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135节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刚好看完了。要是没看完的话,肯定是要看完了之后才会说这个话。

  其实要是别的朝代,不见得能让这部《三国演义》播放。但是朱元璋不一样,他得国最正,不怕别人说什么。甚至更希望让别人能看到。毕竟《三国演义》这部书,是褒刘贬曹,塑造忠义的一部剧。

  他们做出了这个决定,国子监这边就又轰动了。

  这次虽然不是看那些让他们瞠目结舌的成就,但是当一个历史故事,用影视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之时,从未见过的一幕,让他们大为震惊。可以说,看《三国演义》这种娱乐方式,一下子盖过了所有其他的娱乐方式。

  《三国通俗演义》这部书,以极快的速度在京师迅速流行起来,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三国热。

  ………………

  这天,在忙完朱海军的事情之后,朱标便向朱海军说道:“贤弟,能不能再传一个水力发电机过来?”

  朱海军一听有点奇怪,就问道:“怎么了,是原来那个水力发电机出问题了?”

  他记得原来那个水力发电机是在给养鸡场供电的,算算时间,第一批鸡蛋快要孵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水力发电机出问题而断电的话,这第一次人工孵化鸡蛋可能就会前功尽弃了。

  不过朱标听到他的话之后,便马上回答道:“不是,是方孝儒想要一个水力发电机,然后他想拆开看看里面的情况,然后打算仿制。”

  说到这里,他又怕朱海军误会,便连忙又解释道:“不是为兄对他有好感,而是为兄觉得他的要求也算合理,总不能一直向贤弟要吧?所以要是他能仿制出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不解释还好,他这一解释,朱海军便立刻想起来了。朱标绝对对方孝儒非常有好感,对于方孝儒的要求,肯定会尽量满足。

  要不然的话,传送水力发电机可是要消耗不少时空能量的,朱标未必舍得。

  不过对于这个,他也能理解。

  另外,朱标说的也没错,如果说方孝儒真能仿制出发电机,那就是解决了能源问题,是个大好事来的。

  虽然可能有些材料,明朝这边未必有,就比如说橡胶,但是要找到替代品,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用陶瓷管道,刷生漆等等。

  于是,朱海军便答应了朱标的要求,当即下单再订购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

  等方孝儒拿到新的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时,不由得激动万分,连忙向朱标表示道:“还请殿下放心,下官必定小心拆卸,然后完整装回去,定然不会弄坏的。”

  朱标听了,却是和蔼的说道:“你不用顾忌,尽量放手去干,早点出成绩便好。”

  不过很显然,方孝儒不可能不小心的,他带著他的学生,小心翼翼的去研究这个水力发电机了。

  等到第三天一早的时候,朱标才处理国事没多久,就收到了养殖场那边的消息,说养鸡场真的孵化出了好多小鸡。

  一听这个消息,他顿时大喜,连忙禀告他父皇,和朱元璋一起赶过去看了。

  要知道,在古代孵化率的大小,是个相当艰难的问题,基本上孵化小鸡都是要靠母鸡的。

  当然了,也还存在一些人工孵化的方法,比如说“炒麦孵化法”、“炒糠孵化法”和“马粪孵化法”,这些方法主要依赖于自然物质的热量来进行孵化。

  但是温度的不可控,使得这些孵化率非常低。

  如果要想大规模养殖鸡,从而提高大明朝的鸡蛋和鸡肉的产量,孵化率这一关就必须过关。

  有了朱海军的帮助,不管是朱标还是朱元璋,都对这个孵化率报以很高的期待。事关将来大明朝百姓生活的改善,因此他们两个都一起赶了过去。

  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到了年底,天气已经很冷,要是正常情况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孵化小鸡。

  养殖场这边的孵化室修建,自然早就考虑到了天气温度的变化。每个孵化室都分内间和外间,要想进入孵化室,就必须先进外间,外面的冷空气就在外间被隔离开了。当朱元璋从外面进入孵化室时,就感觉到了内外温度的不同。

  作为养殖场这边的负责人,方孝儒就立刻给皇帝和太子介绍情况。

  “人工孵化室这边,大约有三成的鸡蛋已经孵化出了小鸡;而自动孵化室这边,已有五成的鸡蛋孵化出了小鸡。”

  “陛下,殿下请看,里面还有一些鸡蛋的壳已经破了,小鸡很快就会出来。”

  “以微臣之见,我们这次收集的这些新鲜鸡蛋,很可能有一些不是神仙所说的种蛋,因此没法孵化出小鸡,要不然的话,孵化率还可能再高。”

  “至于这次小鸡到底能孵化出多少,可能还要等两天才有最终结果。”

  “陛下,殿下请看,这边都是刚出生的小鸡,它们会先喝这个神仙赐下的高锰酸钾水,都是按照神仙要求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让这些小鸡喝的。”

