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51节

晋国正在谋求恢复霸业,不可能让鲁国和卫国前去参与吴国主持的会盟活动。关于这一点智申已经派出使节团前往鲁国和卫国,警告两国不得答应夫差的会盟邀请。

韩不信看了几眼钟全,话倒是没有说什么。

曾经秦国是魏氏的麻烦,后面变成智氏和魏氏的麻烦,搞到现在成了韩氏和魏氏、狐氏的麻烦。

以山川地形而论,秦军毛病了才翻山越岭先去攻打魏氏的封地,要么是借道白翟,可能会像以前那样跟白翟结盟,要么是绕路从西北方向侵袭晋国,不然就是直接攻打河西。

所以了,不光是韩不信对秦国的异动很在乎,其实狐解也不得不重视。

韩氏和狐氏已经派人前往秦国,一再传回的消息就是秦国正在准备东出,由不得他们警惕起来,并且希望晋国的注意力能转向西部。

只是吧?晋国未必多么看得起秦国,视为疥癣之疾而已,相当部分晋国贵族看到韩氏因为秦国的异动那么紧张,暗地里很是嘲笑了一番。

智瑶得到眼神示意,说道:“楚军侵陈,吴军伐楚,楚复败。”

那是去年的事情。

今年春季,楚国再一次出兵陈国,同时在攻打郑国的白公胜也回师加入到陈国的入侵行动。

陈君越一直没有在国内,得到夫差的召唤去了“吴”作客,人到了立刻遭到软禁。

智瑶翻了翻纸页,找到了需要通报的部分,说道:“今岁齐召十万大军往‘艾陵’,欲复败于鲁军之仇。”

听者无不侧目。

看来齐国的底子太足,历经内乱,乃至于内乱还没有结束,并且一再败给吴国,甚至都败给鲁国,还能集结出十万的大军。

狐解可能是想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情笑出声,发现大家都看向自己,说道:“想来鲁军将弃城而逃?”

那可是十万大军。

现阶段能集结出十万大军的国家才几个?

鲁国听到齐国集结十万大军扑上来,害怕是挺正常的事情,弃城而逃没什么好嘲笑的。

智申皱眉,问道:“如若鲁国惧怕十万齐军,往‘橐皋’会盟于吴。我当如何?”

其他“卿”可能还没觉得有什么,一点都不想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的智申,不可能对吴国北上视而不见,更不允许刚刚投靠晋国的鲁国或卫国倒向吴国。

韩不信和狐解对视了一眼,互相用眼神示意对方赶紧将商议好的决定讲出来。

智瑶因为站立位置的关系,能够看到韩不信和狐解频繁用眼神互动,心想:“韩氏这是和狐氏凑成了西进派啦?”

第228章 天下共讨之

韩氏和狐氏的封地,要么是大多数靠近西侧,乃至于是封地与他国比邻,怎么可能不重视西边,甚至觉得其它方位跟他们关系不大呢?

同理,智氏、魏氏、赵氏等等家族也会是相同的情况,核心利益在哪,更加重视哪个方向,其它方向估计就不是那么在乎了。

因为利益而去站在一起,充分体现出了什么叫“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点。

韩氏在赵鞅还活着的时候,他们虽然没有多么针对狐氏,一些小动作其实并不少。这个是因为赵氏跟狐氏天生相冲,韩氏作为赵氏的盟友进行一些配合,不是韩氏本身跟狐氏有多么大的利益冲突。

现在,赵氏跟狐氏的利益核心依然存在不可协调的冲突,韩氏和赵氏的实力却是对调,利益出发点肯定是变成以韩氏为重。

韩氏哪怕不会抛弃赵氏,他们在实际需要下必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再像是做赵氏的小跟班那样,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赵氏的需要,变成赵氏应该忍受来自狐氏的威胁配合韩氏了。

狐氏对秦国有点怂是应该的态度,他们曾经脱离晋国,活动的区域靠近秦国,估计没少挨秦国的揍。

并且因为狐氏见识多了秦军揍戎狄太狠,白翟又很推崇秦国,晋国的其他卿位家族未必拿秦国当回事,听多了秦国威名的狐氏肯定不是其他卿位家族的心态。

“秦国肯定会尝试东出,极可能第一波的声势会极其浩大。越是这样,他们的准备时间必然越久,不可能随随便便发起进攻。”智瑶心想。

当然,韩氏那么紧张也没什么错,关心则乱嘛。

再来是,韩氏在进行大迁徙,恰是虚弱状态,起码要花两三年再进入平稳期,能不怕突然被来一下子吗?

