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49节

  反倒是周瑜依然从容不迫地从一众亲卫身旁穿行而过,走到了孙策的面前。

  孙策上下扫视了几眼,神色浮现几分赞许地开口道。

  “气魄不错,庐江世家没想到还有这等人物,倒也值得我见一见……”

  “说吧,求见于我,有什么事?”

  周瑜先是不紧不慢地朝着孙策行礼,方才开口道。“吾此番前来,乃是为解将军之忧也。”

  孙策挑了挑眉毛,看着眼前这个与五六年前的老师在样貌气质上有几分相近之处的年轻士子,多了几分兴趣,道。

  “有趣,我尙不知我有何忧虑。”

  周瑜答道。“将军既然已经出现在此处,那么料想讨吴盟军已经败了,且应是惨败无疑。”

  “哦?”

  孙策闻言,神色多了几分认真。

  阳羡那边的战况,孙策自然是有着充足的信心,但事实上孙策却暂且还没有来得及了解相关消息。

  因此,对于周瑜的断言,孙策无疑是既好奇又疑惑。

  “汝如何得知?”孙策问道。

  “从一开始,讨吴盟军就断然没有成功的可能。”

  周瑜脸色平静地道了一句,然后接着补充道。

  “‘国士’李基并非是无能之辈,不可能意识不到吴郡可能存在的忧患,可国士却依然支持着刘府君率军大量精锐光明正大地奔赴千里讨董,其中如何不会有诈?”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对于周瑜这等智者而言,断然不会将反常之事归于对方的疏漏或大意,更何况那个人还是名满天下的国士。

  纵使吴郡精锐尽出讨董是刘备的决定,李基难以违背。

  可依照常理而言,李基必然会想方设法暗中调兵,保持着吴郡兵力充足的表象,而不是这般大张旗鼓地率兵离开,显露出吴郡虚弱的姿态。

  只要基于这一点去考虑,那么后续吴郡的举动,可疑之处可就太多了。

  所以,周瑜几乎从一开始就明白所谓的“讨吴盟军”,就是吴郡在暗中推动的陷阱,为的就是一次性解决江东世家对于刘备称霸江东可能造成的阻碍。

  孙策玩味地问道。“若是如此,那汝没有去劝说或提醒其余江东世家?”

  周瑜晒然一笑,道。“人只会去相信想相信的以及被大众所相信的,而不是相信真相。”

  有些事就宛如是数学那般,会就是会,能看破就是能看破。

  或许无论是什么骗局,必然都会有聪明人能够看破,但能看破并不代表能够阻止,否则就不会始终有大型骗局不断成功。

  再者周瑜一家迁回庐江不足一年,周瑜本身也只是个尚未及冠的少年,人微言轻,如何能说服得了世家之中看重辈分且倚老卖老的一众老东西?

  顿了顿,周瑜方才接着说道。“而既然这是一个由国士所亲手布置的陷阱,讨吴盟军的败亡也自然是毫不意外。”

  “只是,我以为讨吴盟军料想是能多支撑几天的,却是没想到今日将军便到了庐江郡,倒是辛苦他们声势浩大的会盟与行军了。”

  说到这里之时,周瑜忍不住苦笑了一声。

  这一次,所谓的讨吴盟军与江东世家从头到尾地被玩弄在股掌之间,在世人眼中或是史书之中,都必然要沦为他人所耻笑的对象了。

  十余万大军啊!

  纵使那些大军就是些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败了……

  更重要的是,昨日周瑜通过族内的信息渠道已经得知了讨董盟军已经攻破虎牢关。

  一胜一败,一大义一卑劣……

  更是凸显得讨吴盟军与江东世家是笑话无疑!

