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80节

  范正摇头道:“孩儿和官家逼宫,或许有种种理由,对得起天下人,但是唯独对不起母亲。”

  天下任何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平平安安,而范正却从未让母亲安心过,一个个邪方让父亲下放到亳州,和李清照私定终身让母亲登门李府赔礼道歉,如今更是以身犯险,逼宫太皇太后还政。

  看着马氏憔悴通红的眼睛,精通医术的范正如何不知道马氏定然彻夜难眠。

  儿子回到了身边,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马氏终于撑不住了,在范正的服侍下,很快沉沉睡去。

  然而马氏哪怕睡着,也不愿松开范正的手。

  直到马氏熟睡之后,范正这才将手抽开,感受到浑身的疼痛,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老子以后再也不开邪方了。”范正苦笑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铃医手册

  第136章 铃医手册

  邪医范正,

  改邪归正了!

  协助赵煦亲政过后,范正的行事风格大变,一改之前邪魅的风格,行事一板一眼,让人啧啧称奇。

  太医署内,

  “洛阳中医院再次大获成功,足以证明大型医院在城市之中颇为可行!”范正和钱乙相对而坐,郑重道。

  钱乙微微点头,太医院一出,他亲身体会大型医院的优势,完全不是单个名医所能够抗衡的,而且行医效率极高,经常主治一科,患者的病症几乎可以一眼判断出来,疑难杂症医者之间相互协作,极大地提高医术进步。

  “为此范某决定将医院模式推广整个大宋,以开封为界,开封城以西归中医院扩张,开封城以东归太医院扩张,三年内,不得相互竞争。”范正正色道。

  钱乙心中一动问道:“也就是说,三年内,一座城池只能有一个医院?”

  医院的模式颇为成功,一座城池只有一家医院的话足以保证其能盈利,以目前的形势,中医院占有优势,此策对太医院颇为有利。

  范正点头道:“不错,三年后,则以开封城为例,不再分界,可以任意开设医院,一座城池、两院并立,各凭医术一分高下。”

  “此法大善!”钱乙拍手叫好道。

  此法一出,中医院和太医院必定会相互较劲,以最短的时间开遍大宋诸城,医家规模将会疯狂的膨胀。

  三年后两家医院相互竞争,促进医术进步,医家大兴,计日可待。

  范正继续道:“不过有利就有弊,医院大兴果然能够提高医家医术,整合医家资源,然而却只能兼顾城池,而且大多都是城里的地主老爷们,而农村和偏远之地的贫苦之人则一无医,二无药,哪怕医家大兴其也无法受益,此不符合医家悬壶济世之理念。”

  “农村根本无法筹建医院。”钱乙皱眉道。

  医院开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可以存活,如果开在地广人稀农村,根本不可能养活其一座医院,甚至坐堂郎中也艰难维生。

  范正自然知道这种情况,点头道:“如今中医院的中成药计划已经初步成效,少药问题已经解决,唯一的难题就是缺医。”

  钱乙心中无奈,此乃千古难题,毕竟医者也需要吃饭,也需要生活,去地广人稀又贫穷的农村,别说是挣钱了,遇到穷苦之人,恐怕还要倒贴钱。

  范正郑重点头道:“所以医家决定收编铃医。”

  铃医就是古代的赤脚医生,平日里他们手里拿着铃铛,背后背着药箱,在各村各寨中行走,谁家有人生病了,就把他们喊道家里进行医治,

  “铃医!”

  钱乙皱眉道,他乃是高高在上、功名成就的太医,而铃医则是医家的最底层,地位天差地别,

  “不错,农村地广人稀,别说是医院,就是坐堂郎中恐怕也无法生存,唯有走街串巷的铃医方能让广大百姓有病可医。”范正郑重道。

  “可是铃医良莠不齐,很多字都认不全,全靠一些家传偏方罢了,有些甚至都是坑蒙拐骗。”钱乙头疼道,在他看来,铃医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者。

  “铃医只是未接受系统的医术培训,并非是庸医,范某特意编写了一本铃医手册,上面记载了百姓生活中所能所遇到了种种常见病,以及治疗方法,足以应付百姓日常所需。”范正将一本医书放在钱乙面前。

  “《铃医手册》”

