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25节

  不如说,那种忽如其来的关心更让顾雍害怕,担忧休沐一日回来那便是生死难料。

  并且越是处理政务,顾雍就越是自我怀疑……

  难道真的是我太菜了吗?

  为何区区一郡政务,吾似乎是怎么都处理不完,永远都没有尽头。

  吾真的仅是一郡之才?

  倘若李基知道顾雍的心声,恐怕会拍着顾雍的肩膀感慨上一句:孩子,你魔怔了。

  顾雍如此所处理的何止是一郡之政务,其中真正的大头可是整个吴郡水利开发以及源源不断安置流民的事宜。

  与其说顾雍是在处理一郡政务,还不如说是在主持一郡之改革。

  尽管李基也一直在进行宏观调控,但其中无疑也会产生多如牛毛般的小问题需要一点点去解决。

  一开始,这些小问题李基都是自己搂过来处理,直至看到顾雍在熬过最为艰难的前几天之后,似乎越来越有余力。

  李基便暗中让夏侯兰分配竹简文书之时,将那些小问题都慢慢地分到顾雍那边。

  而顾雍也是一做一个不吭声,且越是不吭声,李基分配过去的也就越多。

  如今李基看来,顾雍还是政务越多就越不吭声的类型,这是完美闭环了。

  只是李基的好言相劝不被顾雍领情,李基也不勉强顾雍强制休沐,转而准备稍后让府衙庖厨在为顾雍准备膳食之时,多给他加点枸杞一起炖。

  年仅十六的顾雍,提前少有三四十年的弯路,遥遥领先同龄人喝上枸杞提前养生,这也是为了让顾雍能够为主公大业更为持久地发光发热,添砖加瓦。

  ‘不了,要不稍后让明正去找医师来给顾雍调配一两剂养生药,每日都煲给元叹当白开水灌就是了。’

  李基暗自地想着,却也是无可奈何。

  人才太少,铺开的摊子又太大,只能是一人身兼多职。

  这不仅仅是府衙之内的现状,便是如今整个吴郡的各个县城基层官吏也尽皆是如此。

  此前不仅仅是吴郡府衙近乎烂透,完全就是个空壳子,而由上到下,包括各个县城的官吏在无人监管数年的情况下,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

  只是不少县城官吏与本土乡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以才初步掌控吴郡的刘备为了稳定吴郡,既不能随随便便就将那些官吏拿下,也缺乏人才去替代那些官吏。

  因此,张飞这个督邮也确实很忙,每日都奔波在一个个县城之间去示威,不时又杀鸡儆猴一番,以保证刘备的政令可以在吴郡上下彻底通行。

  可纵使如此,各个县城即便已经不敢违背刘备的政令,但县城内的官吏人手以及能力却也是严重不足。

  就连各个县城重新进行的田亩测量都没能得出结果,更别说后续水利开发与规划也与吴郡各个县城息息相关,需要着它们的配合。

  故以,刘备这段时间同样已经在想方设法对到访吴郡的士子进行招募,不断地补充真正具备能力的官吏。

  只是,积累人才是需要时间的。

  并且吴地相对中原地区更为缺乏大量作为基石的中低层人才,这也是个不争事实。

  因此,李基倒是有心给顾雍分一分担子,但如今确实是人手不足,只能让顾雍再坚持坚持了。

  一念至此,李基也不再浪费顾雍处理政务的时间,询问道。

  “元叹,关于书院的建设进度如何了?”

