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34节

  “此刻夜也深,且幽州状况尙多有不明之处,还需待明日再做商议,你们先退下歇息吧。”

  赵云与孙策看了一眼并没有表态的李基,然后便各自拱手退了下去。

  等赵云与孙策离开后,贾诩才接着说道。“此刻已无第二人,我有一言相告于子坤。”

  “文和但说无妨。”李基答道。

  贾诩眯着眼,缓缓地说道。

  “若是此四万大军埋葬于此地,多年以来子坤所累心累力为主公所积累的家底将一朝烟消云散,且即便最后抵挡住了乌桓,于主公而言无有丝毫益处。”

  “莫要为一时冲动而使欲成之大业就此前功尽弃,当下最佳选择便是援助公孙将军一些粮食以全主公的仁义之名,然后继续攻略瀛洲。”

  “且我相信以子坤的风格,定然不可能只准备了一个囤粮地点。”

  不得不说,若论当世最懂李基之人,除却贾诩不做第二人选。

  就算是刘备,也得排在贾诩之后。

  原轨迹之中官渡之战是如何败的,李基自然是再清楚不过,对于事关成败的囤粮点更是无比的重视。

  因此除了幽州外,李基确实还准备了其余的囤粮点。

  既非半岛,也非青州,而是在青州外选了一处荒岛存放了一定的粮食用以紧急时刻兜底。

  只是,临时开辟的荒岛自是远远难以跟这一处幽州的港口相比,且存放粮食的环境要恶劣许多。

  如果想要将囤放在幽州港口的粮食完全运往备选的荒岛上,李基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荒岛的囤粮点进行修缮。

  当然,本质上这也只是借口罢了。

  真正让李基为之犹豫的,还是李基与刘备那略有些相似的心态,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汉人被异族铁蹄所踏而视若无睹。

  可贾诩所说的亦不是没有道理,掺和到乌桓之乱对于吴郡而言没有丝毫的益处,反倒是很可能因此公然支持援助公孙瓒而恶了同为汉室宗亲的幽州牧刘虞。

  并且,一旦大军陷入到了幽州战争泥潭之中,很可能也将没有余力去顾及瀛洲。

  贾诩的判断,掺和到幽州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以至于难得地主动开口劝说李基。

  而李基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道。

  “文和,你也先下去歇息吧。”

  “子坤,你……唉……”

  贾诩见状,脸上流露出几分无奈之色,拱了拱手后,也随之退了下去。

  目送着贾诩离开,陷入了两难境地的李基缓缓地垂下眼帘。

  两难之境地啊!

  这不是在对与错之间的选择,而是在大义与利益之间的抉择。

  “若是主公在的话,会如何选?”

  李基脑海里浮现这个疑问,然后又是瞬间得到了答案。

  刘备绝对是倾尽全力援助公孙瓒抵御乌桓,护佑生民百姓。

  ‘而自己呢?会阻止主公吗?’

  李基犹豫了一下,骤然笑了。

  因为李基明白自己绝对不会阻止。

  李基清楚自己心有大义,但又会不自觉地衡量得失利益,面对这等情况出现犹豫不断的状况。

  但在刘备做出了选择后,李基明白自己绝对不会反对,反而会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不!”

  李基原本一直有些犹豫以及醉意的眼神渐渐变得清明锐利了起来,低声地说着。

  “基不会阻止主公去做正确之事,但定会寻求可两全之法,这才是吾之责任。”

  翌日清晨。

  李基早早便召集众将言明了当下幽州已知的局势,这让一旁的贾诩暗自叹息。

  当李基公开言明此事之时,贾诩便知李基所做出的选择会是什么了。

  异族劫掠汉土,几乎是瞬间就引发了众将的激忿。

  对于众将而言,对待异族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激进派,以及嫌激进派过于保守的保守派。

  尤其是张飞,仅仅是听闻此事已然是满脸煞气。

  “子坤先生,我等既为汉臣,恰逢此事,可不能任由乌桓贼子踏我汉民。”

  “子坤先生,只要你一声令下,俺愿破乌桓。”

  “老师,策儿亦可为先锋!”

  ……

  一时间,别说是张飞、孙策,就连作为水将的蒋钦也是一副跃跃欲试,恨不得与乌桓贼子在北方大地之上厮杀一番。

  至此,贾诩已经完全没有吭声唱反调的意思了,甚至还不时附和一句赞成。

  而等诸将都表态一番后,李基一拍桌案站了起来,高声道。

  “诸将士气可嘉,且基亦此意,我煌煌大汉岂容宵小异族放肆?既然他敢劫掠汉土,既我等遇见,那我等砍下他们的头颅也就是了!”

  “只是此事还需禀于主公,我已派快船去回报于主公,以求得主公允许方可在幽燕之地助汉军破贼。”

  尽管李基清楚这只是走个流程,刘备听闻此事的反应恐怕是恨不得提着双股剑亲自赶到幽州助战,但是主动表态以求征得主公允许是臣子本分。

  随即,李基的话音一转,道。

  “只是瀛洲诸事方乃正事,亦不可置之不理,又该如何是好?”

