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这边,自然是一口应承下来,表示没问题。殿外候著的春夏秋冬四个小姐姐也进来表演了之后,朱海军便主动问起朱元璋那边的事情。
第102章 重回要饭老路
朱元璋这边,先让宫女内侍全都退下,然后他脸色凝重地问朱海军道:“之前听你标哥说,你们后世认为大明朝的藩王宗室应该分封海外为好?”
这个事情,他其实是相信的,因为朱海军在以前的对话中就透露过让大明朝开疆拓土的意思。
而藩王宗室的安排,关系到朱元璋的亲人,也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社稷稳定,因此可以说这是朱元璋最为关心的事情之一,经过考虑之后,他就决定先把这个事情搞清楚。
因为就他目前的政策而言,一旦决定要听从朱海军的建议,把藩王宗室分封到海外的话,他的许多政策都要随之调整,因此这个事情要先搞明白才会决定。
此时,朱海军听到朱元璋的问话,立刻便点头回答道:“没错,原本历史上的大明朝灭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藩王宗室的政策拖垮了大明朝。并且就藩王宗室来说,其实也很悲哀,很多人甚至到了后面不得不要饭活命。”
听到这话,连朱标都愣了一下,不过随后他如实向朱元璋传话。
朱元璋明显也有点意外,立刻皱著眉头问道:“堂堂大明朝的宗室,何以会到了要饭活命的地步,这不可能吧?”
朱海军听了,有点不以为然的说道:“有什么不可能的?以前刘备不也是卖草鞋为生吗?只不过你们明朝的藩王宗室政策更奇葩,所以反噬更深,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等朱元璋再问,他就主动接著往下讲道:“伱的四儿子朱棣夺取皇位之后,也同样进行了削藩。可能是为了防止其他藩王学他,所以他的削藩更为彻底,不但夺取了藩王的兵权,而且也限制了藩王的自由,只给其容华富贵。宗室一级一级的世袭,分藩王、郡王等等……”
朱元璋听到这里,眉头松开,似乎对他四儿子善待兄弟感到还是欣慰的。
“……但是一两百年之后,藩王宗室的数量便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这个你可以自己算算看,整天没事干的藩王会有多少后代,而天下赋税,又会被你定死,因此你应该能自己算出来,什么时候供养藩王宗室的俸禄会超过朝廷赋税……”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点郁闷了。他之前听朱海军说过,以后他觉得天下赋税已经差不多了,就下旨成为定额,并且还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再多增赋税。
朱海军的这个问题,他不想算,但是就算不算,也是能知道的,反正总有一天藩王宗室的俸禄,一定会超过他的那个定额赋税。
他在想著,朱海军那边还在说著:“……所以后来朝廷没办法了,就开始耍赖皮,先是拖欠俸禄,再到后来,甚至都不承认藩王宗室的人口,只要不给他们入玉册,那就不算是藩王宗室。之前不是说了,朱棣为了防范藩王宗室学他,剥夺了他们的所有权力,只享荣华富贵么?而后他们领不到俸禄,又不能当官从商等等,那就只能仗著宗室身份去要饭,走了你的老路!”
朱标:“……”
他稍微犹豫了下朱海军的最后一句话,不过最终决定,还是如实转达,父皇要不高兴,反正怨不到他头上。
然后,朱元璋听到,也是无语:“……”
“这个藩王宗室政策,其实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背锅。就比如我刚才说过的,明朝灭亡原因之一,就是藩王宗室政策。在贪官污吏的宣传之下,让百姓觉得朝廷的钱都用在藩王宗室身上,活不下去的百姓造反之后,抓到藩王,传说是办了福寿宴,把藩王给烹了!”