  钱乙接过一看,发现这本铃医手册医术浅显却囊括百病,包括治疗常见病、救治伤员、处理伤口、跌打损伤、接生、气胸急救、防治传染病、季节病紧急治疗、饮水卫生等等。

  不错,范正这本《铃医手册》,就是仿照后世赫赫有名的《赤脚医生手册》编写,当然将一些大宋不可能出现的“核武器防护”、“生化武器防护”之类的医术删减,饶是如此依旧囊括诸多疾病。

  “这是范太丞所编医书!”钱乙目瞪口呆道。

  作为医者,编写医书流传后世乃是每一个医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如今也在着手编撰自己的医书《小儿药证直诀》。

  可是《铃医手册》算什么医书,其简单直白,毫无医理,有些甚至还有插图绘画,也就是说只要是只要是识字之人,可以照着这本医书看病。

  一想到铃医一边看着病人,一边拿着手册翻阅,钱乙不由嘴角一抽,病人最好祈祷自己的症状完全和铃医手册上吻合,否则一切都要看天意。

  “不错,历代名医编撰医书皆尽可能精研医术,攻克疑难杂症,然而却不知危害最大的却是诸多常见病,很多穷苦百姓就是看不起病一拖再拖,这才病情日益加重,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或许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范正一脸肃穆道。

  钱乙脸色渐渐凝重起来,铃医手册的确没有他的《小儿药证直诀》精深,甚至连被证实有误的诸病源候论也不如。

  然而《铃医手册》却有一个任何一本医书无法比拟的优点,那就是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铃医不会告诉你近亲结婚的危害,也不会治疗疑难杂症,更不会开膛破肚,重现华佗绝学,铃医手中只有酒精和纱布,绷带,以及各种中草药。

  遇到不精通的病症恐怕还要现场翻翻手册再救治,然而钱乙却曾经在农村呆过,农村地广人稀,庄与庄之间,道路较远,去个县城要大半天的时间。

  如果一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干活的时候受伤了,或者突发急症、腹泻、骨折、甚至是生孩子都不能及时找到医者救治,更别说赶往县城,这个时候能够及时行医的只有铃医,有时候不只是治病,还要救人。

  “铃医无需太过于高深的医术,农村亦有不少识字的百姓,他们一生根本不可能科举无望,加入医家可以免除徭役,给人治病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能获得一定的收入,此策可行!”钱乙赞同道。

  “收编铃医既能饯行医家悬壶济世之理念,让更多的百姓得到救治,又能让医者数量暴增,日后医院扩张,也可择优录用,此乃医家大兴之基石。”范正郑重道。

  钱乙呼吸一滞,铃医的数量可是远超传统郎中,其加入医家让医者数量爆炸性的增长,再加上其子孙后代受其影响,定然倾向学医,医家大势已成。

  随着钱乙和范正达成一致,中医院和太医院三年之约和收编铃医之策在医家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更多的人则关注范正的医书《铃医手册》,范正才华横溢,一首首千古名篇压的开封年青一代抬不起头来,如今不到弱冠之间竟然着书立说怎能不引起轰动,哪怕是医书,依旧争相目睹。

  然而当他们翻开铃医手册,不禁目瞪口呆,谁也想不到这样浅显直白的医书竟然出自于邪医范正之手。

  “不愧是邪医范正,哪怕是改邪归正,着书立说,依旧有一股邪性。”

  无数人摇头失声笑道,着书立书乃是再正不过的道路,怎么到了范正这里就变了味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本《铃医手册》看似简单,然而其却是拯救生命最多的一本医书,无数百姓因此书而得以存活。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策:一条鞭法

  第137章 下策:一条鞭法

  范正大刀阔斧变法医家!而赵煦这边也没有停下,连续恢复一众新党的官位,朝中很快多了不少新面孔。

  “臣等参见官家!”

  御花园中,范正和赵煦照例健身完之后,两个陌生的大臣迎面而来。

  “范爱卿,朕给你介绍两位大人,此乃章惇章大人,曾布曾大人!”赵煦朗声道。

  范正不由一震,章惇曾布可是大名鼎鼎的新党人士,他也是久闻大名,未谋一见。

  “范正见过二位大人!”范正拱手道。

  章惇审视的看着范正道:“老夫远在岭南,亦闻范相公之后有变法之志,刚到开封城也曾慕名前往中医院求医,果然药到病除,一扫老夫在岭南旧疾。”

  曾布亦点头道:“中医院和太医院三年之约,收编铃医之策让医者暴增百万,医者身影遍布大宋各地,百姓受益,医家大兴,二者皆受益无穷,实乃和王相公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范正连忙谦虚道:“两位大人过奖了,医家是百家之中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百家,本就有极深的底蕴,只是一盘散沙,这才困顿至今,范某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岂敢和王相公相比。”

