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述也懒得搭理这个儿子,仔细的思索过后发现,宇文娥英确实是个好人选,她作为李敏的妻子,又是皇帝的外甥女,指认夫君有谋朝篡位之心,还是能说得过去的。
说到底他要的就不是什么真凭实据,李敏李浑好端端的当朝贵戚不当,荣华富贵不享受,怎么可能去造反,他比谁都清楚这两人有多清清白白。
………………
第125章 娥英
宇文述便提审了宇文娥英,但在这之前,还特意先带着她去看了看李敏李浑等人的惨状,以作震慑。
宇文娥英虽然是亡国公主,但篡位的是她外祖父,自然也没受过什么苦难,入狱后虽然寝食难安,但每日的锦衣玉食却没有断过,无人胆敢苛待半分。
她原本以为夫君等人也是一样,可没想到竟然受刑如此,愤然又恐惧的指着宇文述道:“你…你胆敢如此?”
宇文述面色平静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皇帝的意思也要有人敢去实行,裴蕴不敢,他宇文述却是敢的,甚至还敢延伸加以发挥。
“我是陛下的外甥女,我要见陛下。”
“可陛下并没有心情召见夫人。”
“那我要见皇后娘娘。”
宇文述点点头:“娘娘仁善,说不定会见夫人,可娘娘是拗不过陛下的,夫人,与其求人,不如求己啊。”
宇文娥英很想撑起自己的体面,可不远处挂着的几人实在让她撑不起来,只能顺着宇文述的话:“那该如何是好?”
宇文述笑道:“夫人何等尊贵的出身,若非李敏牵连,这一辈子都不该沦落到此等地方,既如此何不弃之保全,难道是担心将来找不到贤俊的夫君吗?
“他是不敢造反的呀。”
“李敏名当妖谶,国家杀之,无可救也!”
说罢宇文述的面色逐渐冰冷,他在怎么样也是统帅过三军的人,宇文娥英被吓的只能战战兢兢道:“妾不知所出,惟尊长教之。”
如此,宇文述口述教之,宇文娥英亲自挥笔书墨,李家有意谋反,李浑尝私下告敏云:‘汝应图箓,当为天子,今主上好兵,劳扰百姓,此亦天亡隋时也,正当共汝取之。
若复渡辽,吾与汝必为大将,每军二万余兵,固以五万人矣,又发诸房子侄,内外亲娅,并募从征,吾家子弟,决为主帅,分领兵马,散在诸军,伺候间隙,首尾相应。
吾与汝前发,袭取御营,子弟响起,各杀军将,一日之间,天下足定矣!”
宇文娥英写完后忍不住道:“妾常闻人言公不擅兵事谋略,如今看来果是虚言。”
宇文述面上傲然一笑,但心中不由懊恼,怎么自己在领兵打仗时,脑子就没这么活泛呢,奇也怪哉。
然后便命人送宇文娥英回去,然后去见李浑的妻子,按理来说是该更容易的,因为是他的亲妹妹。
但却不想被宇文氏一巴掌拍在了脸上:“汝欲诛我夫君,杀我儿女,此时竟还有面目敢来见我!”
宇文述气道:“这是什么话,你我乃是至亲骨肉,我自会保全伱还有我的亲外甥们。”
“呸,说得好听,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没了爵位成了谋逆之贼的子嗣,断无前程可言,屈辱的在舅家求活讨食,还不若死了干净!”
“妇人浅见!那是我的亲外甥,等将来我自会为他们谋一份富贵前程。”
“呵,你将李府吃干抹净,丢出一点残渣给我们母子吗?”
宇文述面色涨红一巴掌扇倒了宇文氏:“那你便与李浑一同去死吧!”
………
朝会上宇文述承交了宇文娥英的亲笔认罪状:“已得李浑李敏反状,并有敏妻密表,臣叩请陛下御览。”
其中内容昨夜里刑部几位官员就已经看过了,于是群臣也都知晓,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皇帝看完后竟然捂着脸装作哭泣:“吾宗社几倾,赖亲家公而获全耳!”
