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172节

女武士们先将火枪收起,然后才给岸边的明军送上文书印信,勘合无误后,明军拉开码头的障碍,让这支队伍搬东西上岸。

这里是

幕府在浅草寺的御藏米处。所谓御藏,自然是幕府将军从全天下收集税米后藏储的地方。整个江户城的米问屋全都集中在浅草寺附近,所依靠的就是这一座巨大的御藏仓库。幕府的武士们有两种获得薪酬的方式,一是在幕府御藏这里领取固定禄米,称‘切米取’,一种就是到乡下的领地里,直接压榨农民,实现端到端的短平快剥削。这就是俸禄制和采邑制的区别。

为了减少农民骚动,幕府一直都致力于让武士们靠‘切米取’的方式领取俸禄。

但今年不行了。

聚集在城里的大群武士纷纷散去。追随幕府的,带着家属去了府中御城,去找将军继续抱大腿。被取消切米取资格的,就各自回乡下压榨领地里的农民,至于还剩几个人,能压榨出多少,就全凭各自的本事。

就大名们来说,外样大名基本都逃回自己的封地,借口明年再参勤交代。

亲藩、谱代大名的忠诚度还是可以保证,因此许多人转而搬家去府中御城,继续陪着将军。有官职的则留在江户,负责维持官僚职务。

既然大名与武士们都遁逃乡野,开始逆城市化,空虚出来的御藏就被郑诛和整顿一番,变成自己所使用的米仓、鱼仓、盐仓,同时也是明军在江户城里驻扎的一个战略要地,与二国宣抚城形成掎角之势。

因此,整个江户城的格局是非常奇怪的。

往日作为消费端的高级大名与武士们基本消失了一大半,负责服务他们的工匠、小市民等,反而发现自己好像得到了春天,更多的消费机会落到了自己身上。他们好歹比武士多一些积蓄,开始抢购下级武士们在江户城的豪宅,此时的幕府缺乏资财,也就默许出售一些地产来填财政。

来自明国北海郡的咸鱼在市场上卖的极好,大量日本渔民投奔伊豆群岛,化身为明国渔夫在大海上捕捞送来各式海鲜,为饥寒交迫的江户御城提供难得一见的营养。潜龙县的大豆、鹿肉、布帛、棉服,也开始成批的销往江户城,开始自己的经济循环。

潜龙县以东,河北移民定居的荣县、香取县、东庄县,也随着从江浙两省来的移民大量涌入而相继设立。大龍港虽然是军事港口,如今却开始巨量吞吐移民。

郑诛和听说了国内发生的人口与税册之争后,立即紧急培训了一百名移民招募经理,让他们分别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人口拥挤的大运河各浦、海边各港宣扬移民到日本的好处。

口号都起好了,分田分宅邸,免税免徭役,跟着郑王走,三年就安业。

要是在平常时节,想带走人口只能找赤贫的流民,还要费一番口舌。现在不用了,许多有几亩薄田却随着清查人口即将破产的农民,有一手技术却应付不了税收的手工艺人,也纷纷加入移民行列。

他们变卖家产,带着家人和原始资本,坐上前往日本的移民商船。

当然了,不能说是去蛮夷下国的日本,而是去‘我大明的北海府、大龍府’。

至于这俩所谓的府到底在哪,其实平民不懂。但明国旗帜一放,总归不是去蛮夷之地吧。所以一些底层读书人也跑来了,为官府搭建提供了基本的人手。

“夫人,这边走。”

明军不敢怠慢,为郑诛和的家眷开辟特别通道,驱赶开路边购买粮食的日本市民。

湖女和春姬手挽着手,湖女还在低声的鼓励春姬:“别气馁,再让小胜努努力。说不定就能拿到崛田家十二万石呢?”

这是讨论,让崛田小胜以小宗替大宗,夺走崛田家的基业。

宝音瑙儿牵着三井圣子,小姑娘还在低头打算盘,她有些揪心二国宣抚城的建设资金。

鹰司房子在女儿荣子与宪子两位内亲王的搀扶下,柔弱无骨的行走着,她有点晕船。不过面对众多日本市民,她又昂起洁白脖颈,硬撑着自己新上西门院皇太后的体面。

横姬夫人与骄傲的将军妻子鹰司信子一起走。

鹰司信子早就看上了郑诛和的二国宣抚城,开始和横姬夫人商量:“以后我住你家如何?”

话虽如此,那不就是想睡郑诛和家里吗?