  同为江东世家的一份子,周瑜亦可谓是颇感羞耻。

  就算是十几万头猪,也不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彻底失败了才对。

  与周瑜的叹息与悲哀相比,孙策倒是眼睛微微一亮,对于眼前这个年轻士子生出了几分刮目相看的感觉,且颇感到几分侥幸。

  倘若是眼前的庐江周瑜指挥讨吴盟军,说不准还当真会给吴郡造成大麻烦。

  不过,孙策明面上依然是不动声色,转而说道。

  “既然汝亦知吴郡大胜,那么吾又有何忧虑?莫不是危言耸听不成?”

  周瑜继续从容地答道。“战场取胜只是其一罢了,吴郡的目标必是鲸吞扬州四郡,继而称霸江东……”

  “而也绝非是所有江东世家都参与到了讨吴盟军之中,且国士如此诱使江东世家作乱,所为的无非是为了拥有迫使江东世家屈服的理由罢了。”

  “因此如何做到恩威并施,如何准确筛选出未曾参与的江东世家予以扶持,如何精准地对参与盟军世家进行惩戒打击,使江东而再无叛乱,这便是将军之虑也。”

  孙策闻言,接着道。“这么说,汝有妙计?”

  当即,周瑜从宽大的袖子之中取出了一份竹简递给孙策,开口道。

  “此乃吾暗遣奴仆门客探查了庐江郡各个世家所支援讨吴盟军的钱粮物资大体情况,有了此竹简,将军施以恩威将易如反掌。”

  孙策接过竹简大咧咧地打开看了起来,其上赫然是一条条名目地仔细记载了庐江郡世家送往溧阳的钱粮物资状况。

  当然,即便是同为庐江世家,其余世家并没有刻意防备周氏,但周氏也不可能清楚将数目精准到多少斗的地步,所记载的钱粮物资都只能是按车来计算。

  孙策一目十行地翻阅了一遍后,在周瑜的注视下,却是从怀中拿出了另一卷竹简,然后将两卷竹简摊开进行比对。

  这一幕,令周瑜一直都相当从容的神色都为之微变。

  周氏能探查清楚庐江世家的动向,那是由于周氏本就是庐江最顶级的名门望族,可孙策手中还有一卷?

  ‘难道……有人跪投的速度比我还快?’

  周瑜的心中下意识地闪过这个念头,然后就直接掐灭了。

  那么除了这个渺茫的可能性之外,那剩下的唯一答案,便是吴郡很可能早在多年前已经在各个世家之中安插了细作。

  迁家回庐江才一年左右的周瑜,还当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江东世家一直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蹦跶?

第413章 人要名,树要影

  这一刻,周瑜顿生了几分心绪郁结之感,丰神俊朗的脸庞双眉微凝。

  周瑜一家自洛阳迁回庐江郡,遑论是族内还是整个庐江世家,自然也是会暗生些许龌龊矛盾。

  再加上一些不愿提及的原因,周瑜近一年来罕有出门,所以察觉不到庐江郡内被吴郡安插了大量探子,周瑜自觉还是情有可原的。

  可其余的庐江世家也同样是完全没有察觉,这让周瑜竟觉得对于这些老乡一时属实有点难评。

  就这……还举兵攻伐吴郡?

  ‘双方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周瑜脸上多了几分苦涩之意,反倒是明白了自己此前所准备的“礼物”恐怕价值不大。

  而孙策则是在一一比对了一番,发现周瑜所献的明细与吴郡所得知的差异并不大,这反倒是让孙策看到了眼前这个自行上门的年轻士子的诚意。

  “不错不错!”

  孙策原本一直故作威严的神色散去了大半,反而流露出了爽朗的笑容,道。

  “若是庐江世家都如汝这般识趣就好了……”

  顿了顿,孙策将原来周瑜所献的竹简在桌案上重新推了回去,道。“不过其上少了一项,那便是庐江周氏参与会盟所输送的钱粮明细吧?”

  周瑜无奈地苦笑了一下,道。“庐江周氏非是我一言而决,吾所想的便是献上名目,以请宽恕庐江周氏。”

  孙策咂了咂嘴,摩挲着依然光洁的下巴,道。“这可是让人为难之事啊,今日饶恕,说不准来日又再度暗中报复?”

