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府衙,如今乃是曾布的军帐。
其实宋军最应该驻扎的地方乃是大理皇宫,而曾布为了避嫌就将主帅大营安置在大理府衙。
范正见到了踌躇满志的枢密使曾布,竟然意外发现西路军的种朴和姚雄二将也在。
“末将范正见过枢密使大人!见过种将军、姚将军!”
范正上前躬身道。
“不敢,我等见过范太丞!”
种朴和姚雄敬佩的看着范正。在军中向来都是以军功为先,而范正第一次斡腹之谋,搅乱了大理腹地,让两路大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到了大理城下。
面对龙首关这等雄关,宋军动用了全部的武器,却依旧进展缓慢,谁能想到范正竟然神兵天降,想要了翻越苍山天险的邪方,第二次斡腹之谋直接攻击打破了大理城。
让他们不费吹灰之力破了龙首关,进入大理城。
“斡腹之谋!范太丞的奇计让老夫佩服!”
曾布复杂的看了一眼范正道。
他到现在依旧难以相信范正竟然凭借一万禁军两万厢兵,竟然创造出如此奇迹。
范正谦虚道:“末将不敢居功,若非枢密使大人和二位将军牵制大理军主力,末将又岂能如此轻易突破到大理城。”
曾布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如今大理城已破,高氏覆灭,大理段氏已经投降,我等昔日所定的目标都已经完成,然而在大理之地依旧还有一股力量对我等统治大理有威胁。”
“还有一股力量?”种朴微微一愣,随即将目光看向范正。
要知道范正麾下可是拥有将近十七万西南夷和滇东三十六部的联军,这对大宋来说,乃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范正眉头一皱道:“枢密使大人的意思?”
曾布一脸狠辣道:“本官认为西南各部杀戮过重,不如趁着其皆在龙尾关内,我等只需将两关封闭,定然能够将其一举消灭,既能收拢大理百姓之心,又能消灭西南之患,保证西南百年稳定。”
“一举灭杀十七万西南蛮夷!”种朴姚雄二人不由惊呼。
然而他们仔细思索,不由微微心动,大理城的地势太过于特殊,他们的确可以关门打狗,将这十七万西南夷灭杀,而且此战过后,西南各部定然大为削弱,让大宋轻松治理西南。
范正闻言,不禁冷笑道:“大宋讲究师出有名,不知枢密使大人以何种罪名击杀西南各部。”
“西南夷一路上烧杀劫掠、罄竹难书,这等暴徒难道不是人人得而诛之?”曾布厉声道。
范正摇了摇头道:“若非西南夷各部一路劫掠,以东路军三万人马,如何能够轻易攻到大理城下,又如何能够攻破大理城,他们尔等此举对我大宋有功,我大宋若是恩将仇报,日后还有哪部愿意跟随宋军作战?再说,枢密使大人愿意回军斩杀依附北路军的滇北各部么?”
种朴和姚雄微微点头,无论是依附投降宋军的部落还是西南夷各部,本质上都已经投向了大宋,如果大宋贸然斩杀,恐怕会让大宋彻底失信。
“再说西南各部足足有十七万人,就是十七万头猪,恐怕还需很长时间抓,我军虽然能够关门打狗,但是枢密使大人想必也听说过狗急跳墙,十七万悍匪的反击必然会让宋军有所损伤,西南各部斩杀的乃是大理百姓,并非我大宋百姓,我等为何要让大宋将士蒙受损失。”范正反问道。
曾布皱眉道:“范太丞也承认这十七万蛮夷将有可能对宋军造成威胁。”
范正自信道:“枢密使大人多虑了,这十七万人马分成西南夷各部和滇东三十六部,滇东三十六部不用多说,西南夷各部更是由四大家族和各个小部落组成,同样也是一盘散沙,其虽然有些武力,然而我军拥有震天雷,何惧西南各部叛乱,更别说西南各部熟悉林莽气候,日后我军进攻蒲甘国,打通下西洋的出海口,同样也需要西南各部的助力,如今又岂能自毁长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种朴见状进言道:“宋军已经连续作战,早已经不堪重负,实在是不宜再起战事。”
对于种朴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南下大迂回战略,只需要等待朝廷论功行赏即可,何必再冒风险,去和十七万西南悍匪作战,胜了得不偿失,败了更是前功尽弃。
“这十七万蛮夷一路劫掠大量的财富,有钱有兵,我等今日不一除后患,日后必成大患,这个后果范太丞能够承担么?”曾布道。
范正心中恍然,顿时明白曾布想要消除西南威胁乃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是他们看中了西南夷各部劫掠的财富。
“枢密使大人莫慌,东路军一路行军,商部樊三明已经带领商队在背后布局,这些部落所劫掠的财富要不了多久,就会持续流入大宋。”范正傲然道。
“商部樊三明?”
