可说,他没有废太子,只是责令胤礽滚回盛京,幽禁起来自我反省。顺带,为了铺垫一下后续的事情,康熙派御史责备太子三十六条罪状,下发到了各府各县,以避免某些傻子跳出来保卫太子。

满清这边闹得沸沸扬扬,康熙斥责太子三十六条罪状,并责令太子幽禁自省的公文贴的到处都是,隔壁的明朝官吏当然也随手就能搞到一份。

大家一看,太子的罪状里有三条特别

吸引人。

‘其部先与郑贼战于汉城,失甲骑三百人,王室败绩。’

‘其部又与郑贼战于开城,丧兵溃逃三百五十里,王师又败绩。’

‘其部再次与郑贼战于平壤,损兵折将,折大将军炮二十七门,王师复败绩’

‘所督所战,狼狈北窜,所行所事,大失众望。’

聪明人立刻意识到,满清太子这是连打三场败仗,被关起来了啊。

好事者将其编为‘汉城大捷’‘开城大捷’‘平壤大捷’,三捷的奏报瞬间在明朝边境上如雪花般飞奏到朝廷里,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几十条公文就埋住了圣武皇帝的桌案。

各路文官纷纷拍手称赞郑诛和的勇猛,从济州岛一路北上,汉城、开城、平壤,那是朝鲜人不同时期的三个都城,郑诛和竟然能一路打穿朝鲜三京,眼看就能逼近辽东边境,如此猛男,谁不喜欢?

于是朝廷刚派出去嘉奖的队伍,就立即再派出规模更大的翰林学士、御史领衔的团队,去给郑诛和、李海月、王缚蛟、秦昭义等人封官拜爵,犒赏三军。

李海月从河东郡主转封为渤海郡王。从郡主到郡王,意味着李海月在政治身份上脱离父亲李定国的余荫,开始正式出道。而且她还从山西转封到了河北,自己独立出了晋王系。算是彻底断绝了哥哥李润兴想带走她辖下三卫军队的心思。

郑诛和已经升过官了,所以这次封他为伯爵,封号长宁伯。封爵一般都从祖籍开始追封,不然的话,郑诛和现在该叫卢沟桥伯爵了。

郑诛和祖籍河南卫,是河南府的卫所,河南府府治在洛阳,当然不可能把古代帝都的封号给郑诛和。河南府辖下有个县,由长水、永宁两个县合并。所以取两个县的字合起来,就有了长宁伯。

皇帝还问郑诛和,什么时候能开进辽东,和老子东西对进,扫除膻腥,安定天下啊?

“嗯?啥玩意啊?哪来的三战三捷啊?”

郑诛和摸着后脑勺,一脸懵逼。

皇帝问他位置,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现在正在汉城搬人搬东西,准备把李氏朝鲜几百年的积累全都搬空回家呢。

作者的话:天上掉馅饼。

第二百五十一章 别信韩国人

一脸懵逼的众将领凑到一起,再商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海月显然最为懵逼,莫名其妙就帮她换了爵位,她分析:“这乱七八糟的三战三捷,除了占领汉城时杀了几个鞑子骑兵之外,哪还有什么大战绩?而且这事还闹得乱哄哄,甚至还是从满清朝廷里传出来的。我猜测...怕不是想诱敌深入,骗我们跨越汉江北上,被他们的骑兵伏击。”

虽然李海月分析的过程没一个地方对,但就结果来说,她反而全都猜对了。

朝鲜的地势地图郑诛和已经画过,汉城所在汉江,向北到平壤所在的大同江,这中间的一块区域还算平坦,有不少小块平原,如果明军被堵塞在山谷里被清军奇袭,那基本等于宣判死刑。

“确实,以康熙的厚脸皮,一旦他不要脸起来,那是真的脸都不要。”

郑诛和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别看康熙到处传播太子的黑料,搞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康熙在平三藩的时候,也是到处发诏书,说他要直入广东讨伐尚之信,结果突然转头入福建,把耿精忠打懵了。

所以他这人厚脸皮是有前科的。

王缚蛟和秦昭义都没啥文化,自然是感觉你们说的好高深,我信了。

“不过这个爵位我就不要了,无功受禄,不是我的风格。”郑诛和看破了阴谋,就婉拒长宁伯的封爵,准备再等一等看。

这时,李海月就厚脸皮接受:“不要干嘛?你不要我要。”

“可它是个陷阱啊。”郑诛和强调。

李海月则狡辩:“陷阱也有果实,吃了果实不中陷阱,我有错吗?”

反正李海月的态度就是,糖衣吃掉,炮弹打回。

“但汉城好歹是朝鲜都城,就这么抛弃了岂不是可惜...”王缚蛟还是迟疑不前。

郑诛和就调侃他:“那你准备怎么守?”

你一个水军头领,你这么贪恋坚城干嘛。正常的海军头领,不该是抱着大明万胜号,高呼这是我老婆死不撒手吗?

“城外不还有许多自发组织的义军吗?”王缚蛟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话,看起来他观察城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抗清武装?