  旋即,李基朝着贾诩看了过去,让贾诩整个人都为之一紧,不妙预感油然而生。

  就在诸将陷入了沉思之时,贾诩不自觉开始萌生出借故开溜的念头。

  就在此时,在贾诩的注视下,孙策就仿佛是开了窍似的,开口道。

  “老师,乌桓多骑兵,水军即便是上岸恐怕也难以发挥大用,不如暂且兵分两路,一路水军继续前往瀛洲,一路则是骑兵与步卒援助幽州抵御乌桓。”

  “策儿此言甚合我意!”

  贾诩看着李基那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开口问。

  “可兵分两路的话,今幽州事态更为严重紧急,基必然只能留在幽州坐镇,那前往瀛洲那一路又有何人能统领?”

  贾诩愿意以项上人头打赌,仅凭孙策自己的脑子绝对想不到分兵的想法,必然是作为李子坤的嘴替在一唱一和,并且是在暗中点自己。

  率领水军先行前往瀛洲?

  水军不过一万之数,再加上必然要留过半之数时刻留在船上,真正可用兵卒可谓是寥寥可数。

  再加上瀛洲的状况未明,贾诩才不愿意去做这等风险极高的事情。

  所以,贾诩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是完全听不懂听不到那样。

第268章 沦陷过半的幽州

  对于贾诩的反应,李基看在眼底,目光一转,先是看向张飞。

  “子坤先生,你是知道俺的,让俺冲锋陷阵还行,但是让俺独领一军……”

  说到最后,张飞不禁有些讪讪地笑了起来。

  李基点了点头,目光顺着看向赵云。

  赵云很自觉地出列拱手应道。“云自觉能力不足以领一军,且对水军知之不多,再者临行前主公多次交待云务必不可远离子坤先生。”

  “有理。”

  李基点了点头,又看向甘宁的方向。

  “先生,你是知道我的,如果是让我可以放开手脚劫掠瀛洲的话,我可以拍着胸膛做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如果是别的……”

  李基叹息了一声,道。“兴霸该多读兵法,焉有一世之贼寇乎?”

  “是。”甘宁砸着嘴应了下来。

  紧接着,李基又顺着看向蒋钦。

  蒋钦回应的是一个尴尬不已的表情,道。“子坤先生,我在水里自觉还有些能力,若是需要上岸恐难担重任。”

  李基有些遗憾地说道。“公奕还需统领诸多海船,确是不宜上岸。”

  随后,李基的目光落在站在最末位的孙策身上。

  这让孙策本能地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张嘴就想要争取一下,万一老师真的答应了呢?

  只是,在感受到了李基那隐约带了一分警告的眼神,孙策当即有些焉了,道。

  “老师,我尙不足十三岁,纵使有心为老师排忧解难也难服众。”

  “策儿再接再厉就是了,莫要灰心。”李基温声地鼓励了一句。

  而等李基如此问了一圈后,唯有贾诩还没有吭声……

  最后,李基方才察觉到似乎漏了贾诩似的,扭头看向贾诩的方向,直接问道。

  “文和,若是由你独领一军前往瀛洲可有什么难题?”

  怕死,怕风险,怕担责算不算难题?

  贾诩欲言又止,心里无疑已经将李基给骂了百八十次。

  原本是李基顶在前面担责,自己可在背后尽情畅快地献计即可的,结果反倒是成了眼下这般。

  气氛烘托到这里了,贾诩就算是想要婉拒也压根找不出理由。

  即便是装病,恐怕门外已经有医师在候着随时冲进来诊疗了。

  贾诩脸上保持着君子该有的风度,应道。“诩可勉力一试,但还需子坤给吾调动一二个可用之将。”

  “难得文和如此主动地接过此责,心中定已有韬略,那便让兴霸与公奕听候文和的差遣,如何?”李基温声地问道。

  贾诩略微衡量了一下,也知道乌桓之事更为危急紧迫,李基愿意将甘宁和蒋钦交给自己指挥,确实已是全力支持了。

  “可。”

  贾诩应了下来。

  当即,李基没有丝毫的犹豫,一方面即刻命人开始整顿兵马做好分兵准备之余,一方面派人去将公孙瓒给请过来。

  等眉眼间偶尔流露出几分忧色的公孙瓒过来,且得知了李基的决定之时,整个人可谓是既惊且喜。

  “子坤先生,真乃大义也!”

  公孙瓒不顾李基的反应,径直向着李基行了一个大礼表示感激。

  李基连忙避开公孙瓒的大礼之余,道。

  “公孙将军莫要如此,倘若主公在此也断然会是如此决断的,基亦只是遵循主公的仁德之道罢了。”

  “更何况,换做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大汉男儿在此,都断然不可能对此事置之不管。”

首节 上一节 234/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