狐氏就不用说了,才回国几年,他们还是先在西北选择合适的地段赶紧建几座城,免得还是一种异族的习性,没有足够的粮食人口上限就那般,产粮不足也经不起打消耗战。

有一点晋国内部的家族都没有说,狐氏要是不改掉异族的习性,没有作为晋人的精气神,他们永远强大不起来。其中精气神最为重要!

随着韩不信和狐氏相续表态,大家已经明白了怎么了回事。

这一场会议缺了魏氏,注定不算完整,只能是确认一些大概的国策。

“魏驹加入进来,魏氏会是注重西境,还是南部?”智瑶其实猜不出来。

魏氏有大一块从范氏手里夺下来的封地在晋国南部,他们一直努力在进行消化,很多事情却不是努力就能办成,尤其是范氏的家族历史足够悠久。

想要消化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没有那么容易,历史越是悠久就代表某些东西更加根深蒂固,哪能是征服者想要消化就能轻易消化的。

魏氏现在的情况是旧有封地在弥补新获得封地的消耗,导致他们哪怕更加重视南部,没有可能忽视掉其它区域。

那么,魏氏在晋国西部的封地同样不少,并且依赖西部的封地产出在支撑南部的消耗,到底会更重视哪边这一点,他们估计就是一个左摇右摆的懵逼状态。

智瑶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哪怕韩氏再怎么顾忌秦国,他们依旧没有向赵氏寻求情报渠道上的帮助。

这很春秋,真的。

曾经,秦国要偷袭晋国早早被赵氏得知,赵氏一来没有告知国君,再来也没有警告魏氏,弄得魏氏遭到秦军的偷袭各种损失惨重,偏偏魏氏明知道赵氏早就收到消息也没有责怪。

魏氏会痛恨赵氏隐瞒消息吗?估计是会的,碍于时代的规则,无法追究罢了。

别说是赵氏,任何一个家族都不会把自己的渠道共享,玩的就是“我的就是我的,与你们何干”的套路。

会议上确认的事情不多,不主动发起国战是一个,再来便是密切注意吴国、秦国、齐国、郑国和宋国的动向。

是不是遗落了楚国?还真的是把楚国漏了!

“楚国一直输,输到各家族认定无力北上,并且没有想过联合楚国一块针对吴国了啊。”智瑶觉得这样不对,会议上却是没有多话。

在会议结束后,智瑶找到智申,说道:“各家为何独漏楚国?”

智申露出了惊愕的表情,问道:“所指何事?”

什么!?

智瑶被反问得愣了一下,有一小会才说道:“楚虽一败再败,底蕴非吴国可比。”

智申理所当然地说道:“恰是如此,方有搁置在旁一事。”

这么说,智瑶就懂了。

晋国还是将楚国视为劲敌,暂时阶段没有条件去找楚国的麻烦,认定吴国继续削弱楚国是一件好事,根本没想过跟楚国进行太深的合作。

所以,晋国可以不找楚国的麻烦,结盟什么的也不会在考虑范围之内,甚至必要的时候愿意配合吴国殴打楚国。

这该怎么说才好呢?

晋国的掌权者到底是人间清醒,重视正在飞速崛起的吴国,更明白楚国始终会是一大威胁。

“吴军连楚国的都城都打进去一次,晋国还认为楚国是最大的威胁,该说是争霸过程中楚国给晋国留下的印象足够深刻,还是一种惯性思维啊?”智瑶有点弄不懂了。

当然,智瑶属于早早知道历史答案的类型,明白楚国的威胁更大是理所当然;其余人只要不是一种惯性思维,结合方方面面重视楚国的实力,只能说他们的眼光真好。

本来智瑶还想着联合楚国针对吴国,看来很不符合晋国主流阶层的思维?