  顾雍闻言,那已有几分枯槁的脸庞略微动了动,然后起身从旁边堆成一座金字塔的竹简中抽出了其中一卷标记好的竹简递给李基。

  李基拿过竹简看了起来之余,顾雍则是如数家珍般开口道。

  “选址定于吴县往西南二十里处,临近太湖的书院,已经完成了基本的主体建设,不过由于抽调了大量人手去挖掘河道,再者后续涉及大量雕画玉石、花草树木等等需要匠人细致完善的修缮……”

  “预估彻底完工,还需两个半月。”

  李基一边听着,一边点了点头,目光在竹简之中一扫,其中更是记录了修建书院所耗费的钱粮、物资、人力以及阶段的大体进度。

  这些无疑都是顾雍一桩桩从修建书院的定期汇报以及各种钱粮物资的请示之中,所归纳出来的。

  ‘元叹的进步斐然啊……’

  李基暗自赞赏了一句,尽管顾雍如此进行归纳是李基的指导与要求而来,但就结果而言,顾雍做得已经相当不错,就算是李基都从中挑不出任何毛病。

  今后无论是刘备问询,又或者是进行政务交接,都将会是一目了然。

  甚至等书院彻底建造完毕,开始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归档之后,后续即便书院出现了什么问题,也能轻松找到对应的档案。

  譬如:书院之中某根柱梁断裂,砸死或砸伤的士子。

  那么完全是能够以李基如今手中这一份竹简所展开的大量竹简附录查找,就能找到对应记录了负责那根柱梁的匠人或“土木劳动者”的竹简名册,最终直接找到对应之人。

  三族&九族的力量,是可以保障每位匠人都百分百用心,出错概率小到比机器还要夸张。

  不过李基之所以特意询问书院的进度,自然不是为了特意考察顾雍,而是想要确认一下如今书院具体建设进度。

  “足够了!”

  李基将手中的竹简递还给顾雍,然后开口道。

  “元叹,抽调一些匠人优先完成书院的正门门楼,就以五日为限,然后请主公与蔡公从速先定下书院之名刻于其上。”

  顾雍也不深究原因,直接就应承了下来,然后埋头书写起政令,再用李基身为郡丞的印信盖于其上以作效力。

  而李基则是回到自己的桌案之前,将那一大堆拜帖丢给夏侯兰,说道。

  “明正,你代我一一回访这些士人,且放出消息,吾正在闭关推演于梦中被仙人所授之沙盘形势,已偶有所得,将于五日后在吴县西南侧二十里与世人分享所得。”

  夏侯兰闻言,眨了眨眼,有些兴奋地问道。

  “先生,伱昨夜梦到仙人了?”

  ??!!

  李基。

  李基摆了摆手,对于自家书童的朴实深感无奈之余,道。“对,那仙人自称‘跳’,去代吾回访那些士子吧。”

  旋即,待夏侯兰有些兴奋地离开之后,李基也从后门离开府衙返回自己的府邸之内,然后令府邸中的仆从们运来用于布置沙盘的种种东西。

  李基则是取来更便于作图的布革,拿着炭笔,陷入到深思之中。

  “四渡红水”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战战役,围剿一方数量高达四十余万之多,被围剿的一方兵力仅有三万余人,且双方的热武器装备差距巨大。

  而被围剿一方几乎是凭借着不可思议的迂回穿插,于围剿方的重兵围剿之中创造战机,牢牢掌握着主动权,疯狂歼灭围剿方。

  最终,反而被围剿方以区区三万多兵力以少胜多,歼敌三万余,俘虏近四千,且撤出了包围网。

第134章 四渡红水

  那一场战争已然不仅仅是跟开了天眼一般可以形容,甚至不是“迂回穿插”四个字可以概括的指挥艺术,而是既指挥己军,又“指挥敌军”才能创造的军事奇迹。

  李基先行凭借着记忆将“四渡红水”以着沙盘的形式,重新布置了出来。

  且纵使是如今的李基,再度看着眼前的沙盘也是自愧不如。

  李基自认自己的军事能力更多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从而算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可若是处于有着种种未知条件的沙盘中的被围剿方,李基感觉自己恐怕也用不了几步就得寄了。

  四十余万围剿三万余,兵力、装备均处于绝对的劣势。

  李基无论看上多少次都不禁感慨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胜利,明明胜率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但却被被围剿方始终牢牢地抓在手中。

