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第273节

  此言一出,望楼上一片哗然。

  这一次,连刘备面露惊异,对邓牧笃定的判断,产生了几分怀疑。

  “根据细作回报,曹操的粮草已告罄,军中余粮不足半月。”

  “袁绍却是粮草充足,河北近百万斛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往官渡前线。”

  “照这般形势,两军再对峙十天半月,曹操就要粮草耗尽,军心必然大乱。”

  “到时其军必不战自溃!”

  “这种局面下,曹操怎么可能打得赢袁绍?”

  庞统将官渡局势清清楚楚的摆在面前,头一次质疑起了邓牧的判断。

  刘备与众将的目光看向了邓牧。

  显然庞统的质疑,亦是他们心中所想。

  “曹操这个人,最善长的就是逆风翻盘,兖州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他明知自己粮草将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必会放手一搏。”

  “士元你焉知他不会出奇制胜,绝地翻盘呢?”

  邓牧面带着玩味笑容反问道。

  庞统一震,一时间语塞。

  思绪飞转半晌后,庞统却又道:

  “袁绍现下的战术,就是稳扎稳打,摆明了要跟曹操比拼国力。”

  “这种局面下,统实在想不出,曹操还能施展什么奇谋,来扭转乾坤呀。”

  邓牧一笑,叫陈到将官渡一线的地图拿来,悬挂在了望楼上。

  众人目光随着邓牧所指,落在了地图上。

  “袁绍稳扎稳打,与曹操比拼国力,确实是扬长避短的良策。”

  “这就是所谓的‘结硬寨,打呆仗’,这说明了袁绍还是很有自知之明。”

  “但袁绍的战术,也并非无懈可击…”

  邓牧先是赞了一通袁绍,接着话锋一转,手指往官渡北面一指。

  “袁绍从河北筹集的百万斛粮草,尽数屯集在此。”

  “我料定曹操到最后时刻,必会放手一搏,率奇兵偷袭袁绍粮营,一把火烧尽他百万斛粮草。”

  “就算是袁绍家底再厚,百万斛粮草一烧,也势必伤筋动骨。”

  “纵然他即刻从河北再强征粮草,短时间内也无法弥补如此重大的损失。”

  “其十五万大军,便要先曹操一步断粮。”

  “粮草一断,莫说十五万大军,纵然是百万大军,必也会军心瓦解,不战而溃!”

  “曹操这不就逆风翻盘了吗?”

  邓牧不紧不慢,给出了曹操破局的唯一手段。

  众人的目光,齐聚向了地图上,一个名叫“乌巢”的不起眼地名。

  望楼上,立时一片惊哗议论。

  “火烧粮营,确实是扭转乾坤的奇策。”

  “只是就目前的情报来看,还未知袁绍的粮营在何处,军师又是何以断定,袁绍的粮草尽数屯集于乌巢?”

  刘备惊奇困惑的目光看向了邓牧。

  庞统与诸将,亦是满眼猜测不解。

  邓牧轻咳一声,说道:

  “我怎么知道袁绍粮营在乌巢不重要。”

  “就算没有乌巢,也会有黑巢,红巢。”

  “重要的是咱们要知道,曹操到了生死时刻,必会袭劫袁绍粮营,以扭转乾坤便是。”

  老刘和诸将的茫然,被邓牧这番话,重新拉回到了烧粮本身。

  “军师神机妙算,如开天眼一般。”

  “那么他能算出,袁绍的粮草就在乌巢,也不足为奇吧!”

  众人彼此对视,心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庞统遂不再质疑乌巢是否为粮营,却又道:

  “军师说乌巢乃袁绍屯粮之所,那就一定是屯粮之所了。”

  “乌巢在官渡后方六十余里,又是屯粮重地,袁绍岂会没有防备?”

  “827这乌巢必定屯有重兵,且沿途必会设有多道关卡哨戒。”

  “曹操就算要放手一搏,妄图偷袭粮营,他的奇袭之兵又如何绕过袁军关卡哨戒,深入敌后六十里去偷袭乌巢成功?”

