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433节

这是把他当做汪直那样的大海盗了嘛。

既然如此,那就先在满清身上回点本钱。先用半走私的纺织布毁灭他们的内部市场,攒够钱再打下一仗。下一仗打完了,再给满清塞满自己的纺织品,如此循环。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华夏之声,意识形态颠覆(加更)

绝大多数情况下,封建王朝的战争很难完全断绝民间的商业贸易往来。

譬如清朝晚期,英国人记录,当他们驾驶战船到福建的时候,沿海的居民拿出自己家里的布匹等,要和他们贸易,甚至是交易桑蚕、鸦片,根本没有战争的感觉。因为民众是未曾觉醒的,对于战争来说并未被动员,处于浑浑噩噩之中。

但是郑诛和却真的做到了屏蔽于海上,断绝双方的往来,甚至卡住其他商人追求利益的身位,这就是掌控力的体现了。

张希栻和费扬古的家人商谈了好几轮,自己已经把交易的时间地点与方式都讨论完成。

如果被人揭发,张希栻与费扬古俩人都会站出来扛下大雷,不归咎于上方。

郑诛和当然不会就这么简单的给满清送去他们紧缺的布匹。

六月底,郑诛和在汉城大集所有附近的读书人,不管是朱子理学还是浙东学派、颜李学派,甚至是随便什么鬼学派的人,都要在景福宫外的广场上跪坐等待接见。

这是非常重要的正式命令,形同军令,因此即便是颜元这样的巨儒,也得老老实实的过来跪坐。

因此以颜元为首的六百多名中华读书人,来自中日朝三国的儒者纷纷聚集,然后才发现,郑诛和给他们准备了数以万计的白纸、黄纸、怀纸,质量依次降低。如此多的纸张在景福宫的廊下堆积如山,更有笔墨砚等各种物品伺候,让读书人们感觉自己来到了天堂。

郑诛和与李海月在这时出现,他拿起喇叭朗声道:

“诸位都是朝鲜地区的大儒,儒声震于海内。你们大都也不愿意在我这里出仕,但这次却不同。我要你们为华夏而战,此乃正统之争,违令者以国贼之罪死。”

正如军令所说,郑诛和真的发起强制命令时,即便是颜元也得老老实实坐下。

颜元就代表大家提问:“我等能为华夏做什么?”

这个命令听起来就好像要组织‘君子营’去送死似的。

郑诛和咳嗽两声,指了指旁边的纸:

“你们要写书,也包括编书。写什么呢?写华夷之辩、写三皇五帝、写爱新觉罗猪尾辫,要将我们华夏的文化,寓藏于其中,让读这些书的人,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华夷之辩的道理,反抗满清的暴政。编什么书呢?启蒙书、算数书、四书五经、各种大儒的札记、书集,以华夷之辩为主线脉络,只要能让百姓觉醒,就统统给我按进去。”

是的,在走私贸易的过程中,郑诛和要求走私商队附上自己这边的各种书籍,秘密输送到满清的辖地中。用汉城附近的木头,造起低廉的印书作坊,对满清进行狂暴的意识形态轰入。

这些书籍看起来当然没什么问题,都是正常的四书五经、文集和杂文,甚至里面还要包括戏曲剧本、市井小说,突出一个覆盖所有的社会阶层,务必做到传播度足够广。

最简单的,写一本《岳飞传》送过去,不用改任何一个字,只要传播,就能将忠义的荣誉感散播入民间。

二国都司可以辩称,他们的印书成本足够低,卖书、送书给满清这边还是满清占便宜。或者提供如涩情小说之类的社会娱乐产品,让满清接纳这些书。不接纳就走私。

一万本不够,五万本、十万本,用最垃圾的怀纸去印刷,低廉而有效的向满清境内的各阶层进行‘觉醒作战’。

这正是进行意识形态进攻和颠覆的工具,可以称之为“华夏之声”。

当然,叫心战办公室也行,就是比较没品位,和常凯申混一起了。

“就你诡计多。”李海月实在想不明白,郑诛和怎么能有如此多天马行空的计划。

不在糖里裹上屎,那还是郑诛和的风格吗?

在此时的商人眼中,就是路过的狗郑诛和都得踢三脚,再抓来给自己当半天苦力,何况是和满清做半官方半走私贸易这种事。不给丫来几招凶狠的撩阴腿,郑诛和也不像是‘水上小人’了。

“这...”