这个还真不是说说,朱海军看到过,传说中福王拥有的田地,不只是河南,还包括了其他省分,说出来的数字,那是非常吓人的。但是实际上,那些田地都是官府托管,最后由官府把田租交给福王府,一年只有两万两左右。剩下的那些,自然是被各级官府的人给克扣了。
此时,朱海军发现,虽然是晚上,光线不是很好,但是也能看到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难看。
于是,朱海军便不多说了,对朱元璋最后说道:“所以说,要想让大明朝强大,更能长久,这个藩王宗室之策就必须要改。”
朱元璋就是活不下去后造反的,对于贪官污吏的痛恨,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此时,他听朱海军的描述之后,他能想像到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会如何痛恨藩王宗室,他的那些子孙。烹了吃了,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
说实话,他自认为对百姓很好,结果没想到,他的子孙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这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
怨那些狡猾的贪官污吏么?他们的没底线,他又不是不知道。杀也杀了不少,但是他也很清楚,贪官污吏是杀不绝的。
那要想改变历史上的结局,就只能从藩王宗室的安排上改变了。
老四的藩王宗室之策,要不是朱海军说了这些话,朱元璋还是觉得不错的,至少照顾了兄弟亲情。但是如今看来,作为帝王角度来说,就是个败家的法子!
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稷,那就绝对不行,一定要改了的。
有的时候,不得不说,像朱元璋这样的杰出人物,不会轻易被人说动,就按照别人所说去做。
哪怕这个藩王宗室之策,朱海军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但是朱元璋却还是问朱海军道:“除了分王藩王宗室到海外的法子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法子么?”
听到这个问话,朱海军倒也没有不耐烦,想了一下之后,便回答朱元璋道:“也有另外的解决方法,就是藩王宗室不能世袭,可以降爵承袭,虽然同样会对大明朝的财政赋税造成很大的压力,但终归是会比原来的藩王宗室政策要好,能坚持更久一点。”
朱元璋听了,似乎有点不甘心,再问道:“还有么?”
朱海军听到这里,那就真无语了,直接回答道:“还有,就是不封爵,和普通百姓一样,自然就不用担心了。甚至规定不能生,除了皇帝,都出家。”
朱标:“……”
朱元璋:“……”
其实,朱海军还看到过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宗室俸禄按照每年赋税的百分比来供养。可是,他又不是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而是具有后世见识的现代人,他才不会提供这种法子,把这么多寄生虫继续养在国内。
他目的就一个,让朱元璋以安排他的子孙后代为动力,努力开疆拓土,最好是把地球都给占了,这样就全是华夏文明圈了。
此时朱元璋既然问不出其他解决方法,而且他自己也想不出有更好的方式,便只好问朱海军道:“那这个藩王宗室分封海外,叔有一些疑惑想请教!”
说完之后,他不等朱海军回应,便直接问道:“叔相信有了你提供的火器改良之法之后,周边的小国要想打赢他们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占据其地之后,把藩王宗室分封过去,如何能长治久安?其地物资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国内运送过去?如果物资需要国内支援,则路上损耗甚多,贤侄可有什么好的对策?”
其实,中原王朝的疆土,基本上是已经达到了古代王朝能够控制的极限距离。虽然中原王朝可能还能再打败周边的国家,但是要控制那里就有点鞭长莫及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唐朝开拓西域。
如今朱元璋把藩王宗室分封出去,自然是也想要他的子孙在异地占领之后能够长治久安,就像他统治中原王朝一样能够长长久久,所以考虑的比较多。
朱海军听了他的问题之后,想了一会儿再回答他道:“海外是否贫瘠导致入不敷出,这个问题你完全不必担心,我甚至可以告诉你,海外有的地方,他们的物资丰富程度,远比我们这边要好。”
朱元璋一听有点意外,当即说道:“愿闻其详!”
