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163节

?而且耐火砖一直烧不出良品,现在这三个炉子能不塌就算好了。”温尚贵觉得灌钢法盖新炉太费时间。

铁老四也不甘示弱:“你那炒钢法忒复杂了。那老师傅都把握不住火候,新学徒懂个屁的翻炒,最后弄出一堆废铁算谁的?”

铁老四也直接指出炒钢法的弊端,木棍翻炒太玄学,成品率就和室兰耐火砖烧砖室的良品率一样烂。

二人当面锣对面鼓的吵了起来,让负责当掌柜的李光书头大三尺,他正想劝架时,没想到二人又把过去的老怨翻出来了。

那还是圣武十三年式步枪的生产线也转移到室兰铁场的时候。

在这边,制作枪管的办法就是双卷法,两层铁板卷在一起敲打成枪管,保证它枪管不会炸膛。

但双卷法有个天然缺陷,枪管的长度由铁板长度决定,毕竟造不出更大的铁板,于是枪管的长度就受到制约。

而这种办法,说实话已经老了,是明中期的时候在江南流行的造枪法。

至少在工部,已经换上了全新的拼接法,也就是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以三四根短铁条锻打成枪管,再由铁匠拼接在一起锻打,形成一根长枪管的拼接法。那很显然,这种办法好处就是造出长枪管,但缺点是焊接拼接点的技术考验老师傅的功力。

作为工部世家,铁老四把拼接法带到了室兰,改变了以前枪管太短的毛病,但也和温尚贵这样的民间艺人怼得飞起。

双方就像学院大会争第一一样,不说先把用哪条技术线搞好吧,反而先摆擂台要把对方打倒。

还好郑诛和会来亲自决定,否则这铁场怕是开不下去了。

于是,吵得飞起的两个大师傅,约定比拼一场,就看谁做出的钢良品率高。

说是钢,但称其为铁碳合金可能更好一些。

不管是钢,还是铁碳合金吧,经过为期五天的比拼,炒钢法因为品质控制不住而落败,室兰冶铁公司决定以灌钢法为基础,开始制造钢筋,为大龍棱堡的建造提供钢筋混凝土的必须原料。

作者的话:要搞产业升级,推资本进化,不能只靠主角一个人当上帝。

第二百六十八章 快进到安那其

四月末,室兰冶铁公司完成了初期的技术研究与储备,不但用灌钢法造出了大量钢筋,也将这种钢应用在火枪枪管的改进中。

于是筹措好第一批钢筋后,温尚贵和铁老四,乘坐着鬼子李的北海舰队,向南航行到大龍港,在这里与黄百家、郑诛和汇合。

大龍城的港口是天然深水港,所以不需要怎么整修,铺设码头之后即可。

而当北海舰队抵达时,发现这边还有登州水师的大批船只正在扬帆卸货,仔细一问,原来是河北的一万户军民抵达了。总数多达五万人,登州水师凑了二百多艘船,才用了十二天送到大龍。

这些人,是济州岛战役时李海月赌输了的赔偿。她带着两艘千年古木船和一百门千斤炮回了沧州后,用几个月的时间搜集齐,给郑诛和送过来。

而为了开发大龍镇守府,一万户军民就被郑诛和命令安置在镇守府范围。作为军户,里面肯定有能当兵的,所以这些人负责驻守大龍镇守府棱堡,其余人则按照预期设置的定居点,在潜龙城到大龍城的河流旁,设置三个殖民点分别定居。

“王总兵说到做到,我佩服。”郑诛和向只剩一只耳的王缚蛟拱手,感谢他的帮忙。

如果王缚蛟不动用官船,那光是运输一万户军民,所需要耗费的资金就以数万两计算,这可是一大笔钱。

“不用佩服。渤海王跟我说,我来了径直跟你要三十门千斤炮即可。”王缚蛟搓搓手,突然开始厚脸皮的索要战略物资。

三十门千斤炮,造价约三万两,算是打了五折的运费。郑诛和想起李海月那白嫖成性的性格,无奈也只能挥手表示:“您慢等,肯定把大炮给您配齐了。”

转过身,还有一个广宁副总兵秦昭义。

前来支援的一万户军民,就是她负责统帅。

到底出啥事了呢?