众将不由讶然,谁也没有想到范正竟然早有计划,用商人一点点的将西南各部劫掠的财富掠走。
“范太丞深谋远虑,我等佩服!”
其他宋将也纷纷表态,范正乃是官家身边的红人,又是攻破大理城的功臣,既然范正有所准备,他们自然也不愿再起战事。
曾布见到众将纷纷支持范正,自己最后建立功劳的机会彻底落空,不禁大为恼怒,他虽然为枢密使可是强令进攻西南各部。
然而东路军和西路军仅仅是名义上归他指挥,真正的嫡系只有北路军,更别说对方更是有十七万人马,单凭他北路军,恐怕未必能胜。
曾布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在大理城强抢灭国之功无果,转眼间又被邪医范正落了脸面,未免打脸的太快了。
“既然有范太丞为西南各部做保,此事暂且如此,接下来的需要商议的是如何将大理彻底纳入大宋统治之下。”曾布最终放弃计划,却没有忘记给范正挖坑,
日后西南各部出现叛乱,范正必然脱不了干系。(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五章 邪方:土司制度
“将大理纳入大宋的统治?”
曾布此言一出,一众宋将都纷纷默然。
他们都是军人,让他们领兵打仗还行,若是让他们治理地方恐怕就要为难他们了,不过他们亲自征服大理,对此地最为熟悉,也有权利提出意见让以供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朝堂百官参考。
种朴却自信道:“以末将看,想要彻底将大理纳入大宋,不如效仿吐蕃之策,均分各部的土地财产给西南蛮夷,如此一来,足以让大理如同吐蕃一般归心。”
曾布微微一动,如今吐蕃经过解放农奴之策,大部分农奴都对大宋归心,西路军离去之后,吐蕃一片安定,而且西路军一路上的粮草就是吐蕃供应,此策居功至伟。
“大理不同于吐蕃,吐蕃的农奴地位极其低下,生活极为困苦,大宋解放农奴让其吃饱穿暖,就能对大宋感恩戴德,更别说还有吐蕃佛家相助,最终让吐蕃彻底归心;而大理则不然,其气候温暖湿润,林莽联绵,物产丰富,哪怕是普通人进入林莽就能得以存活,西南各族百姓的生活并不艰难,大宋推行解放农奴之策,恐怕事倍功半,依旧不能让大理百姓归心。”曾布最终否定这一提议道。
一来,大理的形势和吐蕃不同,大理气候温暖、地形复杂,各部都藏于林莽山洞之中,若是使用解放农奴此策,定然会让西南各部反抗,藏入林莽之中,四处袭扰宋军,让原本平定的大理再起波澜,根本不利于大宋对大理之地的统治。
更别说解放农奴乃是范正之策,曾布自然不愿意让范正再立功劳。
“范太丞认为呢?”曾布向范正试探道。
然而出乎曾布意料的是,范正竟然拱手配合道:“枢密使大人所言甚是,医家讲究一人一方,大理和吐蕃形式不同,自然不能使用同样的医方,使用吐蕃的方法治理大理,虽然可以成功,但是却事倍功半,此乃下策也。”
看到范正如此配合,甚至称解放农奴之策用在大理乃是下策,不禁让曾布有些意外。
曾布这才得意道:“以本官看,经过西南各部的烧杀劫掠,整个大理人口损失惨重,而大理之地气候适宜,乃是上好的宝地,不如大量移民宋人前来大理之地,再让朝廷派遣流官治理大理各地,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朝中的冗官之弊,又能彻底将大理彻底纳入大宋统治。”
