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00节

那么就是将狐氏和钟氏撇到一边,智氏也不用出兵参与对“赵”地的攻击,还能分得“昆都”的管控权?

智瑶多看了魏驹一眼,想了想说道:“如狐氏、钟氏一月之期不可攻下‘台谷’,便如驹所言罢。”

赵氏对“台谷”那边一样是采取了放弃的姿态,狐氏和钟氏的军事进展速度却是有点慢了。

当然,说是赵氏放弃,其实还是会有人进行抵抗,带头抵抗的就是赵氏在当地的族人或附庸,能有多么难打不取决于赵氏的支持力度有多大,看的是当地赵人的抵抗决心以及战斗力强弱。

魏氏能够那么快解决“采桑”、“屈”和“鄂”,纯粹是魏氏的战斗力很强。

狐氏和钟氏军事进展缓慢,只能说他们两家的战斗力有点弱了。

“韩氏集结三‘师’于‘韩’地,‘虞’、‘樊’各有一‘师’之兵,‘葵’屯驻二‘师’。”魏驹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比较凝重。

服丧期间大肆征调军队有点奇怪,不过考虑到内战已经爆发,韩氏什么都不做该是心多大。

再看韩氏屯驻兵力的地点,比较明显的就是想要自保的同时,对外形成一种威慑。

智瑶能理解魏驹的心情。

目前跟韩氏封地有较多比邻的家族就是魏氏,他们的确是该有一种韩氏突然参战之后会干什么的忧虑心态。

如果魏驹的担忧不是刻意做给智瑶看,再加上智氏这边没有窥视到魏氏和韩氏之间有所联络,只能说韩氏脑子不清醒才会站在赵氏那边跟智氏、魏氏、狐氏和钟氏为敌。

摆明了的事情,赵氏在晋国除名已经是铁板钉钉,韩氏这时候站在赵氏那边对其余卿位家族开战,除了给赵氏陪葬之外,能够挽救赵氏于倾覆吗?

也就是韩氏要脸,针对赵氏的军事行动上采取了中立,换作是不要脸的话,他们应该忘记跟赵氏的交情,加入到对赵氏的瓜分之中。

魏驹来也匆匆,去也着实匆匆。

在后继,智瑶了解到魏氏已经在“新田”边上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魏驹从“邯郸”过去之后没有停顿,带上那三个“师”和本身随行的三个“旅”径直向东北而去。

约是十天之后,狐尤和钟武来到“邯郸”,见到智瑶立刻抱怨魏氏吃独食不太好。

智瑶有一说一,道:“狐氏、钟氏攻‘台谷’实迟也。”

别人才不会因为狐氏和钟氏的动作太慢而有所等待,再则说内战这种事情本身就看实力,不要提列国那边随时会有动静了。

狐尤看到智瑶是这样的态度,说道:“如‘赵’为魏氏所得,我等往来皆需魏氏允准。”

智瑶也不避讳,说道:“智氏将与魏氏共管‘昆都’,狐氏往来无甚忧虑。”

这一下,狐尤和钟武对视了一眼,相继露出了苦笑。

现实就是这么一个现实,实力不够能被接纳进入联盟已经是一种幸运,哪来的底气想要平起平坐呢?

钟武问道:“如此,‘台谷’收复,我家应当何为?”

可以理解为钟氏就是要抱智氏的大腿,以小弟的身份自居了。

狐尤随后问了同样的话。

如果智瑶眼界窄一些,哪怕明知道狐氏和钟氏无法起到什么大作用,依旧会要求狐氏和钟氏出兵帮忙攻打“晋阳”这座难啃的硬骨头。

智瑶说道:“攻占可留驻,与之剪除不服。”

狐氏和钟氏的封地太少,多一点是一点,并且根本不在乎是不是飞地。

所以,智氏和魏氏看不上“台谷”那片地方,狐氏和钟氏获得之后却是愿意进行经营。

想要经营,对不对?他们就不能击败成建制的赵氏部队就立刻全部撤出,好的选择当然是将军队留下来进行维稳,用最短的时间将胜利果实消化掉。

智瑶又说道:“狐氏、钟氏屯兵于‘台谷’便是与我等有利。”