于是朱海军便给朱元璋介绍道:“不说别的地方,就说倭国吧。他们地里的产出确实比中原少了一点,并且还可能会有飓风,但是他们的渔业资源丰富啊,大海之中有取之不尽的鱼,还有他们的黄金白银矿产丰富啊,有的是钱;还有既可以当火药的原料,又可以用药的硫磺也是非常丰富的。”
“还有天竺知道吧,天竺那边物产非常丰富,随便种一种就够吃的了,所以他们那边的人都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但是他们的国力却不强,从历史上一直到我这个时代的近代史,天竺那个地方都是被外来人占据统治一段时期,最终被推翻的依旧会是外来人而非他们本地人。”
“天竺再过去还有一块地方,表面上看著大部分都是沙漠荒漠之类的,但是它的地下存储著非常非常多的石油,这个石油价比黄金,如果占据了这一块地方,就等于是躺在钱堆上面数钱。因为科技发展之后,那个石油就成了所有现代物品的动力来源,如果缺少这个石油,国家都会瘫痪。”
“再有一个地方,它连接了两个大洋,只需要稍微开凿出一段运河,然后就可以坐地收钱,源源不断的财富收入,就等于是一个聚宝盆,养活了一个国家的人口。”
“……”
朱海军一块大陆一块大陆的介绍,总之让朱元璋听得有点目瞪口呆。
说真的,他一直担心中原王朝之外的地方,在那些蛮夷番邦的地方都是物资匮乏之地,所以他会在《皇明祖训》中强调劳师远征攻占他国,反而可能入不敷出,做了亏本买卖。
此时朱海军一口气说了好多地方,最后才对朱元璋说道:“回头我可以给你一张世界地图,然后在地图上标明各地的物资矿产等好处,基本上可以说,只要分封得当,你的子孙后代就能在世界遍地开花。”
朱元璋听到这里,皱著的眉头不由自主地松开,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和期待。
而朱海军这边,其实只是回答了朱元璋的一个问题,然后他继续主动回答下一个问题道:“明朝要远征他国,交通确实是一个问题,不但是兵力的投送,还有物资的运输,都需要解决交通问题,不过这个也是有法子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上明显露出了关切的表情,不过没开口说话,还是聚精会神的听著。
“之前我不是给你们说过烧开水的学问吗,就利用这个烧开水的学问,你们可以打造火车出来,铺设铁轨,火车就可以昼夜行驶,至少对你们这个时代来说,这个交通的便利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听到这话,朱标便惊喜地先问道:“可是贤弟坐的那种火车,长长的?”
朱海军一听便笑了,回答他道:“我坐的那个是高铁,时速是一个小时三四百公里,换成你那边的说法就是半个时辰五六百里路。以你们当前的条件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打造不出来的。”
朱标一听有点失望,便给朱元璋把话传了过去。
朱元璋还记得之前的事情,立刻向朱海军提问道:“就那烧开水的学问,贤侄好像之前说我们这边也打造不出来的。”
朱海军听了,微微一笑道:“以你们当前的条件,当然是打造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有我帮你们,那你们就可以省下很多环节,可以打造出低配版的高铁,最简陋的火车,也足够让你们的交通出行有天翻地覆的提升。”
说到这里,朱海军去电脑上查了一下,然后再对朱元璋说道:“每小时二十四公里的速度,用你们那边的话说,大概是一个时辰一百里路左右的速度,不但可以一次拉几百人,甚至还可以昼夜不停的前进,揭阳的火车,你们觉得怎么样?”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其速度达到了约24公里每小时。
朱海军觉得在他的指导下,明朝那边要打造出这种火车,应该是没问题的,甚至有可能可以比这种火车更先进,速度更快。毕竟以后他还可以传送物资,有些零件什么东西的,明朝造不出来,他却能给过去。
对于朱海军的这番话,朱标可能是看过朱海军坐高铁,所以他不是特别有感觉,但是对朱元璋来说,那就是大为振奋了。
一个时辰能走一百里路左右,就等于是他这个时代,军队行军两天的路程了!并且朱海军还说,一个车子能拉几百人,换句话说物资也能运送很多。路上消耗之少,会到一个难以想像的地步。也真是难怪了,之前聊到朱海军那边对几千万人口的城市供应,说路上几乎不会消耗多少物资,还真的是如此!
想著这个,朱元璋当即笑容满面的说道:“贤侄,那这个火车的资料是否能够尽快给过来?叔估计要打造这个火车可能不容易,也需要好长的时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马上补充道:“你也知道,叔如今正对北疆用兵。调兵遣将,派大量军队过去不说,还有物资的输送,这路上的损耗真的让叔很心疼,要是这个火车能尽快用上的话,很多物资就不会白白浪费在路上了。”
朱海军听得有点无语,就算他再怎么帮,火车要想南北贯通,类似京广铁路这样,那也不可能是一两年的时间能搞得定的。
不过他不想打击朱元璋的积极性,便回答朱元璋道:“这个没问题,回头我整理一下资料,然后就给标哥发过去。”
朱元璋听得非常高兴,,也没掩盖,笑呵呵的说道:“有贤侄这样帮忙,那叔就放心了,分封藩王宗室去海外,叔心里也就有底气,可以考虑起来了。”
边上的朱标一听,心中顿时大喜,不过他没敢表现出来,依旧装作乖宝宝样。
此时已经聊了很长时间,不知不觉之间又是夜深了。朱元璋便笑眯眯的对朱海军说道:“贤侄,这时辰不早了,早点休息吧!”