朝鲜两位王后也在,张玉贞的肚子有些显怀,闵骊这个心软的女人很快就饶恕了这个绿茶,反而帮着张玉贞照顾她肚子里这来之不易的孩子。

当然,闵骊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那就是已经满一周岁的,爱虎的儿子。

落在最后的曹红就在井伊爱虎旁边低声的吩咐:“别忘了啊,孩子该办周岁宴了,也是时候取个好大名。”

而还不到20岁的爱虎,自然是懵懵懂懂的听着曹红的吩咐。

女眷们乘坐上马车,缓缓的经过浅草寺,南下风雷神门,过桥进入二国宣抚城。

这时,郑诛和还在看朝廷给他发的新公文。

“北海郡升北海府,下辖函馆县、

室兰厅、封侯堡、阿依努招抚衙门。看来他们也知道,室兰是冶铁产地啊。”

朝廷给室兰升格为厅,厅是一种非常设的特殊机构,要么是在少数民族混杂的边缘地区,要么是有专门用途的某某产地。

“大龍镇守府,要改成大明朝大龍府,辖大龍堡、潜龙县、荣县、香取县、东庄县,这是有意鼓励我们接受移民,帮他们擦一擦屁股吗?”

郑诛和一边看一边吐槽。

无论如何,朝廷其实对他这边的掌控力度不少,甚至连什么地方产什么都比较清楚。为了不让郑诛和这边搞特殊,连郡这个临时复兴的古代制度也一并给改了。以后就要按照国内的方法,只能设置府州厅县。

“现在已经有两府,再努努力,今年收他几十万移民,以后不就有一省了吗?”黄百家倒是非常满意。

这不是欧洲往美洲移民,一船死伤大半。

中国离日本只有十天的航程,短途移民的速度相当惊人。

作者的话:感谢大家的支持!又是鸡飞狗跳做核酸的一天

第二百八十五章 釜山一夜城

八月盛夏,东北与中原一样烘热,各个王爷的府邸里常备冬天储备的冰库,卧室里有冰匣,饮食有冰糖水,来让老爷们不被酷暑袭扰。

去年的废太子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倒霉的太子被褫夺嗣君之位,软禁于内务府西佛堂中日日诵经抄写,反省自己的罪过。

如此一来,满清的政治格局倒是稳定了下来,四方节节败退的战事也瞬间反转,打了几场胜仗让康熙开心了几天。

而几位几个月没出门的王爷,倒是私下里偷偷串联起来,在朝会之后躲在宫城墙角商量。

“听说了吗?姓郑的把去年吞咱们的定金全部返还,还赔来丝绸说道歉。赵良栋的家人现在每天半夜到各家后门送信等候,递纸条问还要不要继续买丝绸呢。”

“嗯,去年毕竟是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今年不打了,这生意还得做。我觉得,他是想跟咱继续买卖。”

几个王爷你一嘴我一口,把郑诛和夸成了公私分明,有德有言的大善人。

言下之意,自然是希望江南的商货赶紧再回到辽东。

辽东苦寒,虽然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自产,金银煤铁等一应俱全。可作为中温带与亚寒带的区域,又有蒙古高压和寒流的影响,东北还是无法生产如棉花、丝绸这样的产品。

因此走私贸易路线断了一年多,辽东又开始物资匮乏起来。康熙赏赐给妃子的丝绸缎子都降低了水准。

正是因为有着刚性需求,所以大家即便知道郑诛和蹬鼻子上脸,也只能虚伪狡饰过去。

经过一致商议,大家默许了这件事。

皇帝那边当然也得有交代,他们给皇帝的上书,是有日本海商在朝鲜海岸搁浅,请求贸易,朝廷基于仁义,所以怜悯的收购了他的货物。

康熙没搭理,但留档了。

双方关系修复的速度十分之快。

时间还没有来到九月,林重藩就指使手下将一整艘装满布帛的船只遗弃在木浦港表示诚意。

木浦港,位于荣山江的出海口,在朝鲜全国最西南角的位置。本地区最出名的区域,就是朝鲜的光州。‘一空输出动’‘已经不是一般的暴民’这样的经典名梗,出自反映小将全斗焕镇压光州民主运动的五学电视剧。

