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44节

说白了,无非就是正告某些人,以后该唯谁马首是瞻。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智瑶举行完加冠礼的不久,他跟芬嬴的婚礼也该举行了。

问题是,芬嬴还在守丧阶段,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算脱离守丧期。

在这一点上,谁都不愿意碰上,关键就是给碰上了。

“叔父辞卿位,让于伯鲁。”赵伯鲁说道。

今天,赵伯鲁相邀韩庚一块来到智氏这边,没有客套直接讲出来意,看来是想寻求智氏的支持。

这件事情的风声在大军出征前几已经被透露出来,给予大家伙一段缓冲期,不算太令人意外。

有点私相授受的意思,只是这样的行为在当今可谓再合理不过了。

春秋是一个父死子继的年代,不止是私有财产,连带所掌握的国家权柄也是。

老父亲死了,儿子无法继承父亲在国家层次的权柄才算是一种意外,代表的是那个家族没落了。

赵氏面临的情况比较特别,赵获愿意将卿位过渡给赵伯鲁不在公认的“继承法”之内,只能说赵获牺牲小我成全赵氏。

当然了,懂的人都懂。

赵氏遭到割肉,一下子没了七成左右的封地,人口倒是保留了差不多一半,他们内部要是再不精诚团结,衰弱下去会是大概率的事情。

现在,处在窘境的赵氏自己团结,赵获说牺牲自己就牺牲,其余族人看上去也展现出了奋发的精神面貌。

应该说,赵氏历经了太多次的考验,平时本就团结,遇到事了更团结,有着悠久历史该有的家族面貌。

当然,其实最重要的是不愿意团结的邯郸赵有什么下场?

说得是春秋时期的家族,可不是其它年代,一样是家族,每一个年代的内核都会出现变化。

智瑶知道支持赵伯鲁从赵获那里继承卿位是一种必然,还是那种哪怕不乐意也要支持的状况。

本身那件事情就对现有的卿位家族有利,他们同样希望某天本家族遭遇类似的状况,国家层次的权柄继承权能到自己子嗣的手里。

智瑶对于赵伯鲁给出了正面的回应,意思就一个:智氏肯定赞成啦!

本就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是让赵伯鲁感到很高兴。

作为陪客的韩庚提起了另外的事情,首先是狐氏跟白翟在秋季时分爆发大战,狐氏虽然赢了,可是损失方面有点大。

韩庚提到白翟只是一个引子。

随后,赵伯鲁就说楼烦经由代国联系到赵氏的事情了。

在代国、楼烦、白翟等等异族的认知中,无疑会对一直在晋国北部发展的赵氏更了解一些。

他们一时半会很难得知赵氏衰弱的消息,思维会停留在赵氏依旧是晋国老大哥的印象中。

所以是,楼烦经由代国联络赵氏,希望解除跟晋国的敌对关系,并且愿意付出一笔赔偿。

智瑶清楚且明白赵伯鲁为什么要借韩庚来进行迂回。

按照晋国内部现在的情况,哪怕赵氏依旧有卿位,他们在某些权柄上就是应该进行让步。

狐氏的封地所在区域,注定了会接手原本属于赵氏的一些权柄,比如担负起跟白翟、楼烦的接触。

用以前的状况来说,卿位家族怎么都要有一些邦交渠道,不但是从国外收获额外利益,还是一种彰显自身实力的体现。

“伯鲁……”智瑶酝酿了一下下,说道:“楼烦焉有利乎?”

赵氏联络上代国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并且还用联姻的手段让双方拥有了亲密的关系。

这样的手法,赵氏在白狄身上用过,不止当时的效果好,长久时间以来也还在利用那层联系,源源不断获得好处,某天甚至还能将整个部落收获囊中呢。

赵伯鲁和韩庚对视了一眼,有点不是那么明白智瑶到底什么意思。

楼烦主动联系赵氏的呀。

赵氏当然不会将楼烦支付的战败赔款全部吃掉,过程中吃下应得的那一部分,再担负起跟楼烦的邦交,后面的那一部分对当前的赵氏比较关键。

然而,智氏看上去并不认可。

只是智瑶表态,能够代表智氏?这是哪跟哪,谁还不知道智氏这边的情况,大事全由智瑶做主,相反作为家主的智申只负责一些小事。

那并不是智瑶夺权,甚至跟夺权一点毛线关系都没有,纯粹是智申太有自知之明了。

所以,智瑶的态度就是智氏的态度,没毛病的。

赵伯鲁并不认为关系摆在那里,自己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智瑶都应该进行支持。

同理,韩庚认为智瑶拒绝太正常,韩氏需要跟赵氏抱团才有安全感。可是也不代表韩氏会牺牲自己成全赵氏。

保证家族的利益,再去满足人情世故,谁还不是这么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

真的为了交情去牺牲家族利益?自家人首先就不答应,一次两次还能忍,次数多了某天睡觉的时候入土吧!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并且不会因为遭到拒绝而不给什么好脸色。

打从实际上来讲,赵伯鲁很清楚自己应该借着跟智瑶的关系极力靠拢向智氏。依旧保持赵鞅在世前的状态,有什么交情都难以改变一个家族会有的下场。

智氏现在跟魏氏是盟友,不止在晋国内部,哪怕是对列国来说,智氏和魏氏联合起来的力量都足够可怕了。

拆散智氏和魏氏的盟友关系?具有操作性质,哪一家敢真的去做?一旦被发现,分分钟要完的!