  “军师,统觉得曹操若果真偷袭乌巢,实在是九死一生,胜算渺茫啊。”

  邓牧眼中掠过几分赞许。

  寻常人对奇袭乌巢,多数只停留在第一层,关注的是奇袭本身。

  庞统却能关注到袁军的哨戒关卡,曹操偷袭被发现的机率上,其见解已深入到了第二层。

  凤雏不愧是凤雏…

  “士元言之有理。”

  “曹操偷袭之军一动,只怕用不了片刻,就会被袁绍察觉。”

  “袁绍倘若即刻派出大军,截击偷袭的曹军,曹操岂非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军师,这偷袭乌巢,成功的机会实在太过渺茫啊。”

  刘备也认可了庞统的推断。

  “曹操虽然喜欢冒险,喜好出奇制胜,但他也不傻,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他既然敢破釜沉舟,奇袭乌巢,必然事先对袁军关卡哨戒的布防了如指掌。”

  “若不然,他可不会白白去乌巢送死!”

  邓牧不紧不慢的说道。

  众人的眼神,却越发的茫然不解。

  “通往粮营的哨戒布防,必定乃是机密中的机密。”

  “如此机密,曹操又岂是单凭细作,就能刺探得出来的?”

  这次不用庞统开口,老刘自己便看出了邓牧这番话中的破绽。

  邓牧嘴角微微上扬,笑容别有意味道:

  “如此机密,曹操当然不可能用细作能刺探得出。”

  “他也用不着派细作,去刺探这机会。”

  “因为许攸会告诉他。”

  这番话一出口。

  老刘也好,庞统也罢。

  在场所有人,立时都听的是糊涂了.

第182章 军师竟预测到详尽如斯?这是拿了剧本啊!打不过刘备?废物!丢我老脸啊!

  许攸?

  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众人耳边响起。

  这个可不简单,据闻当年天下还未乱时,便曾密谋劫持灵帝,另立新君。

  这个许攸,不光是胆子大,智谋还极为了得。

  袁绍从起兵讨董到入主冀州,再到平定河北,都少不了此人献计之功。

  “许攸乃袁绍重臣,知晓袁军哨戒布防等机密,这倒是不错。”

  “但此人可是袁绍心腹,他无缘无故,为何要在曹操倾覆前夜,投靠曹操,出卖袁绍呢?”

  刘备眼神狐疑,道出了不解之处。

  众人亦是纷纷点头,均觉得许攸叛袁投曹,实在是有些离谱。

  “袁曹决战虽到了分出胜负的前夜,拥护袁谭的汝颍派与拥护袁尚的河北派,这两派间的争斗,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沮授田丰虽属河北派,但性情刚正,未必会在这个时候不顾袁绍伐曹的大局。”

  “留守邺城的审配,却却必会想方设法生事。”

  “故我此前已安排了细作,严密监视审配的一举一动。”

  “几天前细作传回消息,说是审配以贪赃枉法为由将许攸在邺城的家眷缉拿下狱。”

  “审配此举,摆明是要置许攸于死地,好剪除汝颍派一员骨干。”

  “许攸唯恐袁绍会治他的罪,被逼无奈之下,定然会投靠曹操。”

  “以许攸的智谋,自然会向曹操献上偷袭乌巢之计,并将袁军关卡哨戒等机密情报,一并透露给曹操。”

  “有了袁军的布防绝密,以曹操用兵之能,还怕袭不破乌巢,烧不了袁绍的百万斛粮草吗?”

  邓牧不再铺垫,将自己的推算和盘托出。

  当然这般判断,一大半功劳,要归功于他的先知先觉。

  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是因许攸的投靠,方才火烧乌巢成功,打赢了官渡之战。

  邓牧唯一不确定的是,老刘这边历史轨迹已经翻天覆地剧变,官渡之战这条线,是否还会如历史原本轨迹前行。

  于是邓牧便将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关键,锁定在了许攸身上。

  事实上,历史上的官渡之战,袁绍本就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

  曹操的胜利,才是小概率的偶尔事件。

  若无许攸的投靠,曹操绝无机会偷袭乌巢成功,最终结局必是粮尽而败。

  袁绍至少会比历史上的曹操,提前近八年时间,一统整个北方。

  一个由袁绍开创的袁氏王朝,大概率将会诞生。

  而促使许攸投靠曹操的关键,则是审配在背后对许攸下了黑手。

  那这就简单了。

首节 上一节 273/4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