颜元挺震惊的,他扭头和其他日、朝儒者谈论,大家都很震惊郑诛和竟然如此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

“各位也不需担心供奉。对外,就说我开辟

朝鲜王宫为汉阳书院,你们每月都有供奉,待遇皆比于有品级的官员。房屋、饮食皆有安排,甚至真的把这里当做书院,带学徒传弟子都是可以的。”

郑诛和再安抚他们。

这下,大多数儒者也就老实起来,乖乖听从郑诛和的号令。

而至于他们的任务,每个人当然有自己的感悟。

什么是华夏的大义、君臣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华夷之辩与三纲五常究竟谁更重要,这些本来就吵的文学家炸翻天的纲常礼教内容,此刻在广场上讨论着,沸反盈天。儒者们争论的脸红脖子粗,还没有挑起满清的矛盾,好玄自己人和自己人先因为理念不同打起来。

好在颜元不愧是河北大侠,镇场子的本领十分可怕,一个眼神就能让其他儒者老实起来。

他镇住场子,转过身再向郑诛和一作揖:“大将军,如此出书,自然争论万千。谁之论可为正统?”

这就是说,开了包装成汉阳书院的华夏之声,谁的思想来坐盟主?

“都可。”郑诛和却说,“百家争鸣如是也。每个人的说法都有他的道理,那就让他自己写出来,印刷后送到满清那边,自然有那边的儒者和百姓来证明。你们只需要发扬自己的思想即可。只要遵循华夏大义,百家、千家,就是万家思想又如何?”

郑诛和是个怪人。

颜元在此时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别人都这么说。

只有郑诛和,竟然在试图追求思想的多元化。要知道正常的书院,都有自己的思想传承,也相当排外。

无论如何,华夏之声就这样开办起来了。

......

很快,在辽东半岛的金州,隔着两条运河的夜晚,明军这边派出一路人铺设木板渡河,清军那边派出一路人铺设木板过来。

足足数十车的棉布装载于其上。

张希栻向亲自来监督的费扬古一拱手,送上一份《唐诗三百首》:“棉布在这里了。我们二国都司印书便宜,旦夕之间就有几万册,我想卖点书。你看行吗?”

对于费扬古来说,他的文化水平不允许他对其进行辩解。

他翻开书箱,里面放的都是《百家姓》《千字文》《训蒙法》《小学大义》,还有四书五经之流。

“这些书,能卖给谁?”费扬古挠了挠头。

“还有这些啊。”张希栻马上秒懂,拿出另一个箱子。

箱子里放的是《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大将军东征记》《浮世情女》之类的市井小说,一大堆书的主角还是郑诛和自己。

“好,这个行。”

费扬古马上就把书包走了。

由于印刷便宜,一本书不过十几文。

第七百五十章 蒸汽机来了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相当多原本还能当个废物的封建国家试图近代化。于是在强行推行教育的过程里自爆了。

像这样的自爆国家,普遍的问题就包括君主与臣民不是一个民族,从阶级到族裔都千差万别。一旦教育水平提升,各种矛盾一经放大就扯碎了国家制度。

郑诛和的思路,就是如此。

满清在思想上非常保守,和地主们混在一起选择了朱子理学。所以说满清是刀子砍的最狠,腰却放的最软,对地主们进行相当程度的妥协,而且会按照华夏王朝的正常演进,越来越妥协。

既然他们选择保守,那郑诛和就狠狠的印书,把各种思想的书都给他灌进去,让他们的思想多元化,让思想矛盾激烈起来,爆炸起来。

我帮你提升教育素质、为你提供廉价教育书本,怎么样?

是不是还得谢谢我?

至于思想外溢到自己这边,郑诛和并不在意。他自己就是全国最大的异端学说领袖,在国内到处传播异端学问,难不成还能自己炸自己。

相反,如果士民识字率能提高,乃至于乡村村夫都能看报纸的话,郑诛和觉得就非常完美了。

可以说,双方的执政思路截然不同。

满清追求传统的封堵,要在儒家能控制住的停滞时空里去尽量控制住百姓。并且精心策划,的确做到极致。

而郑诛和则是推崇思想的激烈变化,在动态变化的社会思潮中,抓大放小的允许各种新锐思想去证明自己。

大明就不一样了。

大明两个都做不到,控制住社会思想,遏制百姓们学新玩意,他没这本事;传播接纳新思想,发展工商业,他也做不成,无法内部改革,属于纯纯的卡住蛋。

起初,没有人注意到汉阳书院的设立。

也没有发现,汉城在发展自己的印刷业上竟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盛产树木,还能制墨,很快就随着官方投资搞出一大批印刷作坊。

人们只是惊讶,市面上不知道为什么,多了许多用擦屁股纸、小广告纸印刷的廉价书籍。

以往这种书籍的生态位是福

建产的‘建本书’,建本虽简陋,却使得福建成为明清时期科举参与率最高的科举大省。但建阳本在顺治时期,由于清军入福建而被屠戮一空,衰落了。

而且众人也不喜欢建本书,时常有错漏、漏字,能买得起好货的就不会看建本。

而这种‘汉本书’,却格式严谨,多有标点符号与儒者注释,虽印在擦屁股纸上,里面多有惊世骇俗之说,却仍然颇有价值。于是汉本书不但拿着政府补贴偷偷流入满清,还靠着自己日夜印刷而销往国内各省、日本、台湾等地,在战斗力上压倒了江户纸业和苫小牧纸业。

