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20节

  “云长、翼德,且听我说完,如何?”

  这个时候,李基的开口可谓是比什么都要有用,关羽与张飞几乎是一前一后地应道。

  “是。”

  “子坤先生请讲。”

  李基不急不缓地品了一下杯中温酒,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道。

  “据初步前往探查岛夷之人所回报的消息,岛夷之上确有九州遗民,数量初步确认已不止五万户,且由于久离九州之地,岛上遗民耕作生活方式与我汉人已有所差异。”

  “再者,岛夷之大不亚于吴郡,地形亦是山高而林多,比之吴郡还要闷热许多,各种蛇虫猛兽层出不穷。”

  “若是想让岛夷重新归于大汉,率军而去之人非得恩威并施,且需长久驻守在岛夷之上,实乃是一件苦差事。”

  “若是云长、翼德皆有意向,亦需慎重考虑一番。”

  (PS:明代以前在夷洲是不存在高山族的说法的,且高山族的构成主要是来自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而《三国志·吴书》之中的记载过,夷洲本土居民偶尔还有渡海到会稽郡进行交易的,卫温渡海返回的时候,也带回了数千夷洲本土居民,所以这个时候的夷洲生活的本土居民可能要追溯到《尚书·禹贡》的时期了。)

  李基此话一出,关羽与张飞均陷入了沉思之中。

  岛夷本就是九州之中所记载的一部分,所以前往岛夷甚至不能算是去征伐,而是去让岛夷重归大汉的怀抱。

  因此纵使是需要用兵,亦重在恩威并施之上,使岛夷之上的遗民归心。

  且岛夷的环境、气候,都可谓是恶劣之极。

  再加上驻扎岛夷之将领不可能频频更换,为了使岛夷上的遗民归心,最少都是一次性驻扎几年。

  这种种因素下去,确实算得上是个苦差事了。

  尤其是对于关羽、张飞这种北人来说,吴郡的气候便是适应了好一段时间,岛夷的气候想必是更加不习惯。

  “子坤,不仅仅是将领问题,便是士卒或许也是个难题啊。”

  刘备骤然意识到了什么,道。

  “若是需要长期驻扎于岛夷,且不说吴郡士卒的士气是否会严重下降,便是那气候果真比吴郡还要闷热恶劣,又俱是高山密林,吴郡士卒也未必能够适应。”

  李基点了点头,对此也是不可否认。

  这个时代远不是后世,派遣士兵远去千百里外驻守的时候,好歹偶尔还能有通信设备联系一下亲朋好友。

  离家太久、环境恶劣、水土不服等等,都可能会导致士气出现大问题。

  或许,这也是为何原轨迹之中的孙权明明都派卫温找到了夷洲,但却没有派兵驻扎,也没有将夷洲真正纳入吴国的统治。

  归根到底,还是孙权觉得“得不偿失”。

  扬州本就是地广人稀,深山老林从来都不缺,缺的是良田与人口罢了,这是夷洲短时间内根本没有给吴国提供的,反倒是吴国想要完全控制夷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最终的结果便是卫温找到了夷洲,然后带回了几千夷洲遗民,也便没有后文了。

  而此刻,刘备心中同样也是在暗自分析起其中利弊,提出了相似的疑虑,道。

  “子坤,若是派遣重兵驻扎,是否有些得不偿失?”

  “我知主公心中所虑,但对于该如何派遣士卒上的问题,心中已有初步打算,主公可听之。”李基笑着说道。

  刘备有些期待且好奇地答道。“子坤,请说。”

  李基闻言,缓缓地开口道。

  “若要完全让岛夷重归大汉,绝非是在岛夷上插上一面汉旗,而是需要使岛夷遗民俱信服汉旗,明大汉法典,宣大汉仁义,恩威并施,使遗民俱以大汉为荣,以汉人自称方可。”

  “而想要使岛夷遗民初步认可大汉,最快也需要三五年功夫,慢一点或许便是十余二十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因此,若所派士卒俱为吴郡士卒,必会让吴郡士卒心中浮躁,难以久留。”

