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443节

  “唐人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事通宵酒客行,又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五代之后,汴京城坊市墙垣就已不复存在……”

  “至迟在后汉时,汴京宵禁制度,也已然不复存在……”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先是汉唐的坊市制度崩溃,原本限定在一个区域经商的商贾,从坊市的墙垣挣脱出来,满城开店铺。

  然后是里坊制度崩溃。

  宵禁不复存在,百姓开始通宵达旦的享受起夜生活和娱乐。

  赵煦问道:“开封府可知缘何如此?”

  蔡京答道:“人口……”

  “后周时,汴京就已有数十万之军民……而城池狭窄,城中军民,只能不断的在城中各地建屋而居……”

  “而汴京人多事多,五代又战乱频发,于是,民居常常走火,大火一起,燃遍全城者比比皆是……”

  “火灾之后,一切都不复存在……”

  “五代乱局之下,也无人来管……”

  “及至太祖定鼎,坊市墙垣及里坊墙垣,皆已不复存在。城中狭窄,更有百姓,广城墙而为屋……”

  嗯,城市住不下了,就住到城外去了,在城市之外,形成了新的城市。

  于是,汴京就有内城和外城之分。

  “正是因此,太祖方才起念迁都洛阳或者长安……”

  “奈何,洛阳、长安,皆已凋敝,宫室残缺、城墙毁坏,百姓流散……”

  蔡京说道这里,迅速的跳过这个略带禁忌的话题,接着道:“及至太宗、真庙,天下渐定,四方之民,皆来京城……”

  “于是,京城之人,日渐增多,迄今,已达百万之众!”

  “仁庙时,东南岁运漕粮六百万石,方足京城之用……如今,岁以八百万石,尤且不足!”

  等蔡京说完,整个宝津楼的三楼,都是一片沉寂。

  绝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知道,汴京城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它不是一天,两天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而是持续了数百年的发展、变化!

  吕大防听完,也是叹了一声,道:“臣曾知成都,今日成都大抵与汴京相同……”

  成都和汴京一样,都是里坊崩溃,宵禁崩溃,城市人口不断飙升的城市。

  范纯仁也叹息一声:“河中府、京兆府,亦然……”

  伴读里的吕好问轻声道:“臣从祖父,曾居扬州,扬州亦然……”

  程颐回忆起洛阳城,低下头去,洛阳也是如此。

  这正是现在大宋的社会缩影。

  城市日渐吸附人口,城郭户群体不断壮大。

  现在已经有接近三成的户口,属于城市人口。

  同时,城郭户们每年交的免行钱和免役钱,占天下岁入的三成。

  他们还向大宋贡献了大量商税。

  在事实上,城市工商业已经成为了大宋王朝的经济支柱之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一个王朝超过三成的岁入,来自于城市的时候。

  这个王朝自然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因为,孔方兄,会让哪怕再顽固的士大夫和皇帝,都选择默认这个形势。

  而赵煦,现在赵官家们里的异类。

  他对他上上辈子,心心念念想要恢复的小农社会,已经没有任何眷恋和依恋。

  他现在恨不得,大宋一夜之间点出重商主义的国策。

  然后……布武天下,殖民四海!

  可惜,这种事情急不得。

  他得先让士大夫和勋贵们,吃饱喝足,尝到最好的甜头。

  就像他在现代看过的一个电视剧上说的那样。

  只有先喂饱了官员权贵,才能有可能让老百姓吃饱。

  不然……

  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嘴上,赵煦却是痛心不已。

  “先王之制,祖宗之法,何其美矣!”他叹息着说着。

  “今日之汴京城,那里还有什么畦分棋布之像……”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汴京城,除了以御街为主的主干道外,剩下的地方,都是一堆堆的违章建筑。

  交通堵塞,是汴京城最常见的事情。

  以至于,现在的汴京城,甚至已经有专责交通疏导和交通指挥的官差。

  听着赵煦的叹息,群臣纷纷拜道:“臣等死罪!”

第360章 既要又要还要

  “此非卿等之过也!”赵煦摆摆手。

  他可太清楚,大宋的城市,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答案很简单——天灾!

  每次大灾,都会形成流民,赵宋官家们,每次都会在流民中招刺青壮为厢军。

  青壮走了之后,老弱妇孺怎么办?

  饿死吗?

  他们只有一条路——入城!入城!

  汴京城里现在的百万人口,起码有一半,是历代以来的流民后代繁衍生息而来。

  至于最初的那些汴京人?特别是太祖、太宗时代的那十几万京营禁军们?

  大半不是送在高粱河,就是送在好水川、定川寨等地……

  其他也都以驻泊的名义,派了出去了。

  现在的汴京,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

  大宋其他的大型城市,也都差不多。

  基本都是天灾产生流民,流民里的青壮被招刺,剩下的老弱进入城市求生存。

  城市,才是大宋真正没有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

  它是海绵,也是最好的缓冲带。

  所以,大宋农民起义不常见,兵士起义才是主流。

  像仁庙时代的王则之乱,就是典型例子。

  群臣却都是羞愧的恭身再拜。

  他们是真的感觉,这些事情是他们的锅。

  天子才几岁?

  即位也就一年。

  不是他们这些大臣辅佐不力,难道还是天子的责任?

  赵煦接着道:“往事不可再追,朕与卿等与其懊悔于往日,不如从今日开始,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群臣这才一个个起身。

  赵煦看向蔡京,问道:“开封府,可想过办法?”

  蔡京低头答道:“奏知陛下,想是想过……可历代以来,皆无法推行……”

  “祖宗以来,历代天子,爱民如子,皆不忍伤百姓分毫!”

  “如仁庙时,百姓民居侵皇城……仁庙诏毁之,但命有司赔偿……”

  “先帝重修皇城,循仁庙之例,诏给百姓赔偿……”

  “及至修内环,拆官私屋舍,再次诏给百姓市价赔偿……”

  赵煦点点头,道:“祖宗盛德,朕岂敢坏之?”

  “朕自当求一个两全其美之法……”

  “既可以全先王之政,又能不烦百姓,不损小民之利!”

  这话是所有士大夫都喜欢听的话。

  皇帝就该这样!

  他需要虚心纳谏,同时心怀仁义。

  他得温和宽厚,同时英明果决。

  他要敬天法祖,同时爱民如子。

  当然了,以上这些假若和文臣士大夫们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了的时候。

  那就有请大宋太师、潞国公、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出场——陛下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

  而且,在平时,皇帝也得注意士大夫们的体面。

  要照顾他们的面子,不能随便什么事情都叫他们去做。

  比如说,像苏辙这样享誉天下的清流,若是叫他和几个小年轻一起办事。

  那他就可能撂挑子——此岂皇宋善待士大夫之政?

  赵煦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他的话其实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

  偏偏,士大夫们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皇帝不就是这样的生物吗?

  既要又要还要!

  皇帝若不是这样的,那要他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43/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