  如果是在现实身处于被围剿方,李基自然是自愧不如。

  不过,这是一切因素已知的沙盘推演……

  现实之中,李基或许要唯唯诺诺处处小心,但在沙盘推演上,李基那就是重拳出击无人能敌。

  很快,李基便通过“计谋模拟器”完美地复刻出了一条被围剿方通往胜利的道路,也算是圆了前世推演百余连败的不甘。

  而后的四天里,李基则是开始对“四渡红水”的沙盘进行起符合冷兵器战争的修改,尽可能地还原其中的精髓与妙处。

  沉浸于其中的李基越是推演与拆解,越是能感觉到其中用兵之道的美妙之处。

  特别是如今李基的水平与前世不可同日而语,但所得的感悟却也是越多,且恍然间明白自己一直都忽视了什么。

  此前李基为了能够增益用兵之道,可谓是孜孜不倦地求索各种用兵典籍。

  然而,李基却是忽然反应了过来,原本我并非无人指导用兵之道,反而是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眺望着世界。

  在已经通过当世用兵典籍奠定基础之后,李基才骤然发现原本更为高深的用兵境界正藏于自己的记忆之中。

  或许战争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用兵之妙无疑是蕴含数千年华夏兵家之精华奥妙。

  “妙!妙妙!!”

  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泡在沙盘推演之中的李基,已然颇有几分蓬头垢面之态,但平时颇为在意形象的李基却是毫无所觉,反而是欣喜地连赞了几声。

  而此刻被李基布置于面前的,则是一个与“四渡红水”多有迂回的沙盘。

  于多为山林,有河道水网于其中纵横的沙盘地形之中,红方布置的四十万几乎完全将数量仅为三万余的蓝方包围于其中。

  仅仅是初略看上一眼,便知蓝方的情况是何等危急。

  在李基的示意下,捧着热毛巾走了过来的夏侯兰看了一眼沙盘之上的内容,将自己带入到蓝方之中只觉得心中一紧,下意识地问道。

  “先生,你这是在推演如何破解十面埋伏?”

  “这可比十面埋伏要难得多了。”

  李基用热毛巾擦了擦脸,勉强恢复了一下精神之后,说道。

  “尽管还不能完全再现那神人所展现抓住千万分之一胜率之妙,但完全胜利的可能大体也仅有百万分之一的胜率,料想也足够用了。”

  “或许将兵仙韩信和谋圣张良挖出来再合作一波,可能会有一点机会吧……”

  至于当世有没有人能够瞬间破解……

  李基对此笑了笑。

  没关就是开了?

  那肯定是开了!

  这压根就不是让人可以当场破解的局,而是准备让世人花费个几十年时间慢慢研究的东西。

  假如当真有人能瞬间破解此局,那么此人要么一定得跟刘备回去促膝长谈、抵足而眠,要么李基就得准备五百刀斧手迎客。

  “明正,你执蓝方,试一试,能逃脱千人至沙盘边缘便算是胜利。”李基开口道。

  “好。”

  夏侯兰点了点头,尽管觉得沙盘之中的蓝方形势危急到难以想象,但是逃脱千人的话,夏侯兰自认跟随先生学习多年,可也不是泥捏的。

  而这一试……

  不足三个指令,逝世之。

  夏侯兰只觉得无论自己如何调动蓝方,乃至于是分兵三部,试图从不同方向同时突破,但所遭遇的均是铜墙铁壁般的阻击。

  且由于夏侯兰所指挥的蓝方都注明是兵甲不足的轻步兵,红方则大多都是重步兵乃至于有着大量骑兵和弓箭手。

  以至于就算夏侯兰意识到不妙,在接触之后就试图迅速摆脱敌军后撤,也会始终被牢牢咬住沿途追杀,直至演变成屠杀式的大溃败。

  “先生,我不服,再来!”

  夏侯兰感觉上一把只是意外,请求再战。

  本就是为了试验的李基,自无不可,便让夏侯兰再次尝试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25/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