曾布同样也有敏锐的眼光,大理之地的物产太丰富了,就算在大理推行解放农奴,那也是惠及大理各族,还不如将好处送给大宋百姓,只要大理之地宋人占据了多数,大宋派遣流官自然也会心向大宋,那这片土地必将彻底对大宋归心。
一众宋将恭维道:“枢密使大人英明,此乃良策也。”
曾布颇为自得道:“本官也是偶然所得,具体如何实行还需朝廷批准,不过范太丞素来有邪医之称,不若诊断一番本官此方如何”
曾布心中得意,他又岂能不知道,范正利用西南各部,在西南之地犯下了大量的杀戮,造成大片的空白区域,就是为了日后移民宋人打下基础,如今他率先提出此策,正好为他做了嫁衣。
范正闻言眉头一皱,不动声色拱手道:“枢密使大人缪赞了,移民宋人,朝廷派遣流官治理大理,既能保证大理归心,又能避免大理再次动乱,此乃上策也。”
“上策!”
曾布亲口听到范正称其策为上策,不由心中得意。
他素来知道范正出方喜欢用上中下三策出方,其三策虽然皆有可行,然而上策却是最佳选择。
曾布进一步相逼道:“范太丞莫要谦虚,如今种将军和本官都已经提出了治理大理之策,范太丞统领西路军,若没有提出治理大理之策,恐怕说不过去吧!”
曾布自然不会如此轻松放过范正,他自认为已经将范正的邪方琢磨透,提前据为己有,如今让范正仓促之间,让其想出上奏给朝廷的策略,定然会黯然失色,这一次,终究会让他赢了一局。
范正以退为进道:“有枢密使大人的上策,下官就不班门弄斧了。”
曾布摇了摇头道:“天下谁人不知,范太丞的邪方金身不破,此次攻打大理,两次斡腹之谋运用的神乎其神,让本官佩服不已,若是有邪方能够一劳永逸,尽管道来,本官一并送回开封让官家定夺。”
曾布今日是铁了心要范正再出一方,他自认为找到了治理大理之策的最佳方法,无论范正所出何方,只能沦为他的陪衬。
范正眉头一皱,状似无奈道:“下官一路东来,发现无论是西南夷还是滇东三十六部皆生活在林莽之中,再加上西南之地有十万大山,所谓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朝廷想要派遣流官治理可谓极为艰难,以范某看,不如根据西南各部部落众多,各部一盘散沙的局面,让朝廷封各部首领为土司,世代世袭为官,管辖其族人,定然能够让西南各部归心,更能够让大理甚至整个西南之地稳定,还能为日后进攻蒲甘国,打通西洋出海口提供兵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其世代世袭?”
范正此策一出,顿时引来了一众宋将的侧目。
土司就是土官,用更通俗易通的话就是土皇帝。
要知道无论是种朴的下策还是曾布的上策,都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大理,让大理彻底归心,而范正提出封各部族长为土司,让其世代世袭,岂不是保留了西南各部自主权,犹如在大宋境内安插一个个独立的王国,甚至日后有哪一部做大之后,或者等到朝廷虚弱之后,定然会背叛大宋。
曾布听到范正的方法,顿时不忧反喜,当众哈哈一笑道:“范太丞的方法虽然思虑不足,不过也是一道安定西南的良方,当为中策!”
“中策?”