  周瑜闻言,微微垂着的眼眸亮了些许。

  眼前这个年轻将领所说的是为难,而非是推脱没有这个决定的权力,这无疑是说明了不少事情。

  尽管周瑜亦不喜族人的迂腐狭隘,但终究是同宗同族的叔伯兄弟,周瑜自然不可能做得到置之不顾。

  更重要的是,周瑜作为庐江周氏的一员,倘若庐江周氏被举族清算,周瑜同样也是其中的一员。

  当即,周瑜暗中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孙策,再度拱手道。

  “未请教将军大名。”

  “我乃国士之徒,吴郡孙策是也。”孙策微微昂起下巴,一脸自豪之色地开口道。

  这也让周瑜整个人都下意识站起了些许,心中对于孙策多了几分重视。

  人要名,树要影!

  孙策自然还仅仅只是个无名之辈,但是在前面所加上的“国士之徒”前缀,却已经足够引起周瑜的重视了。

  原本察言观色了一番,周瑜初步已经对孙策做出了并没有什么心计的判断,这一刻却是微微一惊之下,意识到自己怕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城府极深或是大智若愚的类型吗?’

  周瑜重新做出着判断,一时反倒是生出了几分紧张感。

  时常有人传言“武不过吕布,文不过是李基”,周瑜对此自是相当不服,早就想要跟李基较量一番。

  如今面对着李基的弟子,如何不让周瑜为之万分重视?

  而孙策身为国士之徒,以常理推断亦知必是多谋善智之辈,那么适才孙策所说的那一句话,那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少了庐江周氏的名目?

  今日宽恕,明日又暗中报复?

  这可都是很值得推敲斟酌之言,明面上或许仅仅是孙策直抒胸臆表明顾虑所在,暗中所蕴含的意思莫非是……

  年仅十六左右,尚未真正意义上出山的周瑜,一时脑海中浮现出近十种可能,然后又迅速敲定出了答案。

  庐江周氏在吴郡的名单之上,就算是想要重新向吴郡靠拢,也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可以保证绝不会再度叛变的代价。

  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无疑仅有一个:那便是庐江周氏必须要换一批决策人。

  而这,无疑是需要流血的。

  周瑜微微吸了一口气,也绝非是什么优柔寡断之人,更是明白自己有些小视吴郡的决心与狠辣,过于想当然了,以为率先献上名目向吴郡靠拢,就能换来宽待。

  不过周瑜也能理解孙策的做法,换做了周瑜掌权,在奠定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断然不会对治下将会形成不稳定因素的世家心慈手软。

  而在吴郡主动向庐江周氏下手与自己发动夺权清洗一批族人之间选择,周瑜并无其他的选择。

  甚至,在庐江郡被渗透得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只要孙策率军接管了庐江府衙,郡内世家任何风吹草动既瞒不过对方,便是想要举家逃离,也恐怕没有这个机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一念至此,周瑜原本自信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地开口道。

  “好,我会让庐江周氏做出足够的证明,不过如今我尚未及冠且在族内根基薄弱,所以我需要孙将军支持我担任族长。”

  孙策闻言,一时却是有些没能反应过来。

  尽管由于信息传递的问题,如今整个大汉的主要注意力都还是放在司隶地区的讨董之战,与江东相邻的荆州、豫州、徐州都不会有多余的精力放在扬州的身上。

  但为了确保可以趁着这个极好的空挡,初步先将整个扬州吞了下来,吴郡几乎将还在治下的水军抽调一空,甚至临时征召了不少民间青壮渔民协助。

  九江郡与庐江郡各派了四千水军,豫章郡则是派去了两千水军,丹阳郡也仅有两千水军,为的就是先行抢占长江沿岸的主要港口以及控制各郡府衙的同时,避免各郡世家见势不妙选择外逃。

首节 上一节 349/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