她是被辽西兵将们给集体排挤出来的。

秦昭义很苦。

为了凑钱打点自己的总兵位置,她跟着河北集团的李海月、山东集团的王缚蛟、日本朝鲜集团的郑诛和出海作战,打还打赢了。这让辽西的老兵痞子们很不爽。而秦昭义借了郑诛和的钱回去打点时,恰好总督孙守法因病在养伤,没注意辽西的事。

于是倒霉蛋就这么被排挤了,她花光了钱,还是没能保住位置。

眼看着辽西不好混,秦昭义就主动去投奔李海月,然后送到郑诛和这里。

也是挺倒霉的一位大姐。

她正咬着手指,蹲着在观看钢筋灌水泥的工程作业。

每根钢筋长九米、直径10毫米,重8斤,四根并在一起做支撑柱,绞缠上铁丝做支撑

。每根钢筋用三根灌钢法的钢棍焊接起来,同时为了避免钢筋焊接的地方容易出问题,隔壁造船的林木甲大师傅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在每个钢筋旁边附加上竹筋,让竹子和钢筋混合绞缠起来,补强结构。

火山灰水泥调配好之后灌入钢筋,四周以木板阻隔,给水泥凝固定型。

秦昭义抱着钢筋,泪花在眼眶里打转:

“盖一座堡,就要浪费如此好钢啊。能不能不用?”

郑诛和貌似愧疚的自责:“实在是钢铁造的太多了,也不能白扔了,不浪费不行啊。”

这一句话,噎的秦昭义恨不得一头扎进地里。

人家是真有钱,自己是真穷啊。

室兰冶铁场的进步,相比起移民速度太快了。三个大高炉一年产铁八十万斤,约合四百吨铁。而本地的移民只有几十万人,大都还是一穷二白的新移民,消费市场的速度追不上钢铁产量。

隔壁的日本倒是非常需要铁,这边的铁价每百斤4.5两,是室兰冶铁收购价的三倍。

可考虑到铁的敏感性,大家都不敢轻易的将铁卖给日本人。

所以才需要郑诛和给大订单,先消化掉多余的钢铁,然后才能继续扩大再生产。

“秦副总兵就在大龍堡先居住下吧。以后大龍镇守府就由你来主持大事。事后可以去江户那里找我。我给你预留宅院和侍妾,你儿子也可以到我的明国书院读书,里面有侍讲学士讲学,想来对他很有用。这边花钱不用担心,给我写报告申请即可。”郑诛和拍拍秦昭义的肩膀,先安抚她。

财大气粗,非常有钱。

这就是郑诛和给秦昭义的保证。

再看一看大片大片的荒地,秦昭义只能忧愁的点头接受。儿子也有地方安排了不是?

日本的火山灰资源十分丰富,毕竟这火山三天两头喷发,想不丰富都难。

但钢筋民间也用不起,而且普通聚集点也用不起,所以郑诛和让他们用竹筋加混凝土,去建造大型的行政院落,不但要军政两用,战时可以做碉堡,还要能当应急避难所,保证台风天气能躲藏军民。

一声令下,军户们抱着行李,沿着正在铺设水泥堤坝的利根川逆流向前。

刘贵从潜龙县抽调人手,迅速组成了三个殖民点的治理团队,开始高效的推进大龍镇守府的建设。

大龍镇守府建设的热火朝天,从河北来的新移民改变了移民结构的同时,也迅速开始改变这片荒芜的土地。

而与此同时,江户城里终于可以放开手搞内斗了。

郑诛和这个钉子一走,幕府高层和将军开始群魔乱舞的对抗。

大目付水野守政完全失踪,放宽了对各地大名的监督,而正因为水野守政不管事了,原本应该被监督甚至关起来的福井藩藩主松平纲昌、高田藩藩主松平光长、村上藩藩主松平直矩,竟然就趁着这一段时间溜回去了!

参勤交代制度,就是幕府用来控制全国大名必须在江户接受监督的制度。

原则上,关东诸侯必须保证一年有一半时间在江户城里接受监督,时间则可能是二月、四月、六月或其他时间开始,一片地区差不多同时进城,同时离开。而西国诸侯普遍是两年中有一年在江户,最边远地区的话,甚至是四年有几个月在江户。

水野守政摆烂玩失踪,恰好就把这三个疯传要造反的家伙放回了家。

明明大家都知道他们仨在发疯,可就是没有人制止。

事实上,水野守政该进老中队伍了。

可是德川纲吉上次答应他,让他进,结果却在他出卖队友后又抛弃了水野守政,这就让水野守政极其不满,这次一开始搞将军,他第一个响应。

与此同时,江户盗贼役、定火消役中山直房也震怒之后失踪。

因为原本应该是水野守政升任幕府老中,中山直房接任大目付,这样的顺序升迁,大家都有蛋糕分。

但今年全都没有进行。

并且,原本京都所司代也要升老中,大阪城代升任京都所司代,这个德川幕府监视西国的顺序升迁,也没有进行。

相当于首都武警总队队长的中山直房消失后,治安刚刚好起来的江户城和武藏国瞬间又回到了盗贼公行的惨烈状态,城里的黑社会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杀人。