种朴闻言嘴角一抽,这哪里是中策,甚至连他的下策都不如,此法推行,注定让西南各部尾大不掉,只能给后人留下一大堆麻烦,还不如趁此机会一劳永逸,彻底解决西南弊端。
种朴不明白能够想出解放农奴的吐蕃之策的邪医范正,为何会提出如此漏洞百出的对策,然而他将余光扫过的嘴角掩饰不住喜悦的曾布,顿时若有所思。
“官大一级压死人,就连赫赫有名的邪医范正,恐怕也难以避免。”
“范太丞在藏拙!或许他知道自己的方法会被弃用,故意如此说罢了!”
种朴和姚雄对视一眼随即避开。
如今三军汇合,枢密使曾布官位最大,大权在握,就连邪医范正被曾布抢了良策,只能忍气吞声,而他们乃是备受文臣打压的武将只能保持沉默。
“好!来人,将种将军、范太丞以及本官的三策,连同平定大理的捷报一起送到开封,向官家报捷!”曾布大手一挥道。
“报捷!”
顿时,巨大的喜悦冲淡了刚刚的一点点不愉快,他们已经攻克了大理城,灭掉了大理国,此捷报传回开封城,他们定然皆有封赏、从此飞黄腾达。
当下,曾布立即派遣人马,前往开封城报捷。
…………………………
回到东路军的大营内,一直跟随范正的杨邦乂恨恨的说道:“堂堂枢密使未免太过于霸道了,竟然强抢下属功劳。”
种朴沿用吐蕃旧策的下策很显然通不过,范正的中策有很严重的后遗症,恐怕朝廷会毫不犹豫的同意曾布的上策。
而这上策的功劳本就是范正提早布局的,甚至早就和他谈过,杨邦乂对此早有耳闻,如今却被曾布抢了过去。
范正不以为然的摆摆手道:“无妨,所谓上中下三策,不过是我等的建议罢了,具体采纳哪一种,还需要朝廷定夺,万一满朝大臣都认为中策合适呢?”
杨邦乂微微一怔,若是其他人如此说,他或许认为是自我安慰,然而范正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事情太多了,莫非此事另有转机。
范正心中冷笑,土司制度可是在西南盛行几百年被历朝历代所采用,自然有其合理之处,更别说如今大宋对大理仅仅是初步掌控,自然不会动用西南各部,只能加以笼络,土司制度注定是最适合的制度,他不相信朝堂众臣看不到这一点。
“传令,让西南各部族长前来商议要事!”范正大手一挥道。
如今大理战事已经结束,正如曾布所猜忌的那般,范正同样也有担忧,十七万西南悍匪在宋军周围,哪怕是其一盘散沙也是一股巨大的威胁。
如果宋军和西南各部产生了冲突,恐怕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祸患,既然如此,不如让各部率领人马返回各部,也能皆大欢喜。
传令兵离去之后,很快,一众族长纷纷闻讯而来。
“我等见过范太丞!”
一众族长忐忑的看着范正,如今大理已经被宋军控制,他们已经失去了价值,所谓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们也是懂得。
范正环视一众族长,开门见山道:“之前诸位想要离开,一方面粮草不足,另一方面则是高氏未灭,范某这才极力挽留,而如今大理城已破,高氏父子已经伏诛,范某自然不好意思再耽误诸位的归程,从现在起,各位可以筹备粮草准备返程了。”
“多谢范太丞!”
滇东三十六部和西南夷各部族长都纷纷大喜,要知道在东路军时,西南各部可是占据人数优势,而且宋军、西南夷、以及滇东三十六部三足鼎立状态,各部的安全自然无忧,再加上范正带着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然拧成一股绳。
而如今他们攻破了大理城,近十万精锐宋军突入大理城,一下子打破了东路军三足鼎立的局面,让宋军的力量占据了绝对优势,这让西南各部感到不安。
再加上刚刚进城的曾布颇为强势,和他们亲近的邪医范正处于下风,他们更有离开的想法。
而当他们从范正口中听到可以撤离的好消息,不禁喜出望外。
“多谢范太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