另外,智瑶联合楚国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只是现在看来操作需要更加谨慎了。

在魏驹回到“新田”之后,智申再一次召开会议。

提到的事情是上次会议的延续。

在新的会议中,各个家族的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韩氏和狐氏……可能要再算上赵氏,他们就是新形成的西进派。

能看出魏氏在左摇右摆,想要重视西部,又想要兼顾南部,压力有点大的样子。

智氏当然是重视东部,并且需要兼顾北部,连带南部也需要注视。

钟氏则是一副怎么都行的架势,他们这是被各个家族包在中间,无法向外扩张的同时,不带太强的个人利益纠葛。

在各种表态中,无疑是智氏的话语权最重,其他家族乐不乐意都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智氏想要的时候损害自家的利益满足智氏的需要。

为什么说晋国的“元戎”话语权大?以前是官职带来的话语权,目下变成家族实力带来的话语权,内在核心起了变化,话语权带来的优势没变。

“我家坐视吴、齐纷争,不可任由齐、鲁纷争不断。”智瑶在给智申支招。

智申当然是全盘接受啦。

智瑶又说道:“田氏专断,得齐君宠爱,鲍氏无力与之抗衡;齐君必死于鲍氏弑君,齐君之死应是出于田氏谋划。”

话有点绕,导致智申脑子有点乱。

田氏跟鲍氏不对付,然后齐君信任田乞,田氏又想设局让对自家信任有加的齐君阳生死翘翘?

依照常理,田氏不应该保证信任并宠爱自家的齐君阳生安全吗?

毕竟,齐君阳生活着对田氏有好处,对吧?

智申对智瑶判断田乞会弄死齐君阳生有点绕不过弯来,原因就在于活着的齐君阳生活着对田氏有利。

“大人,田氏所谋甚大。”智瑶要是没有提前知道历史答案,超大概率也弄不明白田氏为什么要弑君。

智申怔怔地问道:“谋划何事?”

在智申想来,能够想到的极限,差不多是田氏想相仿晋国的卿族。

智瑶尽量让自己看上去不是笑得那么阴恻恻,再说道:“代齐。”

然而,智申先被智瑶阴恻恻的笑容吓到,听到“代齐”两个字则是完全傻了眼。

“伐齐……,不,讨伐田氏!”智申的反应出奇大。

这就是为什么智瑶一直将代晋想法深深隐藏的原因,自家老爹听到田氏要取代吕氏成为齐国之主反应那么大。

不独独智申会有这种反应,晋国的其余家族,乃至于另外的列国,他们哪怕是装也要装出愤慨的模样,再呐喊着要讨伐田氏。

当下没有人去强调君臣纲常,不是君臣纲常不存在,相反因为是一种理所当然,才不需要一再去强调。

“自是应当讨伐田氏,然……”智瑶说着摇了摇头,继续往下说道:“齐国岂会信我?”

智申也意识到了问题。

作为老爹当然是信任儿子的判断,别说智瑶的判断从来没有出错。

关键问题在于,齐国再落魄也不会接受他国随意干涉内政,齐君阳生信赖和仰仗田氏,并且来自外部的力量插一脚注定会被视为一种侵略。

提前向齐君阳生或齐国公族示警?极可能起到的会是反效果。

智瑶说道:“大人,此间事宜孩儿处理便是。”

智申的脸色还是有点不好看,看样子是真的想要铲除掉田氏?

这个嘛……,认真讲起来是晋国谋求恢复霸权,称霸的责任之一就是保障各国君权更迭以血脉延续。

而智瑶更加明白了一件事情,外姓谋取国祚难度超乎想象的大,不止内部的对手,还会有来自外部的干涉,以后代晋估计不止是实力方面的问题,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会超乎想象的多。

第229章 智瑶很忙!

很多事情本身就是属于能做不能说,一说立刻会体验什么叫众叛亲离的那种。

智瑶有过相关的猜想,提到田氏代齐看到智申的反应剧烈,心想:“我要是提出代晋的想法,说不定会被撸了宗子的位置?”

别看智申是个挺温和的人,肯定是有自己的三观和坚持。

现如今,作为卿位家族的他们可以拿国君当招牌,哪怕国君让他们失望到了极致,顶多就是弄掉现任的国君,再从公室挑选一人继任,不会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如果晋国的卿位家族有取而代之的野心,或者是生出瓜分晋国的想法,晋国公族全面衰弱下去之后就能办到了。

晋国的公族要感谢一点,要不然保证晋国国祚的已经不是国君强势或公族强大,其实是各个卿位家族在互相针对和提防。

首节 上一节 151/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