  “……”

  朱元璋听著方孝儒的介绍,看著孵化的成果,脸上一直带著笑容,不时点头,能看出,他很满意。

  这不,朱标这边更是笑著对他父皇说道:“有了这些孵化室,我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出小鸡,小鸡长大之后又生鸡蛋,再孵化出小鸡……,儿臣相信,不出三年,至少我们京师这边可以家家户户都有鸡肉、鸡蛋吃了。”

  方孝儒在边上听到,便也开口说道:“只要鸡蛋足够,微臣可以继续修建孵化室,就目前来说,电力还够,可以再建好多个孵化室。如此一来,等到以后,每天都有很多小鸡被孵化出来。”

  朱元璋在脑海中畅想了一下方孝儒所说的场景,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不过他还是提醒道:“海军贤侄说过,要小心鸡瘟,这一点务必注意。”

  古代其实没有鸡瘟一说,因为压根就没有大规模养殖鸡的情况。

  对于后世来说,鸡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欧洲鸡瘟,也就是所谓的禽流感;另外一种是亚洲鸡瘟,于1926年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同年,也在英国发现。

  因此,朱海军并不清楚在洪武年间大规模养殖鸡的话,会爆发什么鸡瘟?

  他就按照后世的做法,除除了让他们注意消毒之外,还给了一些高锰酸钾,这个很便宜,颗粒很小,消耗很少时空能量就能传送很多。并且用水稀释之后,可以给很大数量的刚出生小鸡消毒。

  当然了,有关养殖鸡方面的书籍资料,自然也是有给过去的。除此之外,他就暂时帮不上忙了。

  不过,不管是面对什么瘟疫,有一招是肯定有用的,那就是隔离。朱元璋所指,也是指这个。

  在大明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朱元璋在忙完朱海军这边的事情之后,便笑著对朱海军说道:“根据贤侄的建议,叔已经整出了一份报纸,伱看看如何,要是可以的话,叔就让他们去印了。”

  说完之后,他就从袖子中抽出一卷卷起来的纸,然后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朱海军一听非常有兴趣,立刻调整镜头,凑近报纸看了起来。

  这份报纸,因为是朱海军建议的,所以样式都跟后世的报纸差不多。这个报纸的标题是《大明月报》,由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这个报纸是一个月发一次。

  至于内容,朱海军快速浏览完看到的一面之后,又让朱标帮忙翻了其他剩下的那些面,发现这份《大明月报》的内容,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大明朝所取得的成就。当然有一些需要保密的就没有公布,比如说火器的改进等等。

  至于后世报纸上的GG,却是没有的。图画之类的,明朝没有相机,就只能是手工画的那种。

  朱海军看了之后,便对朱元璋说道:“报纸上的内容我都没意见,就是这个插图要不我给你们传一个拍立得,是直接拍了就会自动出照片,然后你们拿照片印到这个报纸上,这样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个月出一次报纸,那传过去拍立得的话,也可以用很久。要是日报的话,那显然就不够用了,那他也不会有这个提议。

  朱元璋一听,顿时有点惊喜,当即问道:“就是会出叔看过的那些照片?”

第185章 盛世同庆

  朱海军一听,点点头说道:“是啊!”

  朱元璋得到答案,很是高兴,便笑著说道:“那样就太好了,图案够精美,能让人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

  说完之后,他便又谦虚地请教道:“那这个照片该怎么印到报纸上去呢?”

  朱海军一听,顿时回过神来,自己这个时代,可以激光打印,印刷什么的,都没什么问题。自己看多了照片在报纸上的报纸,却忘记了,明朝洪武年间能不能做到这个事情。

  随后,他转念一想,也不对啊。至少他看过明朝的一些插画,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天工开物》中的插画,还有一些什么山水花卉和人物的插画,似乎都有彩印的,还有凹凸印刷之类的,说明明朝的印刷术也很高明的吧,至少比自己看到这报纸上的插画是要绝对更好的。

  这么想著,他便回答道:“我先查下看看。”

  说完之后,他便立刻在电脑上查了起来。

  这一查,他就无语了。

  要想把照片印刷到报纸上,就算是原始的手段,也需要一种叫做照相制版技术。

  而这种技术,是利用照相复制和化学腐蚀相结合的技术制取金属印刷版的化学加工方法。

  至少在明朝那边,在化学有发展结果之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随后,他又有点不死心,便查了下他看到明朝书画为什么那么精美的问题,这一查之下,他才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在这洪武年间的时候,图版雕刻继承了宋元时期朴拙简练的风格,构图、画样和版式设计通常由刻工一人完成。因此,朱海军报纸上看到的插图完全是看刻工的技术,有非常多的局限,这也是他为什么觉得那插画不好看的原因。