一些话不能说得太明,智瑶讲这话,狐氏和钟氏能品味过来,等于是智氏在对他们表达比魏氏更为亲近的态度。

没有达成目的,某种程度上却是有着很大收获的狐尤和钟武走了。

不管魏驹,还是狐尤或钟武,他们到“邯郸”见智瑶都没有提智氏搞出大动作的事情。

并不是他们没有发现或是不在意,过来“邯郸”见智瑶本身就带着一种审视,没问出口则是保持一种分寸。

实际上,魏氏和狐氏、钟氏察觉到智氏各处青壮被集中起来训练,他们借着拜访智瑶的机会查看了一波,回去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动作,要么是进行新一轮的征召,不然就是学智氏开始集结青壮进行训练。

学智氏集中青壮训练的是魏氏,说明他们的存粮非常足够,并且武器装备的库存能撑得住。

不管怎么说,仅是集中青壮进行训练这一点,智瑶又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新的变化。

也许这一次,可能是在不久的将来,战争规模的扩大其实就是一种成为定局。

这个变化注定会改变既有格局,好事或是坏事看怎么理解。

坏的角度就是战争规模的扩大,死伤方面必然会增多。

好的一点就是,参与战争不再将普通黎庶排斥在外,他们拥有了上进的渠道。

而在魏氏开始对“赵”地动手之后,智氏的两个军团可算是抵达“晋阳”外围了……

第295章 玩手段要看对谁

赵氏对“晋阳”的经营从赵鞅开始,为了让“晋阳”能够发展起来,赵鞅不止一再从赵氏其余的封地迁徙人口,还处心积虑一再入侵卫国掠夺人口,使得“晋阳”在短短二十余年有这番模样。

在内战没有爆发之前,“晋阳”城内长住人口约有四万,将周边人口涵盖进去超过十三万。

赵氏在冬季时的动作很大,他们估计料不到会遭到果决的拦截,损失了大量的人口以及物资,不过好歹是让“晋阳”又增加了约七万左右的人口,并且以青壮的数量居多。

孙武抵达“晋阳”郊外时,事先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情报。

目前“晋阳”城内几乎没有了闲杂人等,也就是与作战无关的人迁徙走,留下约四万左右用于防御作战。

在“晋阳”周边,除了原先就有的两座营寨之外,新起了四座看上去规模不小的营寨,加上这些营寨的兵力,合起来约是十万左右。

这些营寨分布的方位很讲究,基本占据了有利地形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布置方面可以达到一种遭到攻打都能互相支援的布局。

“赵氏拥兵十数万?”孙武太了解这种操作了。

吴国就很经常不管兵源素质,但凡能拿得起武器就裹挟进入军伍。

赵氏在“晋阳”本来就有不少人口,再有后来集中过来的三四万青壮,垂死挣扎之下武装起十多万人,好像还是一件挺能理解的事情。

孙武并不因为赵氏在“晋阳”武装十多万人而惊惧,相反听后直接就是一串大笑。

这时候,是不是需要有人捧场,问一句“为何发笑”呢?

智徐吾还真就给问了。

孙武说道:“赵氏缺粮,怎敢大肆集兵?”

根本不用怕赵氏缺粮是假消息,他们先是连续好几年征战不休,后来封地更是遭到瓜分,不说原先的储备被大量消耗,后来封地被瓜分不止储备损失,连带生产也被迫终止。

赵氏后来一直向各个家族借粮,韩氏给予的支持力度最大,其余几个家族多少会意思一下,碍于赵氏可生产耕地短期内失去太多,光靠其他家族接济也是杯水车薪的局面。

智徐吾说道:“赵氏本欲伐代。”

孙武已经将那个计算进去,说道:“赵氏或有可供四万大军食用一年之粮,十万大军食用便是不足四月口粮。”

那么算好像也没有错?战争一旦真正爆发,省吃俭用根本就不顶事,真正开打需要的敞开了供应,免得军心遭受打击,还有鼓舞士气的作用。

孙武说道:“大军后撤二十里。”

智徐吾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

赵氏缺粮却武装了那么多人,急于交战的会是赵氏。原因?他们的粮秣支撑不了太久,想用损失去换损失,能够逼得智氏和谈就更好了。

与此同时,人在“晋阳”的赵毋恤得到智氏大军逼近却又后撤的消息。

听到那个消息,不止赵毋恤脸色变得阴沉,决策层的人也是脸色不怎么好看。

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极力武装出更多人,想的就是跟智氏打不计伤亡的消耗战,一方面是粮食支撑不了太久,再来就是展现决心再逼迫智氏和谈。

只要智氏放弃灭亡赵氏,魏氏、狐氏和钟氏基本不会跟赵氏死磕,到时候再找韩氏转圜一下,也许赵氏必死的局面就能得到更改了。

一旦让赵氏继续存在下去,很多事情谁能说得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赵氏能缓过劲来,又或者赵氏变成智氏、魏氏其中一家的盟友,灭亡的家族却是变成智氏或魏氏。

世事无常讲的就是一件事情没有成为最终定局,一切就属于皆有可能。

智氏的大军往后撤,一下子就搞得赵氏会挺难受了。

赵毋恤问道:“代君何时抵达?”