  章惇点头道:“是呀!穷则变,变则通,医家如此,大宋亦如此,老臣相信大宋恢复变法,定然如医家一般重焕新生。

  “臣恳请官家重启变法,振兴大宋。”曾布亦跟随上奏道。

  两位新党重臣刚刚赴任,就迫不及待准备重启变法。

  赵煦凝重点头道:“今日介绍范太医和二位大人认识,就是为了变法一事,众所周知大宋最大的问题就是冗兵冗官冗费!不知三位可有良法。”

  章惇和曾布闻言眉头一皱,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他们乃是熙宁变法的老臣,而赵煦竟然自觉的将范正和他们对等,可见范正在赵煦心中的地位。

  曾布率先道:“冗兵之患当年范相公亦有警觉,然而庆历新政半途而废,并未有成效,幸好熙宁变法中保甲法颇有成效。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训练寓兵于农,如此一来,既可以节约军费,又能为大宋培养精兵良将。

  章惇接着道:“冗官亦有整顿科举之策,冗费则有青苗法、免役法。”

  赵煦微微沉思,并未当即下令,而是朝着一旁的范正询问道:“范太医认为如何?”

  范正闻言摇头道:“我大宋已经有禁军八十万,厢兵四十万,总兵力高达一百二十万,如此重兵皆不能战胜辽夏,指望一些农民农闲时刻训练两天强兵?既然如此,那为何不效仿辽夏全民皆兵,岂不是横扫西夏辽国。”

  “全民皆兵?”

  章惇和曾布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如此激进。

  赵煦闻言眉头一皱,的确保甲法的确有全民皆兵的影子,若是兵多就能战胜辽夏,那全民皆兵岂不是更加方便。

  范正苦涩一笑道:“官家若将战胜辽夏的希望寄托在保甲法之上,恐怕会大失所望,因为保甲法防备的并非是西夏,而是防止大宋百姓造反。”

  “啊!”

  赵煦豁然一惊,不敢置信的看着范正,又转头看向章惇和曾布二人。

  章惇曾布二人顿时默然,因为范正所说的乃是事实,保甲法果然能够为大宋军方提供优秀兵员,更多的则是防备民间造反。

  “民间已经糜烂如斯?”赵煦倒吸一口凉气道。

  “所以大宋才亟需变法图强,新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皆是免除百姓负担。”章惇郑重道。

  “青苗法本意很好,免役法同样本意也极好,然而其唯一的漏洞就是牵涉到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牵涉到钱,终究会有人钻漏洞,总会被有心之人利用,直到变成一个害民之政,熙宁时期如此,如今亦如此?”范正言辞锋利道。

  曾布和章惇皆默然,毕竟他们亲身经历过熙宁变法,知道范正所言乃是事实。

  “想要击败辽夏,必须有钱粮支持,为了大宋江山,也只有…………!”章惇一咬牙道。

  “只有先苦一苦百姓,凭什么?失去民心方才是新法失败之根源,新党还不汲取教训么?”范正冷笑道。

  “为了大宋,我等甘愿背负骂名!”章惇怡然不惧道。

  “然后呢,再如先帝一般,人亡政息。”范正反问道。

  赵煦顿时双拳紧握,眼神闪过一丝痛楚。

  “范太丞既然反对此法,不知有何良方?”曾布愤然反问道。

  范正傲然道:“范某有两策,足以让大宋改善财政。”

  “两策?”曾布和章惇眉头一皱,不悦的盯着范正,青苗法、募役法,乃是新党总结历代赋税政策,集结众人智慧才得出的良法,而范正竟然张口就来两策。

  赵煦闻言心中一动,要知道范正的方子虽邪,但是却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范正环视三人,傲然道:“微臣第一策乃是一条鞭法!首先再次清丈田亩,打击隐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丈田亩!”

  章惇不由嘴角一抽,此乃老生常谈罢了!任谁都知道大宋有隐田,当年熙宁变法,王安石曾经也推出方田均税法,结果遭到了极力反对,这也导致他们遭到旧党报复。

  “其二,将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统一赋役,限制贪官恶吏苛扰百姓。”范正再道。

  “苛政猛于虎,合并赋役,统一赋役,此法大善,必将大大减少苛捐杂税。”曾布眼睛一亮道。

  “其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减少贪污腐败之事。”范正最后道。

首节 上一节 80/3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