  等到了明朝中期之后,这种单色图版雕刻技术才达到成熟,不仅在工整秀丽、黑白对比等方面有所创新,还利用木纹等雕刻技法。

  然后朱海军以前看到明朝书中插画好看,是因为到了明朝后期,图版雕刻更加工整细致,画面极富雅丽生趣。

  换句话说,在明初时候,就只是先在木板上雕刻出插画的图案,然后涂上墨水,再将纸张覆盖在木板上进行印刷而已。

  但是,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就有彩色版画套印术以及刷版套印技术,甚至还发明了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以便让画面更富有三维感的“拱花”技艺。

  完全可以说,明朝的插画印刷技术,是达到了非化工方法的巅峰。

  查明白了这个情况之后,朱海军便如实给朱元璋说了下情况,然后建议道:“原本明朝中后期的印刷技术,我相信明初时候其实也能做到,我把这些技术给找出来传给你们用。至于近代化的这些技术,还需要你们把化学基础提上来才行。你们看怎么样?”

  朱标听到这话的时候,就不由得感慨道:“这个化学难学,但是用处是真的很大啊!”

  说完之后,他才把朱海军的话转述给了他父皇。

  朱元璋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没问题,先学会能学会的,然后加紧化学方面的攻关,叔就不信了,集合我大明朝的才子,还有贤侄的指导,这个化学城寨还拿不下来!”

  他还知道,火器方面要想再突破,变成类似朱海军视频中播放的那种厉害无比的火器,也同样需要化学方面的进度。

  还有,朱海军也说过那个什么化肥,同样是要用到这个化学技术。

  如此种种,完全可以说,从各方面已经佐证,大明朝的实力,要想再上一个台阶,这个化学技术就必须要重视,加大投入才行了。

  不过要想这么做,人才又是关键了。

  朱元璋顿时就感觉,大明朝的人才还是太少了。

  不说当官处理政务的了,光是新学推广的,新学研究的,新学应用的,如此等等,全都需要大量人才。

  想著这个,朱元璋便又说道:“看来必须要扩建国子监才行了!”

  朱海军听到这话,倒是没有怀疑,甚至他相信,就这么发展下去,可能大明朝第一所大学都会很快出现了。科学的爆发式发展,绝对会导致大学的诞生,导致教育的普及。原因无他,缺人才!

  随后,朱海军这边立刻搜了原本明朝印刷术上的技术,然后给朱标传了过去。他那边自然立刻让原本的雕版工匠学习,重新制定报纸的样板。

  终于,赶在年前,大明朝第一版报纸,《大明月报》正式发行。

  这个时候,各衙门都发一份,至于民间,则是需要购买。

  朱元璋特意下旨,用快马把报纸送往北平那边,同时过去的,还有一道密旨。

  徐达这边,收到报纸之后,一边组织军中读报,另外一边,便按照密旨交代,让夜不收把报纸撒向辽东那边。

  辽东聚集的鞑子,原本就是盘踞中原的。特别是那些高级别的将领,自然是有认识汉字的。

  不过这个报纸已经改版,不但是后世的书写方式,并且也采用了简体字印刷。因此,这些鞑子将领从不同渠道拿到报纸之后,都是偷偷藏起来然后研究这个报纸上的内容。

  上到鞑子主帅,下到鞑子的普通将领,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都在蒙古包里连猜带蒙地理解报纸上的内容。大概搞清楚了报纸上说了什么。

  第一,大明朝解决了天花瘟疫,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因为天花瘟疫而死。

  第二,大明朝解决了打摆子瘟疫,从此以后,打摆子瘟疫有药可治,不会因为打摆子而发生瘟疫。

  第三,大明朝的疙瘩病正式更名为鼠疫,可有效进行预防,不会再让鼠疫危害大明朝。

  第四,大明朝推广新学,凡适龄儿童,包括男女,皆免费就读社学。

  第五,大明朝新设匠人功名,以鼓励各行匠人取得更高成就。

  第六,大明朝废除绝大部分贱籍,以示皇恩浩荡。

  第七,大明朝革新官吏选拔之法,不但官取自于吏,且吏也有俸禄。

  第八,大明朝永不加赋,实施一条鞭法入田赋中,且田赋税收按阶梯递增收税。

  第九,大明朝不再实施征召之惯例,改为雇佣之法,使百姓更为富足。

  第十,大明宝钞法革新,朝廷无限制回收,倒钞免收折旧费,准许和金银粮食兑换。

  第十一,大明朝实施国旗、国歌以及军旗新法.国旗之下,皆是大明子民。

  第十二,大明朝加快新式纺织,推动布匹价格更低,争取人人都有新衣穿。

  第十三,大明朝发明水泥,可用于铺桥修路以及住屋建造,不怕雨水泥泞。另外发明的玻璃,替代窗户纸,让住家窗明几净,改善生活。

首节 上一节 135/4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