文武群臣都要听不下去,但谁敢说皇帝在装模作样呢,谁又敢在这时候替那二人辩解呢。
于是皇帝趁着群臣默然,当即下旨,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皆是在朝在军中者,然后余下的无论长幼,皆徙岭外。
皇帝还是克制的没有株连甚广,这也是在让步,免得群臣惊慌,毕竟他也知道,就凭子虚乌有的事,就诛杀了两个重臣贵戚,已经是很过分的事情了。
于是皇帝当即表示要起驾出征了,这此势必要彻底解决高句丽,维持巩固大隋天朝上国的地位。
消息传到唐国公府,李建成父子再次上书为李敏李浑求情,但被皇帝斥责,一口气罚没了李渊两年的俸禄。
“好事啊,若是能把这爵位也削了才叫更好。”
李渊现在想的就是这件事算不算彻底结束了,若是没有,那朝中现在可真找不出一个比他唐国公更大更显赫的李姓了。
李世民皱紧眉头:“这不合礼制,陛下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妄杀朝廷大臣。”
李玄霸也是担忧道:“不能再上书求情了,父兄应该谨慎小心,甚至自污才好。”
李元吉没有说话,但也低着头,显然也很是忧心忡忡。
看得出这是都知道怕了,死,说起来是容易,真悬在颅顶时才知道有多吓人。
这也怪不的他们,毕竟年纪尚小,而且还眼见着自己的同姓只因为姓氏,就被杀的杀流放的流芳。
专横的皇权头一次让他们知道,贵戚的身份对寻常百姓官吏跋扈尚可,在皇帝面前,也不过如此。
“建成,上次说的事,可已经安排了。”
李建成应道:“已经安排妥当。”
然后对着弟弟们道:“放心,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你们不必太过忧愁。”
…………
皇帝很快就离京而去了,带着他的骁果军,以及百万大军再次渡过了辽河,与上次一模一样的布置安排,可能这就是皇帝的骄傲吧。
大军依旧是分兵而进,一路由他带领的四十万大军围攻只有四万守军的辽东城,另一路由来护儿率领的水师以及宇文述率领的大军,总共六十余万进攻平壤城。
这次没有什么受降使,但面对已经在加固了不知多少次的辽东城墙,隋军虽然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可依然没有快速打下来。
飞楼、冲车、云梯、地道,死囚营,轮番上阵,辽东城摇摇欲坠却还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但毕竟是只有四万守军,加上征召的一些民夫也顶不住隋军如此不计代价的猛攻了。
……………
第126章 骁果
这日皇帝正在观战,一辆四五层高,里面满载士兵,下面装着轮子,上面斜竖着一个长十五丈、包着铁头的冲杆的冲车直奔城墙而去。
本来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攻破城墙,皇帝也没什么失望的,只是皱眉看着,但突然见一员将士,竟顺着杆子爬上了顶端,站在上面比城墙还要高上不少。
然后冲着城墙一跃而下,轮刀闪耀日光,生生劈砍死城墙上数名守军,自尸体上夺过长矛后,与包围过来的守军交锋。
“好!这人姓甚名谁,朕要重重赏他!”
上面的战斗其实已经看不太清楚了,但并不妨碍皇帝叫好,无论怎么说,今日起码是有先登猛士登上了辽东城墙,这是好兆头啊。
陪侍的文武当然不认得沈光,因而直是下意识的奉承:“有陛下这等圣人治世,自然不乏能人为君父效命,臣见其衣着似为骁果军将校,他们蒙受陛下天恩浩荡,这才愿意冒锋矢先登,为君父解忧。”
听到是骁果军的人,杨广不由得更加欣喜,这证明他是对的。
但也忍不住担心起来,因为只有他一人先登城墙,别的军士莫说前去解围,就是接应都难了,可惜如此英勇之士,就要先折与此。
果然不出片刻,那道身影重新回到城墙边上,然后坠落了下来,皇帝这边早有预料,而城墙下的隋军本来士气大振,将此都忍不住惊呼一声。
但沈光是什么人,上去之前就想好了退路,一把抓住了冲杆上垂下来的绳子,不仅没有立刻顺着下去,反而再次抽刀挥砍向城墙边上高句丽守军探出来想看他死状的头颅。
“威武!”