  “故以,以基之拙见,不妨筛选一部分家中已无牵挂之汉人青壮,再招纳愿从山中出来的山越之民,初步以这部分汉人青壮与山越之民练兵,再使之派遣到岛夷驻扎。”

  “这些士卒要么是家中了无牵挂的汉人,要么便是相当适应深山密林的山越之人,且那些山越之民可将家眷带上,抵达岛夷的汉人也可娶当地遗民女子为妻,再辅以屯田之法,使之可自给自足,而无须吴郡时时消耗钱粮。”

  “如此只需三五年功夫,岛夷便成汉土矣!“

  为了让刘备能够听得明明白白,李基刻意说得相当慢,就是方便刘备可以理解。

  等李基的话音完全落下之后,刘备整个人明显都兴奋了起来,连连开口道。

  “可行!可行!子坤果真大才也,若以此法,吴郡所耗钱粮不仅少之又少,且派往岛夷的士卒也无需时时更替,任由他们在岛夷上繁衍生息即可。”

  “三五年的功夫,说不得岛夷甚至会源源不断地反哺粮食、木材、矿产等等给吴郡。”

  而一旁的关羽更为关注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道。

  “子坤先生莫非刻意收服吴会之地的山越,便是已经早早考虑到这一节,为的便是可以将擅于深山密林的山越作为兵源送往岛夷?”

  李基笑了笑,答道。“那只是个巧合了。”

  然而,不管是刘备和关羽,亦或者是张飞,都完全觉得这纯粹只是李基的谦逊之言。

  主要是这一切实乃环环相扣,仿佛是早有算计一般,将原本作为吴郡之患的山越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并且也解决了想要重新将岛夷收为汉土的士卒难题给解决了一大半。

  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此一来,岛夷上便是有着汉人、山越以及本土遗民三方,也会让三方接触之下的矛盾不会显得过度尖锐。

  再则,岛夷的出现无疑也解决了安置山越的土地问题。

  如今吴会之地的山越人屈服于吴郡不过小半年的功夫,不仅仅大量山越人已经习惯了到吴郡“务工”。

  更是有不少部落已经悄悄接触吴郡,想要举部落从深山老林之中迁出到吴郡之内居住。

  只是,吴郡的良田便是连招纳流民都尚且不够,再兼之需要考虑山越部落与汉人之间同住一地的矛盾问题。

  因此,刘备面对不少山越部落的请求,也是只能婉拒之,安抚他们好生“务工”,争取早日努力将部落变成世外桃源。

  而如今,一部分山越部落不是想要一片可耕种的田地作为奖励吗?

  恰好,那完全可以将那部分山越部落完全迁到岛夷之中,青壮为士卒,其余老弱妇孺也能同样跟着过去定居。

  这个时代的岛夷遗民的生活方式比山越尚且还有所不如,不擅耕种,且以采集狩猎为生,可谓是大大浪费了许多开垦为良田的土地。

  刘备越想越美,只觉得这当真是个三全其美之策。

  汉人、山越、遗民,三方均可谓受益。

  “子坤妙策,如此一来,即便是收复岛夷也无须损耗多少钱粮,且驻守岛夷的兵源问题也可谓是迎刃而解了。”

  刘备满是赞叹地道了一句,然后开口道。“只是谁人可前往岛夷担任主帅坐镇?”

  此刻,关羽与张飞均已知这并非是什么好差事,所去大多数时候也不是征战沙场,而是忍受着炎热与寂寞之余,调节三方可能出现的矛盾,并对岛夷遗民施以恩威,树立大汉之名。

  不过,关羽与张飞还是不约而同地单膝冲着刘备跪下,道。

  “大哥,关某/俺愿往!”

第251章 暴秦遗民?

  刘备闻言,斟酌了好一阵子,然后将目光往着李基投了过去,问道。

  “子坤怎么看?”