这是抵抗满清入侵的民间义士,一部分是真义士,一部分是真土匪。

郑诛和马上找来了一个人现身说法。

那就是朝鲜版小小岳飞,林重藩。

林重藩一听,脸摇的像是拨浪鼓,他惊恐的发誓:“相信我,我宁可一个人和鞑子们死战,也不想和这群猪一起打猎。”

他是真吃过这群混蛋的亏,还不止一次。

大明有多次试图

在海上登陆朝鲜,开辟第二战线。每次都会在当地联络抗清武装,但每次都会被这些蠢猪坑的要多惨有多惨,他们毫无军事保密意识,既不会打仗也不懂闭嘴,只知道天天说大话,到处吃霸王餐,被当地的满清八旗们当经验包来刷。

不幸的是,林重藩这个朝鲜裔明军千总,负责过两次渡海侦查,两次都是死里逃生,差点被清军砍了。

所以,他是拿命体会过朝鲜抗清义士们的‘废物’之处。

就这一点来看,日后韩国军队的战斗力稀巴烂还真是一脉相承,就连当仆从军也烂的出奇,都能如此之像。

因此,明军就彻底的撤离出汉城。

而那些聚集在这里的抗清武装就自己拆毁宫殿,打开武库拿出里面的劣质武器,占据汉城开始各自封官许愿,在城内外耀武扬威。

另一边,满清终于认真了。

太子、马齐、朝鲜二人组,在平壤搞出这么一出大丑戏,虽然太子被幽禁了,但盘踞在汉城的郑诛和不能不除,因此康熙钦点了在尼布楚之战里重病,刚刚病愈的勒尔锦来担当大任。

可怜勒尔锦也是真倒霉,病刚好的能坐轿子,就被震怒不已的康熙强行扣上征南大将军的官位,命令他不得回家,出城门就立即到城外的军营,率领一千索伦部生女真骑兵、三千车臣汗部蒙古骑兵,星夜疾驰袭杀不知道在哪活动的郑诛和。

这事已经搞得很丢人了。太子戴着大将军印在郊外祭天,结果三战三败,紧急换人,连祭天的流程都没走。

勒尔锦实在无奈,被四个一等侍卫架起来带到军营,那来都来了,就打吧。

他把自己捆在马鞍上,与四千骑兵连夜奔驰,两天一夜赶到朝鲜临时都城平壤。

简单了解一下局势,勒尔锦就弄明白咋回事,哭笑不得的下令军队继续前进,一天一夜疾驰,跑死了几百匹马后追杀到汉城,被附近赶来的几万抗清武装阻拦。

之前所谓的三战三败,那是因为康熙和太子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只要涉及到继承问题,走任何棋子都是在走钢丝,打败仗可以不会死,但在这里走错一步就是夷三族的绝境。

不能因为他们没尽力打,就真拿老虎当小猫。

因此当勒尔锦带着一千索伦部的生女真高达,杀入朝鲜抗清武装的万人大阵中时,仿佛从山巅滚落的泥石洪流冲入人群,把棒子们当肉鸡来杀。铁骑在人群中东西奔驰,左右倒卷杀的几万抗清武装浮尸遍野,一个早晨过去,活下来的不到三分之一,各自逃散入稻田。无穷无尽的尸体堆积在田地里,溢出的鲜血已经渗入小河,哗啦啦的流入汉江之中。

那欢快的血水,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仿佛小孩在路边的溪水边玩耍。但仔细一看那血水组成的河流,却令人不寒而栗。

说实话,如此简单的战役还要勒尔锦出马,勒尔锦真是被坑的吐血。

勒尔锦带队追杀到汉江边,逼着数以千计的朝鲜人投河自尽,变成鱼虾的腹中餐。随后他隔着大江也看到了明军漂浮在江面上的船只,倒也能潇洒下马,冲郑诛和微微一拜,仿佛告别一般的转身骑马走人。

如此地狱的惨烈场面,看的已经过江的朝鲜人和抗清武装不寒而栗,也就没有人胆敢再质疑郑诛和的决定。

看到汉城外死伤惨重的朝鲜抗清武装,王缚蛟终于服了,他拱手感慨:“还是李郡王和郑宣抚能识破满清的诡计,老王我服了。”

郑诛和只能说,至少在打仗这方面,千万别信南朝鲜的仆从军,这是后世的经验啊。

清军占领汉城,明军带着十几万人向仁川港撤离,近百艘船只在海岸边高速往返,把百姓送往济州岛这个集散地,随后再转运向北海道岛,或者其他殖民地。

而郑诛和,也带着跟着他走的张玉贞,还有一直陪着他在军队里的水鹿祐、井伊爱虎和曹红,以及宝音瑙儿这些家人,在大海之滨送别。

这次,是送李海月走。

她已经接受了转封渤海郡王的册封,就算皇帝那边看郑诛和的上表,也不可能自己打自己脸。况且满清都认了三战三败的事,那皇帝当然也要装裱一番给自己记功。

所以李海月此次回去,肯定要在朝廷里掀起一片风雨,跟亲哥哥李润兴对着干一架。

是离别的时刻了。

郑诛和望着这个一起打了两个月战友,感慨万端。

他最遗憾的是.....缺少了这些打手,他的军队实力又迅速滑落了。

王府三卫、广宁左卫加上王缚蛟的登州水师,这一万五千人,才是这次朝鲜之役的绝对主力。郑诛和自己带来的小一万人,基本没有发挥出太强的表现。日本武士都在拿锄头挖壕沟,生女真和阿依努人只表现出了兽性之勇,最精锐的三千人倒还行,可人数太少。

所以分开之后,郑诛和再也不

能带着两万多人和一百艘战船横行东海,跳脸满清了。

正准备开口的时候,李海月还挺扭捏了几分钟,才严肃的再问郑诛和:“最后问一次,你真不想当我儿子?”

作者的话:早上好

第二百五十二章 长亭外,古道边

坦白的讲,谁不想傍富婆呢?

但郑诛和想了想黄百家的嘱咐,还有朝廷里的政治问题,依然拒绝。

再说了,自己都有个假扮做儿子的女儿,这再认一个假扮成爹的妈,还是自己的结义兄弟,明朝人不觉得有啥问题,郑诛和自己也懵逼啊。

首节 上一节 15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