负责一应事宜的姑布子卿答道:“迟或一月之后?”

代国的地理环境挺好,只是代国没有那个能力将农耕开发出来,主要是牧养牲口,以战马的培育做得最好。

长期以来,代国就是依靠向外贩售战马来换取粮食,以前最大的贸易对象是鲜虞,跟代国的赵氏也有交易;鲜虞已经灭亡,智氏暂时没有插足代国的战马贸易,赵氏希望代国支援粮食会是一件难以奢望的事情。

“毋恤年前已告知代君或可往燕购粮,不知代国是否遵循。”赵毋恤说道。

代国跟燕国有边界接壤,几乎要被中原列国忘掉的燕国在赵毋恤这边一样是退路之一。

或是拿战马跟燕国换取粮食,也能是“晋阳”着实无法守住先逃亡到代国,然后最终投靠燕国。

为什么不是去投靠自家的远方亲戚秦国?赵毋恤所知的是赵伯鲁已经前往秦国,认为既然有赵伯鲁过去秦国就已经足够,能够窃取代国的国祚,或是有人去燕国发展并且发展起来,以后可以从两个方向找晋国报仇。

是的,就是找晋国报仇,不单独是找智氏。

在赵毋恤看来,晋国的其余家族都对赵氏动手,赵氏的仇人就是晋国,不是单独某个家族。

当然,赵毋恤的认知之中,报仇可以一个一个慢慢来,过程中利用哪个家族去打那个家族完全是可以的事情,不一定需要所有家族在同一时间进行清算。

局势进展到这一步,赵毋恤最大的奢望就是智氏和魏氏没有看上去那么和谐,期望用扛住智氏来展现出赵氏的实力,再去接触魏氏或智氏,挑拨也好,其它事情也罢,总之就是拉一家打一家来保存自己。

也就是赵毋恤面临恶劣局面还能有那么多办法,换作是其余人的话,要么抵抗到至死方休,不然想的是尽早跑路,哪能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呢。

“智军以何人为将,何人为佐?”赵毋恤问道。

这事吧?轮到敌军到了眼皮子底下还不知道,真不是什么太搞笑的事情。

毕竟,当前年代的信息传递速度也就那样,并且不去主动探知,或者主动探知都不是那么好查明。

姑布子卿知道应该派出使者前往智氏大军那边了。

使者去了能够知道那支大军统帅是谁,还能依靠认人来知道都是谁在军中,甚至可以侮辱对方,使得对方抓狂放弃原有计划。

很快,使者出发,不到一天的时间再次返回,给出对面大军的主将是智徐吾,军佐是孙武的消息。

“孙子?”赵毋恤当然知道孙武是谁,只不过刚知道孙武竟然效力智氏了。

赵毋恤呢喃道:“先有阳虎,后有孙武,智氏图谋甚大……”

阳虎名声差,能力方面则是不应该受到质疑。

孙武的名声极大,没人会怀疑他的能力。

姑布子卿说道:“齐国宿将田穰苴亦在智氏效力。”

这一下让赵毋恤羡慕得脸部扭曲。

一样都是大家族的开局,发展方面更是相同的急切,怎么在赵氏这边就是诸事不顺,轮到智氏那边就各种获利和收拢人才呢?

知道智氏的主将和军佐都是谁,一下子让赵毋恤心里感到极度不安了。

智徐吾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一个没脑子的战将罢了。

有孙武就不一样了!

面对一个能将样玩出花的人,赵毋恤没有那个自信玩手段能不被事先察觉,想要依靠死守来消耗智氏兵力这种事情肯定办不到,其它的盘算也有点悬了。

后续,赵毋恤再次派出使者,干的是用侮辱的行为来刺激,想要激怒对方,再让对方来攻打。

结果是什么?赵氏派去的使者很干脆被杀掉,智氏的大军仍旧停驻在原地,丝毫没有开进到“晋阳”并实施攻打的迹象。

更后面有消息陆陆续续传回来,魏氏很轻易就夺占了“采桑”那边的三座城邑,随后着手攻打“赵”地;狐氏和钟氏拿下“台谷”之后没有撤军,留在当地清剿不服。

首节 上一节 200/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