  “全凭主公决断。”

  李基如此应了一句,目光却是朝着关羽看了一眼,刘备当即就明白了李基的倾向。

  事实上,对于如今岛夷的情况下,李基同样也多有不明之处。

  甘宁所率的锦帆贼也仅仅是绕着岛夷转了一圈,大概判断了一下岛上的情况罢了。

  不过以能力而言,无疑是关羽更宜独领一军,且关羽所独有的那种有若神人一般的威势,更容易让人折服。

  说不得以关羽之威在岛夷待上一段时间,便会让大量岛夷遗民提前数百上千年视关羽为神明,每逢大事都将如神明一般丢圣杯请示一番关羽。

  反倒是张飞的风格,可谓是凶神恶煞的,让人惧,却难以让人心生敬意。

  只是,相对而言张飞也确实憋了许久没有领兵了,刘备作为大哥需要多多少少照顾着张飞的感受,这让刘备多少有点为难了起来。

  而李基也察觉到了刘备为难的原因,又看着同时请战的关羽、张飞,心中一动,开口道。

  “翼德,其实基翻阅了不少夫人当做嫁妆带到府上的古籍,发现暴秦或尚有一支血脉遗留在海外,甚至经过了数百年的蛰伏,很可能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在随时准备反攻大汉。”

  “什么?!”

  刘关张三人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

  大汉可正是高祖皇帝击败暴秦而建立而起来的,对于汉人而言,暴秦那可就是绝对的敌人。

  如今,听闻了尚有一支暴秦血脉遗留在海外,并且随时准备反攻大汉,这如何能不让刘关张俱为之震惊。

  “子坤,此事保真乎?”刘备追问道。

  “主公可曾听闻过始皇帝曾派方士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东渡大海,且还带着足够三年所用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等等。”

  “且据那古籍记载,那一年徐福东渡之后始皇帝正好同年病逝沙丘,而后徐福得知此事,便干脆在海外自立为王。”

  李基缓缓地开口说着。

  此事自不是李基弄虚作假,而确确实实是李基从昭姬带来的古籍之中找到了确切记载。

  出海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带童男童女、各类物资等等,俱写得清清楚楚。

  “如今已近四百年光景,基所担忧的便是那在海外自立的暴秦遗民不知已经发展成什么模样,更担心他们无一不在心念暴秦,说不得会趁着大汉混乱之际趁虚而入。”

  李基皱着眉,幽幽地开口说着。

  此言一出,关羽与张飞无疑最受刺激,纷纷地喝了起来。

  “他敢,俺一矛就把他们都给挑了。”

  “一群藏头露尾的暴秦鼠辈,焉知关某的青龙偃月刀之利!”

  至于刘备,反而是被李基给吓住了。

  尤其是刘备自李基口中得知大汉的乱世将至,若是那一支暴秦遗民趁虚而入,那可就是个麻烦了。

  特别是李基的语气,让刘备下意识地无限拔高了那一支暴秦遗民的威胁性。

  “子坤,此事你可一定要重视,防范未然啊。”

  刘备一副如临大敌的语气开口说了起来。

  如今大汉朝廷内部的情况,已然是让刘备颇为失望,并且清楚朝廷内的衮衮诸公几乎就没有能够指望得上的。

  想要为保护大汉不受那群暴秦遗民的威胁,在刘备看来眼下恐怕只能靠自己了。

  李基点了点头,沉声地开口道。“此亦是基的想法,且眼下已经派人在寻找那群暴秦遗民的线索了。”

  “慢着,子坤,你说那岛夷遗民会不会与暴秦遗民有所关连?”刘备有些怀疑地问道。

  “那自是不可能的。”

  李基摇了摇头,道。

  “《尚书》之中都记载过岛夷遗民的事迹,且暴秦遗民所带着大量的衣物、粮食、药品、耕具等等,因此他们在海外自立断然不可能会类似于岛夷遗民那般以采集狩猎为生。”

  “所言极是,倒是备一时有些乱了。”刘备略舒了一口气,应道。

  旋即,李基缓缓地开口道。

首节 上一节 220/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