只能奢望智氏和魏氏自行解除盟约,两家的盟友关系没有破裂,谁都只能削尖脑袋想挤进去,要不然压力可真的是太大了。

“瑶欲得楼烦邦交之权?”赵伯鲁知道越界了,还是问了出来。

以前智氏跟楼烦并不接壤,后面中山国不是被智氏全面吞了吗?过了五台山就是楼烦的势力范围。

智瑶说道:“我缺马日重,需有采购之地。”

有点冒犯赵氏和狐氏了。

毕竟,晋国专职放牧的家族挺多,原先赵氏占的份额最大。

后来有狐氏归国进行了插足,两家实际上是形成了对立,迟早是要干上的。

只是缺马吗?

跟谁买不是买,智氏向赵氏或狐氏购买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拿到跟楼烦的邦交权?

事情明显没有那么简单啊!

智瑶想要发展骑兵,不会允许谁来卡住脖子。

问题是,当前的赵氏不是以前的赵氏,赵伯鲁察觉到了又能怎么样?

“毋恤说得对。在智氏吞并鲜虞之后,其实就注定了这样的发展后续吧?”赵伯鲁心想。

别提什么“专利”之类的。历来就是家族武力在保证各自的专项领域,没有足够的武力去保证自身领域不被侵犯,谈“专利”会变得很好笑。

智瑶对赵伯鲁说道:“伯鲁,我若养马,非为贩售,补充自用罢了。”

也就是有交情在,要不然连这种谁都不会信的屁话都休提。

赵伯鲁的阅历还是少了一些,给了智瑶一个非常勉强的笑容,摆明了就是不信。

这时候,智瑶需要展现情商了。

咋说呢?

赵氏注定要跟狐氏互撕,对吧?

有智氏的入场,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保护赵氏,要不然很快狐氏就要动手了。

那是明摆着的事,谁让赵氏在政治领域遭到重创,狐氏现在不抓住机会,要等赵氏缓过气来吗?

所以是……

嘎子啊,这行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得叔来呀!

第219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

赵氏本就擅长放牧,对于培育战马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原历史上,赵氏一再向北进行扩张,尤其是将“晋阳”建设起来之后没少吸纳异族,要不然以为进入战国时代的骑兵是怎么来的?

每一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底蕴,没有获得相应的契机,想要开展新的业务,远比想象中难度更大。

智瑶也是吞并了鲜虞,包括仇由,否则以智氏本身的成份,搞骑兵是能搞,周期却会远比想象中的更久。

为此,智瑶不是没有扛着压力。

比如说,推翻了将俘获的狄人全部弄成奴隶的步骤,新式玩法不止反传统,给予智氏内部的冲击还挺大。

骑兵?骑兵是什么玩意?以当前人们的认知,无非就是单骑走马,并且战斗力一点都不值得奢望。

这个完全是异族战斗力太拉给造成的既定印象,压根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扯得清的。

目前智瑶还没有将内部压力完全消除,需要等进行实验,展现出骑兵该有的风采,才能解除掉内部的疑虑。

值得智瑶庆幸的是,哪怕是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核心高层有疑问归于有疑问,执行来自智瑶的命令还是严格执行。

“所谓骑兵,果真犀利?”智申问道。

看吧,连自己的亲老爹都这样,能怪其他人吗?

智瑶可不会玩什么莫测高深的那一套,很直接地说道:“魏氏弃战车,以徒步依旧善战;我家如何原地踏步?”

不一样的呀!

虽然说魏氏走非主流的道路,但是他们的步兵历来就挺能打。

再则说了,步兵这玩意,有哪个势力会陌生?

步兵这个兵种,无论到哪个时代都不会被淘汰,人家魏氏一早就在探索重步兵的战法,并不是刚刚启动研究的阶段。

魏氏认为时机到了抛弃战车,不是战车完全落后,其实就是想要将本来花费在战车的资源,集中到重步兵的建设上面。

智瑶想要研究骑兵,其实不代表会放弃对战车兵的投入。

事实上,魏氏以后也会将战车兵重新捡起来,不是他们重步兵的研究搞砸了,纯粹是一些地形真就不能缺了对战车的使用。

“大人且等两岁,届时可见。”智瑶说道。

怎么去融合赤狄是一个问题,同时不能缺了时间。

再来是,战马总归是要进行挑选,骑兵的装备也要进行打造。

花费两年的时间用来建设已经算很短,智瑶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搞太大的阵仗,编制可能也就一千,展现出他们可被期待的价值,慢慢再来增加数量。

当然,其实也要有那种环境。

智氏打算拿河北地来当牧场,其实也就是家族发展形式在进行改变,奔向了半游牧和半农耕。

有那么一件事情,智瑶绝对会更加重视农耕,不会搞出本末倒置的事情。

智申并不是怀疑智瑶能不能将事情办成,单纯因为没有相关的知识,好奇智瑶会怎么做。

“你妻为赵氏,与赵孟亦是为友;狐氏亲上君,钟氏为‘卿’;我家插足,他家无有多想。”智申觉得智瑶的聪明是全方位,包括在政治领域上面。

老实说,智瑶还真的将那些考虑了进去。

占了赵氏的便宜,偏偏要让大家觉得是在帮助赵氏。

魏氏那边看到智氏那样,哪怕看出智氏又迈出了扩张的脚步,作为盟友也会得到安全感。

韩氏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巴不得其余家族觉得智氏会保护赵氏,减少自身受到敌对。

首节 上一节 144/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