普通人当然不知道,这背后藏着一个颜元领导的,多达六百余人的儒者团,在郑诛和的资金支持下进行着意识形态的颠覆工作。

不过在颜元看来,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思想学说辑录成书,付梓出版而已。他的任务就是早上练拳,下午练拳,晚上练拳,把不听话的揍一顿,偶尔写几篇文章。

郑诛和也发现汉本还挺好,擦屁股纸书也是书,可以低价采购送到农村学堂,让农村小孩能减少与士绅小孩的认知差距。也顺带下订单,把各种书圈出一个官方书目,印出来投入到乡村村镇,一年划拨的资金多达十万两金小判,所购书籍总数高达千万本,在江户新闻上刊登出成果时,还得到了德川光圀等理学儒者的大为赞许。

......

到七月时,郑诛和的部队已经陆续从汉城撤离回江户。

海参崴行军司建立,由李海月的旧臣赵马和李淑帮忙督统,郑诛和转封了一家日本大名羽前酒井氏到兴凯湖畔,命令他们家族在这里负责守御国土,不得后退一步。其后迁移汉人、合懒甸女真、鲜人在这里聚族而居,都是正常流程。

而出门两个多月后,郑诛和也该回江户了。

“你也真是的,出门才俩月就回去?你也太离不开你家里那群骚狐狸了吧?”李海月有一些些不乐意,她还想让郑诛和在汉城陪她到十月份分娩。但仔细想想,郑诛和不可能大半年不在江户,所以也只能撒手。

郑诛和刚收拾完机密行李,苦笑的擦擦额头的汗:“我也想陪你啊,可是如今四方都是事,我在朝鲜这俩月,南洋和东洲就都出事了,唉。”

就二国都司的内部而言,能让郑诛和也觉得烦躁的事当然不小。

首先就是南洋,随着李洮和施世骠在曼谷安营扎寨,招引汉人沿着湄南河与湄公河向上游扩张,控制了大概如今天泰国和柬埔寨加起来的模糊领土。这引起了澜沧国的震惊。

然后澜沧国王一个震惊,就被吓死了。

他本来也是个傀儡,他一死澜沧国马上分裂,裂开成四五个国家打内战。

如此威力,也刺激到广南国,广南国开始想办法与北边的安南媾和,然后积极引入西洋人的战法,训练战兵,有不臣之心。

同样有不臣之心的还有缅甸。缅甸的军队在清迈十分活跃,惹的李洮派遣象军去放炮,才让缅甸人老实了。

中南半岛已经有点按起葫芦翘起瓢,南洋的局势就更愁人了。荷兰人是铁了心要和明军对抗一场,不但卯足力气建造和引进武装商船,还试图与众多苏丹国签订协约,一起反对二国都司在南洋的扩张。巴达维亚还出台政策,如果商船选择巴达维亚而不是珉埠,那就给与优惠。悬挂二国都司旗帜的船只不受欢迎。

郑诛和预计,今年冬天就得去南洋扇荷兰人耳光了。

东洲的事则稍微好一点。

徐树谷已经带着人手大举南下,在三水湾(今温哥华、西雅图一代)建立起殖民地三水堡。他来信说,东洲托管地的前锋将军张瓜栋,在三水湾遭遇了‘狗民’,双方有不少冲突。

说是狗民,其实那是印第安人里的萨利什人。他们养有一种萨利什长毛狗,用狗毛编织成衣服,所以东洲民将他们称为狗民。

徐树谷倒不担忧狗民,狗民的人口总数也不过一两万人而已。

他更担忧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走私船,徐树谷提议,希望郑诛和能考虑一下,派出殖民船横跨太平洋,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给他送去数千丁壮,如此反复提供大量人口,他才有自信与西班牙人碰一碰。

这么多事,郑诛和都得回江户好好研究。

“行了,走吧。”李海月踢了郑诛和一脚,催促节姬赶紧拎起行李,和郑诛和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我10月还会回来,等着我。”

郑诛和深深的和李海月拥抱,然后才带着脸红耳赤的节姬登上了回江户的船。

陈梦纬带领重明舰、鬼车舰参与护航,直到大阪与亚洲舰、美洲舰、神龟舰、螣蛇舰、大风舰、帝江舰碰头,才回头重新前往大连。

中央舰队集体出动在大阪湾,也不是为别的,纪伊藩的德川纲教最近有点不老实,蠢蠢欲动想起

兵进攻桃山城的德川纲丰。而且德川纲教还很不老实,想夺权竟然不想给郑诛和交保护费。郑诛和要狠狠敲打他一下,于是众多战列舰在和歌山城外海放炮,吓的德川纲教出城逃亡,然后发现明军没上岸才赶紧又回城。

首节 上一节 433/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