原本应该镇压盗贼的江户市长,北奉行北条氏平和南奉行甲斐庄正亲,他们也跟着再次失踪。故而冈引、定回,这些监督监察市区,保证治安的机构也开始失效。

这还只是将军的座下,京都、大阪那边也因为没能升迁而开始闹事。

四位幕府执政团队,大老大久保忠朝自称没钱还账,回相模国小田原藩里躺平、老中阿部正武回忍藩治理水灾去了、户田忠昌表示他要协调治理利根川水患、土屋政直坐在中奥的表殿里天天谁也不见,当个泥塑菩萨。

有的大名都引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幕府笑话。私下里,他们也第一次发现,幕府好像就那么回事。

整个日本,眼看就要跑步进入安那其无政府主义了。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更多的投票投币订阅!

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屎得硝石

不过纵然进入无政府状态,但江户市民这几年已经见得多了。

什么水灾、旱灾、火灾、饥荒、疫病、大洪水、大喷火、大台风,什么土匪、流氓、强盗、叛军,江户市民哪个没经历过,没体验过?

这短短三四年,什么大风大浪江户市民早都熟悉了,哪怕是明天大洪水冲到家门口,大家也不觉得意外。

因此,江户市民发挥了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自发的组织人手,支持町火消队伍,让这些消防队们在城市里维持治安。那些有良知的大名,也赶紧动员藩士和临时雇佣的奉公人,组成巡逻队在府邸附近保护安全。

然后?

然后大家该干啥干啥去。

幕府的几位大佬搞罢工,那德川纲吉正好有闲心思到牧野成贞或者柳泽吉保的家里游乐,一玩就是好几天。无论如何,政务都由各大臣负责,只要将军接受摆烂,那之后的麻烦也都不算他的负担。

因此,双方依然还在忍耐。

只等一个引发危机的契机,一个引爆点,一个导火线。

这个导火线,大家公认就在北陆道的越前国和越后国。只看是福井藩的精神异常病人发疯,还是村上藩的基佬出事,抑或者是高田藩的老阴比出招。

郑诛和这边,他就住在大龍堡的工地上,但随后听闻副总兵秦昭义强行征集走了居住点的屎尿,引起辽西兵和河北人的冲突斗殴,不得不去围观调解这场屎尿冲突。

三个聚集点,距离大龍堡最近的是东庄屯,这个名字是日本人自己取的,中国人到了之后原样保留。

当他找到军营了解情况,然后寻到秦昭义时,竟然是在旱厕附近。

秦昭义穿着一身朴实的粗布男装,捧着恶臭扑鼻的硝化土,简直是比儿子还亲:“这是硝石,硝石啊!”

此时,郑诛和才意识到,秦昭义这是想制作硝石。

而强行抢走民人的粪桶,大概是兵痞脾气作祟,或者说过去都是如此,所以带来的坏习惯。秦昭义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干抢劫民众的事。

说到火药所需要的硝石,就不得不提英国人。

不是先进,而是落后。

他们也抢民众。

中国人制作硝石的时候,除去刮厕所旁边的粪硝之外,也会铺设粪便、草木灰,堆积出不明物质,再通过煮屎的方式析出硝石来。这项技术后来传播到了欧洲,法国与德国纷纷建立起硝石种植园,大家一起煮屎。

但唯独英国,迟迟无法掌握硝石的制作技术,只能由国王授权‘硝石挖掘人’,持有各种特权全国各地疯狂挖硝石。这群崽种到处挖硝石的时候,把人家的土地、房子,甚至是坟头都挖的乱七八糟还不给补偿,名声比国王还臭,经常在路边走着走着被拽起来暴打一顿,堪比曹操的摸金校尉。

直到一百前,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在海上大战的时候,还在靠这群过街老鼠供应火药必需品。后来终于搞懂如何生产硝石后,直接在全国与各殖民地逼迫种植园建设粪房来生产硝石。

由此可见,单项技术的落后,其实并不是绝对限制科技发展的条件。

需求才是。

“不过我们不是很...”郑诛和试图解释。

“我来教你怎么分辨这个是真硝石,还是朴硝石啊。”秦昭义如数家珍的捻着粪便制成的硝化土,珍惜的讲,“用火来试炼,烧成青紫色就是真硝,烧成黄色就是朴硝。还有种办法,把这玩意放水里煮,煮干出粉的是朴硝石,好似油一般的就是真硝石。这还是我从一个老道士那里买到的秘方。”

秦昭义讲解的是军队里十分要命的硝石分辨办法。

火药,军队的命脉。

首节 上一节 16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