伴随着隋军的呼喝,三个人头飘落而下,摔在城墙下还滚动了几下,沈光被淋的浑身是血,却大笑几声,然后滑下冲杆,毫发无伤。
“去!立刻将他带来!”皇帝喜不自胜:“好个骁勇善战的将士,若我大隋军士皆如此,区区高句丽,何能阻朕多时。”
随行的文武知道,这人不管品性如何,起码这几年的仕途是稳了,若是再出身显贵,那么前途更是不可限量了。
………
隋军后方的一处山里,张忽峍正领着数千精锐等待着自家主君所说的时机,但心中有些焦躁。
皇帝百万大军,驻扎之处更是斥候四出,他们这里虽然隐秘,但也早就被发现了,好在郎君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身份,并有兵部正式的调令。
可张忽峍知道,这调令看着是有,兵部的戳印是仿造不了的,可若真是问到兵部侍郎或者尚书头上,他们是绝不会认的。
因而他们算是半能见光不能不见,就看那斥候都统会不会谨慎的上报求问了。
他自己就是是不怕什么,凭着胯下马背后铁脊弓手中长枪,千军万马他也是来去自如,只是好不容易收拢的这些精锐多半是保不住了。
而在这时,张忽峍所担心的兵部侍郎斛斯政,此时正在趁着皇帝接见那小将,偷偷拟盖调令,要将杨玄感的几个兄弟都调回中原去。
皇帝郑重的接见了已经梳洗过的沈光,而前去传令的几个官员也知道此人就要青云直上了,不仅言辞客气,还赶忙为他寻了一副银犀铠甲。
人靠衣装马靠鞍,皇帝自己就极为俊美,因而更喜欢美人,同样也欣赏英姿飒爽的少年郎。
沈光谢过后便去陛见,皇帝一见他果然更加欣喜,他还以为会是个环髯壮汉,没想到竟是个如此英武的少年,这正是他预想中骁果军。
问过名姓来历后,皇帝也没有丝毫嫌弃的样子,不是出身显贵之家,这也是好事啊。
听到他现在只是从七品,皇帝当场就晋升其为五品的朝散大夫,并赏赐御刀御马,然后举行大宴。
在酒宴之上皇帝大饮后,指着他唱道:“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之后就舍不得沈光冒险上阵了,调到自己身旁担当宿卫,沈光也接机想皇帝说起,是李建成建议他到骁果军中为陛下效命的。
这件事现在不提,等以后皇帝自己查出来,必是要坏事的。
皇帝也没怎么意外,也习惯了谁都认识李建成,只是道:“难得他丁忧守孝时,还记得举荐人才。”
沈光道:“李郎君素来忠君敬上,我们宴饮时,便常听其称颂陛下之雄才大略,眼见高远我等数百载,所行皆是利在千秋的大业。”
“你与其交情很好?”
沈光摇头:“李郎君往来之友甚多,但毕竟分身乏术,与谁都是泛泛之交。”
王义趁机道:“奴婢也听闻过,李郎君自陛下潜邸时便为陛下收笼人才,为此是耗尽家产,京中不少人都暗地笑话呢。”
杨广虽然听出这两人是有意为李建成说好话,但也确实慢慢想起李建成的好来,于是笑道:“你们也不必帮他说好话了,朕从始至终何曾亏待过有功之臣,等他孝期之后,朕自会委以重任。”
然后想了想当即叫人传旨:“赏赐李建成金银器具三车,高句丽奴隶三百人,绢帛千匹。”
沈光和王义对视一眼,没有站出来替李建成谢恩赏。
再然后皇帝就又开始专心攻打辽东城了,甚至还想出了好主意,那就是命军士们加紧缝制了万条布袋子。
并让士卒们往布袋子里都装满土,然后一袋子一袋子地从营地一直往辽东城的城下堆,最后要堆成辽东城齐平的斜坡,到时候大军便可直登城头。
这个斜坡的名字皇帝都想好了,就叫鱼梁大道,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没人敢问,都只顾着跪地山呼陛下圣明。
而在此时,杨玄感已经到了黎阳,联络了众多门生故吏,已经家仆家将,逐渐掌握了黎阳上下,并开始逐渐减少运往前线的粮草辎重。
……………
第127章 造反
杨玄感坐镇黎阳,天下各地的粮草都堆积在这里,再由这里通过运河到达涿郡,然后由民夫运往前线。
现在黎阳各处的仓库都已经堆放不下粮草了,可每天只有寥寥几船粮草发出,不仅是前线皇帝在催,就连涿郡也派人来探究了数次。
但都被杨玄感以河道堵塞为由搪塞了过去,可河道堵没堵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纵然是有堵的地方,也应该立刻安排人疏通,可杨玄感却什么都没做。
等皇帝再次派人来催粮,杨玄感以水路多匪寇,几艘几艘的发船运粮,很容易被劫,他准备凑成大船队然后安排护卫,一次运粮过去。
皇帝接受了这个理由,但还是催促他尽快运粮,杨玄感知道拖到极限了,再拖下去皇帝肯定会有察觉,因而开始毫不掩饰的拿下不配合的官员,肆意安插亲信在各处紧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