难得他这个资深夜猫子,竟然关心起朱海军的睡眠问题了。由此可见,他的心情非常好!
朱海军能感觉到这点,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回答朱元璋道:“叔和标哥,你们两个也要早点睡,你看看你们两个,都有熊猫眼呢!”
朱标一听有点好奇,便问他道:“什么是熊猫眼?”
朱海军听了,就给他解释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华夏才有,生活在西部地区。你们那个时候,可能叫做食铁兽吧,他的两只眼睛边上都是黑色的毛,而我们人熬夜之后,眼袋很重,颜色比较深,所以看著有点像熊猫眼。”
朱标听到这话,当即哈哈一笑道:“原来还有这样的兽类,有机会倒是要瞧一瞧。”
第103章 气到了朱元璋
看到他这样子,朱海军不得不提醒道:“熬夜容易猝死,所以,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
朱标:“……”
听到这话,他立刻想起朱海军说过他应该是劳累过度而死,所以没当上皇帝的。
回过神来,朱标便给他父皇也转述了这句话。
朱元璋听了,却没什么表情变化,只是回答朱海军道:“多谢贤侄好意,那贤侄早点睡吧。”
朱海军觉得自己已经提醒过几次,没必要一直提醒,便准备断视频了。不过正在这时,他想起什么,便又给朱标说道:“标哥,我需要几篇文章,大概一千到五千字这样,白话文写,介绍你们那个时候的衣裳相关的就成。”
朱标听了,自己就能决定,当即回答道:“贤弟放心,明天早上就能有,下午肯定能给贤弟。”
朱海军一听,很是高兴,便约好了明天下午申时联系,然后才关闭了时空通讯软件,剪辑视频上载睡觉。
朱标这边,则是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海军贤弟走了。”
朱元璋同样想起了朱海军说过的事情,他当然不想历史重现,便对朱标说道:“时辰确实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朱标听到这话,露出关心之色道:“父皇,您也该休息了。”
本来,他还想顺口再提下内阁的事情,不过最终还是没敢提。他能感觉出来,他父皇在这个事情上比较固执。
朱元璋没有回答这话,就看著朱标告退,然后自己坐在那里沉思了好久。
…………
第二天接近中午时候,京师长江码头,一艘官船从上游顺流而下,可能是水流有点急吧,进码头的时候,正好刚一艘横渡过来,也正准备进码头的官船发生了碰撞。
两艘官船都是摇晃了下,最后稳住,倒也没有人因此掉落水中。但是,两艘船上的人稳住之后,却是对骂了起来,似乎都把官船发生碰撞的原因归咎为对方。
骂战很快升级,惊动了船舱里面的人,两艘船的甲板上,越来越多的人,这也吸引了不少围观的人群。
两艘官船碰了下,还能骂开的,一点没顾忌对方也是官船,这是有够嚣张的。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是猜测,这两艘官船上都是什么人?要是打起来,那就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或许当今皇帝不正在开杀戒么?这是谁这么不长眼,不低调一点,要往气头上的皇帝那里,再添柴加油?
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都想著看更大的热闹。
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两艘官船上的人忽然都偃旗息鼓了,甚至不一会,双方下船,都走到一起去了。
“我道是谁如此不长眼,原来是三弟,五弟!”
“我也以为谁吃了豹子胆,原来是二哥,六弟!要是亮出秦王排面,那就不会有这个误会了!”
“我倒是想,就六弟胆小,说父皇不会喜欢我们大张旗鼓。你呢,三弟,听说伱在太原的排场很大啊!”
“一般般了,也是五弟说的,父皇不喜,那就只好低调一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