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190节

  而这一次流放岭南,他恐怕再也没法回到开封城。

  随着《铡美案》在大宋广为流传,陈世美的标签将会伴随他一生,驸马的身份将会成为他最大的罪证,而这一切都是拜范正所致。

  “邪医范正!”王诜咬牙切齿道。

  直到此刻的他还不明白,并非是驸马的身份让其才华无处施展,失去了驸马的身份,他才是一无是处。

  开封城楼上,范正三人看着远去的王诜,不由感慨万千。

  “王诜罪有应得。”苏遁冷笑道。

  “我等割除一个毒瘤,也算是解决了心腹大患。”杨介松了一口气道。

  王诜仗着驸马身份,行事肆无忌惮,如果任由其肆意污蔑,有朝一日,范正必受其害,甚至有朝一日,李师师或许也会遭其毒手。

  王诜的存在就如同人体的一颗毒瘤一般,有朝一日必受反噬。

  范正郑重的点头,道:“王诜此人口口声声维护皇权,然而此人却从不敬畏皇权,所谓的维护皇权,也不过是利用皇权为自己谋私利罢了,有今日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纵观王诜的一生,几乎可以用忘恩负义来概括,其所表现的仗义不过是为了巴结地位比自己高之人罢了。

  “这种人的性格极具代表性,可以纳入祝由术加以研究。”范正正色道。

  苏遁和杨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们三人前来观看王诜被流放岭南,可并非仅仅是为了出一口恶气,更是王诜这种极端的性格。

  如今医家的祝由术已经涉足后世的心理学,而王诜正是极佳的研究对象。

  王诜的身影已经远去,就在范正三人收起对王诜的心理分析,转身回到开封城,刚刚回到御街,忽然一骑铁骑呼啸而来。

  “八百里加急!”范正看到骑兵呼啸而来,顿时脸色肃然道。

  他曾经在平夏城下,亲自下令向开封城传信,一眼就看出,这就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青塘大捷!阿里骨全军覆没!”

  随着八百里加急信使呼啸而过,整个开封城再一次轰动起来。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二章 莫须有之罪

  “青塘大捷!”

  范正三人闻言顿时热血沸腾!

  一直以来,大宋对外作战屡战屡败,连连败给辽国西夏不说,就连周边的小国也想踩上大宋一脚,青塘就是那最大的白眼狼。

  如今大宋非但占领青塘城,又将青塘大军全军覆没,大宋终于灭一国,重振国威。

  “大宋威武!”

  开封城内,人人欢呼。

  大宋立国以来,皆处于防守状态,青塘自从大宋一统天下以来,此乃灭掉的第一国,怎能不让开封百姓扬眉吐气。

  “种朴破解了气疫!”

  范正和苏遁二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道。

  果然,当范正回到了朝堂,更加详细的军报传了过来。

  “启禀官家,阿里骨故意引诱宋军前往吐蕃腹地,妄图用气疫来拖垮宋军!种朴将军将计就计,最终引诱阿里骨决战!”

  “我军将士服用红景天,曾经多次在高地轮番适应气疫,趁其不备,一战击溃青塘联军,阿里骨全军覆没,我军俘虏牛羊无数。”

  ……………………

  垂拱殿内,曾布兴奋禀报道。

  虽然军报上寥寥数语,然而任谁都知道为了此战,大宋为此做了多少准备。

  “好!”

  赵煦拍案而起,心中豪情万丈。

  历代先帝没有做到的事情,终于在他的手中完成。

  一旦大宋占领了青塘,将会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养马地,再配合医家人工配种之邪方,足以让大宋再无缺马之危。

  更重要的是击败青塘更是范正大迂回战略的第一步,有了青塘作为基地,让大宋的局势变得愈发主动。

  下一步就可以直接威胁河西走廊,让国土狭长的西夏皆在宋军的攻击之下,必定顾此失彼。

  “恭喜官家,从此大宋和西夏攻守之势异也。”章惇亢奋道,大宋能够取得如此战绩,自然是变法开边战略的成果,这让新党的话语权大增。

  一时之间,新党扬眉吐气。

  旧党上下不由眉头一皱,大宋取得大胜固然是好事,那岂不是证明旧党一直奉行的保守之策是错误的。

  当下,吕大防微微示意,只见御史杨畏硬着头皮上奏道:“启禀官家,臣等弹劾种朴、姚雄无故屠城,在青塘各部横征暴敛,青塘各部民怨不断。”

  杨畏此言一出,顿时满朝皆静。

  要知道种朴和姚雄才刚刚灭掉青塘,捷报才刚刚传来,朝中竟然出现弹劾二人的奏折。

  杨畏的奏折一出,之前就连将青塘大捷之功据为己有的新党也陷入了沉默。

  范正眉头一皱,上前对二人辩解道:“西征大军杀的乃是守城的士兵,乃是为了后方的稳定,至于种将军对青塘各部横征暴敛的弹劾,乃是大军深入青塘,后勤补给难以供应,唯有就地征收粮草,方可保证大军粮草,否则哪里有此次大胜。”

  吕大防驳斥道:“范太丞太过于偏向二将了,西征大军当时已经攻破了城池,那些守城的士兵已经放下武器抵抗,自古以来杀俘不祥,而且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种朴此举让我大宋蒙羞。”

  “不错,对于青塘各部,理应安抚为主,横征暴敛如何让诸将归心,日后青塘各部必反。”

  当下,旧党官员也纷纷上奏,请求严查此事,甚至就连不少新党官员也加入其中。

  “重文轻武!”