木浦港的守将是朝鲜南三道水师统制,朝鲜的水军大将,自然在朝鲜算是位高权重。他将布帛送回辽东,获得了朝中大员的一致好评。

大家都惊讶的发现,郑诛和这小子很守诚信嘛。

于是走私贸易再次开始。

朝鲜王国的情报里时不时就出现‘日本海商搁浅’‘福建商船沉没’等消息,于是从江南来的丝绸棉布再次滚滚北上。

大家皆大欢喜。

然而,在济州岛,参加了关东战役的林重藩马不停蹄的调集民工五千人,精兵一千两百,趁着整个朝鲜官场都在默契的松懈,配合明国人再次进行走私贸易的时候,却突然乘坐着数十艘商船陆续在已经被毁掉的釜山港登陆。

釜山一夜城行动,由郑诛和亲自策划,林重藩秘密执行。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行动,半夜摸黑在岛屿众多的朝鲜南海岸行船,船只很有可能触礁搁浅。

事实也如此,即便点着火把,也有五分之一的船只找不着路,或者搁浅在岛屿旁。幸好运输建筑材料的船只大体完好。

确认抵达目的地后,载着建筑材料的船直接冲上釜山海岸搁浅。

“快!我们的时间不多,不得延误、不得拖沓,大炮在哪里?宣抚舍下脸面帮咱们打掩护,可不准拖后腿!”林重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第一个跳下船在沙滩上狂奔。

黑夜里火光不算明亮,只能看到一个不算高,普通个头的武将身上闪烁的

红影。

随后,更多老兵跳下船来,和主将一起在齐腰深的水里连滚带爬的奔跑。

接着是许多自愿来帮忙的抗清义士,然后是济州塞战斗时那些经验丰富的民工。

大家互相帮忙,一起拆开冲上岸的货运船,直接依托货运船,在岸边开始搭建防御工事。

五千多人按照排练的步骤,开始同心协力,运输木材与砖石。

要建造一个棱堡,只靠木头、砖石可以吗?

可以的。

棱堡最重要的只是它的形状,哪怕是用木头造棱堡,也依然是有效的。

在数千人夜以继日的奋力修筑下,一夜之间,一座长宽约五百步的临时棱堡,就这样突击搭建完毕。

清晨时分,釜山水师右营残存的几个老卒起来准备砍柴做饭时,才震惊的发现,釜山之畔,一座木石砖堆砌的棱堡赫然挺立,从城堡到山丘,插遍漫山的红旗带给他们灵魂般的深痛记忆。

明军又回来了!

这座城是从天而降的吗?

吓破胆的水师右营出门狂奔,逃向釜山浦所属的朝鲜东莱郡。

趁着还有时间,要塞大差不差的建设完毕,林重藩回头,看到了狭窄海道对面的绝影岛,那是釜山港附近距离海岸最近的岛屿。

“把剩余的船拆了送到对面,拆舰炮建立两座炮台和临时码头。”林重藩果断的命令,继续増固釜山要塞的火力防线。

如此举动,简直是不把开京的驻朝鲜衙门放在眼里。

费扬古这时在屠杀抗清义士,所以赵良栋出来负责驱逐明军。

首先,他写了一封信斥责林重藩背弃誓言。

林重藩很淡然的回复赵良栋:“以后就在釜山港贸易。为了保护明军商人的利益,我们决定在这里建筑要塞庇护之。请放心,这是明军最后一步的行动,以后不会有任何侵犯。”

最后一步?

赵良栋宁可信狗不吃屎,也不信郑诛和不会再来。

他立刻点起兵马七千,南下到釜山港准备驱逐敌军。但赵良栋低估了明军修堡垒的本事,面对一座坚城,朝鲜八旗、五营,全都溃败。

还有海对岸的绝影岛炮台连续轰炸,导致八旗炸营,败退数里。

为了自己的官途,还有讨好盛京里的那些王爷,赵良栋在进攻不利,被击溃数千朝鲜八旗后,还是果断鸣金收兵,低调而沉默的撤离出釜山浦。

这种事不能不报,但不能瞎报。

赵良栋十分懂得春秋笔法,开篇就是‘逆明匪寇侵袭上陆,败水师右营,罪在莫大。’

然后是‘臣率五千精兵出战,俘斩八百级,驱除之。’

至于匪徒到底驱除到了哪里,赵良栋肯定不说。

但暗示里表示,这些匪徒被赶到了海里。

你看,绝影岛虽然离大陆只有二百米,但它也是个岛不是吗?

辽东盛京那边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驱逐明军水师的行动,殊不知一座要塞已经建立在大陆边缘。

走私继续进行。

消息传回江户,郑诛和点点头,圈好这份情报,让水鹿祐把它归类到今年的战略行动的档案中。

首节 上一节 172/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