  范正见到这一幕,顿时豁然一惊。

  满朝诸公都是人精,又如何不明白种朴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今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打压武将罢了,此乃大宋朝一直以来的传统。

  苏颂出面调和道:“启禀官家,西征大军刚刚取得大捷,若是此刻打压功臣,恐怕会寒了将士的心,而且种朴将军此举也是有情可原,还请官家三思。”

  赵煦借坡下驴道:“苏相公所言甚是,此事日后再议。”

  赵煦虽然暂且放下此事,但是却是日后再议,可见防备武将的心思已经深深的刻在皇家的骨子里。

  范正见状皱眉不已,他没有想到朝堂上下竟然对武将如此防备,如今才刚刚打下一个小小的青塘,就已经开始打压武将。

  若是日后若是大迂回战略实施,大宋还要灭掉西夏,灭掉辽国,还有即将崛起的金国,对抗纵横天下的蒙古,大宋即将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却还要对武将重重防备打压,这不禁让范正有些心灰意冷。

  下朝之后,范正回到范府,脸色难堪至极。

  李清照见状问道:“如今青塘大捷,开封城人人欢庆,为何相公愁眉不展。

  “青塘大捷?”

  范正冷笑一声,将朝堂打压武将之事一一道来。

  李清照眉头一皱,对此不足为奇道:“朝堂重文轻武由来已久,相公可知狄将军旧事。”

  “大宋军神狄青!”

  范正微微点头,狄青乃是大宋军神,仁宗朝时,狄青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其功劳越强大,却越是被文官所忌惮。

  当年狄青深得军心,越是如此越被朝堂忌惮,只要狄青部下犯错,立即会被文官抓住从重判决,最后狄青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出知地方,不久之后,狄青抑郁而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夫君想要保住种朴将军等人,且要吸取教训,否则只会引起文官更大的打压,并非是武将有罪,而是因为他们有能力造反。”李清照提议道。

  “莫须有之罪!”

  范正一字一顿道。

  仁宗朝的狄青,当朝的种朴等人,日后的岳飞的遭遇,不能说一模一样,可以说是完全一致。

  李清照闻言,眼睛一亮道:“莫须有之罪,相公一语中的。”

  这个莫须有之罪可以说将文官打压武将,皇家重文轻武的举动一言而括之。

  “为夫明白怎么做!”

  范正心中一动,想到了破局之法。

  ……………………

  第二日,朝堂上关于弹劾种朴等人的奏折越来越多,在这一点上,新党和旧党都达成了一致,只有苏颂坚持为种朴二人说句公道话。

  “我等并非是为了妒贤嫉能,而是赏罚分明,现在提点那些骄兵悍将一下,免得其日后酿下大祸。”吕大防坚决道。

  百官自然明白吕大防所说的大祸是什么!当下百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对打压武将的行为毫无心理负担。

  这一次,就连赵煦也倾向文官,毕竟宋朝立国百年,一直奉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

  就连苏颂也不由一叹,大宋历朝历代如此,他一人的力量也阻挡不了大势。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不过是自毁长城罢了!”

  忽然一个声音响彻朝堂,彻底让满朝百官震动。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赫然是范正语出惊人。

  “自毁长城?范太丞胆敢质疑大宋的立国之策,臣等弹劾范正狂妄之罪。”杨畏听到范正出声,顿时连连攻击道。

  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乃是大宋吸取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教训,从而制定的国策,再加上当年太祖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造反,自然对武将格外提防。

  因此打压武将乃是大宋的政治正确,新旧两党见到范正为武将发声,当下联合攻击。

  他们相信,帝王从心底对武将皆是堤防,或许可以借此让范正因此失去官家的信任。

  范正昂然不惧道:“自古以来,秦汉之于匈奴,隋唐之于突厥,草原部落或许能够盛极一时,然而最终都会被中原王朝所击败,然而大宋之于辽夏却屡战屡败,这难道就没有重文轻武的因素么?”

  朝堂上,顿时为之一寂,他们自然知道大宋武力孱弱,重文轻武有很大的原因,然而重文轻武一来是大宋国策,二来则是维护文官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承认。

  “一派胡言!重文轻武、强干弱枝,乃是太祖太宗为了解决历代积弊想到的良策,岂容你诬蔑。”吕大防怒喝道。

  “而如今大宋刚刚击败青塘,还有辽夏两个强敌虎视眈眈,飞鸟未尽,良弓先藏,这不是自毁长城又是什么?”范正反问道。

  章惇冷声道:“抵御外敌固然重要,预防藩镇之祸同样是重中之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满朝公认。”

  章惇虽然是变法派,然而其实属于文官,重文轻武关乎文官的利益,章惇自然站在文官这边。

  范正冷笑道:“所以说今日之事,无关正义,不过是狄将军旧事重演罢了!”

  “狄青!”

  满朝百官不由郝然,他们对于大宋武曲星的遭遇心知肚明,狄青最终抑郁而终,和当年文官的排挤打压脱不了干系。

  范正对着赵煦恭声道:“启禀官家,如果朝中不改变重文轻武的现状,别说是种朴,就是狄将军在世,恐怕也难以对抗辽夏,所谓的大迂回战略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

  赵煦心中一震,心中对统一天下的渴望和对于大宋一直以来最核心的国策相互纠结。

  “臣等请官家治范正妖言惑众之罪,以文制武乃是大宋国策,绝不能够更改,否则藩镇之祸必将重演,届时才是大宋的末日。”曾布郑重道。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百官都集体弹劾范正,无他,唐末藩镇之祸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所有文人为之胆寒。

  而且大宋虽弱,进攻不足,防守却有余,再加上地大物博,自然不相信辽夏能够灭掉大宋,相反,手握武器能够造反的武将才是大宋需要防备的重点。

首节 上一节 190/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